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8)
2023(12640)
2022(11013)
2021(10428)
2020(8825)
2019(19925)
2018(19618)
2017(36993)
2016(20733)
2015(23505)
2014(23265)
2013(22546)
2012(20387)
2011(18401)
2010(17998)
2009(16141)
2008(15532)
2007(13275)
2006(11377)
2005(9539)
作者
(60575)
(50148)
(49757)
(47289)
(31780)
(24228)
(22565)
(19928)
(19106)
(17692)
(17103)
(16734)
(15846)
(15645)
(15564)
(15328)
(15139)
(15015)
(14335)
(14161)
(12782)
(12110)
(12022)
(11360)
(11302)
(11302)
(11071)
(10963)
(10259)
(10050)
学科
(74092)
经济(74008)
管理(57434)
(54048)
(44947)
企业(44947)
方法(37046)
数学(32262)
数学方法(31902)
(20035)
中国(20034)
(18438)
(17769)
业经(17137)
地方(14581)
(14457)
贸易(14453)
理论(14063)
(14032)
农业(13642)
教育(13579)
技术(13451)
环境(12291)
(12285)
(12129)
财务(12065)
财务管理(12050)
(11845)
企业财务(11411)
(10782)
机构
大学(290408)
学院(284766)
管理(113777)
(105057)
经济(102680)
理学(100418)
理学院(99252)
管理学(97300)
管理学院(96815)
研究(93837)
中国(64951)
科学(62832)
(61579)
(52468)
业大(49383)
(47234)
(45046)
研究所(43976)
中心(41879)
农业(41752)
(39443)
(39434)
师范(38951)
北京(38553)
财经(37578)
(34367)
(34109)
(32445)
师范大学(31644)
技术(31535)
基金
项目(207693)
科学(161651)
基金(148772)
研究(147575)
(131794)
国家(130675)
科学基金(111228)
社会(90715)
社会科(85859)
社会科学(85834)
(82639)
基金项目(80507)
自然(75233)
自然科(73468)
自然科学(73446)
自然科学基金(72106)
(70333)
教育(69361)
资助(60455)
编号(60147)
成果(47821)
重点(46543)
(44833)
(43896)
(43344)
课题(41838)
创新(40712)
科研(40359)
大学(39870)
计划(39484)
期刊
(105757)
经济(105757)
研究(80520)
学报(53647)
中国(52327)
(46377)
科学(45680)
教育(40838)
大学(40359)
管理(38738)
学学(37003)
农业(32576)
(32071)
技术(23427)
业经(18512)
(18251)
金融(18251)
财经(17262)
经济研究(17182)
(16718)
科技(16390)
图书(16360)
业大(14711)
(14620)
(14441)
问题(14002)
理论(13408)
技术经济(12930)
实践(12533)
(12533)
共检索到394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剑欣  纪春晖  邬显娇  
智能手机因其网络接入便捷性,携带方便及其所具有的多种时尚元素,获得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与关注,成为其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但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越来越高,"低头族"越来越多,部分大学生长期沉溺于"手机世界",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应对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进行教育和管理,提高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韩静  张丽娜  
采用问卷法对大连市965名大学本科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以了解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关系,为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心理依据。结果表明:(1)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年级高于二年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但在专业上、生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年级、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生源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极其显著。(4)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戴春平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高职院校的责任。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大力构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将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只有大力构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朝晖  温梅  李惠超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要。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两个方面。人际交往的知识学习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心理学知识和社交礼仪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主要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加强班集体建设、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得以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琳庆  
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是大学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顺利渡过大学生活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园园  吕伟  姚本先  
本文通过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价值观调查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目的、人际交往手段和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与朋友的交往更多出于互助、友情和自我完善的目的。男大学生更倾向于主动地结交朋友。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看重心理因素,而男大学生更看重生理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玲  袁合静  孟佳琳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模式均受到不用程度的影响,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影响了课堂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应根据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现状,从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教师素质、拓宽教育途径等方面着手,解决智能手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全礼  田凤丽  
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普及对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生存状况。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视野更为开阔、价值取向更为积极、学习愿望及动力进一步增强,同时部分学生也出现了价值观念动摇、道德行为失范、身心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针对智能手机普及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必须精彩演绎思政课堂,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伟  王琳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表现,并分析了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文林  李景生  李玲玲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专业知识的阶段,其人际交往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本文介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亚平  
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其大学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关系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对其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些障碍和不足,这与大学生社会需求、认知程度和性格特点有关。应当从提升大学生全面素质出发,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和引导,促进他们人际关系的协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凤飞  王佳佳  
[目的/意义]通过了解大学生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意识及行为的状况,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过程]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以天津工业大学学生智能手机用户作为调查对象,从用户个人基本信息、使用智能手机信息安全意识状况、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状况、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用户信息安全知识的来源以及对知识的需求程度5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智能手机用户对常识类信息安全知识掌握程度较专业类知识好;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男生信息安全意识高于女生;大学生使用应用程序行为存在很大隐患,信息保护行为有待加强;信息安全知识是信息安全意识的前提,信息安全意识通过行为表现,但信息安全意识不一定转化为实际行为。性别与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与信息安全知识差异性不显著。根据调查现状,提出培养学生识别信息安全威胁、规避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学生信息安全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教育等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桂世权  
每年新生入校后,由于人际关系交往的不适,使一部分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给予新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大学学业的顺利完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彬  霍宇红  李海燕  张峰  霍孟林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动机主要有好奇与从众心理的驱使、寻求自我认同、缓解抑郁的心理、情感表达的需要。大学生网络交往具有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交互性等特征。本文在全面分析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利与弊后,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燕  
网络的深入发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增大。本文在探讨网络人际交往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了其特点,最后提出了对教育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