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9)
- 2023(16685)
- 2022(13816)
- 2021(12730)
- 2020(10466)
- 2019(23614)
- 2018(22995)
- 2017(43862)
- 2016(23718)
- 2015(26643)
- 2014(26550)
- 2013(26319)
- 2012(24667)
- 2011(22388)
- 2010(22890)
- 2009(21645)
- 2008(21812)
- 2007(19812)
- 2006(18011)
- 2005(16981)
- 学科
- 济(109246)
- 经济(109095)
- 业(94401)
- 管理(87429)
- 企(84177)
- 企业(84177)
- 方法(39395)
- 财(35114)
- 中国(34220)
- 业经(33973)
- 农(33954)
- 数学(30486)
- 数学方法(30212)
- 制(27111)
- 地方(23544)
- 务(23519)
- 财务(23478)
- 财务管理(23442)
- 农业(23327)
- 企业财务(22254)
- 贸(21376)
- 贸易(21356)
- 策(21015)
- 易(20827)
- 技术(20382)
- 银(19497)
- 银行(19483)
- 体(19159)
- 行(18892)
- 和(18512)
- 机构
- 学院(346927)
- 大学(341950)
- 济(156234)
- 经济(153242)
- 管理(135681)
- 研究(120712)
- 理学(114316)
- 理学院(113135)
- 管理学(111866)
- 管理学院(111165)
- 中国(98037)
- 财(77344)
- 京(73321)
- 科学(65541)
- 所(59799)
- 财经(58978)
- 江(55310)
- 中心(54544)
- 经(53496)
- 研究所(52822)
- 农(52421)
- 经济学(47747)
- 北京(47405)
- 院(43457)
- 范(43405)
- 州(43286)
- 业大(43281)
- 财经大学(43259)
- 师范(43070)
- 经济学院(42785)
- 基金
- 项目(213642)
- 科学(171810)
- 研究(164584)
- 基金(156608)
- 家(133401)
- 国家(132159)
- 科学基金(115495)
- 社会(108286)
- 社会科(102820)
- 社会科学(102799)
- 省(82413)
- 基金项目(80828)
- 教育(75034)
- 自然(70258)
- 自然科(68638)
- 自然科学(68622)
- 划(68277)
- 自然科学基金(67484)
- 编号(66347)
- 资助(64177)
- 成果(55145)
- 发(50171)
- 部(48992)
- 重点(48000)
- 创(47049)
- 课题(47000)
- 制(45654)
- 国家社会(45282)
- 创新(43207)
- 性(43131)
- 期刊
- 济(188704)
- 经济(188704)
- 研究(115129)
- 中国(78884)
- 财(63264)
- 管理(58584)
- 农(51081)
- 科学(44626)
- 学报(42275)
- 融(41125)
- 金融(41125)
- 教育(39686)
- 农业(34738)
- 大学(34432)
- 技术(32251)
- 学学(32237)
- 业经(31515)
- 财经(30763)
- 经济研究(30034)
- 经(26649)
- 问题(24121)
- 贸(21193)
- 业(20481)
- 世界(19489)
- 技术经济(19218)
- 国际(19103)
- 现代(17382)
- 经济管理(16134)
- 商业(16018)
- 财会(15488)
共检索到560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坤荣 乔刚 林剑威
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是中国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新机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智能制造产业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智能制造政策对中国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助推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生产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视角对全要素生产率做进一步分析,发现智能制造政策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从作用渠道上来看,智能制造政策通过提高企业信息化能力、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以及降低资金约束渠道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异质性分析发现,对处于数字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地区的企业、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处于技术变革较快行业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大规模企业,智能制造政策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更强。此外,拓展性分析表明,智能制造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将转换成更高的收入、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及更低的风险,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证实了智能制造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果及其作用渠道,为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智能制造政策 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燕翔
为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提供有力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背后中国制造业的传统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后发优势三个方面。但随着内部人口结构变化、要素成本上升、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传统优势绝对水平依然存在但相对领先幅度逐步缩小,未来需要探索新路径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未来,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体现在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完善为动力,以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基础,以大中小优质企业梯度发展为格局,以制造业高效融合服务业为协同。建议未来政策重点关注四个方向:一是强化关键领域产业政策,二是用好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三是构建统一大市场挖掘规模经济潜力,四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新发展机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伍中信 陈放
制造业是国之重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以2009~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公司治理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证明:公司治理能促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并通过提升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区域、缺乏竞争的行业、东部与西部地区,公司治理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树山 董旭达
新时期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环节。智能化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以2012—2022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出发,探讨其对企业组织韧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在对三者进行量化测算的基础上进行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异质性等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智能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组织韧性,并带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经实证检验,该结论稳健。同时,智能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提升存在地区市场化程度、企业生命周期、资本密集度、股权性质的异质性。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出发,提出了政府加强顶层设计,为制造业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配套支持及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转型的共性建议,从中观层面出发,提出了企业可通过建立稳健的财务策略,识别并规避各种风险、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供应链条稳健性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提升组织韧性,以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风险。并从微观层面建议不同性质的制造业企业应依据不同特点合理审慎做出智能化转型的战略选择,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投入,赋能价值链共生共赢,支撑企业实现韧性增长。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推动产业韧性水平、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课题组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当务之急,更是大势所趋。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对人类健康、全球治理体系、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巨大破坏。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全球供应链紊乱乃至俄乌局势演进等,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如何保持高质量发展是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东兵 王灵均 周承绪 刘骏
制造企业作为人工智能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2015—2019年59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组织外部竞争和内部生产要素视角,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非平衡面板模型,探讨人工智能创新驱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创新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创新双元性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而行业竞争能够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不同子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人工智能创新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而资本密集型企业人工智能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不仅有助于揭示人工智能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还可为企业制定人工智能创新战略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行业竞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丹 毕慧敏 张喜艳
本文基于2011—2017年制造企业数据,以各地级市环保词频所在句子占整个政府工作报告总字数的比重表示环境规制,以全要素生产率表示高质量发展水平,考察环境规制是否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U”型关系,环境规制低于特定的拐点时,非生产性环境成本的增加将阻碍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越过拐点后,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有利于提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2)从城市异质性特征来看,当环境规制低于拐点值,环境规制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并不存在异质性特征,当环境规制强度高于拐点值,环境规制可以推动经济发达地区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从企业异质性来看,环境规制对非国有制造企业以及大规模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影响更明显。(3)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通过成本机制抑制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高强度的环境规制才能通过创新机制提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九斤 张爽 邓小凡
我国制造业企业依托数字技术转型升级可以抢占技术革命的主导优势。文章基于2016—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发展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中介效应上看,营运成本、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从调节效应上看,提升服务化水平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对促进国有制造业企业、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东华 王梅娟
数字经济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企业家精神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二者都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关键动能。将企业家精神纳入产业发展分析框架,从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契约精神三个维度,探讨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和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测算数字经济指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数字经济、企业家精神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改善技术效率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契约精神是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现阶段企业家创业精神的促进作用大于创新精神和契约精神。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低生产率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提升作用更大,数字经济的普惠性特征开始显现。由收敛模型检验可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收敛性客观存在,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其区域收敛的“加速器”。数字经济时代,更需要激发和培育企业家精神,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家精神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晓语 张鹏飞 许杨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对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目标,而数实产业技术融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动能。本文立足高水平开放背景构建了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利用2017—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影响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实产业技术融合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其正向作用主要经由人力资本结构调整和资产结构调整的中介机制实现,政府宏观层面的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微观层面的管理层能力均对基准关系发挥着积极的调节效应。基于此,制造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发展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并畅通其作用渠道。同时,政府和企业都应注意塑造有利于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发展的宏观及微观环境。
关键词:
数实产业技术融合 高质量发展 制造企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梅
通过完善装备制造业的自动化层、制造执行层和产品寿命周期层的管理和运营以及各平台系统之间的深度集成,可以显著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力度,进而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程,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装备制造 智能化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齐平 宋威辉
文章基于2003—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首先,以测算的企业国内价值链长度与企业全球价值链上游度两个微观指标,表征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其次,按照已公示链主企业的标记、已公示链主企业的排序、一般性门槛指标的构建、全国链主企业的识别四个步骤,定量识别链主企业。再次,通过构建链主企业数量矩阵、制造业投入产出系数矩阵和链主企业资产比重矩阵,定量测度链主企业影响力。最后,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厘清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链主企业能够通过提高成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业化外部性和多样化外部性能够强化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而波特外部性表现出抑制作用;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内陆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更具推动力。文章提出了定量识别链主企业与定量测度链主企业影响力的方法,拓展了链主企业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边界,这对发挥链主企业影响力进而推动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链主企业 制造业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中华 张恒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同样也要靠人才。人才已经成为引领驱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资源。然而,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尚未建立起坚实的人才支撑体系,在人才盘点与规划、人才吸引与引进、人才开发与培养、人才激励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在归纳总结工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才供需状况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宏观、行业和教育三个层面剖析了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并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人才支撑体系存在的短板。最后,针对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支撑体系面临的困境和短板,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及对策,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与基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何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效能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国制造业正从工业化支撑发展到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引领创新驱动和升级发展,尤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既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在对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作出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正向工程的集群式升级路径、自主创新的具体方法,并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最后,提出强化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度关注装备制造业资产结构,打造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地;推动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基于技术成熟度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不断提升经济创新力和全球竞争力,积极融入国际分工网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装备制造业 产业升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海波 周洁 卢海涛
制造企业是支持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数字化转型能够充分提升企业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政策制度支持和数字基础设施支撑的发展基础,结合人才储备不足、转型路径不明、创新生态欠缺、政策短板日显的转型挑战,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应当强调多主体联动,即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适应性学习机制;培育数字孪生体工具;由政府或行业协会引导,制造企业参与,构建创新型产业生态;政府主导,多主体支持,完善制造企业数字发展政策。
关键词:
制造企业 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化创新、企业边界重塑与智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专利文本信息机器学习的经验证据
企业家精神、垂直网络质量与制造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制造业企业成长——兼议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红利
企业家契约精神、企业创新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对先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数字技术驱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三一重工、特斯拉和酷特智能的多案例研究
政府补贴、企业创新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碳交易制度、双元创新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数字金融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