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5)
- 2023(7022)
- 2022(5152)
- 2021(4837)
- 2020(3811)
- 2019(8591)
- 2018(8732)
- 2017(16907)
- 2016(9057)
- 2015(10373)
- 2014(10534)
- 2013(9806)
- 2012(8202)
- 2011(7234)
- 2010(7468)
- 2009(6859)
- 2008(6621)
- 2007(5857)
- 2006(5229)
- 2005(4887)
- 学科
- 济(40419)
- 经济(40385)
- 管理(24305)
- 业(23479)
- 企(19062)
- 企业(19062)
- 方法(18761)
- 数学(16958)
- 数学方法(16464)
- 中国(12116)
- 农(11669)
- 业经(10359)
- 理论(7713)
- 农业(7609)
- 地方(7135)
- 学(6855)
- 财(6726)
- 制(6410)
- 发(6365)
- 产业(5855)
- 贸(5784)
- 贸易(5779)
- 教学(5670)
- 技术(5610)
- 易(5603)
- 银(5426)
- 银行(5419)
- 发展(5302)
- 展(5293)
- 行(5173)
- 机构
- 学院(127683)
- 大学(126424)
- 济(49654)
- 管理(49620)
- 经济(48568)
- 理学(43083)
- 理学院(42673)
- 管理学(41482)
- 管理学院(41279)
- 研究(39912)
- 中国(30063)
- 京(26567)
- 科学(24647)
- 财(21558)
- 所(19238)
- 江(18941)
- 农(18939)
- 中心(18377)
- 业大(18346)
- 研究所(17580)
- 范(17428)
- 财经(17373)
- 师范(17257)
- 北京(16529)
- 经(15801)
- 州(15353)
- 经济学(15225)
- 技术(14869)
- 院(14733)
- 农业(14660)
- 基金
- 项目(87496)
- 科学(69419)
- 研究(64338)
- 基金(63030)
- 家(54769)
- 国家(54359)
- 科学基金(47402)
- 社会(40950)
- 社会科(38856)
- 社会科学(38845)
- 省(34798)
- 基金项目(32020)
- 教育(30991)
- 自然(30158)
- 自然科(29557)
- 自然科学(29554)
- 自然科学基金(29004)
- 划(28978)
- 编号(27026)
- 资助(26065)
- 成果(21546)
- 重点(19960)
- 课题(18860)
- 发(18843)
- 部(18470)
- 创(18244)
- 国家社会(17209)
- 创新(17043)
- 项目编号(16540)
- 科研(16355)
共检索到183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锡荣 邓滢滢
智能制造时代正在到来,为探明智能化无人车间的建构模式并领会其运作逻辑需求,引入"车间智能体"和"车间镜像"概念,以机器人为主体、生产工序为对象、车间全景为环境,探讨智能化无人车间的智能化和镜像化建构模式,并将智能化无人车间分解为生产作业系统、边缘计算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阐释智能化无人车间的运作逻辑。分析表明:智能化无人车间即升级为智能机器人一元生产模式,并在网络空间形成生产车间的远程镜像孪生体,将成为制造行业的标配;可分解为车间实体、车间智能体、车间镜像三大部分,各部分之间的转化包含智能化和镜像化两个过程,智能化包括机器人自感、生产工序感知和车间全景感知,镜像化包括机器人镜像映射、工序镜像映射和车间全景镜像映射;运作架构由生产作业系统、边缘计算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构成,其中生产作业系统是执行躯干、边缘计算系统是决策中枢、远程监控系统是应急外脑,三者密切配合,共同实现车间运作。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无人车间 智能化 镜像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旭阳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社会纠纷不断增加,消耗了大量宝贵的司法资源,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智能裁判的新机遇。相当一部分小额诉讼的标准性强,格式化、非人格化的程度高,使当下的弱人工智能更可能在这些司法领域先行展开智能裁判系统的建设。此类小额诉讼及其他类型案件的智能裁判系统的研发,需要对该领域法律规范、典型案例、学理、部分案例进行知识整理,并根据不同类型和层级的要素建构法律知识图谱体系,然后根据前述工作流程的成果研发软件系统,并让软件对大量案例进行智能学习。此外,在司法智能化的设计与建构中,还需要注重对合同内容的审查,以及对消费者、弱者权益的保护。这也是当下弱人工智能时代,司法智能化所必须经历的“人机协作”的长时期发展历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翔 吴晓林
中国行政机构协商民主的基本模式包括直接互动型、体制中介型与社会中介型。这三种模式体现了改革模式开放、改革思路渐近、改革路径成型等特点。这些模式在运作中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行政主导较明显、协商民主层级低、民间社会不发达等不足。因此,改革需要把握好三个平衡:第一,社会组织与政治秩序相平衡;第二,政策试点与政策扩散相平衡;第三,行政主导与平等协商相平衡。
关键词:
行政机构 协商民主 政治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方绪军
职业教育教研模式其实质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内生性诉求的必然结果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新时期职业教育教研在政策层面、现实层面、操作层面的内生性诉求为基础,从职业教育教研模式的方法论框架为教研模式建构的哲学方法论,提出了以治理结构、逻辑结构和"一体化"逻辑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四教一体"教研模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四教一体”教研模式 逻辑构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诚颖 陈锐 郦金梁 史占中
第四次科技革命背景下形成的工业智能化方兴未艾、影响持续加深。基于对经济学视角的辨析,工业智能化本身并不能扮演“垄断趋势”的终结者,无法自发促成市场竞争。因此,分析工业智能化的机制特征,针对采用智能化技术的决策进行经济分析。通过经济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具有赋能属性,并对相关产业的赋能在开发和应用过程中不断增强,从而具备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潜力。基于典型事实分析表明,工业智能化的发展存在路径依赖性,不难预见工业智能化的发展具有自我强化的垄断趋势。本研究为政府推动工业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解释,中国与美国均具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在大国竞争合作中拥有相匹配的战略能力,将引领和主导全球工业智能化的发展。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路径依赖 垄断 经济分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鹏燕
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深刻影响着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和组织模式,知识生产由模式I向模式II和模式III转变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跨界性、融合性和创新性,产教融合也由产教分离向共同体建构转变,实现异质主体的跨界融合;由职业知识向技术知识转变,实现技术知识的创新应用;由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转变,实现育人标准的多维协同。产教融合应当继续沿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发展方向,构建产教共同体的知识生产网络、问题导向的创新发展体系、协同育人的质量评价标准,更好地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聿东 沈天洋
推动以创新起主导作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拥有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诸如国家战略、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等优势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人工智能凭借渗透性、协同性、替代性和创造性等技术经济特征能够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产业体系。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具有多维逻辑,包括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理论逻辑、通用目的技术引致生产力实现跃升的历史逻辑、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的现实逻辑。人工智能凭借数智属性赋能新质生产力,具体映射在企业发展上分别呈现数据+应用场景人机协同模式、技术牵引价值链生态模式、组织平台化跨界融合模式。中国人工智能已从实验室进入应用落地的新阶段,面对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尚处于“比上不足”的阶段、场景建设广度和深度不足、算力服务供需不匹配、高质量中文数据匮乏、青年数字人才培养和引进整体处于探索阶段、行业规制成效显著但通用立法欠缺等应用层面问题,要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实现“卡脖子”技术攻坚,推进场景开放创新,积极发展公共云突破算力边界,提升建设高质量中文语料库的能力,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创新复合型人才,并以包容审慎原则推动统一式立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加文
不断接近最终消费者、清晰精准的品牌定位和建立投入产出的非线性关系是商业模式的金融逻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商业模式,首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著名A集团的创始人a先生创建A集团的时候是1992年。当时,他已经53岁了,而且也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读过机械制造。那么,他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a先生在初创公司时做了摩托车配件。一年多后,他发现,根本就不赚钱。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大学自治是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也是大学治理的原型。大学自治在近代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国家主导型、专业中介型和社会参与型三种治理模式。二战后,美国大学开始领导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其大学治理模式也逐渐成为大学治理的典范而被其他国家所效仿。美国大学的成功就在于大学自治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在大学治理上凸显了社会参与、专业自主、政府引导、公共选择与大学自治相结合的特色,形成了一种多元治理结构。对于我国大学而言,社会参与治理是遏制大学行政化趋势蔓延的一种有效选择。
关键词:
大学自治 大学治理 内在逻辑 模式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刘祖云
在经历了长时间以乡村衰败为代价的激进城镇化进程后,近年来,有关村庄重建与农村发展的议题开始进入到政界、学界和新闻媒体界的视野。基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发展的背景,文章尝试提出了"村庄重建"的概念框架,并通过对湖州市荻港村田野调查所取得的资料为文本,对村庄重建的实践逻辑与运作模式进行了重点阐释。研究表明,荻港村重建的实践逻辑为资金缺乏与项目产业支持、组织涣散与换届选举、精神空虚与文化复兴、纠纷频发与治安维稳、环境污染与村庄整治;其重建的运作模式为经营乡村是基础,政府支持是关键,市场介入是催化剂。当前,荻港村重建的绩效已充分显现,具体包括农民权益的保障、政府合法性的提升、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以及美丽乡村的呈现。
关键词:
村庄重建 实践逻辑 运作模式 农村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妮娜 程士强
市场经营社会是社会与市场的联动方式,也是一种约束性市场工具和新型市场经济形态。其主要指通过市场主体以及市场规则推动社会成长、实现社会目标,包括社会组织发育发展、提供多元化社会服务等,进而推进社会与市场动态均衡互动。以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为例,运作模式可以划分为遵循市场规则的市场主导型、以实现社会目标为主的社会主导型、党政社企多种目标并重的多元共治型。互助志愿团队或社群、社会组织或社区、核心企业、企业群等四层组织形态的差异化组合运转构成其运作逻辑,包括企业经营社群、企业与社区/社会组织合作制衡、二者兼具等。面向未来,建议建立系统协同的资源依赖体系,推动承载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的多元共治型市场经营社会模式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安永军
建设与分散小农户有效对接的公共品供给机制是乡村善治的关键命题。国家在外部监控的前提下将公共品供给事务承包给私人主体,生成了"市场包干制",它能够实现前台治理与后台治理的分离,形成了双层治理格局。市场机制能够通过激励清晰化实现服务专业化,而村社组织的支持能够降低协调成本,二者协同实现水利体系与分散小农的高效对接。由此可见,国家是公共品供给的第一责任主体,高效的公共品供给离不开国家的引导与支持;而市场机制具有调动积极性的优势,国家在有效监控的前提下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能够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刘祖云
在经历了长时间以乡村衰败为代价的激进城镇化进程后,近年来,有关村庄重建与农村发展的议题开始进入到政界、学界和新闻媒体界的视野。基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发展的背景,文章尝试提出了"村庄重建"的概念框架,并通过对湖州市荻港村田野调查所取得的资料为文本,对村庄重建的实践逻辑与运作模式进行了重点阐释。研究表明,荻港村重建的实践逻辑为资金缺乏与项目产业支持、组织涣散与换届选举、精神空虚与文化复兴、纠纷频发与治安维稳、环境污染与村庄整治;其重建的运作模式为经营乡村是基础,政府支持是关键,市场介入是催化剂。当前,荻港
关键词:
村庄重建 实践逻辑 运作模式 农村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洪彬
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根基。在系统论的宏观视域中,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体系构成复杂且内涵丰富,是一个囊括基础性资源、运行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等因素的综合性系统。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消耗自身资源的历史过程,要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就必须立足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别强化相关制度的建构,不断促进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体系实现优化。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资源体系 系统优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宁然
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有机衔接模式是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的探索与改革。以浙江为例,梳理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政策源流与内涵演进,以技术哲学视域下的技术生存、技术知识与技术进步三个维度审视有机衔接模式的生成逻辑。以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课程结构设计、师资协作共研、监控机制建立四个方面为行动路向,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符合区域产业结构、整合区域人才资源、契合区域动态均衡的有机衔接模式。
关键词:
区域 中高职一体化 人才培养 衔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