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0)
- 2023(8584)
- 2022(6555)
- 2021(5764)
- 2020(4727)
- 2019(10202)
- 2018(10185)
- 2017(19440)
- 2016(10477)
- 2015(11873)
- 2014(11994)
- 2013(11334)
- 2012(9835)
- 2011(8708)
- 2010(8846)
- 2009(8633)
- 2008(8538)
- 2007(7790)
- 2006(7084)
- 2005(6857)
- 学科
- 济(41413)
- 经济(41335)
- 管理(40861)
- 业(37190)
- 企(32094)
- 企业(32094)
- 制(14476)
- 中国(14014)
- 财(13954)
- 方法(13552)
- 农(13242)
- 业经(12832)
- 数学(11072)
- 数学方法(10954)
- 体(10500)
- 体制(8707)
- 银(8706)
- 务(8703)
- 银行(8696)
- 财务(8661)
- 财务管理(8641)
- 行(8287)
- 企业财务(8203)
- 农业(8113)
- 融(7907)
- 金融(7905)
- 销(7279)
- 供销(7267)
- 地方(7240)
- 划(6902)
- 机构
- 学院(151487)
- 大学(151130)
- 济(63938)
- 经济(62580)
- 管理(58363)
- 理学(49631)
- 研究(49588)
- 理学院(49164)
- 管理学(48422)
- 管理学院(48137)
- 中国(38470)
- 财(33070)
- 京(31548)
- 科学(27301)
- 财经(25306)
- 江(23950)
- 所(23789)
- 经(22796)
- 中心(22720)
- 农(21687)
- 研究所(21062)
- 经济学(20207)
- 业大(19803)
- 北京(19519)
- 财经大学(18632)
- 范(18609)
- 州(18604)
- 师范(18441)
- 院(18099)
- 经济学院(18038)
- 基金
- 项目(99043)
- 科学(79675)
- 研究(75007)
- 基金(73134)
- 家(62682)
- 国家(62180)
- 科学基金(54601)
- 社会(50325)
- 社会科(47769)
- 社会科学(47761)
- 省(38526)
- 基金项目(37586)
- 教育(34531)
- 自然(33306)
- 自然科(32593)
- 自然科学(32586)
- 自然科学基金(32017)
- 划(31783)
- 编号(30153)
- 资助(28737)
- 制(25108)
- 成果(25070)
- 重点(22231)
- 部(22199)
- 国家社会(21488)
- 课题(21266)
- 发(21159)
- 创(20944)
- 创新(19666)
- 教育部(19658)
共检索到233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颜逢 任鹤 赵秀云
强化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对我国现代化供应链体系建设以及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智能制造政策对企业供应链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智能制造能够显著促进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且通过降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成本和供应链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等机制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高科技、非国有企业以及在市场化水平较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智能制造的促进效应更强。拓展性检验表明,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的地理距离加强了智能制造调整供应链配置的正向作用;智能制造促进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智能制造试点政策具有行业溢出效应,且试点企业越多,促进作用越显著。文章为我国全面推行智能制造政策,助力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苑泽明 宋雨倩 于翔
数据资产共享作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核心,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环节。文章运用2010—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文本分析法测算企业数据资产共享水平,分析并检验了数据资产共享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资产共享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价值;中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资产共享可以通过推动供应链配置多元化,即实现供应商和客户配置多元化来提升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据资产共享的价值创造作用在内部组织惯性较小、外部所处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巫强 姚雨秀
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来优化供应链配置,这不仅关乎自身生存发展,也是维护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微观基础。本文利用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供应链治理角度系统验证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供应链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以及供应链整体集中度,推动供应链配置多元化;该推动作用主要通过降低上下游交易过程中的供求协调成本和运输库存成本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机会主义风险情境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配置多元化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在低市场化地区、高竞争行业和低优势地位企业中该推动作用更加显著;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导致的高系统性风险,企业更多利用数字化转型推动供应链配置多元化。本文揭示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推动多元化而不是集中化方式来优化供应链配置的规律,这构成中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微观理论基础,为加快构建数字化供应链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宏波 刘子鹏 彭继宗 韩蓄
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是实现制造业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诸多挑战,从供应链配置角度考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借助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探讨了供应链配置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供应链配置集中化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影响渠道看,供应链配置集中化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非高技术行业、非国有以及拥有较低市场地位的制造业企业中,供应链配置集中化作用效果更显著,且作用效果主要出自供应链配置上游集中化,并作用于企业混入式服务化。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程度对上述结果具有调节作用,且主要作用于企业混入式服务化。本文的研究有利于理解和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同时为企业供应链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梅 闫珍丽 徐灿宇
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探讨作为制度创新“试验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如何优化供应链配置进而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外生冲击事件,以200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评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区域内企业供应链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显著降低了供应链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以及供应链整体集中度,推动供应链配置多元化。机制检验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增强了辖域内微观主体的竞争效应,具体表现为加剧企业风险、减少转换成本及降低进入壁垒,从而推动企业建立多元化供应商和客户关系,提升供应链韧性。进一步分析显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供应链配置多元化的推动作用在沿海地区、高科技行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文章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经济后果拓展至供应链层面,为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络、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梅 闫珍丽 徐灿宇
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探讨作为制度创新“试验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如何优化供应链配置进而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外生冲击事件,以200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评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区域内企业供应链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显著降低了供应链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以及供应链整体集中度,推动供应链配置多元化。机制检验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增强了辖域内微观主体的竞争效应,具体表现为加剧企业风险、减少转换成本及降低进入壁垒,从而推动企业建立多元化供应商和客户关系,提升供应链韧性。进一步分析显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供应链配置多元化的推动作用在沿海地区、高科技行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文章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经济后果拓展至供应链层面,为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络、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吕昳苗
探讨了制造业数字化供应链的建设思路与路径构建,提出培育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供应链、打造数字化生态三步走的发展思路,对可能进行数字化改造的研发设计、生产排程、库存优化、智能运输等环节进行分析,提出了制造业数字化供应链的路径构建。
关键词:
制造业 数字化供应链 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明桂 贺蒙蒙 张萌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本文以2016—2019年多地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为准自然实验,研究人才引进政策是否能够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水平。研究结果发现,人才引进政策的推出促使企业增加了工业机器人投资,促进了制造业智能化。机制检验表明,人才引进政策大幅度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并且未抬高企业劳动雇佣成本,企业因而招聘了更多高技能劳动力,特别是与机器人相关的技术员工,为工业机器人应用提供了人才支撑。进一步地,政策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人才引进政策措施更多元化、更具针对性时,这种促进效应更强。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投资机会越多、研发密度越高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这种促进效应更强。城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干预较少以及房价较高的城市,这种促进效应更大。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人才引进政策带来的智能化扩大了企业市场占有率,改善了企业经营绩效。本文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祝丹枫 李摇琴 鄢哲明
本文从交易成本切入,理论分析供应链创新如何通过信息机制和契约机制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利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供应链创新抑制了企业多元化经营,其作用路径包括降低收入不确定性、加大专用性资产投资、促进商业信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所在行业竞争越激烈、内部管理效率越高,供应链创新对多元化经营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此外,供应链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资本和存货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对兼具数字化与集成化的供应链变革实践的理论认知,为理解中国当前资本扩张提供了来自供应链视角的证据,同时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全面推广提供了现实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国兵 徐源晗
基于细化至产品层面的产业链供应链结构关系,本文探究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水平、上下游渠道对中国产供链来源地多元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强产品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产供链来源地多元化的影响不显著,而加强产品上游知识产权保护产生了抑制效应,加强产品下游知识产权保护产生了促进作用。具体地,加强水平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市场扩张渠道对产供链来源地多元化产生了促进作用,但也通过市场势力和本土竞争渠道产生了抑制效应,造成相互抵消。加强上游知识产权保护能够通过本土投入品渠道对产供链来源地多元化产生抑制效应,而进口投入品的渠道影响不显著。加强下游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下游创新渠道对产供链来源地多元化产生了促进作用,但下游的议价渠道削弱了这一促进作用。据此,在强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需要统筹考虑产业链供应链的上下游联系,并落实好反垄断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丹婷 黄云贵
本文以2015—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国际化;第二,数字化转型能够促使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从而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度和市场化程度均能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国际化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此外,中美经贸摩擦的外部事件也会对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为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国际化提供了新的解释与经验证据,对新发展格局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配置 国际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洪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寻求长远发展或打破现有业务瓶颈而实施的一种经营战略,从世界知名公司发展轨迹来看,通常都经历了由单一业务到多元化发展的转型。如海尔和通用电气等通过多元化经营成功做大可持续发展的"馅饼",但也有如可口可乐、洽洽食品、维维豆奶等在多元化道路上落入"陷阱"、栽了跟头。那么,怎样才能做大做优多元化发展的"馅饼",而避免掉进
关键词:
中储股份 多元化 供应链 物流生态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翟伟峰 张学文
为了探讨供应链管理与数字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四个行业544家制造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法测量企业数字化投入水平,研究供应链国际化程度、供应链上游供应商集中度、供应链下游客户集中度,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投入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管理对企业数字化投入存在显著影响,供应链特征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投入的影响不是单向的,既有可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有可能阻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即供应链国际化程度越高,企业数字化投入越多;与此相反,供应链上游供应商集中度和下游客户集中高度越高,企业数字化投入越少。制造业企业采取与数字化转型战略一致的行动说明,我国上市制造业公司正在积极采用数字技术提高竞争力。企业应根据所在行业和本企业供应链的特点,选择适度的数字化水平,找到本企业数字化程度高或者低的原因,及时调整数字化投资策略,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供应链 数字技术 制造业 创新扩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静
全球供应链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最显著特征。针对当前疫情常态化下特殊的经济环境,有必要以交易视角和功能范式重新界定我国制造业全球供应链重构和数字化转型的内容边界与核心范畴,厘清现阶段表现的基本特征,明确识别出其全域演进形态,深刻认识当前演进动力的本源。进一步梳理出我国制造业全球供应链重构和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基点是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形成制造强国战略的中坚主力。要点是全力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开拓科技创新的普惠力量。重点是全面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治理体系及体制机制,承担畅通双循环的开放使命。焦点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担当数字化减排的先行先锋。进而提出全面性、自主性、协调性、和平性、包容性的中国思路,取得把控全球供应链主动权,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闫星宇
本文分析了零售商主导制造商的流通创新组织,认为零售制造商的出现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消费自主性外在拉动和零售商趋利性内在推动的结果,并尝试运用模块化生产理论构建其供应链网络——零售商凭借对终端销售平台等关键资源的掌控,形成产品概念和相应的系统规则,然后选择产品集成商和模块供应商敏捷制造,并给予选定的模块供应商原材料采购、知识与技术投入、信息共享、物流等生产性服务支持,确保高质量的差异产品快速投放市场。零售制造商的模块化供应链网络的本质是零售商主导治理的产品件工契约网络,选择适合模块化供应的产品品类是关键,并需将其作为统一品牌进行治理。
关键词:
零售制造商 模块化生产 供应链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