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7)
- 2023(4565)
- 2022(3608)
- 2021(3122)
- 2020(2533)
- 2019(5478)
- 2018(5797)
- 2017(10165)
- 2016(5619)
- 2015(6375)
- 2014(6472)
- 2013(6101)
- 2012(5485)
- 2011(4990)
- 2010(4925)
- 2009(4662)
- 2008(4645)
- 2007(4273)
- 2006(3596)
- 2005(3317)
- 学科
- 济(18208)
- 经济(18169)
- 管理(16459)
- 业(13253)
- 企(11522)
- 企业(11522)
- 学(6201)
- 制(6194)
- 中国(6181)
- 财(6157)
- 方法(6053)
- 农(5664)
- 体(5519)
- 业经(5193)
- 理论(5158)
- 数学(4603)
- 数学方法(4529)
- 教育(4457)
- 银(4136)
- 银行(4123)
- 行(3894)
- 务(3882)
- 财务(3861)
- 财务管理(3855)
- 融(3818)
- 金融(3811)
- 企业财务(3651)
- 地方(3501)
- 农业(3466)
- 和(3399)
- 机构
- 学院(78630)
- 大学(77759)
- 研究(27606)
- 管理(27188)
- 济(26543)
- 经济(25680)
- 理学(22966)
- 理学院(22689)
- 管理学(22123)
- 管理学院(21975)
- 中国(20382)
- 科学(17460)
- 京(17165)
- 农(14652)
- 所(14114)
- 财(14052)
- 江(12998)
- 研究所(12834)
- 中心(12588)
- 业大(12075)
- 范(11941)
- 师范(11769)
- 农业(11483)
- 北京(10693)
- 财经(10625)
- 技术(10562)
- 院(10354)
- 州(10160)
- 经(9572)
- 师范大学(9299)
- 基金
- 项目(52333)
- 科学(40481)
- 研究(39734)
- 基金(36073)
- 家(31939)
- 国家(31628)
- 科学基金(26312)
- 社会(24156)
- 社会科(22541)
- 社会科学(22534)
- 省(21280)
- 教育(18853)
- 基金项目(18440)
- 划(18080)
- 编号(17243)
- 自然(16355)
- 自然科(15937)
- 自然科学(15930)
- 自然科学基金(15630)
- 成果(14899)
- 资助(14288)
- 课题(12729)
- 重点(11982)
- 发(11167)
- 部(11032)
- 创(10814)
- 体(10723)
- 项目编号(10625)
- 年(10543)
- 创新(9988)
共检索到122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波 张睿 王成礼
智慧社区共同体是现代信息技术驱动社区发展所形成的新的联合体,是责任、权益、信任、情感及和谐要素的融合体。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时、高效、迅速、精准的治理工具与传统社区治理相区别,但也极易滋生对信息技术治理的过度依赖或迷恋,将工具理性极化,威胁甚至破坏智慧社区共同体的形成。目前,智慧社区共同体构建的首要任务就是破解工具理性所造成的危害,预防工具理性的潜在风险,以共同体价值理性超越工具理性,逐步建成彼此认同、关爱互信、守望相助、温馨和谐的美好家园。
关键词:
智慧社区 共同体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鑫
德性知识论中关于理智德性的论述,为分析如何通过学校课程知识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问题,在知识论层面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解释。理智德性本质上讨论了主体作为认知者,在确认信念、知识及其他重要概念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品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个信念,在当下是有德性的、也是恰当的。学校课程知识体系是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教育目的的主要媒介,通过学校课程知识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终极价值追求是实现学生个体理智德性的发展。学校课程知识体系以符号的形式呈现、论述、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以彰显理智德性为目的。通过学校课程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获得作为“知识能力”的理智德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必然路径,培养学生获得作为“思想品格”的理智德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终极价值追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德林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世界性问题日益尖锐,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应运而生。这一思想以共同价值为诉求、共同治理为手段、共同繁荣为目标,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时代性、实践性等理论特征,蕴涵了"和"、"善"、"共生"、"义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和方法,为应对和化解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明琨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逐渐丰富与完善,党的十九大更是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略,并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文章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基于全球视野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它内含国际权力观、整体安全观、共同利益观、新型文明观、全球生态观,是对传统绝对的国家权力观、片面的个体安全观、狭隘的国家利益观、偏执的普世文明观、功利的生态逆持续观的多重超越,是一种崭新的全球治理观。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思想 超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作亮
习总书记把"更好的教育"摆在人民"十大期盼"的首位,并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了"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理念,2012年下发的《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实践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2014年教育部的第16项工作要点要求全面构建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标准体系。这些均要求高师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造就具有"实践智慧"的未来教师——师范生。师范生实践智慧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静 常海洋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建立融洽、和谐的合作氛围,以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念为纽带,提倡赋予教师领导权力,追求以规则为保障的制度关系。由于一些组织或群体对专业学习共同体内涵把握不当导致概念泛化,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特质误读导致实践偏差。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应当营造包容冲突的合作氛围,追求涵盖个人愿景的共同愿景,提高教师"共享性领导"的意识,建构以情感为纽带的身份关系。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学习共同体 教师合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培东 张婷婷
社区学习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性、专门性的学术概念提出至今不过10年时间,但已经成为社区教育领域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新兴研究领域,丰富多样的实践更是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内涵特征来看,只有同时具备本质意志、交互学习、生命成长、有机整体这四个典型特征的学习组织、学习团队,才能被称为"社区学习共同体",参与其中的居民才能享受"共同体生活"。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有利于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提高社区教育发展水平、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
关键词:
社区学习共同体 概念演变 内涵 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国新 项秉健
我们把人的价值分为生命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实现生命性价值的内在条件是生命的自觉、不忘初心的耕耘和在"故乡"中存在。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实现人生命性价值的重要路径,从学习本质上看,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生命学习和生命成长,是基于生命自觉的主动学习;从学习方式上看,社区共同体的学习是多向互动、知行合一、享受过程的学习;从学习收效上看,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实现生命状态的积极转变并共建起精神家园。生活其中的平民,尽管不能让自己的"样子"更光鲜,却实实在在地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让平凡的人生活出"味道"来。
关键词:
生命性价值 社区学习共同体 成人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品
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已经历时十年,主要集中在概念与特征、意义与价值等五个方面的研究。在未来,研究的趋势与重点是:社区学习共同体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政府如何在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中发挥作用;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与构建的多样化及差异化;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资源如何整合等。《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鼓励发展民间学习共同体"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的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等政策,将开启社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境界。
关键词:
社区学习共同体 成人共同学习 研究综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国新
现代社会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开放与共享"。社区教育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无围墙的教育,社区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其教育机构具有开放的特点;同时,由于社区教育的个性化显著,单个办学机构根本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是解决现实困境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共同体 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项秉健 汪国新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共同学习,不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群"的学习,也不是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环境中"群"的学习,而是温暖的生命成长的"群"的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富有内生性成长力的生命体,社区是它们的成长生态位。通过对社区学习共同体"根"、"干"和"果"的观察与分析,才能得以窥见其生命性内源、生命性机理及其生命性价值。社区学习共同体并非一种人为的设计,正是借助于生命成长定义的共同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才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关键词:
社区 共同学习 生命性 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占梦君 谢莉花
职普融通是构建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当前,职普融通的工具性价值已在我国得到普遍认可,但对其应然价值取向与本体目标分析的研究较少。基于马克斯·韦伯的理性二分法,职普融通在价值取向上应克服极端的工具主义倾向与片面的价值主义倾向,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二重维度的统一。在目标向度上,应逐步超越工具理性,从追求兼具横向与纵向平衡的产业人才结构到建构基于主动选择的类型分流教育,最终落实、统一到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终身成长与全面发展上来。在推进策略上,应指向产业、教育与人的基础性、中介性与终结性三重目标维度,通过完善教育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与时空结构来推进职普融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全面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源源
认为MPA教育的教育目标、办学思路、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中既展示了价值理性,也包含有工具理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MPA教育的工具理性显得更为突出,这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提出有必要以价值理性为主导,以工具理性为载体,重构MPA教育,使之全面发展。
关键词:
MPA教育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新 来钇汝 秦丹
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实践价值与发展前景,在教育领域却遭遇了巨大阻力,其根源在于当前智能教育领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与博弈。智能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并非不可调和,而是可以通过辩证的方法实现协同统一。智能教育应坚守“培育学生生命自觉”的使命,禁止用技术“神话”催生教育焦虑,尊重教师工作的创造性,防止技术凌驾于教师“主体”之上并把技术的工具属性强行赋予教师。
关键词:
智能教育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