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1)
- 2023(15788)
- 2022(13310)
- 2021(12452)
- 2020(10338)
- 2019(23716)
- 2018(23520)
- 2017(45383)
- 2016(24139)
- 2015(27608)
- 2014(27621)
- 2013(27133)
- 2012(24354)
- 2011(21830)
- 2010(22195)
- 2009(20531)
- 2008(19035)
- 2007(16787)
- 2006(14708)
- 2005(13108)
- 学科
- 济(101356)
- 经济(101266)
- 管理(71108)
- 业(69119)
- 企(59036)
- 企业(59036)
- 方法(47251)
- 数学(41439)
- 数学方法(40716)
- 中国(31529)
- 融(27751)
- 金融(27748)
- 银(26006)
- 银行(25966)
- 农(25095)
- 行(25035)
- 地方(24104)
- 财(23573)
- 业经(23441)
- 学(19918)
- 技术(19523)
- 制(19420)
- 理论(18406)
- 贸(18087)
- 贸易(18072)
- 易(17564)
- 农业(17159)
- 务(15890)
- 财务(15790)
- 财务管理(15764)
- 机构
- 学院(341799)
- 大学(340160)
- 管理(137288)
- 济(135554)
- 经济(132509)
- 理学(119284)
- 理学院(118006)
- 管理学(115674)
- 管理学院(115072)
- 研究(111944)
- 中国(88064)
- 京(72246)
- 科学(69408)
- 财(59749)
- 所(55677)
- 中心(52714)
- 农(51434)
- 研究所(50930)
- 业大(49821)
- 财经(48628)
- 江(48551)
- 北京(45942)
- 范(44571)
- 经(44167)
- 师范(44163)
- 院(41166)
- 州(40802)
- 经济学(40303)
- 农业(40182)
- 技术(37906)
- 基金
- 项目(236604)
- 科学(186144)
- 研究(173321)
- 基金(170497)
- 家(148123)
- 国家(146937)
- 科学基金(127070)
- 社会(108045)
- 社会科(102660)
- 社会科学(102630)
- 省(93630)
- 基金项目(90167)
- 自然(83019)
- 自然科(81144)
- 自然科学(81130)
- 教育(80132)
- 自然科学基金(79613)
- 划(78305)
- 资助(71380)
- 编号(71080)
- 成果(56257)
- 重点(53181)
- 部(51264)
- 发(51071)
- 创(49937)
- 课题(49243)
- 创新(46612)
- 科研(45002)
- 国家社会(44058)
- 教育部(43994)
- 期刊
- 济(143813)
- 经济(143813)
- 研究(98535)
- 中国(64259)
- 管理(51023)
- 学报(50933)
- 科学(48262)
- 农(45781)
- 财(43302)
- 融(39721)
- 金融(39721)
- 教育(39211)
- 大学(38957)
- 学学(36692)
- 技术(35400)
- 农业(31864)
- 经济研究(23759)
- 业经(23641)
- 财经(22671)
- 经(19362)
- 技术经济(18197)
- 问题(17768)
- 科技(17437)
- 图书(17356)
- 理论(16943)
- 业(16842)
- 统计(16310)
- 实践(15620)
- 践(15620)
- 商业(15548)
共检索到497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立 苏丽芳 楼旭明 成泷 丁海瑜
以1996—2020年间智能物流产业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智能物流技术跨领域融合的独立发展模式、单向型融合模式、顾问式双向融合模式、联络人式双向融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局部相似性,从Jacard指标、PA指标、RA指标进行融合趋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融合模式呈现稳定、微小波动趋势;联络人式双向融合是主要方式;基于不同指标计算的预测结果显示,专用机械、金属制品、信号传输等技术是未来主要融合方向,专用机械-金属制品、专用机械-信号传输等之间的融合是未来主要趋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薄翠梅 张奕翔
随着人工智能与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两者的深度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入。与此同时,我国的网络通信技术正不负众望地缓缓跨上5G这个台阶。人工智能和5G通信技术的结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时代趋势。文章首先阐述人工智能的概念、历程以及应用成果;其次,介绍了5G通信技术的定义和研究状况;最后,对人工智能以及5G技术的深度融合做了分析,以及对于两者的局限性进行了评析概括,并对两者融合后未来的发展做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5G通信 人工智能 深度融合 发展趋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树刚 刘颖 郑玲玲
对于新兴产业而言,把握产业技术融合现状对于引导产业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工智能技术与其它技术融合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在动力,因此对技术融合趋势进行分析有利于提前、准确把握该产业技术发展方向。聚焦感知人工智能领域,率先采用专利分析方法对10 685项专利数据进行挖掘,结合ISI技术分类体系,基于技术共现次数及关联度识别感知人工智能融合核心技术,并从核心技术融合的分散度及专利增长量等方面考察感知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情况。研究发现,目前感知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正处在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并很快进入技术融合衰退期,建议政府及投资者积极布局现有感知人工智能主导技术,以期在即将到来的技术融合成熟期掌握主动权。同时,应大力推广"感知人工智能+"模式,提升该领域技术融合动力,延缓融合衰退期的到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苗红1,宋昱晓1,黄鲁成1,2
技术融合过程在微观层面体现于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流动,已有研究方法适用于单个技术领域,不适用于产生融合的多技术之间。构建了基于知识流动网络评价的技术融合趋势研究框架,并选取无人机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Tech1为例,其所参与的技术融合类型趋势以互补性融合为主,主要知识流动方向趋势以吸收知识为主。
关键词:
技术融合;知识流动网络;无人机领域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李姝影 方曙
【目的】对技术会聚/融合相关研究进行较系统的梳理,期望能够展示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文献范围】从Web of Science(WOS)、CNKI等数据库中分别以"技术会聚(Technology Convergence)"、"技术融合(Technology Fusion)"等检索词搜集获得中英文相关文献73篇。【方法】针对技术融合相关概念及内涵、测度技术融合程度与趋势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较系统的文献提炼与评析。【结果】近年来有关技术融合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基于专利数据的技术融合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关键词:
技术融合 技术会聚 专利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魏红芹 周成
通过专利引用关系研究技术交叉融合趋势,进而发掘主流技术领域和新兴领域具有现实意义。考虑到目前专利技术边界划分的片面性、技术融合过程缺乏对时间因素的考虑,提出一套结构化的技术融合分析方法。利用产业与专利的映射关系,构建不同技术领域间知识流动矩阵;从技术溢出、技术影响两个维度,构建技术融合趋势图,刻画出4种不同的技术融合类型,并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技术融合的动态过程。以国家知识产权局新能源汽车专利数据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发现技术融合过程存在明显的技术邻近性,并且技术融合角色呈现动态变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苗红 张俊哲 黄鲁成 娄岩
根据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检索的专利数据,运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得到关于技术融合趋势的关联规则,然后通过基于差异思想的兴趣度模型验证规则的有效性,并在关联规则基础上利用信息熵评估企业核心技术领域分布及变化情况。最后,以安川电机和发那科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差异思想的兴趣度模型弥补了关联规则因阈值设置主观性较强而导致部分规则无效的问题。
关键词:
技术融合 关联规则 兴趣度模型 信息熵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宋昱晓 苗红
[目的/意义]科学客观地分析技术融合趋势的驱动因素,不仅指导企业通过技术融合寻求技术机会、帮助企业制定技术战略以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构建Probit模型来分析各技术驱动因素对两种技术融合趋势的影响程度,利用无人机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专利的国家跨度越少、技术吸收或扩散的速度越快、技术范围和技术领域的规模越广、具有引用关系的作者数量和专利权人数量越多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越强,越容易导致互补
关键词:
技术融合 专利 驱动因素 无人机领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辉 魏梓萌 夏文蕾 黄炜 陈晓芳
[目的/意义] 技术需求热点预测是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关键因素,准确识别对预见技术创新的实际应用市场价值、降低创新风险以及产业现代化升级至关重要。[方法/过程]通过使用Word2Vec模型和TF-IDF提取关键词,结合LDA建模和主题聚类进行跨领域综合分析,生成技术热点主题,并通过词云图展示现有技术热点分布趋势。此外,通过选取高频词和低频词,并结合时间序列及回归分析,跨时间识别技术需求聚焦领域,并计算不同技术的相对增长率,以获取技术的发展潜力。[结果/结论]中部地区的技术需求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智能系统与设备升级”“环保与资源化利用”和“生产流程与质量管理”等领域;在高性能、智能化的工艺技术及装备等方面存在技术需求缺口,并且产品检测、富硒化合物以及智能化的合成研制生产工艺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军梅
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跨界融合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它是顺应新宏观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顺应行业自身变革的内在需要。本文根据产业跨界融合的理论模式,探索并提出了商贸流通业跨界融合的三种可行模式,分别为业态一体化的跨界融合、链条一体化的跨界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跨界融合。为助力商贸流通业跨界融合发展,文章立足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跨界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短板,从支持机制、企业培育、发展环境、监管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跨界融合 模式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亦飞 胡绪华 吕魁
网络融合日益成为网络型产业的发展趋势,但是不同的业务表现出不同的融合程度,相应的商业模式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移动通信产业内网络融合与移动增值业务及其商业模式关系的分析,以网络融合的两种属性——业务融合和网际融合为依据,构建了一个两维的分析框架。利用该分析框架,对新兴移动增值业务的网络融合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预测相应的商业模式。
关键词:
增值业务 网络融合 业务融合 商业模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红娟
产业融合已成为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一种途径,但这种现象在中国旅游业中是否持续稳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抓取大量的旅游产业融合的非结构化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对新闻报道的关键词进行了共现分析,并使用归一化点互信息指数(Pointwise Mutual Information, PMI)作为测量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指标,分析了中国旅游业的融合现象,重点关注其趋势和模式。结果发现:第一,中国旅游产业融合整体上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第二,旅游产业与服务型产业呈现叠加的融合关系(线性),而旅游产业与非服务型产业呈现产业重组的融合关系(非线性);第三,旅游产业的融合模式是异质的,其中旅游和体育、健康、生态、工业等产业呈现了演化融合趋势,而旅游和乡村、节庆和婚庆等产业呈现平稳融合趋势。这些发现表明,旅游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产业的融合模式模糊边界逐渐扩大。另外,本研究为预测中国产业融合的未来方向提供了一种方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武亮 于洪彦
"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促进了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融合,使虚拟与实体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互联网+"拓宽了的O2O内涵,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融合表现为线上企业线下化与线下企业线上化两种整合模式,其动因分别受到了来自市场竞争、企业自身与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实现方式上,线上线下整合模式采用战略联盟、自主经营、混合式等方式,而线下线上整合模式有自建线上平台、加盟线上平台、并购线上平台、混合式等四种实现方式,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今后,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融合会进一步朝着定位明确化、平台开放化、模式创新化等方向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武亮 于洪彦
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促进了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融合,使虚拟与实体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互联网+"拓宽了的O2O内涵,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融合表现为线上企业线下化与线下企业线上化两种整合模式,其动因分别受到了来自市场竞争、企业自身与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实现方式上,线上线下整合模式采用战略联盟、自主经营、混合式等方式,而线下线上整合模式有自建线上平台、加盟线上平台、并购线上平台、混合式等四种实现方式,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今后,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融合会进一步朝着定位明确化、平台开放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晶晶、陈龙根在《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中,撰文以美国伊利诺伊州社区学院为例,具体阐释了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教育理念下新课程模式的形成、特征及实施成效,以期为我国当前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作者首先阐述了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社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