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0)
2023(10763)
2022(8553)
2021(7856)
2020(6247)
2019(13424)
2018(13498)
2017(25410)
2016(13525)
2015(14873)
2014(14286)
2013(13284)
2012(11439)
2011(10038)
2010(10142)
2009(9642)
2008(9187)
2007(8186)
2006(7517)
2005(6675)
作者
(34673)
(28737)
(28468)
(27530)
(18109)
(13546)
(13055)
(10936)
(10907)
(10258)
(9696)
(9679)
(9142)
(8912)
(8767)
(8674)
(8468)
(8449)
(8425)
(8191)
(7049)
(7009)
(6855)
(6647)
(6469)
(6449)
(6343)
(6331)
(5661)
(5618)
学科
(48876)
经济(48711)
管理(37300)
(36018)
(30140)
企业(30140)
(18734)
中国(17434)
业经(16348)
方法(16001)
(12202)
农业(12149)
理论(11730)
地方(11509)
(11241)
数学(11240)
数学方法(11057)
(9551)
(9057)
(8843)
贸易(8838)
(8556)
(8532)
(8412)
(7688)
银行(7681)
环境(7519)
教育(7456)
(7434)
财务(7399)
机构
学院(179013)
大学(174245)
(67656)
管理(66566)
经济(66102)
研究(57704)
理学(57051)
理学院(56465)
管理学(55332)
管理学院(55018)
中国(43198)
(35940)
科学(33858)
(32411)
(27406)
(27329)
中心(26667)
(25841)
(25639)
财经(25526)
师范(25415)
研究所(24548)
业大(23528)
(23050)
(22133)
北京(22078)
(21286)
经济学(20451)
技术(20445)
师范大学(20065)
基金
项目(119783)
科学(95152)
研究(93668)
基金(84850)
(72722)
国家(72045)
科学基金(62677)
社会(61312)
社会科(57004)
社会科学(56982)
(48636)
基金项目(44209)
教育(44161)
编号(40551)
(39843)
自然(37256)
自然科(36438)
自然科学(36432)
自然科学基金(35761)
成果(33488)
资助(32405)
课题(28364)
重点(27258)
(26948)
(25706)
(25335)
国家社会(24858)
项目编号(24822)
(24507)
创新(23929)
期刊
(81923)
经济(81923)
研究(52487)
中国(39554)
教育(27994)
(27243)
管理(26120)
(25539)
学报(24733)
科学(24109)
大学(19955)
农业(18574)
学学(18473)
技术(16232)
业经(15945)
(15744)
金融(15744)
经济研究(13370)
财经(12429)
(10777)
问题(10297)
(9312)
职业(9297)
图书(9229)
(9213)
商业(8775)
现代(8597)
科技(8187)
(8096)
论坛(8096)
共检索到268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元华  
社会治理智能化进程中的算法歧视、社会关系异变与权力结构失衡等现象极易诱发利益冲突,具体包括正向冲突和逆向冲突两种,需要系统规范的法律程式以应对复杂的社会冲突。为此,可尝试进行妥协式的纾困治理,对以人工智能本体、直接客体和间接客体构成的三维空间进行分层规划,同时树立社会冲突治理的整体观,强调传统规制的主导地位,建构应对社会冲突的综合性治理方略,最后辅之以技术理性确保法律可以将未来人类社会必需而又充满肆意的智能技术关入规制的“牢笼”之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力  
美国与欧盟分别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竞争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欧美竞争法在具体适用中产生了激烈冲突。通用/霍尼韦尔等系列并购案暴露了现有国际竞争合作及监管机制的严重不足。因此,建立并完善双边竞争合作机制,进而将竞争问题纳入世贸组织框架将是协调各国竞争立法的一个发展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昦  
社会工作本土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源于东西方价值观分歧,尤其是东西方对"个人定位""、个人与社会关系"与"社会工作定位"看法的分歧导致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缓慢。此篇文章谨从社会价值观、教育与政府功能方面提出解决冲突的思路,以供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董丽萍  赖春霞  杨祖幸  
分析了智能化全天候自主实验平台在运行管理中的难点和特点,针对实验人员构成复杂且流动性大、实验项目多、实验仪器设备使用频率高等问题,从建立智能化综合运行管理系统、安装大型仪器电源控制系统等方面提出强化安全管理的思路,为智能化全天候自主实验平台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介绍了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中加强安全教育和考试、严格实验室准入条件、强化实验项目审批、教师进行实验远程指导和远程视频监控的做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军  简小鹰  
村干部扮演角色的多重性与复杂性,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常会出现冲突的情况,如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与角色外冲突。角色内冲突基于村民社会分化以及村干部理想与现实角色的差异,角色间冲突基于村干部的多种代理人身份的张力、应然角色与实然角色的分歧,角色外冲突基于乡镇干部对村干部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界定以及村庄政治的竞争性格局等。经过对土地流转过程中村干部角色冲突类型及冲突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从三个层面来缓解角色冲突的调适策略:即要在社会与政策层面、村庄层面和村干部层面开展具体的行动,采取具体的措施,如此才能让土地流转规范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岳汉景  
受突尼斯政局突变等影响,2011年初利比亚国内冲突爆发,北约乘机进行军事干涉,支持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推翻卡扎菲政权。此后,利比亚冲突持续至今。利比亚冲突初期,伊朗对利比亚采取了支持反政府抗议活动、反对卡扎菲政权的镇压活动的政策立场,同时反对北约的军事干涉。其原因是:伊朗将利比亚反政府抗议活动定性为“伊斯兰觉醒”,且进入21世纪以来伊朗同卡扎菲政权的关系出现新矛盾;伊朗认为北约的军事干涉是非法的,且伊朗一贯反对美国对中东国家的任何干涉。卡扎菲政权倒台后,伊朗对利比亚采取了不介入政策。在利比亚东西部对立当局形成后,伊朗对利比亚采取了总体中立但略微偏向西部势力的政策立场。伊朗采取不介入和相对中立政策的原因在于:卡扎菲倒台后,利比亚政局并没有按照伊朗所预期的方向发展;利比亚不是伊朗外交的重点国家;利比亚东西对立势力的外部支持力量势均力敌且均与伊朗关系复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殷文杰  
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组织模式和岗位能力要求,技术技能创新面临系统协调性、任务高端性、技术集成性、实践过程复杂性等因素的挑战。为满足智能化生产条件下技术技能创新对广大劳动者研究开发、技术组合、灵活应对复杂问题情境等创新能力的需要,高职教育需改变精英化创新教育理念以及知识地位弱化、知识组织学科化、实践教学程式化等倾向,进一步拓宽技术技能创新的群众基础,强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遵循知识的行动逻辑,整体设计实践教学,从而推动大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涌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清华大学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心、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课题组  朱武祥  张平  
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本课题组对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压力进行调研,发现85%中小微企业现金流不足支持3个月;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的救助政策反应迅速、积极,但惠及效率有待提高;企业现金流救助需要发挥政府平台和产业链群形成的产业平台的作用,助推金融精准纾困中小微企业。建议政府部门短期积极利用两大平台资源,优化中央、地方政府专项纾困基金和支持性贷款、金融扶持资金和优惠贷款的管理模式;中期建立专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基金和就业援助计划,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若辉  关惠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商业模式的演化,而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外部因素融入到企业经营活动当中,开放式创新成为重要的推动力。本文基于商业模式演化的特征和开放式创新的内涵,以企业价值链流动为脉络,从"价值洞察——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转化"4个层面探讨了企业开展开放式创新的过程,分析了各阶段多种创新主体的类型和作用形式,并总结了企业常见的做法,梳理了智能化发展背景下开放式创新促进商业模式演化的机理。最后,提出企业应注重跨行业协作,强化对外部创新主体的联结能力,依靠数据信息充分发掘用户需求,以平台化运营思维来促进信息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融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光沛   魏江   杨升曦   王青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被逐级“松绑”的国有企业应如何应对不断加剧的制度逻辑冲突?更如何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提升政策绩效以实现其政治属性?通过对海康威视及其所在的视频安防行业开展案例分析,本文发现:(1)面对制度逻辑冲突,国企会选择在制度层面同政府脱耦,表现为向上设置“隔离带”,向下开凿“防水渠”,最终形成的金字塔结构在整个国企集团层面发挥了“分层过滤器”的作用,能够将行政逻辑与市场逻辑分离在不同的制度层级中。(2)金字塔结构的形成具有反复振荡的特征,该结构的最终稳定既源于国企管理层持续创新组织安排的主观能动性,更离不开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制度障碍被逐步扫清的客观制度环境。(3)金字塔结构本身只能分离而无法消解不同制度逻辑的张力,要解决制度逻辑冲突,国企需要基于金字塔结构开展隔板式治理,该治理模式形式上表现为双元领导下的资源桥接与冲突转移机制,能够利用制度场域中的衔接或缓冲地带实现对不同制度要素的互补整合。(4)通过隔板式治理,国企能够在产业政策发展过程中发挥“试金石”与“信号枪”的作用,分别基于风险承担机制与信息反馈机制,带头响应和执行政策,并为政策试错提供指引。这些发现贡献于混合型组织、制度逻辑等文献,并对国企改革、产业政策发展等实践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雯翠   毛赢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提升老年群体福利离不开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的协同推进。本文通过构建包含人工智能、老龄化、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支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将税额分配内生化,分析老龄化冲击下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两项职能的关系,并讨论人工智能对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职能协同推进的“政策正外部性”。研究发现,在福利最大化条件下,老龄化加速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提高,环境治理支出比例下降,进而对产出、环境质量与居民福利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人工智能可以在提升经济增长活力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的协同推进,带来产出水平与环境质量齐升。具体来讲,人工智能除了实现资本替代劳动、提升生产效率外,还从动态视角对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的职能履行进行了时序上的重新分配:人工智能发展初期,智能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为大幅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提供了“绿色平台期”;人工智能发展后期,社会保障支出的长期持续增加使政策逐渐放松社会保障职能,加大环境治理支出,这种政策职能的时序重新分配实现了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的协同推进。本文提供了老龄化背景下解决政府多项公共服务职能冲突的新视角,对于政府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发展实现环境治理与社会保障的协同共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安琪  
我们已经进入智能化时代,由此,算法技术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新的突破,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加之教育对象的逐步个性化发展,都促进了精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生与发展。与此同时,在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实行精准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特有的时代价值。在此背景下,唯有强化队伍建设,对教育内容进行优化,创新教育方式,搭建考核体系,才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切性与针对性,才能够让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保持蓬勃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宋显彪  
伯宁豪森论争是美国图书馆协会历史上最著名的冲突之一,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各种运动不断出现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责任行动广泛开展的图书馆背景下。伯宁豪森论争的焦点是社会责任与知识自由的关系问题及图书馆中立与平衡馆藏建设问题。尽管伯宁豪森论争没有最终得出被图书馆界广泛接受的观点,但它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图书馆事业随后20年的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匡瑛  
我国正在向智能化时代迈进,且呈现出三大核心特征,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这一新背景下,强调工匠精神将有利于打破三大壁垒,发挥不同以往的重要作用。正是在此新的背景下,其意涵也随着时代要求发生流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涵盖了"守"、"求"、"创"、"合"四个方面。为此,在培育路径上要转变功利取向,关注技术的人文向度和人的整体性育成;聚焦创新能力,推动习得性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借助普职渗透和职业体验,搭建工匠精神的成长阶梯;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助力持之以恒、追求卓越品质之陶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俞光华  尹同录  
智能时代的到来正引发大学生就业的深刻变革。智能化程度深化、水平提升影响就业的替代效应、创造效应、重塑效应日益显现,既挤压了传统就业空间,也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还引发就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据相关研究机构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近几年大学生整体就业难度加大,但在智能产业就业的比例上升,智能化专业毕业生就业更易。提出智能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消解路径:保障人才有效供给,缓解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激发社会用人需求,放大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创造效应;加强人才供需对接,弥合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重塑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