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1)
2023(15206)
2022(12472)
2021(11368)
2020(9306)
2019(20966)
2018(20155)
2017(38498)
2016(19974)
2015(22036)
2014(21499)
2013(21033)
2012(19205)
2011(17083)
2010(17034)
2009(15705)
2008(13999)
2007(11996)
2006(10373)
2005(9268)
作者
(53473)
(44512)
(44325)
(41874)
(28152)
(21181)
(20210)
(17377)
(17190)
(15589)
(15277)
(15076)
(13912)
(13820)
(13710)
(13554)
(13225)
(12815)
(12721)
(12707)
(10889)
(10719)
(10669)
(10303)
(10090)
(10019)
(9686)
(9622)
(8876)
(8694)
学科
(85846)
经济(85767)
(59322)
管理(58023)
(47216)
企业(47216)
方法(33914)
中国(30470)
数学(29995)
数学方法(29596)
(26983)
金融(26982)
(25433)
(25145)
银行(25131)
地方(24729)
(24374)
(21312)
业经(21265)
农业(17715)
(17132)
(15413)
贸易(15398)
(14917)
环境(14681)
(13946)
财务(13891)
财务管理(13864)
技术(13734)
(13525)
机构
学院(269935)
大学(264976)
(115733)
经济(113504)
管理(106874)
理学(92181)
理学院(91255)
管理学(89730)
管理学院(89229)
研究(88652)
中国(73090)
(54407)
(52365)
科学(51212)
中心(43864)
(41741)
财经(41728)
(41181)
(39339)
(38042)
研究所(37802)
业大(37375)
经济学(36077)
(35049)
师范(34682)
北京(33666)
经济学院(32620)
(32583)
(32495)
农业(31761)
基金
项目(187122)
科学(149706)
研究(140208)
基金(136601)
(117456)
国家(116421)
科学基金(102366)
社会(91923)
社会科(87477)
社会科学(87460)
(74624)
基金项目(71919)
教育(63965)
自然(63947)
自然科(62573)
自然科学(62559)
(61523)
自然科学基金(61411)
编号(56594)
资助(54593)
(45640)
成果(43929)
重点(42054)
(40889)
(40568)
国家社会(38755)
课题(38686)
创新(37930)
发展(36883)
(36260)
期刊
(125346)
经济(125346)
研究(78844)
中国(54102)
管理(40287)
(39758)
(39304)
金融(39304)
(38930)
学报(36098)
科学(35334)
大学(29163)
教育(28194)
学学(27699)
农业(26304)
技术(25657)
业经(23049)
经济研究(20490)
财经(20154)
(17382)
问题(16207)
(13579)
商业(13037)
理论(12871)
技术经济(12818)
科技(12181)
(12126)
现代(12034)
实践(11658)
(11658)
共检索到404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睿轩   李善良  
绿色金融是帮助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漂绿”行为。在传统绿色信贷模式下,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代理冲突,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难以实现互信。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区块链的数字化绿色信贷,来化解“信息孤岛”效应,并构建了传统绿色信贷和数字化绿色信贷两个演化博弈模型来探究智能区块链对于绿色信贷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漂绿”行为是影响绿色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2)智能区块链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建立声誉机制,可以有效缓解“漂绿”困局。研究结论丰富了“漂绿”行为的理论依据并为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借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芳   毛静宜   张晓静   李奇锴   蔡起华  
在农业生态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而作为新型金融模式的数字普惠金融,是打破农村金融困境的有效工具,已经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论文利用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金融约束缓解的视角,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2011-2020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分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各区域间的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2.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3.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金融约束推动农业绿色发展;4.从农业重要性角度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且其在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中,均能通过缓解金融约束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从区域差异性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沿东部、中部向西部递减,且其均能通过缓解金融约束来促进东部和西部的农业绿色发展。为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论文提出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市场、缩小区域“数字鸿沟”、增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绿色发展效能等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伟  吕雯  
根据十九大报告精神,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绿色发展,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可以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当下绿色金融试点中面临的挑战,助推绿色发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作为探索绿色金融在引导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可以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积累经验,也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实践中面临信息共享水平低、产品和服务种类有限、业务风险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丽华  陈立铭  
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存在绿色经济制度体系不健全、国际间碳排放权合作难、绿色GDP测算难和构建碳货币体系难等实际困难,结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关于今后五年重点工作所做出的政策决定,提出创建“区块链-绿色资源币”创新型金融产品的建议。通过研究“区块链-绿色资源币”的属性与发行、投资与消费、实施条件等可以发现,国家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生产企业之间应将“区块链-绿色资源币”这一创新型碳金融产品作为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助力生态、经济、社会和国际间的协同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洁   童元松   王光伟  
绿色供应链金融是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供应链的有机融合,作为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金融工具,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多省市为此开展绿色专项行动。目前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存在精准识“绿”难、高效审“绿”难、持续测“绿”难、用心助“绿”难等痛点,而区块链技术可赋能绿色识别、绿色风险管理、绿色监测、绿色服务,解决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痛点。为了助推绿色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我国需要推进环境信用体系建设以优化绿色金融生态,建立区块链应用架构以提升服务效率,引入监管沙盒机制以提高监管科技水平,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另外,我国还需要构建“区块链+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化体系,建立绿色供应链金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区块链技术法律框架,同时,需要金融机构与区块链科技企业合作共建区块链平台为赋能绿色供应链金融铺路架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晴   熊波  
“双碳”目标指明了我国绿色发展的新方向,但我国绿色金融制度仍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交易机制滞后、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难以满足低碳发展与绿色经济的长效需求。区块链是近年来发展迅速且适用有效的新兴技术,已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立足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实践,基于既有的政策文本,采取规范研究方法,探究区块链技术与绿色金融发展机制困局破解的契合性。研究发现,区块链的哈希算法、联盟链、非对称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技术禀赋恰能与绿色金融需求形成耦合,并在自由、安全与秩序三个价值层面彰显绿色金融制度的特性优势,但区块链技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制度、技术与社会层面的风险。对此,在机制探索上,我国应健全绿色金融法律规范体系,依托区块链技术优化绿色金融交易机制,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与监管机制,以期推动“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靳景玉  赵瑞  
绿色金融作为可以保证生态环境及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金融策略,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区块链技术自出现以来,也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进入区块链2.0时代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被逐渐开发出来。针对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提供解决方案。得出研究结论:区块链技术可以从降低银行信用风险、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监管水平与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四个方面助力绿色金融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在国内外讨论关于绿色金融能否引导民间资金投资于绿色产业,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话题时,经常出现的一个观点是:环境保护是公共产品,是没有盈利的,逐利的民间资本和金融机构是不会介入的,因此绿色投资必须由财政来承担。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事实上,绝大部分绿色项目是带有一定外部性的私人产品(而非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有盈利的,只是利润率稍稍低于投资者预期的合理水平,或风险稍大于其预期的合理水平。因此,只要作出一些创新性的金融安排,辅之以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琦  钱立华  鲁政委  
2023年第一季度,兴业碳金融研究院按月度发布了第61~63期“兴业绿色景气指数(GPI)”。该指数包括GPI综合景气指数、分项指数、分行业指数、分企业规模指数等,旨在为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调查的第一手信息。2023年第一季度,绿色产业景气度强劲复苏后有所回调。2023年初,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绿色产业景气度迅速回暖,2023年2月GPI综合景气指数一度上升至55.5%,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施毅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蔚然成风,绿色金融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地方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绿色金融实践。兴业银行作为国内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多年来深耕地方绿金市场,服务地方绿色发展,成为值得地方政府信赖的绿色金融顾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施毅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蔚然成风,绿色金融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地方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绿色金融实践。兴业银行作为国内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多年来深耕地方绿金市场,服务地方绿色发展,成为值得地方政府信赖的绿色金融顾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珊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绿色金融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绿色金融体系框架已逐步构建。为了解和分析评价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阶段规律,本文将绿色金融功能划分为资金融通、资源配置、储蓄投资转化和风险管理四大功能,并在四大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绿色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现阶段绿色金融功能的实现及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资金融通和储蓄投资转化是现阶段绿色金融功能的主要体现;资源配置功能尚未完全体现,金融机构对污染行业的退出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融资工具发展缓慢是风险功能实现的重要阻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承玉  王芳  孙启峰  雒宁宁  
东营市将发展海洋产业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抓手,文章以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借鉴国内外相关绿色金融支持海洋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分析绿色金融对海洋产业发展支持的机制,结合东营市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绿色金融对东营市海洋产业发展支持过程中的待提升点,提出绿色金融助力东营市海洋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以为区域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妮  
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美国61位市长发表声明,共同对抗特朗普的决定。欧盟各成员国也对此纷纷表示遗憾。彼时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表明了中国的立场,认为参与、推动并签署《巴黎协定》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承担的国际责任。中方将继续履行承诺,努力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卢汉文  
绿色金融助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共识我国已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中国是最早提出绿色信贷概念的国家之一,2007年7月12日原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正式推出了我国"绿色信贷"政策。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2012年2月24日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绿色信贷指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发展观念导向,并内嵌到各银行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