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7)
- 2023(4167)
- 2022(2758)
- 2021(2318)
- 2020(1797)
- 2019(3602)
- 2018(3708)
- 2017(6813)
- 2016(3771)
- 2015(4279)
- 2014(4389)
- 2013(3956)
- 2012(3226)
- 2011(2773)
- 2010(2731)
- 2009(2589)
- 2008(2549)
- 2007(2326)
- 2006(2207)
- 2005(2236)
- 学科
- 济(17031)
- 经济(17013)
- 业(9903)
- 管理(9620)
- 中国(7528)
- 企(7082)
- 企业(7082)
- 农(6567)
- 业经(6203)
- 农业(4493)
- 发(4427)
- 地方(4253)
- 产业(4162)
- 发展(4006)
- 展(3999)
- 信息(3764)
- 方法(3608)
- 总论(3590)
- 信息产业(3558)
- 制(3394)
- 化(3072)
- 财(3033)
- 学(2957)
- 体(2942)
- 银(2872)
- 银行(2867)
- 数学(2751)
- 行(2750)
- 数学方法(2727)
- 融(2669)
- 机构
- 学院(53161)
- 大学(52884)
- 济(21731)
- 经济(21273)
- 研究(19726)
- 管理(18306)
- 理学(15398)
- 理学院(15230)
- 管理学(14895)
- 中国(14838)
- 管理学院(14804)
- 科学(11738)
- 京(11617)
- 财(9758)
- 所(9728)
- 农(9244)
- 研究所(8821)
- 中心(8755)
- 江(8667)
- 范(7891)
- 师范(7811)
- 财经(7641)
- 业大(7445)
- 院(7300)
- 北京(7268)
- 农业(7092)
- 经济学(7010)
- 经(6944)
- 州(6861)
- 师范大学(6292)
共检索到83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智能化再次激起了人们对职业教育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比如未来还需要职业教育吗?或者说还需要这么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吗?智能化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是什么样的?为了培养适应智能化时代的人才,职业教育应做出什么样的变化?智能化是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在信息化初期职业教育界便深入讨论过,因此对过去30多年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为我们预测未来智能化时代可能的变化提供一些线索。事实上,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杨冬
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正在重构高等教育形态,智能化是工程教育在“数字-智能时代”的变革趋势。本文在阐述工程教育智能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之后,提出工程教育智能化是依托新兴数字智能技术,变革和创新工程教育,构建面向未来“数字-智能时代”的工程教育新形态、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和工程教育教学新方式,并且将其内涵具体诠释为智能技术在工程教育中的有机内嵌和深度应用以及支撑并赋能工程教育的系统转型和体系重构。在此基础上,系统解析了工程教育智能化所具有的技术集群耦合、资源多元集成、平台一体智联、人机协同交互、时空开放泛在、教学精准高效、学习个性自适、实践虚实贯通、评价数据驱动等基本特征,客观分析了工程教育智能化面临的教育教学环境智能化升级、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转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革新、重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打破教师与学生惯性惰性、优化教学效果和质量评价等诸多挑战,以期为工程教育智能化的相关研究及系统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乔海曙 王鹏 谢姗珊
在"金融科技红利"扩大与"人口红利"衰减的背景下,效率和成本两种力量共同驱动着金融智能化发展。与互联网金融主要在营销渠道创新不同,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深入到风险管理、资产定价等金融核心领域,推动着金融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肯定金融智能化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蕴藏的潜在风险。在推进金融智能化发展过程中,若发生突发性金融风险事件,往往会波及众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对于造成的损失,事后监管往往于事无补。为此,要研究金融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替代"风险的类型、特征与度量,运用监管沙箱、监管科技等新理念、新方式,打造"穿透式"智慧监管新机制,构建应对金融智能化发展的监管新体系,强化事前监管,促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共生,形成智能化时代金融发展新秩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和谊
变革是企业的新挑战。旧世界不可避免地渐行渐远,新世界正在加速到来。从旧世界到新世界,是物种的进化,是基因的突变,不经历脱胎换骨的大手术,就不可能登堂入室。当前我们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面对互联网大潮,我们要尽快摘去传统企业的标签,成为一个互联网企业。未来将无所谓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之分,所有的企业都必须是互联网企业。植入互联
关键词:
电动化 汽车 网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和谊
变革是企业的新挑战。旧世界不可避免地渐行渐远,新世界正在加速到来。从旧世界到新世界,是物种的进化,是基因的突变,不经历脱胎换骨的大手术,就不可能登堂入室。当前我们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面对互联网大潮,我们要尽快摘去传统企业的标签,成为一个互联网企业。未来将无所谓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之分,所有的企业都必须是互联网企业。植入互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婧琦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对高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完成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等各项目标任务的核心和基石,也是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随着我国高科技、智能化技术迅猛发展和实际应用,为高校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财务预算管理模式革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对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分析,探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共享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巨大功能,将智能化模式赋能到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充分提高运行效率,强化预算管理执行力,保障财务信息安全,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迎接智能化带来的挑战,全面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
智能化 高校预算管理 机遇 挑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醴弘
夯实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提升政务数字化水平,建立大数据驱动的“数字企业”新模式。深化数字融合应用,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构建太原市属国有企业智能化产业集群。文章立足于太原市属国有企业的数字经济发展转型现状,提出形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智能化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推动太原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智能化 数字经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桂德怀
数字经济时代,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数据成为主要生产要素,智能制造、柔性生产成为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智能化生产需要更多“高度复合、协同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现代企业需要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岗位人才数量、结构和素能三大变化,面临着服务智能化生产的专业教师队伍能力水平不适应、匹配智能化生产的课程教材及优质资源不充分、对接智能化生产的综合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等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产业规划引领,完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规划牵引,构建智能制造专产对接新格局;打造“专业特区”,创新智造人才培养模式;探寻技能形成规律,实施新型技能培养重点工程。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邱国峰 邢文
本文结合财务智能化发展,进一步分析智能化在会计审计业务中的应用,展望会计审计信息化的未来,为当前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化 审计信息化 会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荣生 冯紫雯 陈琪 陈劲
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引发了公众、政策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人工智能军事化冲击国际稳定的理论和政策争论、人工智能时代国际安全治理的规范演化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国际社会探索人工智能全球安全治理的进程中,国际社会出现了借鉴国际军控的经验教训、全面禁止致命性自主武器以及规范技术发展路径的多元主张。本文认为,多条路径主导和多元网络化发展的国际规范趋势导致不同的行为体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决定了没有一种治理主张可以在短期内主导规范演进的过程。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亦尧
中国能够最终成功地加入了WTO,这不仅是一件在国际关系上的重要事件,更说明了深远而可喜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正因如此,笔者也想趁此机会与众位做有关的分析与探讨,说明应对股东负起不可懈怠财政责任的公司管理者如何来做些合乎时宜的决策以获取成效。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挑战与机遇本刊记者记者从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召开的1993年全国科技信息工作座谈会(12月1日至4日)上了解到,近一两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在江泽民同志要发展信息业,积极培育信息市场的号召下,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航 何煦 吴恩喆 易红梅
为探索解决我国目前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存在的质量不过硬、设备不智能以及平台不兼容等问题的措施,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博弈论模型,从供给的角度揭示造成目前我国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发展困境的行为和制度根源,并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措施。研究表明:在当前我国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发展水平和市场格局下,面对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相关农机装备的同档定额补贴政策,采取低性能低价格的市场策略成为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国内企业在短期内的最优选择,使得国产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整体质量不高;产学研合作中科研人员难以获得充分激励,从而导致对水肥一体化系统智能化研发的投入不足;垄断竞争市场的现状决定了个体企业转换到标准化平台的成本大于潜在收益,导致难以形成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统一生产标准。针对上述问题与原因,本研究提出,政府应该优化补贴制度,强化对高性能水肥一体化农机的识别和补贴;完善科研机构考核机制,提升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部门的服务动力;对企业更换产品生产标准给予补贴,引导统一市场标准的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