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6)
2023(15879)
2022(13203)
2021(12287)
2020(10254)
2019(22795)
2018(22711)
2017(43762)
2016(23193)
2015(25901)
2014(25186)
2013(24393)
2012(21765)
2011(19265)
2010(19674)
2009(18972)
2008(18613)
2007(16853)
2006(14773)
2005(13587)
作者
(62299)
(52028)
(51928)
(49304)
(33262)
(24820)
(23516)
(19822)
(19665)
(18672)
(17776)
(17582)
(16535)
(16480)
(15847)
(15782)
(15497)
(15145)
(15014)
(14829)
(12739)
(12578)
(12489)
(12010)
(11635)
(11604)
(11564)
(11507)
(10219)
(10059)
学科
(94027)
经济(93889)
(93052)
管理(85185)
(84351)
企业(84351)
方法(39961)
业经(31788)
数学(31134)
(31132)
(30613)
数学方法(30529)
(25829)
中国(23613)
(22360)
财务(22310)
财务管理(22280)
技术(21700)
农业(21280)
企业财务(21029)
理论(19383)
(18076)
银行(18064)
(17312)
地方(17044)
(17004)
(16894)
(16759)
(16287)
(15847)
机构
学院(323203)
大学(315994)
(131543)
管理(130837)
经济(128784)
理学(111782)
理学院(110684)
管理学(108802)
管理学院(108185)
研究(97353)
中国(81217)
(66064)
(65548)
科学(56365)
(50897)
财经(50692)
(47974)
(46410)
中心(46281)
(45763)
业大(43516)
研究所(41165)
北京(41022)
(40493)
(39155)
经济学(39077)
师范(38838)
农业(37210)
财经大学(37176)
(35870)
基金
项目(208887)
科学(167370)
研究(158612)
基金(151732)
(128952)
国家(127789)
科学基金(113369)
社会(102033)
社会科(96786)
社会科学(96762)
(84258)
基金项目(79851)
教育(73103)
自然(71920)
自然科(70310)
自然科学(70295)
自然科学基金(69052)
(68274)
编号(65500)
资助(60961)
成果(52015)
(48962)
重点(46110)
(45257)
创新(44840)
课题(44806)
(44671)
(43893)
国家社会(41636)
(41308)
期刊
(154588)
经济(154588)
研究(96573)
中国(66388)
管理(55694)
(55339)
(46107)
科学(41066)
学报(39507)
教育(35596)
(35426)
金融(35426)
大学(32288)
技术(32156)
农业(31249)
学学(30376)
业经(28646)
财经(25219)
经济研究(23791)
(21716)
问题(19322)
(18939)
技术经济(18092)
现代(16512)
财会(16486)
商业(15930)
科技(15687)
(14996)
统计(14733)
(14732)
共检索到493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兴锐  
当前,由于技术的潜在价值必须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实现,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入发展正在引发制造业商业模式的变革。为研究智能制造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运行机制,文章采取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沈阳机床基于智能制造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发现:对于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客户价值主张的满足是前提,盈利模式的设计是关键,客户界面的设计是核心;此外,企业必须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构建合理的价值链结构、开发关键资源能力来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期望通过对沈阳机床智能制造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的探讨,为向中国制造2025迈进的制造业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兴锐  王宗军  
以世界机床行业排名第一的沈阳机床为案例,采取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从动因、路径、主体、保障、平台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研究了沈阳机床基于智能制造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发现:对于开放式创新而言,体制是保障,内外结合是必然路径,平台搭建是关键,商业模式创新是助推器。制造企业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来拓展开放式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的步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安菊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欧美等国都在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迈向"中国制造2025",中国装备制造业必须率先实现技术突围和创新转型。重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是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的必闯之关。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低迷不振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无法改变环境,只有加快自主创新才能适应环境和改变自己,谋求生存砝码并实现自我救赎。企业自主创新之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文泳  胡雯  陈康辉  戎蓉  尤建新  
低碳经济要求制造企业克服经济增长与环境超载之间的矛盾,但在传统商业模式下往往无法达到"双赢"。本文以战略分析和创新理论为依据,论述了低碳约束下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作用机理以及创新要素,设计了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低碳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的难点,提出了三方面的创新策略,并通过对卡特彼勒的案例分析验证了上述策略。结果表明:制造业可以通过改造价值链以建立逆向供应链、增强服务以及构建低碳技术壁垒的方式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相关学术成果,为我国现代制造业顺应低碳经济需求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万田  周晔馨  李进伟  
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沈阳与大连两市。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并通过综合指数法对沈阳与大连装备制造业具体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与全体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提升这两个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创新能力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青  李想  
创新是装备制造业的命脉,故基于沈阳装备制造业2008—2015年数据,将创新过程分为基础研发阶段和转化成效益阶段,使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同行业在不同阶段的创新效率并无一致性;总体上在基础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要高于转化成效益阶段,并且在转化成效益阶段的效率水平处于逐年退步的状态。最后用系统聚类方法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驱动路径给出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伟  高翔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通过科技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是我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必然选择。沈阳作为装备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意义尤为重要。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会遇到资金筹集、资源整合、技术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伟  高翔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通过科技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是我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必然选择。沈阳作为装备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意义尤为重要。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会遇到资金筹集、资源整合、技术定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长利  梅小敏  高明晶  
服务转型是当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它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程,需要与之匹配的动态能力支持。文章从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情境出发,在界定动态能力及其能力维度组合的基础上,通过对沈阳机床案例的研究,分析归纳动态能力在制造企业服务转型过程中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制造企业的动态能力可以有效推进服务转型的进程,且不同维度的动态能力分别在服务转型各个阶段起到主导作用,而服务转型各阶段的实现又会影响下一阶段主导能力的选择。制造企业必须依据服务转型的不同阶段,按动态能力的演化规律,对其动态能力进行适时的培育和调整,促进企业服务转型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蕾  颜上力  
随着创新协同化、价值创造系统化趋势日益增强,以全局性、整体性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商业模式创新逐渐成为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但两者间内在机理尚不清晰。为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商业模式、价值创造及其关系的基础上,从网络关系强度与技术信息来源广度出发深入剖析商业模式创新对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并以235份制造企业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效率型商业模式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均对价值创造具有显著正向作用;(2)网络关系强度与技术信息来源广度在"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中具有中介作用,并且两者所起的中介作用具有不同侧重,效率型商业模式主要通过网络关系强度推动企业价值创造,而新颖型商业模式主要通过技术信息来源广度影响企业价值创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光  
商业模式微创新在本土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服务化转型背景,探讨本土制造企业如何微创新商业模式。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微创新经历了从按需定制的注入产品服务到交付即用的嵌入方案服务进而到即需即应的融入平台服务的创新逻辑演进;微创新过程中制造企业分别使用边界跨越策略来不断推出新型商业模式,采用边界保护策略来运用各类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微创新是由规则型战略节奏所引发,依靠组织身份的局限变换和组织惯例的扩展更新来实现。这些发现进一步深化了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动态性研究,并对本土制造企业成功实现服务化转型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炯  郭春霞  
应用新兴产业创新管理的基本思想,通过总结大量现实案例,辨析了3D打印云智能-直接制造模式的基本内涵,提出了3D打印云智能-直接制造模式创新模型,并给出了3D打印云智能-直接制造模式下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改变商业模式的关键要素、改变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鲍世赞  蔡瑞林  
社会化共享对于推进智能制造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沈阳机床智能制造共享的案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智能制造共享不仅是颠覆式技术创新,同时是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二是制造企业首先需要掌握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然后才有可能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智能制造共享;三是智能制造共享平台的要素设计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而用户体验的根本是客户价值主张;四是智能制造共享的运行过程需要解决共享模式设计、智能制造的工业服务、共享平台运行控制三个关键问题;五是智能制造共享需要构建面向云制造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用户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鲍世赞  蔡瑞林  
社会化共享对于推进智能制造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沈阳机床智能制造共享的案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智能制造共享不仅是颠覆式技术创新,同时是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二是制造企业首先需要掌握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然后才有可能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智能制造共享;三是智能制造共享平台的要素设计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而用户体验的根本是客户价值主张;四是智能制造共享的运行过程需要解决共享模式设计、智能制造的工业服务、共享平台运行控制三个关键问题;五是智能制造共享需要构建面向云制造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用户体验。研究有助于揭示智能制造共享这一先进制造模式的运行和控制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艳霞  梁天宝  
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探明两者融合的影响因素是推动两者有机融合的关键。文章运用扎根理论,以湖北省装备制造业为例,挖掘提炼出影响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的因素;然后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测算推理出各影响因素的逻辑层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两者融合的因素是融合前置、融合主体单元、单元间协同、"单元—环境"链接、环境及融合期望六个因素,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层次可分为五个层次。最后提出加强参与主体对融合预期积极感知、强化主体单元间协同等促进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