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4)
- 2023(14276)
- 2022(11434)
- 2021(10836)
- 2020(9111)
- 2019(20515)
- 2018(20231)
- 2017(38366)
- 2016(20617)
- 2015(23294)
- 2014(23256)
- 2013(22081)
- 2012(19877)
- 2011(17193)
- 2010(17049)
- 2009(15539)
- 2008(14983)
- 2007(13059)
- 2006(11107)
- 2005(9688)
- 学科
- 济(76946)
- 经济(76853)
- 管理(65191)
- 业(57224)
- 企(48268)
- 企业(48268)
- 方法(34277)
- 财(32487)
- 数学(29347)
- 数学方法(28941)
- 中国(24774)
- 农(22537)
- 制(19851)
- 业经(18809)
- 务(17252)
- 财务(17194)
- 财务管理(17134)
- 学(17049)
- 企业财务(16326)
- 地方(15946)
- 体(15837)
- 银(15287)
- 银行(15260)
- 环境(15220)
- 理论(14991)
- 行(14487)
- 农业(14365)
- 融(14100)
- 金融(14092)
- 财政(13489)
- 机构
- 大学(278190)
- 学院(277758)
- 济(110422)
- 经济(108188)
- 管理(107028)
- 理学(92117)
- 理学院(91196)
- 管理学(89557)
- 管理学院(89039)
- 研究(88952)
- 中国(69101)
- 财(60620)
- 京(57129)
- 科学(53990)
- 财经(45102)
- 所(43089)
- 中心(42400)
- 农(42356)
- 江(42090)
- 经(41023)
- 业大(39165)
- 研究所(38838)
- 范(37139)
- 师范(36741)
- 北京(34768)
- 经济学(34762)
- 财经大学(33431)
- 州(33003)
- 农业(32920)
- 院(32848)
- 基金
- 项目(191324)
- 科学(151730)
- 研究(142737)
- 基金(139514)
- 家(121191)
- 国家(120164)
- 科学基金(104322)
- 社会(91922)
- 社会科(87144)
- 社会科学(87121)
- 省(75217)
- 基金项目(73484)
- 教育(66342)
- 自然(65764)
- 自然科(64284)
- 自然科学(64265)
- 自然科学基金(63082)
- 划(63025)
- 编号(57832)
- 资助(55352)
- 成果(47346)
- 重点(43274)
- 部(42443)
- 发(40710)
- 创(40340)
- 课题(39876)
- 国家社会(38999)
- 创新(37721)
- 教育部(37033)
- 科研(36987)
- 期刊
- 济(119551)
- 经济(119551)
- 研究(83135)
- 中国(56511)
- 财(52800)
- 学报(44123)
- 管理(39298)
- 科学(38742)
- 农(38527)
- 大学(34663)
- 教育(33193)
- 学学(32528)
- 农业(25768)
- 融(25687)
- 金融(25687)
- 技术(24958)
- 财经(23526)
- 经(20197)
- 业经(19983)
- 经济研究(19515)
- 问题(16223)
- 版(14447)
- 图书(14286)
- 财会(13888)
- 会计(13371)
- 业(13165)
- 理论(12610)
- 科技(12311)
- 技术经济(12162)
- 现代(11899)
共检索到413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木欣 续慧泓 杨周南
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冲公共风险、构建新型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智能化环境的形成拓展了财会监督的外延,丰富了财会监督的方式和场景,为塑造智能财会监督带来了新的驱动力。通过建立以“监督-反馈”业务循环为核心的智能财会监督体系,实现了财会监督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一体化,提高了财会监督的透明度和功效性,为实施财会监督和财会治理提供方法论支撑。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清亮
《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对财会监督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企业内部监督是基础环节。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内外部监督特点,提出新形势新任务下财会监督应建立完善“三全”监督体系,即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体系,构建内外部“全方面”协同联动体系,建好经济业务、财会行为和档案资料等“全要素”监督体系,探索监督工作机制及保障措施,以期提升财务合规管理、服务业务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会监督 体系构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静
针对当前国内高校内部控制的建设现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协同联动等工作要求入手,探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途径,以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治理能力,促进高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财会监督 高校 内部控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昌振
新时代赋予财会监督全新定位,将财会监督与审计、统计等监督一起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阐述引起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从国家治理的高度,深入探讨新时代财会监督体系构建的逻辑、财会监督体系可能包含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制度设计等层面明确了财会监督体系构建的路径。基于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适合国家治理需要的财会监督体系,对构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增强监督效能、提升监督效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财会监督 国家监督 监督效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陈云 李梦楠 王洪丽
建设财会监督体系不仅可通过财务指标设计、收集、检查、评价、分析与报告等方式,实现对集团供应、生产、销售及其投资、融资、资金管理等活动的专门化监控与督查,也可以通过财务指标的实时化和连续化的分析与评估,实现对集团财务系统的全方位监督;还可以通过财务会计指标的系统化、深层次、差异化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杨 陶元磊
财会监督已经列入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驱动财会监督的有效落实,但地方高校现有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以支撑财会监督职能对信息化的要求。通过设计和执行有效的建设路径,可以打破顶层设计和数据共享的桎梏,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满足地方高校自身需求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文章以H大学财务信息化建设为例,首先从目标设定、基本原则、实施计划三个方面分析地方高校财务信息化顶层设计思路,其次根据财会监督的需要探讨了数据共享的效率来源、安全保障和可持续性路径,最后梳理并提出监督一体化与业财一体化整合的实施要点,认为有限的资源同样可以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新形势下地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与财会监督体系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财会监督 地方高校 财务信息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汉云
文章基于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探讨财会监督体系的优化与创新措施。通过深入分析现有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如监督体系分散、实践性导向和问效有责不足等),提出多维度加强财会监督的策略(包括构建“大财会”监督体系,强化实践性导向的监督,以及加强问效有责的监督体系);同时,引入科技前沿技术(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监督的效率和透明度;最后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财会监督的创新与实践对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为提升监督工作有效性提供了创新性改进措施。
关键词:
财会监督 透明度 责任感 精准化 系统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广东省2021年度专项会计科研课题组 雷宇 杨志强 邢风
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涵,才能准确理解财会监督的新定位。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回答和解决的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不被权力腐蚀的问题,监督对象是公权力。财会监督是监督主体(财政机关及其人员、财会部门和人员、其他单位和人员)直接或者通过财会途径,对行使公权力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就其公权力运用情况(侧重资金方面)、财会制度执行情况及财会活动开展情况实施的监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财会监督的主要监督对象是公权力,最终目的是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广东省2021年度专项会计科研课题组 雷宇 杨志强 邢风云
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涵,才能准确理解财会监督的新定位。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回答和解决的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不被权力腐蚀的问题,监督对象是公权力。财会监督是监督主体(财政机关及其人员、财会部门和人员、其他单位和人员)直接或者通过财会途径,对行使公权力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就其公权力运用情况(侧重资金方面)、财会制度执行情况及财会活动开展情况实施的监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财会监督的主要监督对象是公权力,最终目的是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财会监督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财政经济法规有效执行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财会监督作用,不仅能丰富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健全国家治理体系,而且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财经秩序、保障国家各项财经法规政策有效落实。建党百年来的历史和实践表明,财会监督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深刻领会财会监督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准确理解把握其职能定位和总要求,理顺财会监督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推动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相互协调、有机贯通,进而推动财会监督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关键词:
财会监督 职能定位 治国理政 治理效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钰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建设智能化财务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着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转变。基于企业财务智能化的现实需求,提出了智能化财务体系框架及实现路径。智能化财务体系由数据系统平台、智能财务会计平台、智能财务管理平台和智能战略平台四个平台构成,每个平台分别包含不同的子系统。平台和各子系统通过数据流、业务流和价值流融为一个整体,为企业智能决策提供重要支持。文章以上海某养老集团为例,对其财务体系的智能化建设与应用进行了分析,为其他企业实现财务智能化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 财务体系 财务共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懿丁
为实现环境成本核算的自动化、智能化,摆脱传统效率低下、落后的成本核算管理和计算方式,打造智能化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文章在明确体系要素的基础上围绕环境成本数据、核算过程以及报表,进一步细化设计出三个子体系。通过发挥计算机的规则识别和自动执行功能,为企业财务核算、管理高层等人员提供更及时、更精确、更全面的环境成本核算数据,减轻财务核算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简化相关人员的操作过程,有力提升了环境成本核算效率与准确性。
关键词:
成本核算 智能化 环境成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经华
2023年,国家发布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对高校财会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高校内部强化财会监督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新时期高校财会监督的职能定位,即在财会监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宏观背景下,结合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会监督应重新构建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财会监督工作和财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制度建设等方面总结归纳并提出高校强化财会监督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高校 协同监督 财会监督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俊清 戴思国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决策部署,站在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做好新形势下财会监督的顶层设计并组织实施,是各行业推进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路径。本文分析了银行财会工作及财会监督的特质,阐释银行财会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转变理念、完善机制、提升效能和培育人才四方面对银行如何加强财会监督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银行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财会监督 银行视角 体制机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蹇薇 叶凡 尤新毓
2020年1月财会监督这一名词首次提出后,至今已有上百篇文献对此展开讨论。2023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财会监督的内涵、要求和工作机制等内容,意味着这一领域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以可视化知识图谱的方式进行呈现,讨论了该领域研究涉及的主要话题、关键词关联度、不同时期的关键词等问题,并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特点。由此,本文从财会监督分领域细化、协同机制、新技术应用和经济后果分析等角度对该领域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期望本文对财会监督后续实务工作和学术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财会监督 文献回顾 文献计量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