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4)
2023(4842)
2022(3779)
2021(3587)
2020(2531)
2019(5392)
2018(5139)
2017(9724)
2016(5107)
2015(5503)
2014(5206)
2013(4907)
2012(4393)
2011(3857)
2010(3864)
2009(3525)
2008(3452)
2007(3305)
2006(3091)
2005(2522)
作者
(12355)
(10346)
(10298)
(10039)
(6625)
(4962)
(4732)
(4057)
(3938)
(3624)
(3530)
(3516)
(3320)
(3209)
(3186)
(3146)
(3076)
(2995)
(2970)
(2890)
(2498)
(2486)
(2486)
(2405)
(2387)
(2370)
(2303)
(2201)
(2085)
(2061)
学科
(18705)
经济(18569)
管理(14980)
(13504)
(12738)
企业(12738)
(8119)
业经(8108)
中国(7265)
方法(6573)
(5913)
(5842)
理论(5515)
(5245)
农业(4920)
(4341)
地方(4202)
社会(3969)
工作(3897)
企业经济(3834)
教育(3828)
体制(3437)
数学(3386)
(3350)
财务(3343)
(3342)
财务管理(3335)
数学方法(3322)
经济理论(3300)
(3297)
机构
学院(66293)
大学(64924)
管理(25309)
(24480)
经济(23859)
研究(22463)
理学(21752)
理学院(21522)
管理学(21201)
管理学院(21060)
中国(16980)
(13843)
(13171)
科学(12255)
中心(10896)
(10538)
财经(10275)
(9954)
(9932)
师范(9903)
(9285)
研究所(8825)
(8760)
(8526)
北京(8230)
(8227)
业大(7888)
师范大学(7879)
社会(7795)
财经大学(7579)
基金
项目(45254)
研究(37570)
科学(36544)
基金(32135)
(27242)
国家(26919)
社会(26423)
社会科(23604)
社会科学(23586)
科学基金(23329)
(18026)
教育(17546)
基金项目(16597)
编号(16291)
(15034)
成果(14158)
自然(12463)
自然科(12155)
自然科学(12154)
自然科学基金(11937)
课题(11541)
资助(11167)
国家社会(10378)
重点(10373)
项目编号(10322)
(10305)
(10190)
(10096)
(10052)
(10046)
期刊
(32501)
经济(32501)
研究(20906)
中国(16847)
教育(12048)
(11541)
(10227)
管理(9598)
学报(9385)
科学(9212)
大学(8104)
学学(7546)
农业(6803)
(6273)
金融(6273)
业经(6107)
财经(5339)
技术(5181)
经济研究(4934)
(4633)
(4184)
社会(4147)
问题(3781)
职业(3733)
社会科(3309)
社会科学(3309)
科技(3068)
改革(3044)
(3044)
现代(3042)
共检索到104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方圆  
作为智治时代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治理工具,智慧治理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平台,实现数据生产方式与社会治理模式的深度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场域存在着科层逻辑与技术逻辑的治理张力,信息极化与信息贫困形成“数据烟囱”以及基层社会治理需求异质性与制度供给稀缺性匹配不足的实践困境,应建构基层社会治理合作共治的集体行动逻辑,强化基层社会智慧治理制度保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促进“智治”与“善治”互嵌互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国磊  詹国辉  
"第一书记"是国家促进乡村发展的代理人之一,是地方政府落实各项政策的承担人,是回应基层群众诉求的执行人。基于"情境-过程-结果"的分析框架对桂南P县白镇驻村考察发现:第一书记的嵌入对推动基层组织再造,吸纳体制内外资源与缓和基层社会矛盾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压力型体制、目标责任制与晋升激励机制的情境下,第一书记的行动逻辑倾向于重过程干预,轻弥补指导;重争资跑项,轻运营管理;重走读下沉,轻服务下移;重晋升条件,轻村庄发展。由此形成了以加强组织建设之名,干预基层自治之实;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之名,下基层"镀金"之实;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之名,获取晋升条件之实的异化现象,严重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因此,地方政府应在选派前建立甄别机制,防止其"混基层工作经历"的投机行为;在下派中进行不定期巡查,防止其"悬浮化"而导致基层问题"上不来";在任期结束后实行村民参与评价和离任审计,防止其"不作为"与权力寻租的"乱作为",进而确保其驻村工作的名实统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得桂  夏美鑫  
基层社会治理对于我国国家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陕西省石泉县社会治理实践的案例研究表明:推动形成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科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更离不开政府组织对社会的积极回应和有效治理;与单向度治理、科层化治理相比较,回应性治理以执政党和政府的使命驱动为根本前提,重视人民合理诉求的便捷式传达,治理过程注重治理主体的积极回应,把增强基层善治能力作为回应结果;通过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理念积极化、治理方式精细化、治理目标人本化的实现机制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从而在党政部门与社会群众的双向积极互动中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公共事务预期治理效果,以此助推基层治理迈向现代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得桂  武雪雁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积极政府的理论视角,从行动边界、行动特征、与其他治理主体关系、行动目标四个方面对公共部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展开探讨;从力量吸纳度和行动主动性两个维度出发,将政府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划分为"积极政府""灭火式政府""消极政府"和"无力型政府"。通过分析集中整治侵占农村集体资产的案例发现,相关政府行为具有典型的积极政府特征。积极政府是对政府边界问题的良好回应。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需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预判治理风险、吸纳治理资源、精细治理策略是其有效实践路径,三者均是积极的政府行为,互为支撑,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治理的良性循环;实践中,要坚持源头治理、动员多元主体参与,借助信息化手段,逐步迈向高效能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运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之间的公共承载关系发生了变化。由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存在差异性,城市、城镇社区治理从传统意义的人口管理向综合性服务型管理发生了转变。目前,由于旧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彻底转变,社区化公共管理与服务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临时化以及边缘化、模糊化等现象制约了城市社区化综合服务的发展。因此,应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建立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这已经成为打造新时代下社区管理服务模块的新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光裕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在精准扶贫开发过程中政府处于强势地位情况没有改变,扶贫群众主体地位缺失问题解决效果并不明显,社会力量对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支持力度不够,这些不仅是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难题,也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此,应重塑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转变基层政府的角色,赋予贫困群众主体地位,融入社会力量以加速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秋娟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既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精准扶贫背景入手,梳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合力最大化,效率最高化,真正地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水  
孟州市会昌街道办事处创建并实践的旨在妥善处理信访问题、改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基层公论"制度,实现了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有机结合,是探索有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有益尝试,其对加强我国基层社会管理,提高公共事务治理水平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延军  
协同治理是以政府为主导,由多个参与主体积极配合,充分整合、利用资源和发挥优势,以达到社会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我国基层社区教育存在着治理体系不健全、多元主体治理的协同度不高、参与主体力量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整合协同度较弱、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对策与路径上,要党建引领,政府统筹;多部门协同,多元参与;培育社会组织,探索市场化机制;搭建平台,资源共享;拓展内容,服务民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露露  何得桂  
基层智慧治理已逐步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围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目标,推进基层智慧治理要关注其概念、关键互动维度、影响因素等议题;基于多元治理主体互动参与的基层智慧治理,要以党建、制度、技术、场景等治理要素和资源为基层治理主体赋能,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智慧治理共同体。未来研究要进一步关注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研究视角,注重综合运用规范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深化主体互动维度下基层智慧治理共同体的研究,侧重从理论与经验层面全方位进行学理分析和政策安排,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杨  
传统士绅属于非正式权力。一方面,"皇权不下县"为其生长供给了制度性空间;另一方面,地方性知识解释的占优则是其权威获取的重要文化资源禀赋。士绅的浮沉深受国家结构、制度变迁影响,存续之命运并不是自主选择的,而是外部国家权力嵌入所致。新中国建立后,具有全面强制意义的人民公社制度体系完全消解了士绅的依附土壤,士绅由此走向消亡。在长期的"王权主义"框架下,士绅建构起的互嵌型官民共治形态为基层秩序的生产提供了一个治理机制。总结传统士绅在国家治理中的行动逻辑,"次生治理"或许是一个理论解释框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施远涛  赵定东  何长缨  
温州通过慈善文化润人心完成道德约束、通过榜样力量化德行实现道德施教、通过公益服务安邻里主导道德建构的德治模式是新时代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实践和有效探索。它既是对中国传统社会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方式的继承,也是本土性资源和地域性规范的最佳结合,同时又有利于实现基层治理理念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转变。通过党建引领构建立体的新德治格局、通过规范伦理制度推动"德治"向"德制"的转变以及通过树立新型社区领袖权威实现法治、自治与德治有机融合是其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雯嘉  
<正>“传统”与“现代”是人类社会转型发展中密切关联又极富张力的一对概念。在任何关涉发展命题的领域,清晰梳理与合理调适“传统—现代”关系均是重要的理论议题和实践任务。若以大历史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加以提炼,便可发现其中饱含着对“现代化”的向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俞可平,2014)。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红梅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基础组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关系城市高速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之命脉。传统的治理模式、治理主体、治理体系已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城市要发展必须要进行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政府已意识到多重治理主体介入城市基层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中城市公民参与程度对城市基层社治理改革的影响毋庸置疑。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从公民参与视角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电子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治理时代,重视引导公民参与,才能形成有效治理体制与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公民共同承担的"协同治理"的新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爱民  
利益相关者理论能加深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认识,利益相关者组合是实现深层民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利益相关者中的街道面临体制不顺、机制不健全的困境,社区面临能力不强、行政色彩过浓的困境,社会组织发展面临资源短缺、制度不足的困境,社区居民面临惯性依赖、看客心理的困境。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架构以提升治理能力为重点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方式,多措并举为社区赋权增能,大力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努力用新思维新理念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