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8)
2023(14733)
2022(12501)
2021(11316)
2020(9452)
2019(21676)
2018(21071)
2017(39602)
2016(21892)
2015(24799)
2014(25104)
2013(24854)
2012(23058)
2011(21057)
2010(21300)
2009(19730)
2008(19671)
2007(17850)
2006(15831)
2005(14452)
作者
(68479)
(57333)
(57264)
(54133)
(36002)
(27654)
(25917)
(22448)
(21555)
(20424)
(19519)
(19028)
(18318)
(18060)
(17970)
(17760)
(17616)
(16997)
(16569)
(16457)
(14585)
(14142)
(13994)
(13141)
(12922)
(12911)
(12721)
(12644)
(11671)
(11538)
学科
(95787)
经济(95656)
管理(60340)
(58566)
(45234)
企业(45234)
方法(38143)
数学(33542)
数学方法(33188)
中国(29351)
(28398)
地方(25010)
(22533)
业经(22300)
(20401)
(19062)
贸易(19049)
农业(18993)
(18688)
(18432)
(16080)
银行(16011)
(15644)
金融(15642)
(15405)
环境(14823)
技术(14058)
(13745)
(13630)
地方经济(13436)
机构
学院(323156)
大学(321707)
(131790)
经济(129072)
管理(118328)
研究(116173)
理学(101248)
理学院(99967)
管理学(98200)
管理学院(97593)
中国(86704)
科学(74567)
(69257)
(66462)
(61590)
(59753)
研究所(56120)
业大(53887)
中心(52781)
农业(52667)
(50182)
财经(46824)
北京(43874)
(43418)
师范(42860)
(42322)
(41168)
经济学(40084)
(39900)
(37859)
基金
项目(214072)
科学(166105)
基金(152626)
研究(150407)
(136035)
国家(134833)
科学基金(113115)
社会(95133)
社会科(90118)
社会科学(90090)
(85848)
基金项目(81082)
自然(73915)
(72584)
自然科(72181)
自然科学(72154)
自然科学基金(70850)
教育(68566)
资助(61596)
编号(59903)
(51119)
重点(49100)
成果(48615)
(45939)
(44487)
课题(42798)
创新(41728)
科研(41638)
计划(41401)
发展(39736)
期刊
(149462)
经济(149462)
研究(93007)
中国(68134)
(61263)
学报(58858)
科学(51609)
(45288)
大学(43050)
管理(42012)
农业(41315)
学学(40803)
教育(34013)
(30759)
金融(30759)
技术(29325)
业经(26298)
经济研究(24188)
财经(23075)
(22294)
问题(20072)
(19838)
(16958)
商业(16078)
技术经济(16061)
(15878)
科技(15693)
业大(15169)
图书(14480)
统计(14446)
共检索到488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超栏  
本文基于扎根理论构建智慧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AHP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测度。其中,构建的智慧物流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共包含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新兴技术应用、安全性建设、人才建设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研究发现:信息系统建设对企业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所有一级指标权重中最高,占比高达34.15%;信息系统搭建、功能维护和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以及智慧物流专业人才规模在智慧物流企业智慧化转型中起关键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琴梅  郭哲宇  
依据我国30个省(区、市)2015—2020年乡村物流相关面板数据,使用熵权法、泰尔指数、莫兰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整体及各区域乡村物流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四大板块间的整体性空间差异不断缩小,但各板块内的差异逐渐扩大并成为发展差距变动的主导因素。(2)高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态势,地理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发展具有显著影响。(3)城镇化水平的正向影响最强,市场开放度主要对中、西部产生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够明显,他们与政府支持度和信息化程度一起影响着我国乡村物流的时空格局形成与演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晓红  富勇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振兴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发展,激发创新活力,绿色金融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2010—2016年黑龙江省13个城市的经济数据,考虑到区域间绿色金融发展的空间相关性,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发展与地区生产总值、金融发展水平、空气质量和碳排放量间空间相关关系与其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游士兵  
研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有意义的,但是研究哪些因素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影响程度如何则更有意义。应用灰色系统中的GM(1,N)模型对影响服务业发展的诸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空间配置和服务业资源禀赋贡献较大,市场开放度贡献不足,这对促进服务业更好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群哲  
碳金融绿色发展有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快速实现。文章利用时序多指标模型对2014—2019年中国碳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中国碳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整体碳金融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区域视角分析,北部沿海、长江及黄河中游经济区的碳金融涨幅较大,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涨幅较小,西南、东北及大西北地区涨幅基本不变。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发现,CDM项目数、新能源公交车运营数、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城市造林覆盖率对碳金融发展起促进作用,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工业增加值则会抑制碳金融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群哲  
碳金融绿色发展有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快速实现。文章利用时序多指标模型对2014—2019年中国碳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中国碳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整体碳金融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区域视角分析,北部沿海、长江及黄河中游经济区的碳金融涨幅较大,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涨幅较小,西南、东北及大西北地区涨幅基本不变。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发现,CDM项目数、新能源公交车运营数、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城市造林覆盖率对碳金融发展起促进作用,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工业增加值则会抑制碳金融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磊  
文章就竞技体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定性分析,对竞技体育发展水平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并基于回归模型对于影响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体投入、国民体质以及地区差异对于区域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均有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栋  吴翔  曹改改  
文章利用中国31个省份1990~2018年的相关数据,对各省的人类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数据分析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的人类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人类发展指数由1990年的0.485上升至2018年的0.773,已跻身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行列。但分地区来看,中国各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较为突出,人类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面临一定的困难。文章为此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诸要素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是:中国的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阻碍了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提升;稳步提高中国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财政对医疗费用的支出比例及提高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提升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雪  袁连生  田志磊  
利用1996-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因素相比,当前政府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对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在经济意义上并不显著。通过将全国地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分组分析表明,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在东部、中部、西部及少数民族自治区对学前教育发展的作用各异。在我国现行学前教育财政体制下,政府投入如果主要用于公办园质量的提高,则其扩大学前教育机会的作用会被抑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桂预风  周冰蕾  
本文对30个省域2005-2016年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构造了基于物流的引力模型空间权重矩阵,建立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物流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区域经济、物流基础设施、劳动力供给和城镇化水平对物流发展水平影响显著,省域物流业的发展存在动态连续性,应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能够更好地揭示物流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舒琪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该行业的总营业额已超过13万亿元。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物流产业区域布局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大量的物流资源都集中在江浙沪、珠三角和京津等地,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较为滞后,其水平明显偏低。一般而言,物流发达的省市往往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物流相对落后的地区基本上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的区域。物流的不均衡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经济发展差距。在区域经济差异日益加剧的社会大环境中,文章从区域物流入手,分析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差异性的驱动因素,旨在为缩小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差异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区域物流以加快产业分工与集聚,以及升级产业结构的方式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第二,我国区域物流的差异性显示出总体降低的发展趋势,与区域经济差异形式几乎吻合;第三,物流的发展受到多类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由高到低的次序为相邻效应、城市化水平、物联网建设、区域坐标、相关政策、政府干预、人力资本以及市场规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鸣晴  李从东  杨卫明  
提出基于智慧物流经济环境、智慧物流经济活动、省域物流业发展规模和智慧物流技术的综合测评体系,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探究2014—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含港澳台地区)的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实现横向空间差异和纵向动态趋势的全面测评。研究显示:(1)根据横向空间差异比较结果,我国各地区的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可划分为较好、一般和较差3个主要类别,总体呈现显著的东、中、西部梯度下降的空间分布特征;(2)根据纵向动态趋势分析结果,我国各地区的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可划分为上升型、下降型、波动型和稳定型4种变化形态,在时间和空间趋势上兼具规律性可循。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霍艳芳   唐海莹   胡慧君  
在对国内外区域物流、区域智慧物流评价体系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遵循指标选取的原则,从物流经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业务量以及智慧物流中的“智慧”4个维度,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的区域智慧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了以往的相关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熵权-灰色度关联法的区域智慧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提出了评价思路,基于天津市、深圳市、上海市、宁波市、武汉市和郑州市等六个地区2020-2022三年的相关数据,对其智慧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本研究可以为我国区域智慧物流发展提供导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珂  
本文以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份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相应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各个指标的数值,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智慧物流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智慧物流能有效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和物流产业智慧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智慧物流通过扩大物流规模产生的中介效应助力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最后,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江涛  黄立玮  周维第  
文章从时间维度出发,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前后相依特征,通过构建一类动态因子模型,分析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变特征及变动原因,并依据模型估计结果和高维变量选择方法,对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识别。结果显示:1984—2019年,我国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整体上有所提升。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降低并于2003年达到最低水平之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入一个持续提升阶段,并在2008年达到最高水平,随后进入了振荡调整阶段,2016年之后高质量发展水平又出现上升的趋势。每个阶段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动的原因各不相同。高质量发展中五大发展理念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同维度的协同提升才是高质量发展应有的内涵。每个理念中都存在相对关键的具体指标,这些关键指标有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机理的理解,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