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6)
- 2023(15437)
- 2022(12750)
- 2021(11564)
- 2020(9328)
- 2019(21406)
- 2018(21318)
- 2017(40264)
- 2016(21578)
- 2015(24343)
- 2014(24486)
- 2013(24265)
- 2012(22540)
- 2011(20500)
- 2010(20450)
- 2009(18568)
- 2008(18123)
- 2007(15767)
- 2006(14122)
- 2005(12643)
- 学科
- 济(96109)
- 经济(96026)
- 管理(60754)
- 业(58088)
- 企(46856)
- 企业(46856)
- 方法(37798)
- 数学(31926)
- 数学方法(31589)
- 中国(27665)
- 地方(25483)
- 农(25414)
- 贸(25231)
- 业经(25228)
- 贸易(25214)
- 易(24418)
- 财(19400)
- 学(19050)
- 农业(17146)
- 制(15484)
- 环境(15406)
- 和(15121)
- 银(15055)
- 银行(15015)
- 技术(14875)
- 理论(14770)
- 融(14706)
- 金融(14705)
- 产业(14508)
- 行(14505)
- 机构
- 学院(311192)
- 大学(311149)
- 济(125427)
- 管理(122903)
- 经济(122689)
- 研究(108122)
- 理学(105887)
- 理学院(104647)
- 管理学(102912)
- 管理学院(102354)
- 中国(80138)
- 京(67515)
- 科学(67196)
- 财(55015)
- 所(54260)
- 农(49674)
- 研究所(49352)
- 中心(48242)
- 业大(45646)
- 江(45633)
- 财经(43776)
- 范(43279)
- 北京(43148)
- 师范(42896)
- 院(39905)
- 经(39735)
- 农业(38689)
- 州(37926)
- 经济学(36477)
- 师范大学(34724)
- 基金
- 项目(212505)
- 科学(166775)
- 研究(157591)
- 基金(152275)
- 家(132307)
- 国家(131180)
- 科学基金(112509)
- 社会(98285)
- 社会科(93255)
- 社会科学(93233)
- 省(83758)
- 基金项目(80946)
- 自然(72165)
- 教育(70939)
- 自然科(70462)
- 自然科学(70449)
- 划(70047)
- 自然科学基金(69155)
- 编号(65280)
- 资助(61941)
- 成果(52648)
- 发(49432)
- 重点(47440)
- 部(45705)
- 课题(45073)
- 创(44333)
- 创新(41334)
- 科研(40255)
- 项目编号(39984)
- 国家社会(39979)
- 期刊
- 济(141628)
- 经济(141628)
- 研究(94834)
- 中国(62013)
- 学报(47563)
- 管理(45713)
- 农(45626)
- 科学(44351)
- 财(38549)
- 教育(37161)
- 大学(35794)
- 学学(33329)
- 农业(32537)
- 融(27364)
- 金融(27364)
- 技术(27225)
- 业经(25261)
- 经济研究(23235)
- 财经(19950)
- 图书(19574)
- 问题(19237)
- 贸(17763)
- 业(16987)
- 经(16976)
- 商业(15587)
- 国际(15575)
- 科技(15483)
- 理论(15300)
- 技术经济(14984)
- 现代(14225)
共检索到468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明霞
本文利用耦合协调度和时空分异模型,探析2016-2020年全国30个省份智慧零售和数字贸易协调发展及时空分异性。结果表明,我国智慧零售和数字贸易融合发展态势正逐步由初级协调转向中级协调,各省份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从空间演化差异来看,东部区域两系统发展基本实现良好协调,中部区域正处于协调发展过渡期,西部区域发展差距相对较大。空间关联性验证得出,智慧零售和数字贸易时空布局为同类聚集,表现出“高-高”和“低-低”空间聚集特点,呈现显著时空分异性。
关键词:
智慧零售 数字贸易 时空分异 耦合协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莹
本文采用耦合协调度与时空异分模型,研究201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融合发展趋势正逐步由初步协调向良好协调过渡,省份间发展差异较大。空间演变差异检验发现,东部地区两大系统发展基本实现良好协调,中部地区正处于协调发展过渡阶段,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空间关联检验得出,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时空分布为同类聚集,呈"高-高""低-低"空间聚集特征,具有显著时空分异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邱志萍 廖秋敏
在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耦合机理的支持下,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核密度估计图、变异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实证研究2004-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度在空间上呈现自东向西层级递减的特点,在两系统的相对发展程度中东部以协同发展为主,而中西部则是国际贸易制约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提升缓慢,整体仍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之间,其核密度分布图逐渐向近似正态分布特征转变;整体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正由"大差距严重失调"向"小差距濒临失调"转变,其中东部显著缩小,中部微扩,而西部正不断拉大;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中存在显著的同类集聚特点,最终形成了以苏沪为核心的高-高集聚区和藏甘青新连片区的低-低集聚区。应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合理配置国内外商贸资源,消除协调发展的体制壁垒和优化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智鹏 姜玉英
文章引入逆绝对离差方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通过改进区域竞争力、位序-规模、耦合-协调以及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探究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样本期间,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其变化趋势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在空间上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征。具体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竞争力上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梯度”递减效应;在位序-规模上表现为上升趋势并具有稳定性;在耦合协调效应上呈现由中级向高级过渡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但该趋势在信息流与交通流中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区位效应。此外,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是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城乡差距、能源消耗是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潜在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瑛
针对新零售与绿色供应链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演变情况,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从综合发展和效率水平来看,绿色供应链效率水平高于新零售发展水平,并呈现提升趋势,尤其在东部地区表现较为突出;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上,新零售和绿色供应链的效率耦合度在各地区普遍表现良好,但协调度发展水平仍需提升,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空间相关性方面显示区域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效应,需要加强跨区域合作,促进“高-高”区域的联合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绿色供应链效率和新零售发展水平,提升新零售与绿色供应链的耦合协调度发展水平,加强跨区域合作,推动新零售与绿色供应链的空间协同发展。
关键词:
新零售 绿色供应链 耦合协调 时空特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若锦
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建设经贸强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从区域发展情况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然存在地区集聚性强、地区差异较大等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对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发展状况,选取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营商环境指数及政策保障等因素对中国主要区域服务贸易发展潜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主要区域服务贸易发展潜力仍有待释放,服务贸易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可行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温璐歌 沈体雁
文章构建多维度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面板数据模型,对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耦合协调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索影响不同省份耦合协调度的因子。研究表明:2009—2019年全国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长迅速,且对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研究期内,全国大部分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均处于中度失调衰退类或过渡发展类,处于基本耦合协调类的省份数量持续增长,同时小部分省份达到了良好耦合协调类;交通便利性因子及产业结构调整因子对城镇化协调发展、快速向好以及失调衰退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影响方向差异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彧
物流业作为一种衍生性产业,与批发零售业存在紧密联系。在物流业集聚过程中,批发零售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物流业集聚也在推动着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对物流业集聚与批发零售业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山东省物流业集聚和批发零售业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 6.0软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物流业集聚的三个参数对于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大批发零售业的生产总值,增加从业人数,会造成物流产业集聚度的下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2011年9月29日,由商务部主办的2011中国进口论坛在上海举行,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钟山在演讲中指出:尽管我国现已成为欧美日等主要贸易大国的重要出口市场,但进口仍存在贸易体制和政策不尽完善,贸易便利化水平不高,进口组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钟山提出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海峰
本文从共生视角出发,对长三角地区的数字零售与商贸流通进行了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长三角城市的数字零售与商贸流通综合发展水平稳步上升,商贸流通发展水平较高,数字零售发展波动较大。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和合肥的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第二,长三角城市的数字零售与商贸流通耦合协调度呈积极上升趋势,彼此相互作用和影响不断优化,但城市之间发展存在差异较大,部分城市仍需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以推动协调发展。第三,城市数字零售与商贸流通耦合协调度在省内和省际呈现差异缩小的趋势。浙江省的省内差异最小,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省市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第四,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应加强协作合作,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创新和技术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并激发消费需求,从而实现数字零售和商贸流通的共同发展,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繁荣和数字经济崛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支付和网络零售概念已经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以实体零售为主的传统商业模式受到严重挑战,传统零售企业纷纷触网,开展"实体+网络"的协同发展策略。本文以调查研究数据为主,探讨实体零售、网络零售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中进一步纳入线上线下协同管理决策要素,分析协同发展决策对线上线下结合发展的零售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零售业务能够推动企业价值及双向发展水平的提升,但无法促进实体零售业务的突破,实施"实体+网络"双向协同发展策略的企业各个业务价值均存在小幅提升。
关键词:
实体零售 网络零售 协同发展 企业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艳兴 潘竟虎 陈蜒 张建辉
采用ESDA、GWR、重心转移、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构建的"四化"协调发展模型,对2001、2006和2011年全国343个地级单元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空间相关性、总体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单元四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异显著且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10年间四化协调发展指数的重心均落在河南省境内,重心迁移方向是先向西北方向移动,然后向东北方向移动;四化协调发展类型数目最多的为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地级单元;四化协调发展的热点区域集中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的沿海地带;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城乡人均收入比>城乡人均消费比,只有人均GDP是四化协调发展的正相关因素,城乡收入比整体上表现为负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威 刘满凤
当前我国面临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双重任务,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可行之路。在分析两类产业耦合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测算了2004—2013年我国大陆30个省市区(不含西藏)两类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2004—2013年我国两类产业的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升幅较小,地域分布保持了"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东部地区协调度最高,于2011年率先进入高度协调阶段;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协调度较低,处于中度协调阶段。多数省份协调度低的原因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滞后于传统产业。未来我国需要通过促进传统产业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健全产业创新体系和提高区域产业关联度等措施促进两类产业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琦 汤放华
构建了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洞庭湖区的耦合度、协调度和综合发展值,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序的动态演变上看,2000—2004年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为中度失调,2005年开始转入基本协调,2009年实现中度协调。2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岳阳于2008年最早实现中度协调状态,常德和益阳则分别于2009年、2010年达到中度协调。虽然近14年来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离高度协调状态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经济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江孝君 杨青山 耿清格 王小艳 刘鉴
推动生态—经济—社会(EES)系统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核心需求,通过构建EES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ESDA和面板数据模型,测度分析了2000~2016年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行政单元EES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EES系统协调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中度失调型占据发展类型主体,空间上形成"东北高、西南低"的发展格局,高协调区位于长三角及中西部省会等核心城市;(2)EES系统协调发展呈"等级化"特征,协调度由高到低呈"金字塔"型分布,呈"集群化"特征,城市群内城市协调度整体较高;协调度区域差异特征显著,下游优于中上游,沿江城市优于非沿江城市;(3)EES系统协调发展呈现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热点区域H-H型集中,冷点区域L-L型较多,局域关联与冷热点空间格局总体表现出沿海优于内陆、下游优于中上游的分异特征;(4)EES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格局是EES子系统发展、自然区位、战略与政策、空间邻近效应等因素综合驱动形成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