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8)
2023(9887)
2022(8146)
2021(7562)
2020(6256)
2019(14099)
2018(14083)
2017(26292)
2016(13820)
2015(15323)
2014(15446)
2013(14972)
2012(14004)
2011(12702)
2010(13110)
2009(12828)
2008(12608)
2007(11351)
2006(10532)
2005(9863)
作者
(38419)
(32181)
(32079)
(30799)
(20826)
(15163)
(14760)
(12422)
(12297)
(11448)
(11156)
(10829)
(10322)
(10258)
(10113)
(9935)
(9563)
(9254)
(9237)
(8829)
(8164)
(7923)
(7555)
(7478)
(7355)
(7274)
(6939)
(6873)
(6470)
(6210)
学科
(74535)
经济(74450)
管理(40930)
(36501)
(30439)
企业(30439)
方法(23540)
数学(19966)
中国(19929)
数学方法(19723)
(18927)
地方(17668)
(16746)
(15618)
银行(15612)
业经(15298)
(15006)
(14706)
金融(14706)
(13766)
(13466)
(12856)
地方经济(12364)
(11033)
保险(10942)
体制(10887)
理论(10807)
(9439)
财务(9426)
财务管理(9386)
机构
大学(200753)
学院(198625)
(91836)
经济(89948)
管理(73417)
研究(69995)
理学(60943)
理学院(60238)
中国(59649)
管理学(59298)
管理学院(58885)
(48061)
(42055)
科学(37488)
财经(36319)
(34385)
(32887)
中心(32600)
(31383)
研究所(30227)
经济学(30126)
北京(27332)
财经大学(26924)
经济学院(26658)
(26073)
师范(25875)
(25067)
(24806)
(24715)
业大(22331)
基金
项目(118966)
科学(94559)
研究(90927)
基金(87449)
(74397)
国家(73738)
科学基金(64005)
社会(60880)
社会科(57554)
社会科学(57539)
基金项目(44726)
(44150)
教育(41761)
自然(38174)
自然科(37327)
自然科学(37318)
(37127)
自然科学基金(36662)
编号(36018)
资助(35900)
成果(31069)
(27256)
重点(26701)
国家社会(25854)
(25592)
课题(25352)
教育部(24453)
(24219)
(24122)
(23863)
期刊
(113749)
经济(113749)
研究(73275)
中国(44685)
(38376)
管理(30795)
(29949)
金融(29949)
学报(25878)
科学(24584)
(23366)
教育(23311)
大学(21300)
学学(19848)
财经(19815)
经济研究(18980)
技术(17504)
(17232)
业经(15099)
农业(14734)
问题(13730)
技术经济(11072)
(11011)
统计(10256)
国际(10045)
理论(9999)
世界(9825)
现代(9125)
(8983)
经济管理(8846)
共检索到330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郎平  
纵观契约发展史,从社会契约到智能合约,前者的契约理念凸显从自由转向正义的演进历程,后者则以信用共识为核心,呈现出“中心化→去中心化→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蜕变路径。随着智能合约的日臻完善,显现出智能合约重构社会契约的发展势头,这将给以契约为本质的金融体系带来“颠覆式”变革。审视金融体系的变革现状,百密一疏中疏忽了理性经济人的道德风险。鉴于此,深入研析区块链智能合约中理性经济人的道德风险及现有的“穿透式”监管措施,建议监管机构适用旅行规则、创制智能合约“范本”、采取“一揽子”客观穿透来补足监管“短板”,以此规制区块链智能合约中异化的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宏斌  
本文通过对“经济人”在文化环境、道德、契约和法律上的思考,试图构建更为广义和全面的“经济人”理论框架,最终能够完善“经济人”假设的核心命题。即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建设下,具有良好的道德和法律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广乾  
公司治理契约的不完全性诱发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当事人道德风险行为,制约着企业经营效率,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文章从契约不完全性视角探讨了公司治理道德风险的本质和起源,并从公司治理当事人委托代理交互关系中指出了委托人-代理人框架、委托人-监督人-代理人框架、知情委托人框架三类道德风险分析框架。结合公司治理道德风险的本源,从微观视角提出了偏好治理机制、声誉治理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横向监督机制以及第三方执行机制五种由弱到强、由内到外的道德风险多层次治理机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五种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天荣  刘为  
风险投资具有较高的道德风险和不确定性。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的双边道德风险是风险投资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契约理论角度阐述了风险投资中的双边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双边道德风险的治理方式,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中道德风险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海军  陈菊红  
分析了供应商管理库存环境下,除"双重边际效应"以外另一个导致供应链分散决策时零售商订购量下降的因素,即道德风险问题。针对道德风险,采用求解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中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一般方法,即逆推归纳法设计了一个数量折扣契约。当参数满足一定关系时,该契约不仅可以有效消除供应商管理库存中的道德风险,而且也使供销双方期望利润实现了帕累托改进,因此该契约不仅是有效的,而且也是可执行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殷林森  
基于创业投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创业投资双方均不是完全意义的剩余索取权人,会产生双方努力行为不足、以及创业企业家谋取私人收益的视角,将私人收益与努力水平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比较分析了股权契约情况下,双方在信息完全与信息不完全两种情况下的努力水平,得出结论股权契约安排会产生双边道德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论文改变以往一直讨论的应该选择股权、债权或可转换债券等契约工具来降低双边道德风险的思路,得出结论:通过采取引入私人收益,并通过控制私人收益来间接激励双方的努力的思路,以实现降低或减缓双边道德风险的目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智永  景维民  
本文在坚持政府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用一个博弈模型分析市场监管活动中各方行为主体的行为模式。提出在经济人假设下,监管人将向政府寻求庇护合谋,而政府参与合谋之将导致其更加隐蔽和复杂,任何只关注惩罚和激励监管人的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政企合谋。有效的措施应该着眼于有关各方功能的正确定位及发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炜  高作峰  于健  马颖  
本文针对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使用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最优保险合约中的风险分担与激励机制的特征。证明信息对称时,最有保险契约是完全保险并且达到Pareto最优风险分担,而且此时最优保费等于意外事件造成损失的期望值。但是存在道德风险情况下,最优保险合同不能达到Pareto最优风险分担。出于激励目的,最优合同要求部分保险、保险费小于意外事件造成的期望损失且保险人的实际损失值会随损失的增大而增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岳贤平  李廉水  
利用技术许可中价格契约的基本理论,对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于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的价格契约治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产学研合作中,当企业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时,一个次优产学研合作的价格契约是一个纯固定费用的价格契约;同时,高校为了对企业进行有效激励,将对企业进行一定的信息租的转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温新刚  刘新民  丁黎黎  秦岚  
针对管理活动的动态性与多任务性的特点,将解聘补偿与解聘倾向引入动态多任务契约设计中,构建了基于解聘补偿的动态多任务双边道德风险契约。通过数理推导分析的方法给出了最优契约设计,声誉效应和棘轮效应的度量,探讨了解聘倾向对于契约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解聘倾向的引入对于委托人的道德风险约束是有效的,但是对于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约束则取决于声誉效应与棘轮效应的大小。在第2期契约中,解聘倾向对固定支付的影响取决于代理人保留收入与解聘补偿的差额。而第1期的契约设计要受到解聘补偿,声誉效应与棘轮效应三者的综合影响。任务关联性对契约设计影响以及相应的实证分析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跃军  
本文主要集中对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和内部人控制下高道德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文章首先分析指出转轨经济中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缘于外部治理机制的软弱和内部治理机制的失灵。在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了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模型。接下来文章分析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下高道德风险的形成机制 ,得出转轨经济中道德风险模型。然后 ,文章整合所有分析成果 ,得出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和道德风险模型。最后 ,依据前述分析和模型 ,以对管理的新理解和竞争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避免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和规避高道德风险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廉水  岳贤平  崔维军  
文章利用现代契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科技人员的线性激励薪酬契约设计的内在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线性激励薪酬契约都有广泛存在的合理性。同时,文章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实际,给出了相应的规范性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辉  汪贤裕  郭红梅  
为减弱企业(委托人)与员工(代理人)之间长期契约关系的不稳定性,本文研究了基于品牌资产分享的无穷期道德风险契约。在假设品牌这种无形资产来自于代理人高努力下的企业值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分析了品牌资产分享对契约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优的契约存在一个内生的品牌资产分享比例,并且最优的长期契约仍然具有鞅性质和记忆性。此外,通过分享品牌资产这种策略,代理人的激励强度增加,期望收益也增加。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蔡永清  曹国华  陈艳丽  
运用现代契约经济学及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设计了在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的线性激励契约。对完全信息下和不完全信息下双方的创业努力投入、资金投入及项目产出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模型求解,结果表明合约报酬结构对各要素激励作用的影响。通过一个数值算例进一步验证了分析结果,对于我国的创业投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