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0)
- 2023(6152)
- 2022(4952)
- 2021(4962)
- 2020(3818)
- 2019(8775)
- 2018(9156)
- 2017(14564)
- 2016(8853)
- 2015(9733)
- 2014(9507)
- 2013(8163)
- 2012(7150)
- 2011(6624)
- 2010(7042)
- 2009(6472)
- 2008(6309)
- 2007(5713)
- 2006(5418)
- 2005(4947)
- 学科
- 管理(23793)
- 济(21443)
- 经济(21417)
- 业(20265)
- 教育(19518)
- 企(19119)
- 企业(19119)
- 中国(14348)
- 技术(12654)
- 理论(9087)
- 制(8874)
- 技术管理(8811)
- 教学(8044)
- 学(7220)
- 业经(7128)
- 财(6667)
- 体(6469)
- 银(6045)
- 银行(6037)
- 农(6027)
- 方法(5931)
- 行(5871)
- 体制(5641)
- 发(5426)
- 融(5308)
- 金融(5308)
- 发展(4667)
- 展(4545)
- 研究(4462)
- 地方(4426)
- 机构
- 大学(109145)
- 学院(105111)
- 研究(41661)
- 济(35479)
- 管理(34801)
- 经济(34437)
- 理学(29001)
- 教育(28774)
- 理学院(28581)
- 管理学(27946)
- 管理学院(27704)
- 中国(26322)
- 京(25699)
- 范(24811)
- 师范(24679)
- 科学(23478)
- 师范大学(20441)
- 所(20008)
- 财(18857)
- 江(18445)
- 研究所(18020)
- 北京(17480)
- 中心(17478)
- 技术(16168)
- 院(15380)
- 职业(15112)
- 州(14399)
- 财经(13452)
- 经(12205)
- 农(12162)
- 基金
- 项目(65681)
- 研究(57111)
- 科学(54051)
- 基金(43451)
- 家(37109)
- 国家(36614)
- 教育(34482)
- 社会(33808)
- 社会科(31778)
- 社会科学(31772)
- 科学基金(31313)
- 省(27838)
- 编号(25329)
- 划(25278)
- 成果(23467)
- 基金项目(21944)
- 课题(21648)
- 年(18163)
- 自然(17760)
- 创(17374)
- 自然科(17351)
- 自然科学(17348)
- 自然科学基金(17031)
- 重点(16616)
- 规划(16466)
- 创新(16143)
- 资助(15884)
- 发(15730)
- 部(15560)
- 项目编号(15506)
共检索到181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钦太 林晓凡 王姝莉
教育系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复杂系统。当前教育系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改革对象规划较为局限、挟制于要素式的局部成功、革新进度滞后于时代脚步、未能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教育能够为破解教育系统发展难题、引领教育系统革新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本研究在认识论上厘清智慧教育破解教育系统革新相关难题的作用机制,分析智慧教育驱动教育系统革新的目标体系,认为智慧教育能够促使教育系统激发新活力与新动能、助力教育系统提升适应能力与韧性、带动教育系统发展自我进化能力、引领教育系统革新整体层次与结构;提出以智慧教育拓展教育系统革新的格局与版图、赋能教育系统内部要素优化升级、推动教育信息化并引领教育现代化、回应新时代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给出了实施路径,即从教育理念革新、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教与学的空间重塑、数智技术赋能增效、教育公共服务生态构建、教育治理方式升级、终身学习体系建立八大方面驱动教育系统革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第十一战略专题调研组 朱新均 张再兴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确保党对教育工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坚强领导,是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中国特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邓刚 陈放 王谦
塑造“知识人”是长期以来指导教育实践的一种教育理念。从培养“知识人”到塑造“智慧人”的理念转变,是实现个人持续发展与社会转型对教育的双重需求。“智慧人”的重要特征表现为知识的整合性,思维的独特性,理论的实践性,发展的自主性。塑造“智慧人”要在尊重自由人格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水平、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鲍威
从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结构性变革。这种结构性变革是在两个不同层面中推进的:一是既有的公办高等院校在管理运行和经费筹措机制等方面实现了从传统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蜕变;二是在既有的传统公办院校的边缘,涌现出各种不同模式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和扩大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内涵和结构赋予了新的定义。在近年公办高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乔鹏程 孙明成
文章从工会经费管理视角分析工会职能定位和经费管理的问题,通过统计教育工会经费收支构成比数据寻找教育系统工会难以充当教职工权益代言人的根源,并应用工会关系理论和代理理论分析了工会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创新性措施,希望通过优化教育工会经费管理来促进教育工会职能的充分发挥,最终有效协助解决未来教育改革可能引发的冲突,助力中国教育平稳发展。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教育工会 工会经费 教育冲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乔鹏程 孙明成
文章从工会经费管理视角分析工会职能定位和经费管理的问题,通过统计教育工会经费收支构成比数据寻找教育系统工会难以充当教职工权益代言人的根源,并应用工会关系理论和代理理论分析了工会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创新性措施,希望通过优化教育工会经费管理来促进教育工会职能的充分发挥,最终有效协助解决未来教育改革可能引发的冲突,助力中国教育平稳发展。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教育工会 工会经费 教育冲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帆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Web的远程教育系统──MNES多媒体网络教育站的设计思想,构造一个适合于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教学环境模型,并给出了部分实现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苏
为了形成高职教育整体优势,要对高职教育系统进行整合,以形成优质的教育资源。高职教育通过专业群、校企群、学校群的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整合的辐射效应、均衡效应和持久效应正在显现。
关键词:
系统整合 专业群 校企群 学校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星
高等专科教育系统的改造与建设程星定义与范围本文所论及的高等专科学校是指具有授予大专文凭资格的各类高等学校。在我国,目前这类学校包括:(1)师专、工专及其它各种传统上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习2至3年的全日制学生、以某一个或几个专业为主的专科学校;(2)4年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廖湘阳
整合性权力与分化性权力指向权力的作用方向,个体自主性权力与集体协商性权力指向权力的拥有形式,强制性权力与规范性权力指向权力的运行机制,这些权力分别从不同角度交叉作用于高等教育系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系统及其权力结构的构成与特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系统 权力 权力类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宣裕方
创业型大学的创建,为高校创业教育摆脱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高校的创业教育应植根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过程,从创业教育系统建设中得到提升。在创业教育系统中,创业中心、合作平台、跨学科组织、教育平台、实践平台和学生社团等要素相互链接,形成了一个不断推进的创业循环系统,保证了创业教育和大学创业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创业教育系统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天亚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互联网+"理念的兴起为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勾勒了一幅新蓝图,促进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向智慧校园转型升级。阐述了"‘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现状,并对"互联网+"为智慧校园带来的机遇进行分析,提出高等教育智慧化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 高等教育信息化 智慧校园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勇 谭洪波 刘竹
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一直是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但应该明确的是,机制的研究与系统理论是密不可分的。在分析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系统基础上,结合系统维度视角,对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的内涵、分类及特点做出合理界定,对运行机理及功能进行定向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依托组织领导机制,包括观念机制、教学机制、校园文化机制和实习实训机制的运行模式,并通过反馈分析机制构建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模型,在模型基础上初步提出深化构建机制的思路,以期为进一步探索构建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长效机制合理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付淑琼
专业协调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协调力量之一,它以学科专长、中央学术团体、教师利益组织等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在当今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专业协调的式微是普遍现象。具体到专业协调力量的发挥,需要代表学术权力的高校教师个体有所担当,更需要将他们的力量聚集起来,并重视基层学术组织的专业协调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系统 专业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