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2)
- 2023(5849)
- 2022(4598)
- 2021(4092)
- 2020(3359)
- 2019(7329)
- 2018(7152)
- 2017(13594)
- 2016(7355)
- 2015(8154)
- 2014(8103)
- 2013(7830)
- 2012(7120)
- 2011(6397)
- 2010(6388)
- 2009(6259)
- 2008(6179)
- 2007(5631)
- 2006(5076)
- 2005(4838)
- 学科
- 管理(28955)
- 济(27605)
- 经济(27538)
- 业(24335)
- 企(21867)
- 企业(21867)
- 制(12015)
- 财(11362)
- 业经(9005)
- 方法(8873)
- 体(8239)
- 中国(7940)
- 数学(7211)
- 体制(7207)
- 数学方法(7125)
- 农(7032)
- 务(6870)
- 财务(6854)
- 财务管理(6837)
- 企业财务(6490)
- 银(6373)
- 银行(6368)
- 行(6047)
- 产业(5665)
- 融(5649)
- 金融(5647)
- 划(5535)
- 环境(5308)
- 度(5096)
- 制度(5095)
- 机构
- 大学(105714)
- 学院(105476)
- 济(45727)
- 经济(44781)
- 管理(40216)
- 研究(35203)
- 理学(34275)
- 理学院(33921)
- 管理学(33499)
- 管理学院(33270)
- 中国(27433)
- 财(25294)
- 京(21721)
- 财经(19030)
- 科学(18361)
- 经(17142)
- 江(16913)
- 所(16720)
- 中心(16007)
- 经济学(14838)
- 研究所(14641)
- 财经大学(14114)
- 农(14032)
- 北京(13495)
- 经济学院(13263)
- 院(13060)
- 业大(12959)
- 州(12738)
- 范(12493)
- 师范(12367)
- 基金
- 项目(68689)
- 科学(55274)
- 研究(52890)
- 基金(50788)
- 家(43328)
- 国家(42975)
- 科学基金(37659)
- 社会(35782)
- 社会科(33981)
- 社会科学(33974)
- 省(26460)
- 基金项目(26384)
- 教育(24304)
- 自然(22402)
- 划(21997)
- 自然科(21875)
- 自然科学(21869)
- 自然科学基金(21493)
- 编号(20776)
- 制(20170)
- 资助(19690)
- 成果(17787)
- 部(15982)
- 重点(15653)
- 国家社会(15383)
- 创(15274)
- 课题(14853)
- 发(14590)
- 创新(14315)
- 教育部(14271)
共检索到165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梅清晨 贾禄冰 王玺
在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装备高速发展与市场驱动下,在相关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开始进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很多企业投入大量物力、财力,购买工业机器人、智能立库、AGV等先进智能装备,采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先进智能制造技术,上线MES、PLM、SCADA等先进信息化系统……但不管是从投入产出提升角度看,还是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角度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洪武
数控技术和智能技术实现了机械产品的创新,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强力支持下催生的产业模式创新,也会使制造业的产业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壹LYC公司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LYC公司持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自2000年起相继实施了销售ERP系统、集团财务
关键词:
竞争力 信息化 数字化 智能化 网络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装备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二制造大国。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装备工业在创新、品牌、技术、人才等方面低质量发展的劣势逐渐显露,亟待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是我国装备工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文章总结了我国装备工业发展历程和现状,阐明了智能制造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针对装备工业智能制造发展,从宏观和技术两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策略,为我国装备工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了有益的分析和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应芳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而制造业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我国制造业面临重大挑战和新的历史机遇,海宁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智能制造背景下海宁市智能化改造的现状、智能制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能制造视角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五大路径与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智能制造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层层
在相关文献、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转型升级与智能化建设模型,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模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要使智能化产品产值增长率持续增长,应将新技术引进和产学研合作外部投入要素、政府和市场等外部支撑投入要素维持在一定平衡状态下,增加技术投入比率和高技术人才内部投入要素,最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智能化进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序斌
通过对美国、德国和中国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发展战略和实践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提炼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实现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施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根本目的,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进是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大数据资源、工厂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是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要素,可以从产品、企业、产业等层面选择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
传统制造业 智能化 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贝 杨水利
基于扎根理论,选取15个智能制造典型案例,探索影响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因素。结果表明:产品市场需求、智能技术、智能装备资源、智能交互能力、智能服务平台、智能管理系统是影响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服务以及管理智能化的关键因素;环境变化以及企业家精神是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分析5种智能制造模式,为相关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雪 吕巍
长三角地区传统制造业基础深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领先地区。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浪潮中,长三角也扮演着先锋的角色,目前已在技术提升、区域协同、企业培育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诸多问题也在阻碍长三角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如区域协同效应弱,资源配置效率低;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核心技术人才缺乏;产业生态尚未成熟,融资渠道较为缺乏等。因此,长三角地区应采取深化协同发展机制,增强产业合理分工;全力攻克关键技术,着力培养技术人才;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扩展企业融资渠道等措施,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发展质量。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智能制造 转型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文彪 陈志云 张宁
文章通过对智能制造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智能制造发展中各阶段的建设规划和产业升级的经验,指出了现有生产制造产业发展中的不足。同时,建议公司重视构建适合其发展状况的智能制造新体系,指明智能制造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效果,提示企业应以四个层级智能制造关键要素为基础,不断完善智能制造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和协助企业团队提高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文章在总结自身和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基础上,也对智能制造得转型升级提出了部分政策建议,这对助推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加速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稳步推进,将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
智能制造 装备制造业 转型升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曲永义 陈彦霖 阳镇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逐渐形成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并行发展的态势。以《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智能制造政策”)政策为依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该项政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政策效果。实证检验发现,该项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尤其促进了企业底层数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影响机制分析中发现,税收优惠、信贷机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该项政策对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数字基础条件较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影响更显著;拓展性分析发现,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同群效应。因此建议:扩大范围,积极发挥政策扩散效应;优化结构,整体提高政策实施效率;立足差异,稳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政策评估 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志醒 刘东升
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把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结构不合理。采用完全消耗系数度量生产服务化水平,分析表明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务化水平较高,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类别主要是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批发和零售服务,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以制造业增加值率度量转型升级,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采用GMM回归方法,估计生产服务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服务类型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生产服务化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迟
面对内外因素的制约与挑战,中国制造业企业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通过运营模式转变与战略转型,实现成长方式的有效突破。中国企业联合会按照国际惯例新近推出了"200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各项数据显示,200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速建
近些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经营总体上比较困难。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续地处于50左右;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处于下行区间,2015年2月、3月均为负增长。这一切表面看来是经济增长过程的波动,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起伏,但实际上是预示着企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婷
低成本优势丧失,依然粗放式增长,缺乏终端市场和品牌运作经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跨国经营技术含量不高……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和欧债危机的蔓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企业的发展受阻也在所难免。但从规模上看,这一影响并没有阻止我国制造业企业持续扩大的步伐。中国企业联合会公布的201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分析数据显示,201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熊英 马海燕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大国优势和积极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我国已经迅速成长为大规模产出、门类齐全的"世界制造基地"。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9.8%,跃居世界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