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69)
2023(17772)
2022(15202)
2021(14240)
2020(11869)
2019(27421)
2018(27286)
2017(51642)
2016(27730)
2015(31573)
2014(31708)
2013(31425)
2012(29010)
2011(26489)
2010(26713)
2009(24412)
2008(23786)
2007(20878)
2006(18566)
2005(16759)
作者
(81936)
(68078)
(67786)
(64218)
(43516)
(32507)
(30745)
(26771)
(25879)
(24446)
(23147)
(23139)
(21817)
(21722)
(21046)
(21037)
(20251)
(19742)
(19471)
(19447)
(17126)
(16870)
(16547)
(15504)
(15240)
(15187)
(15079)
(14950)
(13713)
(13433)
学科
(123424)
经济(123311)
管理(78019)
(75502)
(61256)
企业(61256)
方法(52946)
数学(45977)
数学方法(45260)
中国(36125)
(32305)
地方(28133)
业经(27581)
(24983)
(24500)
(23004)
贸易(22984)
技术(22339)
(22319)
农业(21761)
(20742)
理论(19818)
环境(18833)
(18744)
银行(18699)
(18592)
(18045)
(17999)
金融(17997)
(16638)
机构
大学(401433)
学院(400687)
(165112)
经济(161668)
管理(156717)
研究(141363)
理学(134916)
理学院(133386)
管理学(130835)
管理学院(130112)
中国(106333)
(88179)
科学(86976)
(71628)
(71463)
研究所(65322)
(65128)
中心(63162)
业大(59342)
(58515)
财经(57107)
北京(56962)
(54210)
师范(53671)
(52000)
(51190)
农业(50815)
经济学(49584)
(47878)
经济学院(44573)
基金
项目(270852)
科学(213089)
研究(198305)
基金(195396)
(171043)
国家(169665)
科学基金(145062)
社会(124356)
社会科(118023)
社会科学(117991)
(105212)
基金项目(102323)
自然(93820)
自然科(91705)
自然科学(91687)
教育(91565)
自然科学基金(90018)
(89069)
资助(82063)
编号(80250)
成果(65186)
(61240)
重点(61192)
(59641)
(56654)
课题(56594)
创新(52875)
国家社会(51282)
教育部(51057)
科研(50983)
期刊
(183335)
经济(183335)
研究(120696)
中国(82464)
学报(62332)
管理(60579)
(59581)
科学(58986)
(51533)
教育(49387)
大学(47409)
学学(44266)
农业(42174)
技术(39650)
(34900)
金融(34900)
经济研究(30222)
业经(29935)
财经(27438)
(23672)
问题(23597)
(23162)
图书(22055)
技术经济(21545)
科技(20252)
统计(19210)
(18991)
理论(18283)
世界(18108)
现代(17870)
共检索到602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邵欣平  王建平  
在未来产业发展进程中,高科技产业是塑造以大加工工业为主的产业形象,还是依据现有科技资源,以现有产业条件为基础,走以智能型的系统集成模式为主的产业发展道路,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我们认为,在现有的市场环境、现有的资源条件和现有的产业基础条件下,未来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将逐步选择并深化发展为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系统集成产业。需要指出,本文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章东明  崔新健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产业贯彻落实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取得显著成绩。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已经先后与法国、英国等158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经过四十年的快速发展,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科技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近几年以计算机、航天航空、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技术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翔  
在梳理国内外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主要国家的互动模式进行了归纳与评价,从系统角度提出风险投资与高新基础产业互动发展的新模式,并使用AHP与DEA方法对中国主要城市进行绩效评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合银  王浣尘  
在本论文中,我们从单项技术单个创业周期内的互动过程、单项技术多个创业周期间的互动过程、多项技术单个创业周期内的互动过程、多项技术项目多个创业周期间的互动过程、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过程等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技术特性总结为高速度性、深渗透性、宽范围性、紧关联性和巨规模性等五大属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顾  
高新技术产业符合绿色经济发展要求,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借鉴产业生态学理论,有利于建构高新技术企业共生体、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产业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地理"群落"尚未形成、产业结构雷同问题突出和产业集群不完善等问题既不符合产业生态学的规律,又极大地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学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完善包括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匹配机制,健全以信息共享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安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严重不足,现行的措施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促进金融与科技相结合,创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长期发展的环境和金融支撑体系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本文从10个方面探讨了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黎欣昕  李廉水  
高新技术产业是21世纪的战略产业,为了实现21世纪中叶赶超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千头万绪应从何抓起?我们认为,借鉴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应着重抓好四个环节:优化项目选择,疏通产业化渠道,统筹产业格局和构建新型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玉  许俊斌  
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环节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进而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在这一过程中,探索并有针对性地强化现阶段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效率的因素,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为了揭示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效率的因素,本文用DEA方法测算了1997~2007年我国30个省份的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指数,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全国高新技术产业TFP的增长率不高,其主要来源是"技术效率";TFP增长最高的地区是东北地区,其他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沿海地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海婷  
集群式技术创新模式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府政策支持,企业科研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群趋势明显以及已获得企业孵化器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先天发育不足、产业网络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及投入经费不足等劣势,应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以不断促进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苗荧  
温州模式传统格局的提升已经成为一大亟需解决的课题,抱住传统产业妄自尊大与完全以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传统产业都是不现实的。温州模式升级关键在于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温州经济要从传统模式中突围,必须努力解决高科技与传统结合的机制,注意产业融合的全球发展趋势,使温州经济由内源式发展转变为开放性发展战略,从而消除“人格化交易机制”与“代际锁定”造成的产业定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有才  
集群化是各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集群风险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发展则是规避风险的根本。因此,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力,对维护高新技术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可以从持续创新力、人才集聚力、市场应变力、风险防范力、协同竞争力和集群文化力六个方面评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柳钦  
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存在互促共进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经济系统是分为多阶段的,由于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投融资的金融价值不同,对投融资需求的方式和数量也不同,从而导致对金融工具多样性的需求。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根据各个阶段的目标、主体和特点不同,可以选择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共同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资本市场等不同的渠道融资和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