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54)
- 2023(21594)
- 2022(17904)
- 2021(16618)
- 2020(13660)
- 2019(30863)
- 2018(30147)
- 2017(55905)
- 2016(30293)
- 2015(33834)
- 2014(33579)
- 2013(32908)
- 2012(30493)
- 2011(27570)
- 2010(27400)
- 2009(25239)
- 2008(24508)
- 2007(21498)
- 2006(19095)
- 2005(17639)
- 学科
- 济(138939)
- 经济(138806)
- 管理(83639)
- 业(79112)
- 企(61659)
- 企业(61659)
- 方法(53520)
- 数学(46941)
- 数学方法(46353)
- 中国(41147)
- 农(36949)
- 地方(32319)
- 财(30649)
- 业经(30061)
- 学(27611)
- 贸(25806)
- 贸易(25789)
- 农业(25318)
- 易(25047)
- 制(24258)
- 银(21266)
- 银行(21211)
- 融(20992)
- 金融(20990)
- 行(20416)
- 环境(20328)
- 技术(18892)
- 和(18760)
- 发(18641)
- 理论(18306)
- 机构
- 大学(429564)
- 学院(427522)
- 济(184527)
- 经济(181046)
- 管理(160238)
- 研究(156088)
- 理学(137303)
- 理学院(135670)
- 管理学(133189)
- 管理学院(132395)
- 中国(120007)
- 科学(94704)
- 京(92643)
- 财(82279)
- 所(79133)
- 农(75467)
- 研究所(71820)
- 中心(71344)
- 财经(64968)
- 江(64158)
- 业大(64059)
- 经(59236)
- 农业(59002)
- 北京(58837)
- 经济学(57357)
- 范(57051)
- 师范(56378)
- 院(56343)
- 经济学院(51440)
- 州(50771)
- 基金
- 项目(287251)
- 科学(226725)
- 基金(210312)
- 研究(205667)
- 家(186216)
- 国家(184709)
- 科学基金(157374)
- 社会(133927)
- 社会科(127106)
- 社会科学(127076)
- 基金项目(110006)
- 省(109979)
- 自然(101155)
- 自然科(98906)
- 自然科学(98881)
- 自然科学基金(97137)
- 划(94008)
- 教育(93669)
- 资助(85749)
- 编号(81033)
- 成果(65694)
- 重点(65673)
- 发(65512)
- 部(63335)
- 创(59283)
- 国家社会(57242)
- 课题(56254)
- 创新(55645)
- 科研(55069)
- 教育部(54101)
- 期刊
- 济(207602)
- 经济(207602)
- 研究(129734)
- 中国(91432)
- 学报(71412)
- 农(69172)
- 科学(65446)
- 财(63176)
- 管理(61494)
- 大学(54412)
- 学学(51083)
- 农业(47302)
- 教育(45793)
- 融(42011)
- 金融(42011)
- 技术(37981)
- 经济研究(34537)
- 财经(32677)
- 业经(32202)
- 经(28380)
- 问题(27069)
- 业(26492)
- 贸(23977)
- 国际(22237)
- 世界(21847)
- 技术经济(21645)
- 统计(21299)
- 图书(21206)
- 版(20724)
- 资源(19706)
共检索到662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阻碍。智能化作为新兴技术的主要代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均具有重大影响。基于2012—2018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经济收敛模型研究智能化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智能化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发展并呈条件β收敛特征,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作用的内在机理是,智能化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空间收敛产生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区域市场的整合程度对智能化影响区域经济质量收敛发展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因而应充分发挥智能化红利,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紧抓新基建契机,完善智能化配套基础设施;提高要素市场的流动性,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质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维忠
依据1998~2010年中国的省级数据,利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全国范围还是在东、中、西部地区,林业产值和旅游总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旅游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且三大地区旅游发展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长期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俊 李之民 周曦冉
从结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福利4个方面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指标体系。利用2001—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MM方法实证研究了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直接融资的发展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从分项指标来看,直接融资在改善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优于间接融资,但间接融资在提升经济增长福利方面的作用更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加剧了经济波动。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贾锐宁 徐海成
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同,我国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建设规律存在差异,高速公路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具有过度建设倾向,表明当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中蕴含不合理成分。收集我国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公路基础设施空间外溢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全国以及分区域的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十分明显。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高速公路规模已经过度,且不同区域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基本适度,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中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仍需吸引社会资本加大高速公路建设力度;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严重超出当地经济发展可接受范围,应暂缓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将重心转移到普通公路建设上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贾锐宁 徐海成
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同,我国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建设规律存在差异,高速公路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具有过度建设倾向,表明当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中蕴含不合理成分。收集我国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公路基础设施空间外溢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全国以及分区域的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十分明显。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高速公路规模已经过度,且不同区域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基本适度,可满足区域经济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宗刚 高瑀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选取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倒U型关系,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倒J型关系。研发投入、市场化程度、第二产业占比、人力资本程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水平上有重要的作用。市场化指数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存在着门槛效应,具有知识溢出效应,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力沿着东—中—西部依次递减,西部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弹性系数大于中东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得文 苗建军
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内生化过程。本文根据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面板数据联立方程,运用GMM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1995~2008年中国省域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空间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U型关系,区域集聚是产生区域差距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对区域的空间集聚存在门槛效应。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本地市场效应、交通基础设施、知识溢出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我国区域的空间集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交通基础设施效应随着区域集聚水平的提高呈递减趋势。研究还进一步验证了对外开放对我国东部地区空间集聚的拉动效应。
关键词:
空间集聚 区域增长 内生性 联立方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宗刚 高瑀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选取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倒U型关系,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倒J型关系。研发投入、市场化程度、第二产业占比、人力资本程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水平上有重要的作用。市场化指数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存在着门槛效应,具有知识溢出效应,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力沿着东—中—西部依次递减,西部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弹性系数大于中东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卉
文化对于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面板VAR模型,选取中国1997-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从长期角度分析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投资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论显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政府和企业文化投资不仅与人均收入的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也是人均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尤其是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能够显著拉动经济长期增长,但由于受到投资规模等因素的限制,文化产业投资和政府文化支出的增长效应并没有有效发挥。因此,需要提高企业和政府文化投资规模,鼓励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促进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目标顺利实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寄语
该文基于1997-2012年中国各省份的就业劳动力数据,从短期和中长期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教育层次人力资本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中等教育层次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正向影响相对较强,即该层次劳动力同短期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其余层次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正向作用不明显,并且在东部地区,近年来高学历人才的膨胀使得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影响产生了较大扭曲,即在短期内局部区域高层次人才供需是不匹配的。进一步的中长期分析表明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形成是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源,其余层次人力资本的作用则相对较弱。因此,我国在提升人力资本教育层次的同时,应关注其质量因素以及短期区域人才供需的适应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教育层次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晓东 刘冰冰
数字经济的来临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也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因素,发现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1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创新三个维度构建了省域数字经济指数,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且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地区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显著地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各种驱动因素对数字经济发达区、较发达区和欠发达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树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且明确提出要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研究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课题十分重要。本文以1985—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着眼于中国近三十余年高速增长背景下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考察了省级财政透明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研究发现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和效率,并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透明 经济增长 地方治理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袁连升 傅鹏
新时期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更科学合理地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作用形式和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文化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发展对GDP和人均GDP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体现出加速效应。在非线性模型的设定下,文化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呈现出"U"型特征。这意味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逐渐增大。其次,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卫平 陈能军 钟表
版权贸易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为服务贸易强国的重要指标。以1998—2010年全国26个省市版权输出和输入数据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版权贸易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版权输出和输入都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正向作用,其中版权输出的作用大于版权输入的作用。另外,由版权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发现中国版权贸易竞争优势较弱,且国内地区差异很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莉 丁世勋
商贸流通业发展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能够带动不同区域之间的市场交流,会对不同区域产生异质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利用克鲁格曼的经典C-P模型测度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效率,并以此代替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指标。进一步利用2012-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三大经济区域的流通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对流通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研究表明:我国的商贸流通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阶梯式下降,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上也呈现了一致的分布特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应该按照西部、中部、东部的重要性序列提供经济支援,保障我国消费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均衡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200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公共投资、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
营商环境与创新创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空气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
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基于1990-2008年中国三大经济圈城市面板数据
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货币工资增长、效率空心化与复合型通货膨胀——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1997年~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估计
自由贸易园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