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3)
2023(8906)
2022(7010)
2021(6424)
2020(4769)
2019(11012)
2018(10841)
2017(17881)
2016(10854)
2015(12327)
2014(12460)
2013(11443)
2012(11019)
2011(10480)
2010(10832)
2009(9326)
2008(9055)
2007(8376)
2006(7744)
2005(7468)
作者
(28909)
(24025)
(23843)
(22626)
(15338)
(11470)
(11003)
(9451)
(9278)
(8765)
(8153)
(8062)
(7754)
(7704)
(7546)
(7441)
(7201)
(7194)
(7008)
(6883)
(6399)
(6015)
(5809)
(5757)
(5553)
(5412)
(5378)
(5376)
(4875)
(4856)
学科
(42687)
经济(42655)
中国(22231)
管理(21490)
(20808)
教育(20244)
地方(17143)
(14284)
企业(14284)
(13529)
业经(12469)
(11401)
理论(10107)
地方经济(9885)
农业(9455)
(9376)
发展(9073)
(8946)
方法(8412)
(8267)
(8264)
金融(8264)
银行(8259)
(8166)
技术(8138)
教学(7791)
产业(7312)
(7125)
环境(7066)
(6975)
机构
学院(144862)
大学(143228)
研究(58909)
(52667)
经济(51204)
管理(44337)
中国(39133)
理学(36297)
理学院(35666)
管理学(34952)
管理学院(34631)
科学(33932)
(33929)
教育(32372)
(32225)
师范(32040)
(29917)
研究所(26781)
师范大学(26018)
(25441)
中心(25045)
(24342)
北京(23109)
技术(22370)
(21651)
(21310)
职业(21074)
(20692)
财经(17939)
业大(17351)
基金
项目(86247)
研究(74752)
科学(68988)
基金(55447)
(46672)
国家(45989)
社会(44139)
教育(41859)
社会科(41457)
社会科学(41450)
科学基金(38376)
(37480)
编号(34333)
(32785)
成果(30518)
课题(28641)
基金项目(27827)
(26635)
(24416)
发展(22173)
(21723)
资助(21444)
重点(21379)
规划(21343)
自然(20283)
自然科(19746)
自然科学(19744)
(19720)
项目编号(19720)
自然科学基金(19360)
期刊
(70156)
经济(70156)
研究(57227)
教育(55633)
中国(46858)
(21738)
技术(18838)
管理(18369)
学报(17894)
科学(17668)
(16952)
职业(15837)
农业(15321)
(15270)
金融(15270)
大学(14995)
业经(13303)
学学(12223)
经济研究(10976)
技术教育(10796)
职业技术(10796)
职业技术教育(10796)
(10342)
论坛(10342)
(9129)
财经(8753)
问题(8457)
(8140)
图书(8084)
(7720)
共检索到251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雅静  
后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技能变革改变了整体社会的形态与结构,技术与劳动的关系更趋向多元化,在“机器换人”和“数字算法”加速劳动力市场弹性和两极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与劳动互补的空间。在智能时代,以互联网应用和交叉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技能偏向型科技增长主要依赖高阶技术技能劳动力,它需要劳动者具有跨界融合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以促进系统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在智能时代的技术技能格局变化下技能形成具有多元化的发展路径,需要智能制造的高端技能劳动力和技术平台的创意型劳动力,产生了大量的依附于平台经济的零工劳动力,呈现了技能形成的两极分化、不稳定性和碎片化的态势。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重要的技能形成制度,虽然智能时代的回报率不断上升,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和跨界合作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新一轮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应在我国整体技能形成框架下进行技能供给侧改革,促进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对高阶技能人才需求和零工技能形成的多元化,塑造技术与劳动的互补空间。在国家层面关注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的制度协调与匹配;完善技术技能型高校制度,形成契合区域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加强职业教育校企跨界合作,促进应用型科研服务区域发展;完善职业教育的社会技能培训体系,发挥其社会调节器的功能。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经济与社会发展离不开技能的形成与积累。在全球化和智能化的裹挟之下,各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大量中等技能工作岗位被自动化替代或者通过离岸外包转移,随之而来的技能错配和技能短缺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乃至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掣肘因素。在破解技能市场失灵难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燕  李晓娟  
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呈现出与技能转型相互影响的动态特征。面向技能转型的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面临着劳动力技能结构从认知技能到非认知技能、从技术应用到技术驯化转型的时代语境。囿于职业教育课程与工作世界的二元分离、职业学校与雇主协同育人体系的缺失、人人拥有技能的包容性社会尚未建立等现实制约,职业教育陷入与技能转型脱嵌的不适困境。实现与技能转型共生,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世界的关联、建构职业学校与雇主协同育人的生态体系、打造人人参与的技能人才成长体系,是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维忠  张春明  佀妲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世界各国纷纷抓紧布局和谋划,期待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我国也将人工智能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文章在充分分析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五大路径":转变培养理念,拥抱人工智能;提升培养格局,对接人工智能;调整专业布局,适应人工智能;深化产教融合,融入人工智能;创新课程教学,发展人工智能。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守亮  唐大鹏  
2019年中国建国70周年,中国经济改革与转型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会计在引导社会价值创造、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科学进步与数据技术革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会计教育逐步落后于智能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人才传统的知识框架和专业技能被迅速颠覆并替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基于此,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荣  房昕  
在向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绿色职业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职业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劳动力具备推动绿色转型的态度、知识和技能。目前,区域发展失衡、体制运行不畅、内在动力不足、资源匹配不均等多重问题凸显,成为阻滞职业教育绿色化发展的瓶颈。基于此,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开发了系统的指导手册,可提炼出五大核心内容:绿色能力标准和课程、绿色培训、绿色评估、绿色校园和绿色企业。该手册对我国深化职业教育绿色化变革可提供借鉴:综合协调政策,制定结构化方案;建立健全系统,预测技能需求;加强产教融合,刺激企业参与;建设绿色职校,加快技能开发;发展对话机制,加强相关者参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忠明  乔星玮  王燕子  
数字技能和绿色技能在促进欧洲可持续发展,打造韧性欧洲、构建欧洲教育区以及迈进工业5.0社会当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有效地促进数字技能和绿色技能的“孪生转型”,欧盟国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培训(VET)的功能,制订了匹配性的政策,以IVET、CVET和学徒制为主导,以整体性课程实施为抓手,以个人学习账户和Europass平台为支撑,持续推进技能孪生转型。为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字技能和绿色技能的培育,需要以适应性政策为“技能孪生”转型提供保障,以系统性的供给为“技能孪生”转型提供条件,以持续性的实施为“技能孪生”转型提供支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晓娟  王屹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增强适应性为基本取向,实现课程现代化的适应性发展是依托载体。课程是技术领域在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集中体现,切近由技术进步引发的技术知识变革和技能学习图景是提升职业教育课程现代化适应的前提和关键。技术进步催生技能转型。技能转型境域下,职业教育课程现代化的适应性发展显露出课程价值取向上“成人”与“成事”的争辩、课程体系的封闭性阻抗而滞后技术变革、课程内容疏离工作世界而引致技能人才供需端区隔加深、课程评价路径依赖普通教育而类型秩序彰显有限的实践困境。基于此,增强职业教育课程现代化适应性的立场在于回归职业教育课程综合育人的价值取向原点,坚守深嵌技术路向的开放性课程体系优化路径,形塑紧密关联工作世界的课程内容重塑机制,聚焦凸显职业属性的类型教育评价秩序构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公安  曹晔  
人口数量红利的消失倒逼人口技能红利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职业教育经费短缺、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各类型教育之间衔接不畅等原因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导致我国虽然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优势而无质量优势,难以形成人口技能红利。为此,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多元化投入体制、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设置体制、建立侧重实践操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制、建立立体式贯通式技术技能人才开发体制,系统培养适应产业优化升级、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实现人才井喷、推动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技能红利跨越、实现人力资本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鸿   苏谦   张冠军   付文静  
建筑业是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的两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正处于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阶段。智能建造是促进建筑业绿色转型、赋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国家战略、行业发展需求,分析职业教育培养智能建造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从提高智能建造人才供给匹配度和培养质量两个方面提出系列举措,以解决职业教育赋能建筑业绿色化转型的现实困境,进一步推动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助力实现建设世界建造强国目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畅秀平  畅晋华  佟雪菲  
本文在总结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职业教育向"中国创造"转型发展的策略: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保障体系,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更新观念,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及课程设置等教育教学内容;制定优惠政策,为转型发展集聚人才;创新办学,大力营造创新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已成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形式。但由于学界对集团化办学的认识囿于狭义的学校职业教育范畴,缺乏在一个更为广义的国家技能形成体系的范畴来审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限制了其作用发挥并导致了主体性地位不够突出。建议在国家技能形成体系背景下,对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和作用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理论审视,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优势和实践价值,凸显在实践中的跨部门合作与资源整合的中介性特征,技能供给的系统性与服务性特征,办学模式的多样性与公益性特征。并且围绕集团化办学的核心竞争力、经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俊  
当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过于狭隘的聚焦于个体层面的技能观。技能的载体不只是劳动者个体,也包括组织、组织间的协作关系以及制度。个体的技能只有在协作中才能发挥和运用,组织的技术与文档系统、其人力资源体系及内部的协作关系都使其成为超越个体层面的技能的载体。由于组织本身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且其边界并非完全清晰,因此组织间的协作关系及制度也承载着技能。不同层面的技能载体在技能形成上具有各自的特点且相互影响,个体层面的技能形成是更高层面的技能形成的基础;组织层面的技能形成是任何成功的技能形成体系的基石,但单一组织类型的技能形成不充分,因此教育界与产业界等异质性主体之间的协作至关重要;制度层面的技能形成以个体和组织层面的技能形成为基础,也会反过来对其方式和路径产生深远影响。分析超越组织层面的技能形成的关键在于分析组织间的协作关系,其核心则是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合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青   陈正振   张佺  
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目的是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减少和化解职业教育系统的不确定性,增强职业教育机构应对产业转型、劳动力市场转型和技能转型等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转型发展面临如下现实困境:对技术应用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技能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依然存在脱节、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贯通途径尚未畅通。基于对外部环境和现实困境的分析结果,建议从明确目标定位、创建框架条件、优化生态系统、构建贯通途径、形成行动策略五个方面优化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庞红卫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顾名思义为提供某种职业、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教育,一直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相随"。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无论在崇尚理性分析的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