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4)
- 2023(14770)
- 2022(12161)
- 2021(10933)
- 2020(8786)
- 2019(19435)
- 2018(18601)
- 2017(35098)
- 2016(18569)
- 2015(20788)
- 2014(20731)
- 2013(20592)
- 2012(18866)
- 2011(17141)
- 2010(17549)
- 2009(16428)
- 2008(15142)
- 2007(13742)
- 2006(12488)
- 2005(11105)
- 学科
- 济(85708)
- 经济(85624)
- 业(55422)
- 管理(49455)
- 企(40070)
- 企业(40070)
- 农(35324)
- 中国(32001)
- 方法(28209)
- 地方(27482)
- 融(26720)
- 金融(26720)
- 银(24967)
- 银行(24919)
- 业经(24580)
- 数学(24575)
- 数学方法(24416)
- 行(24226)
- 农业(23571)
- 财(19538)
- 制(18596)
- 贸(15862)
- 贸易(15846)
- 易(15351)
- 学(15195)
- 产业(15091)
- 发(14708)
- 技术(13925)
- 地方经济(13640)
- 环境(13156)
- 机构
- 学院(271936)
- 大学(264255)
- 济(116152)
- 经济(113808)
- 管理(100728)
- 研究(97093)
- 理学(86502)
- 理学院(85484)
- 管理学(84162)
- 管理学院(83672)
- 中国(77973)
- 科学(59378)
- 农(57514)
- 京(55625)
- 财(50683)
- 所(49517)
- 中心(45693)
- 研究所(45103)
- 业大(44320)
- 农业(44151)
- 江(41754)
- 财经(39879)
- 经(36156)
- 经济学(35792)
- 范(35348)
- 北京(34934)
- 师范(34872)
- 院(34151)
- 州(33979)
- 经济学院(32424)
- 基金
- 项目(182992)
- 科学(143977)
- 研究(131856)
- 基金(131466)
- 家(115897)
- 国家(114837)
- 科学基金(97834)
- 社会(86921)
- 社会科(82501)
- 社会科学(82483)
- 省(75056)
- 基金项目(70078)
- 划(61568)
- 自然(61298)
- 自然科(59882)
- 自然科学(59868)
- 自然科学基金(58791)
- 教育(58001)
- 编号(51859)
- 资助(51646)
- 发(46641)
- 重点(41505)
- 成果(40562)
- 创(39460)
- 部(38504)
- 发展(37302)
- 课题(37174)
- 创新(36834)
- 展(36722)
- 国家社会(36305)
- 期刊
- 济(135762)
- 经济(135762)
- 研究(79102)
- 中国(59772)
- 农(58532)
- 学报(46132)
- 科学(42767)
- 融(40126)
- 金融(40126)
- 农业(38587)
- 财(35913)
- 管理(35796)
- 大学(35145)
- 学学(33782)
- 业经(27054)
- 教育(25193)
- 技术(24436)
- 经济研究(21467)
- 财经(19479)
- 问题(17958)
- 业(17890)
- 经(16941)
- 商业(14398)
- 版(14360)
- 科技(13849)
- 技术经济(13177)
- 业大(13015)
- 贸(12543)
- 世界(12361)
- 现代(12030)
共检索到417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珂
本文以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份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相应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各个指标的数值,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智慧物流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智慧物流能有效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和物流产业智慧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智慧物流通过扩大物流规模产生的中介效应助力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最后,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蓓蓓
<正>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日益加深,其共同构成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在此背景下,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23年7月隆重推出《乡村振兴系列丛书:图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该书以《“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为蓝本,其通过精心的图解设计,将规划中复杂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形和图片,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延展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贺剑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针对行业特点开展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创新产业发展新路径。而旅游信息化建设则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各地区开始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智慧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门方向。但是,乡村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业态具有自身特点,如何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乡村智慧旅游发展,是当前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乡村旅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智慧乡村旅游发展提出适当发展建议。
关键词:
信息化 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咏 王宇譞
乡村产业融合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也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能起到促进乡村产业创新及农民增收、优化乡村产业结构、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环境较差、融合主体带动力较弱、产业融合层次较低、融合人才匮乏等问题,未来要对乡村产业融合环境进行优化、增强产业融合主体的带动力、深化农村产业融合程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
关键词:
乡村产业融合 驱动因素 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逯苗苗 周思思
本文基于2015-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测算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各省份之间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关联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关联关系数量与网络密度呈现上升趋势,网络等级度与图效率呈现下降趋势;位于板块Ⅰ的北京、天津等10省是净溢出省份,能够有效溢出产业融合发展理念。位于板块Ⅲ的江苏、湖北等8省是双向溢出省份,能够承担双向引导角色,是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关键。地理位置、数字技术、经济增速、乡村投资与乡村收入所构成的差异矩阵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网络结构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曼 庄晋财 孙泽南
乡村产业融合是中国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和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在城乡要素市场分割的背景下,城乡要素共生与乡村产业融合之间需要协同匹配。通过多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城乡要素共生模式的差异性及其对乡村产业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各模式的共性看,城乡要素共生以要素质参量兼容、共生频率深化、共生界面稳定为前提,最终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从依存条件的差异性看,要素属性、交易维度和主体特质的差异影响共生界面的生成,形成契约性共生、一体化共生、平台型共生三种类型;从影响效应的差异性看,共生关系的产业跨度、关系形态和关系结构影响乡村产业融合的模式,形成纵向延伸融合、横向交叉融合、产业链网融合三种模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申军波 石培华 张毓利
乡村文旅产业在催生旅游新业态,形成新的生活方式,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内生动力尚未充分激发、缺乏深度融合、产业空心化、乡村治理机制有待完善等发展瓶颈仍有待破解,应以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突破口,推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乡村文旅产业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 创新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宾宾 魏杰 宗义湘 王俊芹
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拓宽乡村产业发展空间的有效渠道,文章基于熵值法,以河北省作为实证对象,测算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分维度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河北省11个地级市可分为三个梯队,分别是发展实力较强、发展实力中等、发展实力较弱,其中,9个地级市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测算得分高于或接近测算均值,分维度指数测算结果表明11个地级市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各具特色。
关键词:
乡村产业 产业融合 熵值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晓曦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本方式。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经济提质增效的手段,也是一个动态化的创新过程,更是一个高效、智慧的内融状态。当前,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我国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卓有成效,以数字技术推动多业态产业融合,以电子商务引领乡村产业结构重塑,以金融科技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但也存在投入不足、人力资源支持不足及科技创新供给力不足等问题。美国、南非的精准农业模式,德国的大数据共享数字农业模式和英国数字网络新型订单农业模式,对完善我国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为此,我国在推进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应注重从政策体系、投入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等方面加以推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勇军 王庆生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创意、休闲体验、展示和技术途径实现融合,并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可围绕"基础研究→技术集成→内容制作→策划融合→营销与服务、品牌经营→衍生产品开发与营销、品牌再延伸→消费者购买环节"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价值网络。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看,主要有政府、乡村集体、外来投资商和乡村居民个体,并由此形成多种融合发展模式。
关键词:
乡村文化旅游 产业融合 融合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忠艳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产品电商与物流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产品电商物流的主体因素、技术因素、硬件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是农产品电商与物流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农产品电商与物流融合发展的侧重点,即提高信息技术处理水平、注重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联动、提高农产品电商物流人员的管理水平等。
关键词:
农产品 电商 物流 融合发展 影响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依绍华
乡村智慧物流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组成部分,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多项智慧物流政策支持乡村物流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惠民补贴、改善农产品供应链等方面强化乡村物流智慧化,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挥显著作用。当前我国乡村智慧物流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但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应用推广、信息标准体系构建和人才专业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本文在分析总结乡村智慧物流发展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基础上,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乡村物流智慧化发展路径:构建高效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壮大乡村物流餐饮主体、优化物流网络体系和终端配送服务网络、完善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等,以期更好推动乡村物流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瑞怀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重新定义农村产业融合概念并重构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金融支持影响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具体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在逐年提升,但以融合路径方面的提升为主,融合成效提升不明显,融合可持续自2016年开始加速提升,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存在不明显的区域差异并在逐年缩小。第二,整体看,以信贷支持为主的正规金融、传统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提升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不利于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正向影响低于传统金融。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支持和财政支持均采用以规模的增量扩张为主的粗放方式支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提升,在引导高质量发展即促进融合成效和融合可持续提升的积极作用有待增强;农业保险虽然会对融资可持续产生正向影响,但仅作为传统金融的补充手段发挥辅助作用;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会强化金融支持对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静
本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融合SOM网络的产业融合演化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模型确定影响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权值,并根据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阶段,将SOM网络定量地模拟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这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即使处于较高水平,新产生的融合障碍影响因素过大,同样会使产业融合水平重新回到融合准备阶段。
关键词:
SOM网络 文化创意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耀华
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中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战略。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不仅为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有效推动了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与集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成为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关键,商贸流通产业集聚也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因此,本研究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展开城乡融合发展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路径机制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