- 年份
- 2024(3342)
- 2023(5107)
- 2022(4145)
- 2021(4216)
- 2020(3194)
- 2019(7962)
- 2018(8275)
- 2017(12164)
- 2016(8050)
- 2015(9166)
- 2014(9114)
- 2013(7764)
- 2012(6999)
- 2011(6559)
- 2010(7035)
- 2009(5690)
- 2008(5694)
- 2007(4927)
- 2006(4765)
- 2005(4592)
- 学科
- 教育(20760)
- 济(15342)
- 经济(15313)
- 管理(14799)
- 中国(13937)
- 业(10377)
- 教学(10072)
- 理论(9725)
- 企(8818)
- 企业(8818)
- 制(7345)
- 学法(5847)
- 教学法(5847)
- 体(5560)
- 学(5250)
- 学理(5165)
- 学理论(5165)
- 财(4852)
- 体制(4800)
- 业经(4745)
- 农(4609)
- 研究(4546)
- 发(4543)
- 革(4442)
- 技术(4435)
- 发展(4304)
- 学校(4297)
- 展(4180)
- 思想(4104)
- 政治(4067)
- 机构
- 大学(89598)
- 学院(87075)
- 研究(35437)
- 教育(30749)
- 济(27236)
- 经济(26284)
- 管理(24645)
- 范(24145)
- 师范(24062)
- 京(21756)
- 中国(21204)
- 理学(20136)
- 师范大学(19879)
- 理学院(19750)
- 管理学(19242)
- 管理学院(19025)
- 职业(18676)
- 科学(18427)
- 所(17151)
- 技术(16929)
- 江(16740)
- 财(15426)
- 研究所(15198)
- 北京(15133)
- 中心(14429)
- 院(13138)
- 职业技术(12983)
- 州(12503)
- 教育学(11788)
- 技术学院(11313)
- 基金
- 项目(49963)
- 研究(49376)
- 科学(41009)
- 教育(33898)
- 基金(30217)
- 社会(27266)
- 社会科(25342)
- 社会科学(25339)
- 家(24431)
- 编号(24305)
- 国家(23980)
- 成果(23040)
- 省(22076)
- 课题(21767)
- 划(20478)
- 科学基金(20174)
- 年(19354)
- 规划(15690)
- 基金项目(14548)
- 项目编号(14343)
- 度(13989)
- 性(13877)
- 重点(13260)
- 部(13206)
- 研究成果(12680)
- 教育部(12569)
- 发(12432)
- 制(12311)
- 阶(12094)
- 年度(12055)
共检索到164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艳丽 薛凯莉
智能制造时代的工作世界正处于深刻变革中。生产技术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生产流程中物料流与信息流的高效运作,生产模式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以及工作种类的淘汰与创造共同构成了工作世界的关键特征。顺应这一嬗变趋势,满足工作世界对技能人才的新诉求,需要智慧型、创新型和学习型技能人才的参与。在分析工作世界变革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基础上,提出树立全方位培养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专业课程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协同化育人产教融合机制,以培养智造时代工作世界所需的技能人才。
关键词:
智造时代 工作世界 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国明 刘东菊
世界技能大赛的使命是通过大赛促进各成员体之间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事业的交流和发展,因而其竞赛的技术种类既体现了大赛的比赛目标,也代表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技能要求。参赛国家既要通过大赛了解世界技能大赛的先进技术理念,也要参照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标准致力于国内竞赛研究,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对新技能的追求,推动国内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院校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世界技能大赛 职业教育 影响力 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文静 马燕
基于德国"工业4.0"背景下企业职业培训岗位供给和人才需求匹配性不足的问题,从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革新、生产模式多元转变、职业裂变、人力资本构成更新等四个维度解析德国工作世界的变迁。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为提高职业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德国"职业教育4.0"从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和完善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等方面做出相应变革。
关键词:
德国 工作世界 职业教育4.0 数字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景贵 黄亮
本文基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心理过程、发展的心理基础及评价的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解读,提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积极心理策略:在教育理念上应该促进心理发展,培养目标上要重视心理资本建设,在课程开发上要强化心理建构,教学模式上要优化心理训练,评价标准上要突出心理能力,成长过程上拓展心理辅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菊素
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到"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演变分析出发,提出了"高技能人才"这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定位,并进一步阐释了高技能人才的类型与内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政
教学流程是教学资源和教学主体的组织形式和时空安排,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传统的教学流程具有"拼接式"的横向安排和"应用式"的纵向安排两个弊端,职业院校应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教学流程再造。包括校企双主体全程参与能力培养;设计生涯导向,从基础到核心再到方向的能力梯度进阶路径;以"做中学"贯穿两个学习场所的交叉。
关键词:
技能人才 成长规律 教学 流程再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力 郑玉华
教育评价一直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增值评价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前沿的教育评价方式。在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增值评价,可以通过探索增值评价的有效应用破解职业教育评价难题,通过精准评估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真实反映学校办学绩效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增值评价需要在方法上坚持科学量化原则,在内容上坚持知能并重原则,在过程上坚持动态评估原则,在价值上坚持面向全体原则。要立足发展实际,构建增值评价指标体系;要整合数据资源,建立学生数据收集平台;要加强政府规划,健全评价制度保障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增值评价 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玲 庄西真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经济的发展维持都离不开制造业。目前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积极调整对策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为我国由制造大国跨入制造强国行列,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指明了方向。实施"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快速有力的对接"中国制造2025",服务中国制造发展,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中央领导对职教战线同志们的嘱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没有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是不完整的体系,滞后发展的职业教育绝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实现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炳荣
在深入调研114家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要素、道德和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其成长路径做出理性判断,依托相应成熟的会计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科学的政(政府)、校(中高职院校)、培(培训机构)一体化的培训体系和评价制度,为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出建议,对于规范中小企业会计运行,提高会计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现代化水平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会计 技能 职业教育 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景贵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战略选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着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转变人才评价观念,满足人才发展需求,畅通人才成长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技术技能人才 育人为本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洁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输送国家产业建设大军新生力量的基础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程的时代要求,对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对于中职教育还能走多远的议论持续不断。从国家需求、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来说,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将发挥重要地位和作用。针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建议从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模、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基础条件、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动力、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实力四个方面,全面增强中职教育。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锋
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表现为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人才的成才环境有待改善,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来培养技能型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运作模式尚待健全。为此,建议探索适应我国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加快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完善职业教育培训的社会环境,健全和完善职工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敏
学分银行是终身教育背景下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创新,对于构筑灵活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综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相关要求及国内外实践经验与学理研究,本文提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既给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也弥补了学分银行顶层制度缺位,同时为《方案》其它相关改革举措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应围绕质量和沟通两大基本功能,着重在法律政策、组织机构、认定规则、质量保障四个核心方面加快建设。在推进路径上可遵照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分三步实施:做实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成果沟通,兼顾与国内其它学分银行的协调,参与相关的国际教育框架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晶晶 沈敏敏
从职业教育终身化的视角探索高技能人才开发体系的优化与创新,提出构建一个学习者终身参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共同合作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更为开放的制度环境和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德国技术技能人才是怎样炼成的——亲临德国职业教育的体会
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数智时代职业教育有效课堂的内涵阐释、变革趋势与未来图景
技能型社会建设中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匹配性的实证分析
“智造”时代先进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精准培养研究——基于京津冀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的分析
智能时代的职业变迁趋势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变革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新职业需求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探究
职业教育现代化技术技能人才的特征与培养策略——《2030教育行动框架》的视角
成人“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省“双元制”成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例
人工智能视域下技能人才需求的未来走向与职业教育的路径选择——基于OECD教育报告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