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22)
- 2023(18887)
- 2022(15698)
- 2021(14751)
- 2020(12252)
- 2019(27967)
- 2018(27367)
- 2017(52242)
- 2016(27473)
- 2015(30359)
- 2014(29693)
- 2013(29336)
- 2012(26919)
- 2011(23985)
- 2010(24154)
- 2009(22680)
- 2008(22351)
- 2007(19946)
- 2006(17623)
- 2005(15619)
- 学科
- 济(121906)
- 经济(121777)
- 业(105715)
- 管理(90234)
- 企(86360)
- 企业(86360)
- 方法(54686)
- 农(51949)
- 数学(45796)
- 数学方法(45330)
- 业经(36755)
- 财(35024)
- 农业(34430)
- 中国(34205)
- 制(25025)
- 贸(23776)
- 贸易(23759)
- 务(23289)
- 财务(23245)
- 易(23221)
- 财务管理(23207)
- 技术(23063)
- 企业财务(22024)
- 策(21918)
- 地方(21035)
- 银(19107)
- 银行(19101)
- 和(18907)
- 理论(18467)
- 划(18433)
- 机构
- 学院(388473)
- 大学(382557)
- 济(174999)
- 经济(172009)
- 管理(162330)
- 理学(140048)
- 理学院(138820)
- 管理学(136991)
- 管理学院(136243)
- 研究(123409)
- 中国(101220)
- 财(79937)
- 京(77993)
- 科学(67582)
- 农(64177)
- 财经(63447)
- 中心(59363)
- 经(57989)
- 所(57929)
- 江(57644)
- 经济学(53237)
- 业大(52779)
- 研究所(51898)
- 北京(48692)
- 农业(48541)
- 经济学院(48118)
- 财经大学(46795)
- 范(46481)
- 师范(46147)
- 州(45308)
- 基金
- 项目(257023)
- 科学(207915)
- 研究(196010)
- 基金(191643)
- 家(163674)
- 国家(162023)
- 科学基金(142988)
- 社会(130705)
- 社会科(123998)
- 社会科学(123970)
- 基金项目(100346)
- 省(98752)
- 自然(88237)
- 教育(88138)
- 自然科(86332)
- 自然科学(86313)
- 自然科学基金(84884)
- 划(81492)
- 编号(79318)
- 资助(76988)
- 成果(63440)
- 部(58445)
- 创(57743)
- 重点(56172)
- 发(55872)
- 国家社会(55361)
- 创新(53260)
- 课题(52644)
- 教育部(51563)
- 人文(51342)
- 期刊
- 济(195392)
- 经济(195392)
- 研究(115181)
- 中国(75294)
- 农(65025)
- 管理(62744)
- 财(62691)
- 科学(50748)
- 学报(47196)
- 农业(44304)
- 融(42130)
- 金融(42130)
- 大学(39322)
- 学学(37153)
- 业经(36821)
- 技术(35840)
- 教育(34916)
- 财经(31534)
- 经济研究(30611)
- 经(27212)
- 问题(25785)
- 业(23787)
- 技术经济(21666)
- 世界(20933)
- 贸(20930)
- 统计(19557)
- 策(18803)
- 现代(18425)
- 商业(18079)
- 国际(17893)
共检索到584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阳 贾晋
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基于IV-LPM模型和IV-Probit模型,从农户微观视角实证检验智能手机与农村家庭创业决策的关系。在使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发现,是否拥有智能手机与智能手机使用强度均对农户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智能手机可以通过增加农户信贷可得性和缓解信息约束的渠道间接促进家庭创业。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智能手机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和留守农户的创业促进作用更大。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智能手机 农户创业 信贷可获性 信息约束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董晓林 孙楠 吴文琪
在中国农村地区,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和稀缺的金融资本往往制约了农户的创业决策。本文以静态职业选择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家庭融资对农户创业决策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采用CFPS2016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家庭融资对农户创业决策的直接影响和联动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家庭受访者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工作经历以及家庭正规和非正规融资的规模,对农户创业决策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扩大外部融资规模对人力资本水平不同农户的创业决策影响不同。对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农户来说,外部融资支持政策对创业决策的促进作用不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家庭融资 创业决策 农户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尹志超 仇化 公雪
“新基建”推动了数字技术普及和数字经济发展,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如何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利用数字技术红利,弥合数字鸿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成为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构建平衡面板,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智能手机使用对灵活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能手机作为数字技术的重要接入工具,能显著促进个体参与非正规就业和个体经营就业,并提高此类就业收入。智能手机使用对灵活就业的影响呈现工作性质、劳动者特征和地区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获取、社交活动是智能手机使用影响灵活就业的可能渠道。智能手机使用范围越广,个体从事灵活就业的可能性越大。此外,智能手机使用能促进商户成为“码商”,对提高工商业经营绩效有积极作用。本文能为分析数字经济的就业红利,促进灵活就业发展,全面稳定就业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灵活就业 收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易行健 张波 杨汝岱 杨碧云
基于中国2009年3省9县的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本文考察家庭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家庭社会网络越广泛,农户储蓄率越低,即使使用不同的代理变量,该结论依然稳健;(2)收入越低的农户,家庭社会网络对储蓄率的影响越大;(3)对影响机制的扩展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网络对农户储蓄率的作用会随着收入增长、正规金融发展及市场化的推进而减弱。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家庭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的保障功能,并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供初步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家庭社会网络 农户储蓄行为 储蓄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洋 华语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用可以缩小城乡鸿沟,推动智慧农村建设。
关键词:
家庭创业 互联网建设 创业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洋 华语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
关键词:
家庭创业 互联网建设 创业收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卢亚娟 张龙耀 许玉韫
本文选取CHARLS调查数据中806个农户样本对金融可得性与农户创业选择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家庭的创业选择行为与其家庭金融资源可得性、拥有的资产规模呈现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对我国的农村家庭而言,金融约束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非农领域的创业活动,提高家庭金融可得性对于提高创业概率有显著的正向边际效应。此外,农村社区层面金融资源可得性对于社区内部家庭创业水平也存在重要影响。因此,未来促进农村地区家庭创业水平提高的政策重点是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增加乡镇尤其是农村社区层面的正规金融供给。
关键词:
金融可得性 家庭创业选择 社区金融供给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翁辰 张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的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分析了信贷约束对中国农村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进一步考察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异质性影响时,研究发现,信贷约束显著制约了财富分布位于最低25%、50%-75%以及最高25%的样本家庭的创业选择,并且对财富水平较高的农村家庭创业影响更大。此外,信贷约束对户主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家庭创业影响也更大。本文得出的政策启示为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实行信贷政策瞄准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仁福 刘琰 刘承芳 张林秀 赵启然
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收集的全国5省1803户农户的两期调研微观数据,使用农户层面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户家庭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新农保对农户家庭总体土地流转以及土地转出行为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而对农户的土地转入决策没有显著影响。当前,国家应积极落实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和新农保政策的融合,加强政策合力,以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春超
本文考察了农户家庭内部就业决策机制和外生动态就业决策机制。在农户家庭内生决定机制的分析中,笔者按照特定的经济收入水平将农户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生存压力型农户、效益追求型、经济发展型。研究发现:3种类型的农户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家庭内生就业决策机制:第一,生存压力型农户的就业决策行为受到替代效应的影响较收入效应更大。第二,效益追求型农户在收入处于较低水平阶段,其就业决策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家庭收入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其主要的就业领域发生了变化,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此时的非农化趋势更强。第三,经济发展型农户为了保持效用的较高水平,通常将其家庭成员的自身劳动、雇佣劳动与其资本相结合以更好地获...
关键词:
中国农户 就业决策 发生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曹壹帆 肖亚成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批农民创业者为其注入新发展动能。引导退伍军人向农村创业带头人转变,既是解决退伍军人安置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烙印理论,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从军经历可以通过“从军印记”对农户的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从军经历可以通过转变个人价值观念、增强个人抗压能力和使农户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助来促进农户的创业行为。动态效应检验表明,“从军印记”产生的影响是动态变化的,而且,这种影响会随参军时长的增加而增强,随退伍时长的增加而减弱。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的作用效果更强。
关键词:
农户创业 从军经历 烙印理论 政府补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浩 王海燕
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微观数据,分析了社会互动对农村家庭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互动的两个代理变量:人情礼金支出和人际交往程度均对农村家庭创业决策和机会型创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虑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之后,所得结论依然成立。社会互动在不同年龄段及区域下对家庭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社会互动 创业决策 创业动机 稳健性检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伟
基于CHNS有关农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受农户家庭收入位置变动和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即受位移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收入位置变动对收入流动性程度的影响仍然是主导因素,但其作用正趋于减弱,农户家庭正呈现分层固化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伟
基于CHNS有关农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受农户家庭收入位置变动和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即受位移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收入位置变动对收入流动性程度的影响仍然是主导因素,但其作用正趋于减弱,农户家庭正呈现分层固化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韵凌 王茂军 曹广忠 刘涛 蔡蓓蕾
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规模外流重塑了中国农村家庭类型,耕地利用方式相应呈多元化特征。区别于既往强调家庭特征的独立指标,本文提供了一种兼顾家庭离村情况、留村人口代际组合的农村家庭类型划分范式,并构建了农户耕地利用决策假说。基于全国抽样的万份农户问卷数据,采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类型分化对耕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家在村家庭比率呈“东—中—西”递减态势,城乡两栖家庭比率呈“东—中—西”递增态势。留村人口中,中坚型农户集中于东部,完整型、老幼型农户集中于中、西部。(2)全家在村家庭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城乡两栖家庭倾向于土地转出及种植粮食。(3)全家在村的中坚型、完整型农户分别倾向于种植粮食、经济作物;城乡两栖的中坚型、完整型农户倾向于种植粮食作物,老幼型农户倾向于转出、撂荒耕地或种植林木。(4)农村家庭的本地非农就业、地块数量、家庭资产、农业补贴等因素也对耕地利用方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可为耕地用途管制政策的顶层设计提供农村家庭耕地决策行为的底层逻辑,为因户、因类施策依据提供现实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智能手机使用与相对贫困家庭金融参与行为
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创业决策——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农业补贴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分析
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中国智能手机再购买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及国产手机行业营销对策
中国农村家庭转移收入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土地经营规模与中国农村家庭借贷——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教育、社会资本对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流动的影响——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户异质性、农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村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