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32)
2023(19248)
2022(16767)
2021(15570)
2020(13251)
2019(30031)
2018(29650)
2017(57164)
2016(31109)
2015(34480)
2014(33842)
2013(33041)
2012(29734)
2011(26512)
2010(26552)
2009(24431)
2008(23310)
2007(20091)
2006(17403)
2005(14661)
作者
(88397)
(73550)
(73206)
(69581)
(46656)
(35542)
(33160)
(28860)
(27948)
(26129)
(24876)
(24705)
(23362)
(23073)
(22761)
(22519)
(22133)
(21823)
(21143)
(21049)
(18459)
(17907)
(17826)
(16850)
(16613)
(16264)
(16228)
(16213)
(14827)
(14647)
学科
(119763)
经济(119638)
管理(85477)
(81282)
(67278)
企业(67278)
方法(58241)
数学(50581)
数学方法(49733)
(32359)
中国(30426)
(29975)
(26795)
业经(26616)
地方(23345)
(22158)
贸易(22144)
农业(21999)
理论(21517)
(21497)
(19811)
(19109)
财务(19017)
财务管理(18981)
技术(18419)
(18029)
环境(18007)
企业财务(17894)
(16506)
银行(16434)
机构
学院(426909)
大学(424974)
管理(166479)
(163457)
经济(160007)
理学(145363)
理学院(143738)
管理学(140517)
研究(140255)
管理学院(139784)
中国(102131)
科学(91234)
(89539)
(74795)
(73530)
(70470)
业大(68841)
研究所(64849)
中心(63803)
(61329)
财经(59757)
农业(59088)
(56569)
师范(55867)
北京(55629)
(54454)
(51440)
(49725)
经济学(48822)
技术(47321)
基金
项目(301655)
科学(235677)
基金(217698)
研究(213758)
(192568)
国家(191015)
科学基金(163214)
社会(133382)
社会科(126382)
社会科学(126347)
(119453)
基金项目(115256)
自然(109413)
自然科(106930)
自然科学(106899)
自然科学基金(104926)
(100754)
教育(100098)
资助(90658)
编号(86845)
成果(68328)
重点(68018)
(64857)
(63972)
(62773)
课题(59931)
科研(58559)
创新(58530)
计划(56449)
大学(55765)
期刊
(170695)
经济(170695)
研究(116673)
中国(76555)
学报(74509)
(67078)
科学(65776)
管理(59642)
(56016)
大学(55749)
学学(52832)
教育(47935)
农业(46276)
技术(37915)
(31085)
金融(31085)
业经(29928)
经济研究(28745)
财经(27779)
(24498)
(23846)
问题(22043)
(21565)
科技(21296)
图书(20615)
统计(20532)
业大(19950)
技术经济(19817)
商业(19409)
(19000)
共检索到602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波  周玲强  吴茂英  
增强现实作为智慧旅游发展的新技术,为旅游景区开发旅游科技产品、激发游客旅游意向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将技术意愿纳入技术接受模型,构建游客技术意愿和接受模型,研究游客使用增强现实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关系。以故宫博物院抽样数据为例,基于SEM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意愿的创新性、不舒适感和缺乏安全感三个维度对游客使用增强现实态度有显著影响,而乐观性则不显著;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影响游客使用增强现实态度;游客使用增强现实的态度正向影响使用意愿,进而影响游客的旅游意向。基于研究结论,旅游景区应重视游客的个性特质和新技术的功能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波  周玲强  吴茂英  
增强现实作为智慧旅游发展的新技术,为旅游景区开发旅游科技产品、激发游客旅游意向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将技术意愿纳入技术接受模型,构建游客技术意愿和接受模型,研究游客使用增强现实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关系。以故宫博物院抽样数据为例,基于SEM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意愿的创新性、不舒适感和缺乏安全感三个维度对游客使用增强现实态度有显著影响,而乐观性则不显著;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影响游客使用增强现实态度;游客使用增强现实的态度正向影响使用意愿,进而影响游客的旅游意向。基于研究结论,旅游景区应重视游客的个性特质和新技术的功能性,提供不同意愿水平的定制化服务,积极向游客宣传新技术,激发游客使用新技术意愿和旅游意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建涛  王洋  刘力钢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慧旅游发展受到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的日益关注,物联网、通信网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智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基于对大数据与智慧旅游的内涵阐述,剖析了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的智慧旅游应用模型。模型分为政府旅游部门子平台、旅游者子平台、旅游企业子平台和社区居民子平台四个子平台,各子平台依托大数据各尽其责。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应用模型的实现有利于实现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共赢,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发展的地位与作用等实现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建涛  王洋  刘力钢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慧旅游发展受到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的日益关注,物联网、通信网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智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基于对大数据与智慧旅游的内涵阐述,剖析了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的智慧旅游应用模型。模型分为政府旅游部门子平台、旅游者子平台、旅游企业子平台和社区居民子平台四个子平台,各子平台依托大数据各尽其责。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应用模型的实现有利于实现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共赢,为我国旅游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晓轩  陶梦瑶  程美琪  陈美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慧旅游逐步成长。旅游市场竞争逐渐激烈,旅游产品的开发十分必要。文章采用ISM方法构建模型,发现游客选择景点的影响因素中最深层次的是景点类型;其次是景点密集程度与最佳旅游时间;再次是基础服务性信息;最后是住宿情况。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该模型仅适用于在职人员,而学生群体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对研究内容以及成果进行总结后提出两点建议:对在职人员的景点宣传,可以依据上述模型层次进行递推推荐;由于学生群体表现较大的差异性,应该为学生群体提供个性化景点宣传。满足消费者旅游需求,将"互联网+"与旅游业进一步结合,推动智慧旅游的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菲菲  黄磊  
景区智慧旅游系统作为智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学界、业界重视,文章综合内外部因素,整合技术接受模型(TAM)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基于游客视角,构建了景区智慧旅游系统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模型。研究发现:(1)影响用户接受景区智慧旅游系统的内外部因素主要有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任务特征、技术特征、任务-技术匹配度及使用意愿6项,其中,内部因素包括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及使用意愿,而外部因素包括任务特征、技术特征和任务-技术匹配度;(2)游客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景区智慧旅游系统的使用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游客使用景区智慧旅游系统进行活动的任务特征及技术特征对其使用该系统的任务-技术匹配度有正向影响;(4)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使用意愿正向影响使用行为;(5)任务-技术匹配度正向影响用户使用景区智慧旅游系统的行为;(6)外部因素对于游客使用行为的影响明显高于内部因素。基于上述结果,文章对景区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姚云浩  栾维新  
作为一项新兴旅游方式,准确把握消费者对游艇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是推动游艇旅游发展的关键。文章整合技术接受模型(TAM)和创新扩散理论(IDT)构建了消费者游艇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消费者创新性、结构性保障、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性和游艇旅游行为意向之间的结构关系,并在跨样本恒等性检验基础上,利用均值结构模型比较了偏好机动艇和非机动艇的消费者各潜变量水平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结构性保障是影响消费者游艇旅游行为意向的关键因素;消费者创新性会提升游艇旅游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并降低感知风险性;结构性保障对感知易用性具有正向影响,对感知风险性具有负向影响。另外,偏好机动艇的消费者在消费者创新性、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性和游艇旅游行为意向上都平均高于偏好非机动艇的消费者,而感知易用性水平则平均低于偏好非机动艇的消费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邱宏亮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均通过行为态度间接影响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2)主观规范不仅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且通过道德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态度;(3)行为态度是驱动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邱宏亮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均通过行为态度间接影响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2)主观规范不仅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且通过道德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态度;(3)行为态度是驱动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邱宏亮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均通过行为态度间接影响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2)主观规范不仅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且通过道德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态度;(3)行为态度是驱动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文文  张胜男  
创意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实现形式之一,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然而,对创意旅游中旅游者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者视角出发,对西塘纽扣博物馆10名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以及北京凝蓝珐琅工作室部分APP游客评论,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提炼出18个初始范畴、6个主范畴、1个核心范畴,并据此构建旅游者行为意向模型。结果表明:游客在创意旅游过程中,通过与创意产品、创意空间以及创意人群的互动,满足个人基本需求、社会需求和知识需求,进而影响到行为意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栾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大数据背景下旅游形态发生改变,形成现代化智慧旅游管理模式。智慧旅游模式可以促进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大数据时代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必须实现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注重信息数据的挖掘整理,开辟智慧旅游良好局面。本文概述了智慧旅游管理内涵,阐明了大数据时代智慧旅游管理的优势,进一步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建涛  王洋  
随着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的建设不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口号,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的建设,符合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基于大数据背景,阐述大数据和智慧旅游的内涵,通过分析智慧旅游发展思路,构建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的智慧旅游预测与反馈的服务平台,并提出了实现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构建模式与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建涛  王洋  
随着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的建设不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口号,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的建设,符合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基于大数据背景,阐述大数据和智慧旅游的内涵,通过分析智慧旅游发展思路,构建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的智慧旅游预测与反馈的服务平台,并提出了实现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构建模式与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米娜  
运用SPSS及AMOS等统计分析方法,从游客参与的需求侧角度出发,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及模型,将"预期收益"作为新的中介变量,实地调查289名景区游客参与景区环境文明建设的行为意愿,研究结果显示:游客的态度、主观规范通过"期望收益"变量对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游客的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预期收益"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提高游客参与景区环境治理的预期物质收益(奖品)和精神层面的收益(文明旅游者称号)等,来促进游客参与行为,从而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