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5)
2023(8046)
2022(6453)
2021(5935)
2020(4809)
2019(10896)
2018(10486)
2017(20915)
2016(10866)
2015(12725)
2014(12749)
2013(12666)
2012(11136)
2011(9691)
2010(9780)
2009(8939)
2008(9063)
2007(7814)
2006(6501)
2005(5777)
作者
(30563)
(25600)
(25187)
(24139)
(16555)
(12387)
(11396)
(9712)
(9548)
(9133)
(8621)
(8574)
(8033)
(8009)
(7988)
(7941)
(7419)
(7402)
(7353)
(7299)
(6285)
(6194)
(6175)
(5743)
(5734)
(5653)
(5647)
(5375)
(5186)
(5005)
学科
(54610)
经济(54548)
管理(38326)
(38211)
(33250)
企业(33250)
方法(30553)
数学(27268)
数学方法(27089)
(14454)
中国(14170)
业经(12169)
(12029)
(9761)
(9751)
贸易(9749)
财务(9710)
财务管理(9689)
(9462)
(9236)
企业财务(8981)
(8787)
金融(8786)
理论(8567)
(8562)
地方(8366)
(8290)
银行(8284)
(7903)
农业(7666)
机构
学院(163623)
大学(162649)
(72858)
经济(71703)
管理(66818)
理学(59168)
理学院(58651)
管理学(57899)
管理学院(57592)
研究(48204)
中国(36554)
(34234)
(32016)
财经(28277)
科学(26859)
(25968)
经济学(24490)
(22501)
经济学院(22332)
中心(22260)
(22183)
(22045)
财经大学(21557)
业大(21323)
研究所(20481)
商学(19653)
北京(19556)
商学院(19492)
(18838)
师范(18657)
基金
项目(112351)
科学(90820)
基金(85306)
研究(81444)
(73078)
国家(72515)
科学基金(64372)
社会(55686)
社会科(53173)
社会科学(53161)
基金项目(44049)
(42941)
自然(40983)
自然科(40139)
自然科学(40129)
自然科学基金(39459)
教育(38370)
资助(36014)
(35736)
编号(30171)
(26107)
重点(24740)
国家社会(23952)
成果(23882)
(23853)
(23458)
教育部(23405)
人文(22873)
创新(22285)
科研(21759)
期刊
(70245)
经济(70245)
研究(45649)
(26408)
中国(24887)
管理(24038)
学报(23117)
科学(21086)
(19004)
大学(18361)
学学(17578)
技术(16997)
(15619)
金融(15619)
财经(15081)
教育(13821)
经济研究(13351)
(12948)
农业(12887)
业经(11453)
问题(9302)
商业(9288)
(8362)
统计(7970)
技术经济(7871)
(7490)
(7436)
(6942)
理论(6906)
世界(6841)
共检索到223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树山   谷城   张佩雯   董旭达  
提升供应链韧性是国民经济稳健循环的基础,亦是保障经济社会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10—2020年我国地级市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智慧物流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慧物流提高了供应链抵抗力和供应链恢复力,即智慧物流可以显著促进供应链韧性提升,而扩大企业市场战略布局、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供应链效率则是重要影响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市场地位低企业、产业链下游、交通条件便利以及智慧物流空间联系强度高地区的企业,智慧物流对供应链韧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拓展了智慧物流效应的研究范畴,为我国政府优化智慧物流政策和提升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煜昊   马野青   承朋飞  
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167个地级市804个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应用文本分析构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的异质性指标,通过供应链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创造能力3个维度测度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从微观层面探讨跨境电商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的方向和机制。文章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有助于企业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数字基础设施是赋能的3个重要机制,在不同分位数、产业和企业表现出明显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成渝、京津冀、长江中游、长三角和珠三角五大城市群的政策效应各具特色。文章的研究对于推动跨境电商良性发展、加强企业供应链韧性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阿布都瓦力·艾百   米尔卡米力·多力昆   赵振男  
选取2011-2021年的省级数据,构建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农村数字化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数字化的发展能够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正向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最弱。因此应重视农村数字化转型在粮食供应链韧性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农村数字化转型阶梯式发展,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可靠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金城  
推动“补链”“延链”“强链”是产业链韧性提升与产业链安全构建的关键,而这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广泛参与和规模化应用。工业智能化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典型代表,势必会对产业链韧性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从多维度构建并测算工业智能化指数,利用样本数据定量检验工业智能化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且这一作用在经过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要素高效配置及知识溢出是工业智能化作用于产业链韧性的主要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工业化阶段、小市场规模、沿海及北方地区工业智能化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工业智能化效果的发挥依赖于外部环境,人力资本积累与市场化改革均会增强工业智能化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健飞  
本文在构建智慧物流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我国2015-2021年的省域层面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智慧物流发展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慧物流发展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且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从作用机制来看,智慧物流发展会促进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继而起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最后,提出尽快制定支持智慧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推动智慧物流标准化发展,强化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协同发展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晓梅   刘姗姗  
随着供应链系统面临的环境高波动性、不确定性风险提升,数据要素成为供应链系统提升风险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的关键因素。从主体与关系两个维度,基于供应链网络特征构建供应链韧性衡量指标,采用2015—2022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的赋能机制。基准回归分析表明,数据要素能够显著增强供应链主体韧性和关系韧性的赋能效应,即数据要素可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主要通过赋能激发创新效应,进而增强供应链主体韧性;赋能激发信息效应,进而增强供应链关系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的赋能效应会因不同企业规模和所属行业、所在地区运营环境以及市场化水平而存在异质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铭璐   张树山   谷城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面板数据,研究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智慧物流显著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在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和通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具有时间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在样本期后期(2015—2021年)、东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智慧物流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运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缓解行政壁垒,促进市场整合,从而增强产业链的资金可得性和上下游关联关系,提高产业链韧性。因此,在我国产业链韧性需要迫切提升的关键阶段,应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物流持续健康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完整且有韧性的产业链;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市场整合作为提升产业链韧性的着力点,更好发挥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谷城   张树山   刘赵宁  
数字经济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深度融合,催生物流业智慧化新业态。聚焦供应链韧性,深入探究物流业智慧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对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1年我国281个地级市及其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基础要素投入、智慧应用、发展效益三个维度构建物流业智慧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各地级市物流业智慧化水平,进而从供应链韧性视角,将供应链韧性解构为上下游企业间供需维持、供需匹配、供需升级三个维度,考察物流业智慧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物流业智慧化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缓解资源约束,从而提升企业绩效,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物流业智慧化能够助力企业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定,促进供需维持;能够帮助企业供需两端快速对接,促进供需匹配;能够改善企业供需关系和供给质量,促进供需升级。这说明,物流业智慧化可以通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供需维持、供需匹配、供需升级三种机制路径促进企业绩效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小微企业、产业链下游企业、强数字基础地区企业、交通条件便利地区企业,物流业智慧化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强。因此,应充分把握物流业智慧化发展机遇,加强流通安全体系建设和物流平台信息化建设,促进供需高效对接,提升物流业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深度融合。同时,应着力提升供应链韧性,建立健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供需维持、供需匹配、供需升级机制。此外,还要结合企业及其所在行业和地区特点,分类型、分行业、分地区分类施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洁梅   林曾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举措,也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引擎。以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数据,将研究时间设置为2010—2021年,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果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高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高信息化程度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驱动效应最为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加快农村三产融合步伐、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助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且经中介效应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稳健。基于此,提出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深度激发农村三产融合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差异化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有所裨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佳荣   同雪莉  
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样本时间区间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配置能够强化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用于产业链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低创新要素错配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光勤   邱欣悦  
文章构建了2008~2018年60个国家的“国家—行业—年份”三维面板数据,考察双向FDI互动发展对全球价值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双向FDI互动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全球价值链韧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双向FDI互动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提升各国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从而促进各国全球价值链韧性的提升;在服务业、价值链上游行业以及经济环境良好国家,双向FDI互动发展对全球价值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双向FDI互动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弥补资源禀赋不足和改善制度环境,促进这些国家全球价值链韧性的提升。文章的研究结论肯定了双向FDI互动发展对全球价值链韧性的积极作用,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悦   周永新   郑秀峰  
在全球产业链安全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探索供应链金融生态如何赋能产业链韧性以应对复杂形势,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国内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供应链金融生态影响产业链韧性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1)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共生水平对产业链韧性具有正效应;(2)供应链金融生态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但分维度效果存在区域差异,具体表现为对东中部创新能力作用更明显,对西部产业多样化提升更显著;(3)进一步空间效应分解发现,供应链金融生态中信息流系统的溢出效应更强,物流与外部环境系统的直接效应更明显,资金流系统则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为推动产业链向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应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增强韧性,关注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均衡与共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任之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析法构建反映企业数字技术应用程度的指标,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考察数字技术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可以显著促进供应链效率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技术主要通过提高供需匹配精准度和降低外部交易成本推动供应链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供应链效率的促进效果在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以及竞争程度较强的行业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加快构建数字化供应链以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茜茜   高翔   黄建忠  
工业机器人凭借其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技术应用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广泛应用已成为提升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战略工具。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以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工业机器人数据,从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双侧视角,探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对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增强了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采用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策略和进行多重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依然显著;具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般贸易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从影响机制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主要通过资本深化效应、技术创新效应、生产率效应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影响中的来源风险、断裂风险和行业扩散效应。本文为运用智能化、自动化手段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助力中国制造业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越  谢玉湘  宁博  梁师赫  
智慧法院是新时代我国司法改革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进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本文以2018~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智慧法院建设评价指数,证实智慧法院显著提高了地区内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并且发现,智慧法院有助于提高司法便利性和改善司法效率是两条潜在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地,对于民营企业、信贷获取能力较弱或诉讼风险较大的企业,以及行业竞争激烈或位于经济欠发达城市的企业而言,智慧法院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最后还发现,智慧法院削弱了新冠疫情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和盈利能力的负面冲击,提高了我国微观经济发展的韧性。本文首次将数智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创新实践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为我国“十四五”时期持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以及加速形成数字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