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3)
2023(11925)
2022(10198)
2021(9595)
2020(8277)
2019(19157)
2018(19020)
2017(36286)
2016(19606)
2015(22072)
2014(22231)
2013(21752)
2012(19921)
2011(17914)
2010(17607)
2009(16257)
2008(15868)
2007(14262)
2006(11952)
2005(10434)
作者
(56937)
(47710)
(47347)
(45366)
(30006)
(22764)
(21769)
(18757)
(18022)
(16776)
(16189)
(15993)
(15055)
(14991)
(14690)
(14631)
(14620)
(14136)
(13779)
(13751)
(11712)
(11568)
(11461)
(10903)
(10850)
(10739)
(10484)
(10395)
(9589)
(9447)
学科
(82007)
经济(81929)
管理(56807)
(52123)
(42662)
企业(42662)
方法(41703)
数学(37439)
数学方法(36926)
中国(22301)
(21318)
(20299)
业经(16569)
地方(16493)
(15958)
(14237)
贸易(14231)
(13960)
财务(13909)
财务管理(13872)
(13808)
农业(13542)
(13499)
企业财务(13139)
环境(12380)
理论(12316)
(11891)
技术(11475)
(11421)
银行(11385)
机构
大学(278149)
学院(276757)
(111571)
管理(110141)
经济(109037)
理学(95612)
理学院(94543)
管理学(92610)
管理学院(92087)
研究(90280)
中国(67796)
(58990)
科学(57519)
(50093)
(46405)
(44764)
中心(43996)
业大(43384)
研究所(40994)
财经(40661)
(40639)
(36942)
农业(36852)
北京(36538)
(35369)
师范(34963)
经济学(34349)
(33185)
(32438)
经济学院(31253)
基金
项目(193946)
科学(152762)
基金(142033)
研究(137090)
(125034)
国家(124086)
科学基金(106912)
社会(86780)
社会科(82453)
社会科学(82429)
基金项目(75662)
(75205)
自然(71468)
自然科(69847)
自然科学(69824)
自然科学基金(68529)
(64581)
教育(63301)
资助(58473)
编号(55174)
重点(43793)
成果(43328)
(42614)
(40844)
(40078)
科研(38140)
创新(37564)
课题(37064)
计划(36674)
国家社会(36436)
期刊
(113024)
经济(113024)
研究(73872)
中国(48935)
学报(44338)
科学(40433)
(40418)
(39563)
管理(38035)
大学(33363)
学学(31402)
农业(26786)
技术(26054)
教育(24398)
(21539)
金融(21539)
财经(19289)
业经(18159)
经济研究(17928)
问题(16892)
(16529)
统计(15806)
(15063)
图书(14379)
技术经济(14216)
(14086)
(13415)
资源(13372)
理论(13334)
决策(12862)
共检索到392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利霞  王勇  
首先对国内外目前常见的智能交通系统(ITS)项目评价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总结了各种评价方法的缺陷,通过分析ITS项目实施的特点与双重差分模型应用的相似性,将ITS项目实施作为外生政策变量,基于改进的双重差分模型,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智能交通系统项目对广州城市交通畅通性净贡献率。DID模型对测算ITS对城市交通其他方面的贡献率具有借鉴价值。由此得出ITS对提高城市交通运行速度、改善城市拥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城市ITS项目的进一步大力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现实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祥  王丽娅  
在坚持"房住不炒"原则下,我国房地产市场渐趋平稳。本文旨在发现我国新一线城市交通体系成熟便利度与城市房价的内在联系,为未来新一线城市的内外部交通建设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外部交通便利度对城市房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位于交通枢纽位置且外部交通发展成熟的城市的房价相对较高;城市内部交通中,常规公共交通中公共汽车数量的增加会对房价产生较小的抑制作用,而城市内部道路交通拥挤度的提高则会推高城市房价,且很难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为新一线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及城市房地产政策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志军  方淑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超飞  于冷  姜兴赫  
本文研究棉花临储政策改为目标价格制度对棉花播种面积的影响。理论研究发现,该项改革影响棉花生产途径有两条:其一,改革将棉花临储价格与农户出售价格之间的价格收益转移给棉农;其二,调整目标价格将引导棉农同向调节棉花种植。基于284个县(市)2011-2016年的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发现:尽管棉花目标价格低于临储价格,但改革仍使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显著增长了17.6%和16.8%;政府可通过制定向宜棉区倾斜的差异化目标价格补贴标准,助推疆棉平均质量提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周令  
基于2007―2015年中国31个省份各行业工业用地出让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政策对于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政策的实施对于工业用地出让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受产业政策刺激的行业工业用地出让面积显著高于未受到产业政策影响的行业。在按照地理空间分布将样本进行划分以后,发现东、西部地区产业政策对于地区工业用地出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中部地区来说,产业政策的实施对于地区工业用地出让的刺激作用不显著。因此,在后续工作中,一方面要对产业政策持以审慎的态度;另一方面,在制定、推行产业政策时要掌握充分信息,兼顾各地区发展实际情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荫凯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 , 简称ITS) 作为一种崭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思维已成为世界各国目前普遍关注并大力开发的热点领域。智能交通系统代表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 是全面治理、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顶端技术, 它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人、车、路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 从而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和交通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概述了ITS的基本概念、基本目标及主要内容, 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ITS的发展现状,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发展ITS的四项主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晨  韩庆潇  徐芹芹  
运用变量GMM方法对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化进程的空间溢出效应也非常显著。如果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会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并会对政策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晶晶  李清彬  
基于我国29个省市1986-2008年度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经过反复试验估计,较为稳健的结论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促进关系,并且城市化进程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要大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化的影响。同时,城市化率增速对交通基础建设增速呈现"U"型特征,而交通基础建设增速对城市化率增速呈"倒U"特征,这进一步深化了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促进中国城市化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简要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佳  陈浩  
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对城市交通设施和人口集聚密度影响城市生产率的协同机制进行了分析。城市交通设施水平提高对城市产出效率增长存在人口密度门槛,即只有当人口密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交通设施供应的增加才能促进城市生产率的提高,在小于该人口密度的城市,交通设施供应的增加将对城市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提高,城市生产率将发生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且人口密度的提高对城市生产率的边际效益随着交通设施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分地区的实证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交通设施水平对城市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的门槛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在中西部地区部分人口密度低的城市,存在着交通设施的过度供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秉镰  武鹏  刘玉海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在1997—2007年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001—2007年铁路和公路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共带动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11.075%,占TFP整体增幅的59.100%,其中,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基础设施的带动作用最为明显;在上述贡献中,来自直接效应的部分较小,仅占25.700%,而来自空间外溢效应的部分则高达74.300%;就分时段的估计结果来看,2001—2007年铁路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持续显著的正向影响,199...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泉午  廖勇海  
文章采用空间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了公路和铁路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区域物流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公路密度增加显著提升了物流规模,铁路密度的影响没有公路显著。通过东中西部地区比较分析,发现铁路密度增加对东部地区产生正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作用不显著,公路密度增加对东中西部地区产生正向作用。物流规模的扩张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生产部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林  徐文珍  陈莎  杨少辉  
能源逐渐枯竭和环境日益恶化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城市交通是能源消耗、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不容忽视的领域,加快城市交通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是我国应对全球性能源危机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和发展策略。本文分析了城市交通能耗状况,提出了城市交通节能降耗技术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傅惠  伍乃骐  胡刚  
根据城市路网交通需求与供给平衡关系,对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城市交通需求管理、交通运行管理及交通应急管理研究现状,指出多技术协同集成研究、交通参与者行为研究、交通政策评估与仿真研究、交通大数据应用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韩强  马建华  刘家壮  
从平衡性角度出发,提出了城市交通系统道路网络的合理定向定义,给出了合理定向的网络模型和数学规划模型,进而为城市交通系统道路合理定向设计了标号算法,给出了该算法的近似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青  张峁  
本文基于1995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GMM分析方法,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角度对财政分权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方面:财政分权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为正,这表明财政分权提高了我国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各地区方面:由于各地生活水平、自然条件以及居民消费偏好不同,财政分权对各地居民消费的影响也不同,财政分权与东部、中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都呈正相关,对中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小,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