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4)
- 2023(6137)
- 2022(5121)
- 2021(4678)
- 2020(3790)
- 2019(8413)
- 2018(8449)
- 2017(15693)
- 2016(7865)
- 2015(8757)
- 2014(8045)
- 2013(7868)
- 2012(7166)
- 2011(6356)
- 2010(6619)
- 2009(6003)
- 2008(5791)
- 2007(5077)
- 2006(4471)
- 2005(3752)
- 学科
- 业(29377)
- 济(29015)
- 经济(28987)
- 管理(28569)
- 企(22848)
- 企业(22848)
- 技术(14143)
- 中国(13754)
- 技术管理(11307)
- 方法(8961)
- 地方(8495)
- 业经(7715)
- 数学(7285)
- 数学方法(7225)
- 工作(6950)
- 财(6908)
- 服务(6881)
- 制(6843)
- 农(6729)
- 城市(6069)
- 理论(5493)
- 银(5243)
- 银行(5238)
- 服务业(5188)
- 行(5090)
- 产业(5070)
- 贸(5065)
- 贸易(5058)
- 划(4875)
- 易(4850)
- 机构
- 大学(103702)
- 学院(103420)
- 管理(45517)
- 济(43518)
- 经济(42296)
- 理学(38923)
- 理学院(38489)
- 管理学(38114)
- 管理学院(37863)
- 研究(33474)
- 中国(25060)
- 京(22004)
- 财(19460)
- 科学(18896)
- 江(16353)
- 中心(15665)
- 财经(14761)
- 所(14705)
- 范(14026)
- 师范(13943)
- 北京(13668)
- 州(13523)
- 经(13405)
- 研究所(13048)
- 院(12998)
- 经济学(12959)
- 业大(11902)
- 商学(11685)
- 商学院(11553)
- 经济学院(11497)
- 基金
- 项目(73337)
- 科学(60154)
- 研究(56795)
- 基金(53331)
- 家(45393)
- 国家(44987)
- 科学基金(40744)
- 社会(38869)
- 社会科(36892)
- 社会科学(36882)
- 省(29610)
- 基金项目(29145)
- 教育(24583)
- 自然(24350)
- 划(24178)
- 自然科(23923)
- 自然科学(23921)
- 自然科学基金(23519)
- 编号(22687)
- 创(22028)
- 创新(19438)
- 资助(18461)
- 成果(18177)
- 发(16668)
- 国家社会(16464)
- 重点(16003)
- 课题(15422)
- 部(15100)
- 制(14900)
- 项目编号(14564)
共检索到161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军 黄伟杰 杨浩天
网格化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基础、机制支撑和技术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城市管理向管理与服务职能并重的模式转换。城市网格化管理需要进行智慧化升级,依托技术实现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精细化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创新。未来再以服务深化为目标,根据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需要,构建一个基于城市大数据支撑的我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全响应服务系统。
关键词:
城市管理 网格化 公共服务 智慧化升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刚 邬伦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它基于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与生态,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塑造城市公共价值并为生活其间的每一位市民创造独特价值,实现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从创新范式转变的角度对创新2.0时代从传统城市、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城市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智慧城市的特征,介绍了国际上智慧城市的实践,并以北京智慧城管建设为例介绍了北京市在智慧城市方面的探索。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丰
<正>书名: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作者:于丽宏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ISBN:9787547286876出版时间:2022年8月定价:45元作为人类文明发展重要标志之一的图书馆,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机构,千百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人类文化教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撑。发展至今,图书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存储信息资源的场所,随着图书馆从最初的传统图书馆,进化到自动化图书馆、复合型图书馆阶段,跨越数字化图书馆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巧 石大千 刘建江
基于2005—2015年中国1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并运用PSM-DID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平均而言使城市技术创新水平提高了17%~19%。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技术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春国 张晓哲
智慧银行的由来2009年,IBM发布了"智慧地球"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围绕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银行"等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为大家所熟知。(一)新世纪以来客户结构的改变是智慧银行产生的动因历史上我国有三次生育高峰,即1950~1957年之间的战后恢复性生育高峰、1962~1971年的灾后延续性生育高峰和1981~1990年的自然结构性生育高峰,而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三次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群已经成为银行的主要客户,年龄结构呈现明显分布特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龙鹏 钟易霖 汤志伟
基于中国2001~2016年的城市数据和2012年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试验,利用双重差分法从影响路径、动态效应、异质性三个维度研究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推动了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主要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赋能两种途径发挥作用;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创新效应在当期不能显现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效应逐渐增强;在人力资本水平高、科技财政支出强度与人口规模大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更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璐 王书华 范瑞
基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将2012年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本文使用2007—2018年中国1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检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可以促进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在不同人口规模、不同经济规模以及不同特征的城市中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政府科技支出和优化创新环境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雪锋 王成
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是空间经济学的重要命题,但是智慧城市在要素集聚的基础上渗透了新兴信息技术,使得创新效应倍增,这一判断尚未引起学界重视。从系统集成视角对智慧城市建设诱发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选取2001—2013年的时间跨度,对杭州市智慧城市的技术创新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杭州市智慧城市的核心解释变量宽带网络接入户数、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投资额、网络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企业数对技术创新效应代表性指标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专利申请授权量以及新产品产值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投资额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及新产品产值的正向推动作用较大,网络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企业数对专利申请授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晓慧
图书馆是老年人汲取文化食粮、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但受制于生理条件、教育水平和数字公共服务发展状况等因素,传统图书馆在服务老年读者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智慧图书馆的泛在互联特征、智能设备嵌入和大数据的应用为图书馆提升老年读者服务工作能力和质量提供了支撑。智慧图书馆驱动下老年读者服务应以智慧空间服务为基础、以智慧文献服务为重点、以智慧信息服务为延伸,构建起面向老年读者的智慧阅读服务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章认为需要从加强老年读者服务宣传、培育专业的智慧馆员、优化老年人智慧阅读服务体验、加大老年读者信息保护力度等多方面着力。
关键词:
老年读者 智慧图书馆 服务创新 智慧阅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唐燕 刘小榕 李健
智慧图书馆是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下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如何实现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促使智慧图书馆向多元化空间服务模式转变,是当下图书馆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外典型智慧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与空间再造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注重社交协作空间、数字创意空间、劳动力孵化空间等特色空间的建设,提供多元化数字人文服务。我国图书馆可以加强数字人文服务空间再造,开展数字人文咨询、数据管理、社交协作、创意制作、劳动力孵化、数字人文素养培养等数字人文服务,全方位提高图书馆空间的智慧服务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勇 朱懿
智慧社区建设为社区公共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基于对广西北海市"阳光红页""农事网通"智慧政务服务平台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智慧社区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主要通过项目推动、党建引领、平台建设和机制保障来实现。其中,项目推动以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或引入市场化等模式落地。党建引领突出价值、主体、技术、内容引领区域化党建强政治、平安化服务强法治、柔性化服务强德治、规范化协商强自治、智能化服务强智治的"五治"融合。平台创新侧重便民服务、诉求表达和政务公开。机制保障涵盖机构、人才、方案、经费等内容。最后,本文提出的关于智慧社区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的管理启示是努力实现党建、公共服务与智慧社区,智慧社区与"三社联动",智慧社区与"五治"融合的相互嵌入和复合。
关键词:
智慧社区 服务供给机制 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玲玲 刘承水 史兵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本文首先提出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从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分析,其次分析了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等网格化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各个区的优势特点,最后提出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基于一定基础之上才可能实施成功,并对此进行了探索性解析。
关键词:
城市网格化管理 创新理念 机制 北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秀林 赵华平 张所地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发展模式,为城市创新提供了更有利的空间环境。文章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产出的作用机理,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促进城市创新产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时空信息基础设施、高科技人才、政府引领和产业结构升级等途径实现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产出的边际效应呈上升趋势,是导致城市间创新产出差异显著的重要原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谢伟山
君智将战略分为战备和战役,战略直指人心,战备塑造人心,战役引爆人心。2022年的太阳已像春蚕一样醒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千行百业的企业家每一天都像在拆盲盒,在明朗天空下自由奔跑的景象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即便是那些总会勇于捕获第一道阳光的业界高手,也敏锐地感觉到时光列车行速渐缓: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退、通胀居高不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晓书 吴小东 姚清宇
本文基于中国22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创新的时空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约束。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可对区域创新产生长期而深远的积极影响,并且试点政策对经济特征相近地区的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对地理区位相邻城市的空间影响却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科技投入与互联网发展均正向中介试点政策与区域创新的内在联系,并且在三大机制变量的调节作用下,智慧城市建设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还可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显示,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驱动效果在不同城市区位、等级、性质以及规模条件下存在异质性特征,东、中部地区、一二三线城市、非资源型地区、非老工业基地以及大中规模城市的智慧化转型,对区域创新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