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00)
- 2023(4952)
- 2022(4106)
- 2021(3717)
- 2020(3106)
- 2019(7031)
- 2018(6911)
- 2017(11001)
- 2016(5647)
- 2015(6025)
- 2014(5610)
- 2013(5408)
- 2012(4896)
- 2011(4538)
- 2010(4725)
- 2009(4108)
- 2008(4127)
- 2007(3538)
- 2006(3194)
- 2005(3106)
- 学科
- 济(22573)
- 经济(22557)
- 管理(13564)
- 业(11838)
- 企(10310)
- 企业(10310)
- 方法(6927)
- 中国(6628)
- 学(6408)
- 地方(5668)
- 数学(5590)
- 数学方法(5409)
- 业经(5278)
- 农(4955)
- 理论(4845)
- 教学(4434)
- 财(4299)
- 贸(4111)
- 贸易(4106)
- 教育(4004)
- 易(3935)
- 税(3889)
- 关系(3866)
- 制(3706)
- 税收(3549)
- 收(3509)
- 和(3377)
- 地方经济(3247)
- 农业(3193)
- 融(3159)
- 机构
- 大学(78212)
- 学院(75539)
- 研究(29595)
- 济(27782)
- 经济(27125)
- 管理(26653)
- 理学(22829)
- 理学院(22448)
- 管理学(21807)
- 中国(21783)
- 管理学院(21648)
- 科学(18585)
- 京(17398)
- 所(14811)
- 财(13611)
- 研究所(13546)
- 中心(13312)
- 范(13247)
- 师范(13130)
- 江(12022)
- 农(11521)
- 院(11370)
- 北京(11182)
- 师范大学(11143)
- 业大(10537)
- 财经(10327)
- 教育(10044)
- 州(9502)
- 经(9428)
- 技术(9398)
- 基金
- 项目(53000)
- 科学(42534)
- 研究(38998)
- 基金(38651)
- 家(34563)
- 国家(34320)
- 科学基金(29212)
- 社会(24261)
- 社会科(22950)
- 社会科学(22944)
- 省(20310)
- 基金项目(19956)
- 自然(18960)
- 教育(18871)
- 自然科(18581)
- 自然科学(18578)
- 划(18305)
- 自然科学基金(18222)
- 编号(15594)
- 资助(14990)
- 成果(13413)
- 重点(13084)
- 课题(11976)
- 发(11960)
- 创(11337)
- 部(11202)
- 创新(10623)
- 科研(10371)
- 国家社会(10245)
- 大学(10101)
共检索到122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何文涛 路璐 周跃良 周睿
随着人机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学习者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人机协同特性,但面对人机协同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何特征和局限、如何规避其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等问题,我们其实并不清楚。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论述人机协同学习表征形态的基础上,阐明了人机协同学习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为学习目标的整合性、学习内容的场景性、学习主体的互补性、学习环境的多元性和互动反馈的群体性;构建了人机协同学习的过程模式,包括人机协同的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和内外反馈四个方面。为消除人机协同学习的局限与潜在风险,本文认为人机协同学习时应遵循人与机器互信、人为本机为辅、支架延迟提供、感统促进内生四大学习原则,在享机器之便的同时要防机器之弊。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和文斌 赵帅 阿不来提·瓦依提 塔卫刚 徐恩伟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为人机协同学习注入了动力。然而,学界对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成效仍有争议。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法对国内外20项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并从学科领域、知识类型、干预时长等维度探讨调节变量对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成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学习方式,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能有效提升学习成效。调节分析表明,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在社会科学领域与程序性知识学习中的表现更好;干预周期越长影响越弱;群体学习、角色设定与翻转课堂对人机协同学习成效的影响最突出;学科领域、知识类型、学习方式等的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者需加强实践适切性设计,开展围炉群证式学习,注重角色精细化指引和探索模式深度融合,以助推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和文斌 赵帅 阿不来提·瓦依提 塔卫刚 徐恩伟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为人机协同学习注入了动力。然而,学界对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成效仍有争议。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法对国内外20项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并从学科领域、知识类型、干预时长等维度探讨调节变量对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成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学习方式,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能有效提升学习成效。调节分析表明,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在社会科学领域与程序性知识学习中的表现更好;干预周期越长影响越弱;群体学习、角色设定与翻转课堂对人机协同学习成效的影响最突出;学科领域、知识类型、学习方式等的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者需加强实践适切性设计,开展围炉群证式学习,注重角色精细化指引和探索模式深度融合,以助推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郝祥军 顾小清 张天琦 王欣璐
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社会各领域的加速融合,使得人机协同成为智能时代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人机协同的教与学已初具实践形态,为理解和建构未来教育世界提供了新的方式。本研究聚焦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学习,首先明确了其重要内涵,并综合现有文献系统剖析了人机协同学习的现状。其次,本研究基于人机交互的自主度变化将人机协同学习的实践模式解构为三类,即人工智能引导的训练学习模式、人工智能支持的协作学习模式和人工智能赋能的探究学习模式,并以此分析了学习者的角色。最后,为推动人机协同学习的实践发展,本研究围绕人机关系建立、价值取向和伦理安全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此明确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学习发展路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松森
试论财政政策的定义、本质特征和一般特征李松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节控制的主要工具。财政政策的倡导制定、贯彻执行和研究分析,是财政部门实现其职能的核心。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活动,始终是在财政政策的指导...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翟雪松 楚肖燕 焦丽珍 童兆平 李艳
元宇宙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创新了人机协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元宇宙的仿真性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容理解力虽然理论上已经表现出高度的弥合性,但仍缺少实证证据。本研究自主研发了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元宇宙智能学习平台,在创新翻转课堂人机协同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调查学习者学习绩效的变化及重用意愿,并基于人工智能—元宇宙框架、人工智能接受模型等理论,探究感知偶然性、预期绩效、预期努力和感知拟人性对重用意愿的影响机制。实验结论与部分假设一致: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的人机协同学习能明显提升学习绩效,预期绩效和预期努力是感知偶然性和重用意愿的完全中介变量。与假设不一致的是,感知拟人性负向调节预期努力和重用意愿。本研究深入讨论了这些结论的发生机制与启发,以期为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的人机协同学习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岩 刘淇 郑永和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协同学习成为未来学习的新常态。人机协同学习主要通过学生和机器的分工和有机协同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效能,促进学生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共同增长,实现人机协同的教育智慧创生,完成超越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复杂任务,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认知发展、思维提升和智慧养成。人机协同学习需要以学习者的智慧增长为核心,重视人和机器之间的博弈与平衡,强化人机角色的辨识与动态调整,加强人与机器自主度的灵活转换。本研究围绕面向知识掌握的“干预—自主”式学习、面向知识建构的“协作—探究”式学习、面向知识创造的“对话—协商”式学习,提出人机协同学习的典型模式,勾勒了人机协同学习的实践样态。未来人机协同学习需要优化智能学习干预的模式与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强人机协同学习模式的探索,探究人机协同学习的发生机制,以支撑和引领智能时代学习模式的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斧平
本文以三明电大分校两个较为成功的学习小组为案例,分析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探讨了小组合作的内容、功能、基本条件,以及在组织小组学习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文凯
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是指以协同原则为指导,以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围绕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对学习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整合的教师学习组织体系或系统,是目前发达国家教师发展的主要范式。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在理论层面具有主观知识论特征、自组织特征、情境性特征以及教育性人格的价值取向特征;在实践模式层面具有共享领导的特征、真实问题导向的特征以及混合学习的特征。鉴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现状,我们应以发达国家的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特征为借鉴,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协同学习 共同体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肖德云 李伟保 王恕立
运用归纳的研究方法对国家创新体系协同学习的概念、绩效维度进行分析,基于制度安排和外部资源寻求的分类特征对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学习类型进行探讨;运用信任理论,从信任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对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信任进行分析;借鉴组织社会资本理论,运用演绎的研究方法对社会资本嵌入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学习效率提升进行理论推导;运用复杂自适应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分析国家创新体系学习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和核心支撑,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学习机制的形成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支持;基于重要对象分析选择,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组织学习的研究成果,总结推导国家创新体系的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策略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宜梁
小组协同学习法是中国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产物。文章通过对小组协同学习法与70年代美国流行,后来在世界各地广泛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法相比较,指出小组协同学习法是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创新能力、培养协作精神的一种崭新的学习策略。在对小组协同学习法的5个基本要素的描述后,提出其实施的6个技巧,并指出它必将成为远程开放学习方略中一个重要的学习策略之一。
关键词:
小组协同学习法 概念 基本要素 实施技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万春 王玉华 许成磊
为回答通过何种组织学习形式提升组织学习效果的问题,系统梳理并分析现有组织学习相关成果存在的问题,结合协同机制原理构建组织协同学习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组织协同学习系统内部要素间存在复杂影响关系,借鉴ANP方法决策思想,提出从组织学习整体协同度方面整合优化组织协同学习系统复杂作用关系决策方法。结果表明,上述理论方法有效、可行,组织学习协同度能够较好地反映组织学习整体效果,对提升组织学习能力和创造企业竞争优势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组织学习 协同机制 网络分析法 整合优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高勇 汪会玲
通过分析现代知识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代理技术的知识社区系统解决方案,详细论述了知识社区中代理技术工作原理、技术实现、工作流程及其服务流程,并进一步总结了该解决方案的成功之处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知识社区 信息交流 代理 协同学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振华 刘晓霞 杨振
图书馆界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决不能停留在理论探讨上,必须付之于实践,这样才能使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得以实施和推广。文章从如何助推高校的教学改革入手,探讨基于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法,提出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协同学习教学模式,旨在为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和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有效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共享空间 协同学习 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薛明
现代人才观突出强调人才本质的创造性特征,人才本质的新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高科技、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人才本质发生变化的客观根据。知识、学历、职称不是现代人才的本质,而是形成人才创造性本质的有利条件。现代人才管理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开发人才的创造性,并为人才创造潜能的发挥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现代人才 创造性 本质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