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4)
2023(9822)
2022(8414)
2021(7619)
2020(6573)
2019(14572)
2018(14574)
2017(27648)
2016(15016)
2015(17119)
2014(17180)
2013(16682)
2012(15691)
2011(14289)
2010(14459)
2009(13633)
2008(13562)
2007(12293)
2006(10812)
2005(9796)
作者
(43969)
(37088)
(36931)
(35069)
(23836)
(17554)
(16675)
(14161)
(14120)
(13343)
(12877)
(12740)
(11982)
(11854)
(11756)
(11344)
(10928)
(10814)
(10768)
(10746)
(9478)
(9182)
(9079)
(8647)
(8321)
(8267)
(8213)
(8093)
(7453)
(7404)
学科
(63633)
经济(63519)
管理(50458)
(46510)
(38239)
企业(38239)
方法(30941)
数学(27480)
数学方法(27246)
(20141)
(17953)
(17485)
中国(16096)
业经(14202)
(13001)
(12758)
(12521)
财务(12487)
财务管理(12453)
农业(11917)
企业财务(11910)
(11792)
银行(11764)
(11555)
金融(11547)
(11200)
(10438)
贸易(10435)
地方(10308)
理论(10243)
机构
大学(226131)
学院(222765)
(92868)
经济(91019)
管理(86574)
理学(74925)
理学院(74131)
研究(73466)
管理学(72952)
管理学院(72519)
中国(56235)
(47593)
(46686)
科学(42443)
(38008)
财经(37500)
(36214)
(34575)
中心(34144)
(34043)
业大(32721)
研究所(32593)
农业(29712)
经济学(29549)
北京(28715)
(28207)
财经大学(27933)
师范(27856)
经济学院(26777)
(26633)
基金
项目(149804)
科学(119604)
基金(111602)
研究(110366)
(97061)
国家(96303)
科学基金(83231)
社会(72549)
社会科(68813)
社会科学(68800)
基金项目(58579)
(57215)
自然(52613)
教育(51905)
自然科(51454)
自然科学(51436)
自然科学基金(50582)
(48481)
资助(45698)
编号(43944)
成果(37557)
(34925)
重点(33701)
(33082)
(31550)
国家社会(31022)
(30710)
课题(30666)
教育部(30515)
创新(29552)
期刊
(99769)
经济(99769)
研究(65797)
中国(45436)
(38379)
学报(36151)
(34249)
科学(32334)
管理(31880)
大学(28301)
学学(26649)
教育(24347)
(23010)
金融(23010)
农业(22453)
财经(19829)
技术(18679)
(16892)
经济研究(15892)
业经(15608)
问题(13284)
(11585)
(11293)
(10614)
理论(10575)
统计(10564)
技术经济(10375)
图书(9958)
(9672)
科技(9470)
共检索到332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鲍世赞  蔡瑞林  
社会化共享对于推进智能制造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沈阳机床智能制造共享的案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智能制造共享不仅是颠覆式技术创新,同时是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二是制造企业首先需要掌握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然后才有可能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智能制造共享;三是智能制造共享平台的要素设计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而用户体验的根本是客户价值主张;四是智能制造共享的运行过程需要解决共享模式设计、智能制造的工业服务、共享平台运行控制三个关键问题;五是智能制造共享需要构建面向云制造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用户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鲍世赞  蔡瑞林  
社会化共享对于推进智能制造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沈阳机床智能制造共享的案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智能制造共享不仅是颠覆式技术创新,同时是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二是制造企业首先需要掌握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然后才有可能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智能制造共享;三是智能制造共享平台的要素设计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而用户体验的根本是客户价值主张;四是智能制造共享的运行过程需要解决共享模式设计、智能制造的工业服务、共享平台运行控制三个关键问题;五是智能制造共享需要构建面向云制造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用户体验。研究有助于揭示智能制造共享这一先进制造模式的运行和控制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兴锐  王宗军  
以世界机床行业排名第一的沈阳机床为案例,采取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从动因、路径、主体、保障、平台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研究了沈阳机床基于智能制造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发现:对于开放式创新而言,体制是保障,内外结合是必然路径,平台搭建是关键,商业模式创新是助推器。制造企业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来拓展开放式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的步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兴锐  
当前,由于技术的潜在价值必须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实现,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入发展正在引发制造业商业模式的变革。为研究智能制造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运行机制,文章采取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沈阳机床基于智能制造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发现:对于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客户价值主张的满足是前提,盈利模式的设计是关键,客户界面的设计是核心;此外,企业必须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构建合理的价值链结构、开发关键资源能力来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期望通过对沈阳机床智能制造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的探讨,为向中国制造2025迈进的制造业企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安菊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欧美等国都在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迈向"中国制造2025",中国装备制造业必须率先实现技术突围和创新转型。重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是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的必闯之关。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低迷不振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无法改变环境,只有加快自主创新才能适应环境和改变自己,谋求生存砝码并实现自我救赎。企业自主创新之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长利  梅小敏  高明晶  
服务转型是当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它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程,需要与之匹配的动态能力支持。文章从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情境出发,在界定动态能力及其能力维度组合的基础上,通过对沈阳机床案例的研究,分析归纳动态能力在制造企业服务转型过程中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制造企业的动态能力可以有效推进服务转型的进程,且不同维度的动态能力分别在服务转型各个阶段起到主导作用,而服务转型各阶段的实现又会影响下一阶段主导能力的选择。制造企业必须依据服务转型的不同阶段,按动态能力的演化规律,对其动态能力进行适时的培育和调整,促进企业服务转型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任海松  常红  
本文分五部分介绍沈阳机床2011年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情况,第一部分阐述了沈阳机床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说明了沈阳机床内部控制的工作模式;第三部分介绍了沈阳机床内部控制的工作步骤;第四部分重点介绍沈阳机床内部控制取得的工作成效;第五部分提出了内部控制工作由项目管理转向日常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伟光  冯荣凯  尹博  郭永亮  
铁西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历史很长,并在建国初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聚集效应,但是,其聚集规模和程度与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差距。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支持集群持续创新的机制,仍然是一项艰巨任务。总体上看,科学定位国有企业、培养集群软实力、建设新型产业关系网络和推动有条件的优势企业上市将是未来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完善的重要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炳金  武忠  
文章从移动社会化媒体知识共享、参与和用户信任的动因出发,来探索移动社会化媒体成员用户体验的影响,构建移动社会化媒体中用户体验对知识共享、参与水平和人际信任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实证研究表明,用户体验中行动体验维度和关联体验维度、参与水平和人际信任对用户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万田  周晔馨  李进伟  
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沈阳与大连两市。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并通过综合指数法对沈阳与大连装备制造业具体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与全体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提升这两个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创新能力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晓霞  李庆杨  
文章在对知识服务业概念和分类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整理了沈阳知识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1996-2007年12年的统计数据,利用Eviews5.0计量统计软件对知识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二者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二者具有明显的互动关系,从而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对沈阳如何大力发展知识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提供了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秀艳  蒋存虎  吴永恒  
沈阳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相关企业在引进外资进行改造振兴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产业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状况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从产业生存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了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琦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大量外资涌入沈阳。外资企业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并购和整合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探索了外资并购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易毅  
杨维满,汉族,195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校长。曾任东陵区职业教育中心、浑南科技学校和沈阳市化工学校校长。曾获沈阳市优秀教师、沈阳市劳动模范、全国化工行业优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者、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杰出校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百名杰出校长等荣誉称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乐  马彤兵  刘东日  刘若溪  王盼  郝伟男  
制造业对沈阳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沈阳制造业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沈阳制造业大而不强。目前沈阳制造业正积进行服务化转型,从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和特征出发,系统分析沈阳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基于工业工程的制造业服务化创新模式,以及沈阳制造业实施服务化转型的策略,促进沈阳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