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3)
2023(3586)
2022(2879)
2021(3050)
2020(2377)
2019(5506)
2018(5672)
2017(8450)
2016(5802)
2015(6575)
2014(6720)
2013(5666)
2012(5271)
2011(4835)
2010(5062)
2009(4157)
2008(4035)
2007(3667)
2006(3331)
2005(3081)
作者
(12644)
(10486)
(10467)
(10165)
(6599)
(4983)
(4943)
(4305)
(4039)
(3857)
(3667)
(3508)
(3467)
(3304)
(3285)
(3248)
(3191)
(3162)
(3100)
(3036)
(2907)
(2691)
(2509)
(2477)
(2462)
(2453)
(2387)
(2271)
(2181)
(2170)
学科
教育(18517)
(12581)
经济(12570)
中国(11350)
管理(9246)
(7227)
理论(6235)
教学(5865)
方法(5681)
(5309)
企业(5309)
数学(5132)
数学方法(5027)
(4893)
(4196)
(4129)
发展(3897)
(3770)
(3604)
(3342)
技术(3341)
研究(3336)
改革(3194)
思想(3150)
高等(3097)
政治(3018)
思想政治(2863)
政治教育(2863)
治教(2863)
德育(2842)
机构
大学(70140)
学院(64568)
研究(26712)
教育(26417)
(20024)
师范(19962)
(19287)
经济(18608)
管理(17759)
师范大学(16750)
(16703)
理学(15048)
理学院(14741)
科学(14687)
管理学(14211)
中国(14055)
管理学院(14037)
(12760)
职业(11630)
北京(11616)
研究所(11564)
(11458)
技术(11452)
中心(11185)
教育学(10191)
(9859)
(9835)
(8791)
职业技术(7950)
研究院(7944)
基金
项目(39982)
研究(37245)
科学(33215)
教育(26362)
基金(25804)
(21487)
国家(21149)
社会(21039)
社会科(19670)
社会科学(19667)
编号(17752)
科学基金(17536)
成果(17255)
(16446)
(16423)
课题(15713)
(13697)
基金项目(12493)
规划(11649)
(11062)
项目编号(10797)
重点(10753)
教育部(10429)
资助(10260)
(10032)
(10010)
(9948)
自然(9427)
研究成果(9381)
自然科(9224)
期刊
教育(45166)
研究(31094)
中国(24585)
(20880)
经济(20880)
职业(10911)
技术(10152)
学报(8077)
大学(7822)
(7742)
技术教育(7088)
职业技术(7088)
职业技术教育(7088)
科学(6915)
管理(6896)
(5756)
学学(5421)
(5185)
论坛(5185)
高等(5131)
成人(4786)
成人教育(4786)
高等教育(4556)
(4503)
(4255)
金融(4255)
农业(3972)
图书(3867)
发展(3825)
(3825)
共检索到113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庞茗月   戚万学  
在计算性思维主导的智能时代,现代教育在技术的霸权统摄下从主动“思”育人转变为被动“无思”授予,教育活动呈现出必须智能化、精打细算代名有效教学、教育主体失去价值操劳、供需脱离教育之外等追逐“存在者”的失性症候,教育的真实“存在”由此被遮蔽。本研究援引海德格尔面向“思”的教育主张,提出生发智能教育的无蔽之“思”、培养面向“思”的完整的教育主体、“泰然任之”之态回归技术“本己”力量是智能教育的应然本性,分析这种哲思化的教育实践在觉悟智能教育技术应用风险、期备思之本性转变、解蔽教育主体命运、澄明教育生态本位等方面的借鉴价值。研究最后从思想性生成的教育内容、情镜式参与的教育方式、“为我的”身体面向的教育目的三方面给出智能教育回归“存在”的可为之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晗  蒋林  李超  冷志明  
"立人教育"的内涵是实现人从精神和肉体维度上的双重"站立",实现人从依靠外力的他律性"站立"到依靠自身内力的自律性"站立"转化。"立人教育"纠正现代大学教育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偏差,提倡全人教育理念,使高等教育重新回到培养人和发展人的轨道上来。"立人教育"将人视为一种嵌在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群体性存在,教导大学生以正确的心态来理解和审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的确立,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于东红  杜希民  周燕来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我迷失的症状:自我意识缺失,成为了学术性研究生教育的衍生品、次生品,在一定程度上把营利作为发展的第一目标;教育体系错置,本应由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的任务却让普通高等院校担纲;培养模式缺乏特色,成为学术性研究生教育的山寨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我迷失的根源在于对其特质——职业性缺乏认识。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摆脱对学术性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盲目模仿和依附,勇敢张扬自己的旗帜,凸显自身特色。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加强职业性、淡化学术性、强化实践性的发展思路;在近期的路径选择上,可采取对普通高校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改造和选择少数具有较好本科职业教育基础的高职院校进行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泽照  田海峰  王惠杰  
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是继续教育学分银行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而教职工的制度认同取向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该项制度的推进实效。本文通过面向陕西省11所市级电大教职工的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统计方法对制度认同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学分银行认同态度在不同个体中存在差异性,整体上受到个体主观特征和客观环境两个层面的共同影响。基于此,提升基层电大系统教职工对于学分银行的制度认同,需要强化基层电大基础能力建设,加强系统宣传及资源保障,落实政策供给支持等方面支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庆元  李霞  
教育应该关涉人的生存,认识人的生存特性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实践表征着人与世界之间最为本源性的关系,也是人之为人的深层根据;悟性则是人的一种本能。因此,实践与觉悟是人"本源性"的生存特性。体悟教育彰显人的这种"本源性"的生存特性,是人生存状态的澄明与回归,因而它是回归人本真存在的教育,并且可以引领人走向美好人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宁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维煊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桌餐"式职业教育必须向"自助餐"式转变,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需准备多样的饭菜,学校和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中许  
航空运输产业规划应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预测航空运输需求规模可为航空运输产业发展规划制订提供关键的计量依据。基于回归方程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比选,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航空运输产出和投入都将维持中高速增长,产业发展呈现出增速趋缓和生产率持稳的"新常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廖顺宝  姬广兴  侯鹏敏  岳艳琳  杨旭  
为比较不同区域尺度变量对模型拟合效果的影响,在全国不分区和分区两种情况下,分别基于县级和地市级两个区域尺度上的样本构建粮食产量与水田、水浇地、旱地面积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用地市级数据作分析样本比用县级数据作分析样本好,分区建模比不分区建模效果好。因此,将全国划分为7个区,以地市级数据作为区域尺度的变量,在区域、栅格、亚栅格三个尺度上探讨变量(因变量、自变量)尺度和常数项取值这两个因素对模型应用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区域尺度样本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如果常数项不为0,则不能用于空间化计算;如果常数项为0,则可以用于空间化计算;2)基于栅格尺度样本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不论常数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斌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教育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实质上是教育对生活世界的遗忘。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使其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可能。构建合理的教育价值观,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大力倡导生活教育和不断加强人文教育,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现途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度与困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庆丽  
教育和爱的原初共生共存在现代性中遭受根基性损伤。现代教育以理性和效率作为自我身份认同话语来凸显自身对整饬秩序和经济价值的至上追求,同情和爱等表达人类在联合生活中深沉情感联系的内容被视为盲目和低效而遭受忽视,它们失去在现代教育中本应有的地位、价值和意义。这致使教育和人的生存都陷入了困顿。现代教育回归教育中的同情之爱,可以通过还原教育和教育爱的原本面貌而恢复人的完整、自由存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冯毅萍  荣冈  赵久强  金炫智  张光新  
在构建新型智能制造教学工厂概念模型、组成域模型及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资源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在工厂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维服务3个生命周期阶段基于模型的数字化集成方法,以及数字化交付的具体内容。通过构建不同成熟度等级水平的数字化资源库,设计了多维度的教学案例及实验内容,实现了基于模型的智能制造技术与教学环境的有机融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胡小勇  徐欢云  
本研究在分析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人工智能等关键概念发展演进及内在关联的基础上,结合知识、能力与素养之间的内涵与关系,阐述了面向K-12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的概念及特征:智能教育素养是以创意为内核,教师基于知识、能力、思维、文化价值协同发展,借助教育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创意设计、创意应用与创意生成的教学实践过程,体现内生性、关联性、持续性、创价性等特征。文章还以教师角色重塑为核心基点,以学习文化、社会活动文化、技术文化为境脉,构建了包含知识基础层、能力聚合层、思维支撑层、文化价值深化层的K-12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结构模型,并阐明了各层结构中的核心构成要素,以期为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供引导,为开发智能教育素养测评工具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