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6)
2023(5012)
2022(4138)
2021(4185)
2020(3229)
2019(7542)
2018(7831)
2017(12314)
2016(7239)
2015(8656)
2014(8337)
2013(7595)
2012(7240)
2011(6749)
2010(6676)
2009(5533)
2008(5186)
2007(4479)
2006(4170)
2005(3767)
作者
(17603)
(14607)
(14337)
(13854)
(9592)
(7074)
(7052)
(5810)
(5593)
(5570)
(5279)
(4912)
(4752)
(4697)
(4579)
(4508)
(4427)
(4409)
(4136)
(4122)
(3835)
(3632)
(3510)
(3417)
(3326)
(3320)
(3240)
(3158)
(3138)
(3068)
学科
(17547)
经济(17523)
管理(14450)
图书(10402)
(10034)
书馆(9837)
图书馆(9837)
中国(8465)
地方(8219)
教育(7841)
工作(7608)
(7136)
(7086)
企业(7086)
教学(6744)
理论(6068)
(5863)
业经(5338)
农业(5019)
方法(4394)
读者(4230)
(4219)
学法(4129)
教学法(4129)
数学(3505)
数学方法(3431)
政治(3428)
(3378)
思想(3286)
研究(3237)
机构
大学(88156)
学院(82575)
管理(28040)
研究(26639)
理学(22688)
理学院(22240)
管理学(21617)
图书(21436)
(21408)
管理学院(21396)
书馆(20901)
图书馆(20900)
经济(20370)
(19798)
中国(19228)
(18416)
师范(18312)
科学(17335)
(16427)
(15825)
师范大学(14475)
中心(13677)
教育(12695)
北京(12565)
技术(11862)
(11828)
(11369)
业大(11277)
职业(10763)
研究所(10730)
基金
项目(55094)
研究(47782)
科学(41649)
基金(34619)
(28266)
国家(27910)
社会(26574)
社会科(24741)
社会科学(24733)
编号(23945)
教育(23835)
(23821)
科学基金(23813)
成果(22333)
(19533)
基金项目(19022)
课题(16411)
(15412)
项目编号(15048)
(13390)
自然(13222)
研究成果(13016)
大学(12971)
自然科(12848)
自然科学(12846)
自然科学基金(12577)
资助(12340)
规划(12276)
(12164)
重点(11996)
期刊
图书(29116)
(27561)
经济(27561)
研究(27178)
教育(26947)
中国(25680)
书馆(23587)
图书馆(23587)
学报(13652)
大学(10902)
(10449)
科学(9147)
技术(8733)
管理(8660)
(8498)
(8355)
论坛(8355)
情报(7818)
农业(7477)
职业(7232)
学学(6700)
(5766)
金融(5766)
(5676)
高等(5332)
业经(5237)
图书馆学(4855)
资源(4839)
(4708)
建设(4558)
共检索到146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扈凤梅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时代已经被人们广泛所知,智能技术全面渗透到资源建设和与信息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其中图书馆的智能化是渗透领域的其中之一,因而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平台从传统的"面对面"实体互动转向线上线下互动相结合的模式,互动特点由单向互动转为超越时间空间的多维互动,这种变化使图书馆的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因此智能时代下构建图书馆与读者的良好互动机制,是图书馆长远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图书馆和读者更好的相互配合下,充分借助传统的互动平台和网络平台优势,利用智能时代下的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促进智能时代下图书馆的管理与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飞  张成昱  姜爱蓉  
在网络时代,广泛倾听读者意见,与读者深入地互动沟通,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清华大学图书馆通过读者服务宣传月活动、读者问卷调查、读者之声平台、社会网络服务、多层次虚拟参考咨询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读者互动,深化读者服务,吸引读者参与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使读者的智慧体现在图书馆服务的方方面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得出若干启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一新  张敏  王乐  夏知平  史卫华  
复旦大学图书馆于2009年和2012年两次采用同样内容和方式进行的读者满意度调查,四组数据平均满意度提高6%。本文介绍读者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并结合图书馆服务进行相应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宁浩  
本文从五个方面 ,介绍了新西兰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情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付晓英  
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拓展读者服务空间,以读者为中心和关注焦点,努力进行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读者开通无障碍流通服务,实施形式多样的参考咨询服务,跟踪读者需求、为教学科研提供全程服务,全方位搭建读者交流平台,注重读者意见的反馈和实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苏海燕  魏杏典  
实地调研和网络调查大学图书馆读者发展工作现状。根据石家庄学院图书馆实践,提出阅读需求跟踪—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方法指导—阅读体验分享—阅读体系构建六个层次的读者发展工作思路,指出大学图书馆读者发展工作应注重特色化、立体化和互动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苏海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读者自身发展需求的变化,大学图书馆的文化职能进一步深化,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推广越来越受重视。笔者以读者协会管理实践为基础,勾画出读者发展的工作体系,提出五个方面的阅读推广流程,介绍了石家庄学院图书馆读者发展的特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敏榕  
论述基于对福建省企业的调研及其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情况,福州大学图书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成立信息服务中心,针对企业需求开展专业培训,在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为基础构建数字资源导航系统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提出高校图书馆运用Web2.0技术及网格技术搭建企业服务学科平台、信息共享空间、个性化服务等构想与具体实施方略。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白影  
随着当代高等教育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着力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也表现为历史的必然和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高等学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既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也在专业人才、信息资源、技术设备、信息加工等方面有着超越一般社会文化与信息机构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自身体制变革,也激活并加快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进程,高等学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应该大有作为。广州大学图书馆就是一个成功个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美红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利用率普遍不高,而新书的有效管理是提高馆藏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学习与研究兄弟院校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广州大学图书馆对新书流通集中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新的模式在没有开辟专门库室、没有配备专人管理的情况下,借助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巧妙利用图书馆空间,合理安排现有工作人员,调整工作流程,顺利开展新书区的入藏、借阅、转库等系列管理工作,并取得良好效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玫  
广州大学图书馆在长期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实践中,采用信息开发、业务外包、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业务扶持等多种模式服务社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的模式进行了探索,提供了经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磊  王杰  
文章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应知动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之上,对佳木斯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作了经验介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丽风  张秋  
近几年来,为弥补传统的以文献类型组织资源建设的不足,进一步优化资源建设,推动资源建设学科化、专业化,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尝试资源建设工作按学科来组织的模式。在此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探索资源建设学科化的实践,分析学科馆员参与资源建设的实施策略,提出进一步完善学科资源建设、优化学科服务的思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晓东  薛崧  张计龙  
针对图书馆实施RFID技术中普遍存在的RFID管理软件通讯协议和数据接口不统一,系统扩展性、开放性和兼容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中间件概念的图书馆RFID通用平台软件模型,通过定义统一的通讯协议和数据接口,将RFID核心业务逻辑封装到RFID通用平台,从而实现跨厂商的RFID设备的自由切换和接入。最后介绍了复旦大学的实施情况。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董琳  向阳  王俊峰  
清华大学图书馆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与读者进行沟通,建立有咨询台平台、读者信箱等多种网络沟通渠道。随着管理规范化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清华大学图书馆成立读者意见管理平台建设小组,探索读者意见及建议的管理制度和系统建设,并与同方公司合作设计建成"读者之声"平台,用于接收和管理读者意见及建议。文章介绍了"读者之声"平台系统架构、功能特点及外观布局,对平台投入运行一年来的效果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