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6)
- 2023(15548)
- 2022(13305)
- 2021(12788)
- 2020(10462)
- 2019(23779)
- 2018(23962)
- 2017(43898)
- 2016(24413)
- 2015(27671)
- 2014(27449)
- 2013(25963)
- 2012(23650)
- 2011(21236)
- 2010(21482)
- 2009(19350)
- 2008(18368)
- 2007(16439)
- 2006(14395)
- 2005(12095)
- 学科
- 济(82111)
- 经济(82029)
- 管理(71203)
- 业(63670)
- 企(54952)
- 企业(54952)
- 方法(36158)
- 数学(30301)
- 数学方法(29836)
- 中国(28466)
- 教育(24783)
- 农(23294)
- 财(21235)
- 技术(20959)
- 业经(20688)
- 理论(20659)
- 学(20541)
- 地方(18578)
- 环境(17394)
- 教学(16244)
- 农业(15368)
- 和(15165)
- 制(14724)
- 划(14524)
- 贸(14311)
- 贸易(14300)
- 易(13855)
- 务(13347)
- 财务(13273)
- 财务管理(13255)
- 机构
- 大学(326058)
- 学院(324591)
- 管理(125870)
- 济(115926)
- 经济(112951)
- 理学(109003)
- 理学院(107731)
- 研究(106136)
- 管理学(105678)
- 管理学院(105067)
- 中国(73501)
- 京(70832)
- 科学(66490)
- 范(53493)
- 财(53255)
- 师范(53080)
- 所(51572)
- 江(48957)
- 中心(48151)
- 研究所(47082)
- 业大(45682)
- 农(45396)
- 北京(45370)
- 师范大学(42951)
- 财经(42461)
- 教育(42146)
- 技术(40123)
- 州(40009)
- 院(39205)
- 经(38541)
- 基金
- 项目(222715)
- 科学(176044)
- 研究(172551)
- 基金(155883)
- 家(133930)
- 国家(132608)
- 科学基金(114553)
- 社会(104690)
- 社会科(98800)
- 社会科学(98776)
- 省(90440)
- 教育(86178)
- 基金项目(82939)
- 划(76439)
- 编号(73785)
- 自然(72838)
- 自然科(71112)
- 自然科学(71097)
- 自然科学基金(69789)
- 资助(62208)
- 成果(61640)
- 课题(53636)
- 重点(50741)
- 创(49802)
- 部(49315)
- 发(48260)
- 创新(45629)
- 项目编号(45557)
- 年(44403)
- 规划(43164)
- 期刊
- 济(127767)
- 经济(127767)
- 研究(101883)
- 教育(74628)
- 中国(73650)
- 管理(47305)
- 学报(46979)
- 科学(43712)
- 农(41047)
- 财(40089)
- 大学(36858)
- 技术(34691)
- 学学(32591)
- 农业(29268)
- 融(23001)
- 金融(23001)
- 业经(22606)
- 图书(20855)
- 经济研究(19733)
- 职业(19692)
- 财经(19623)
- 科技(17158)
- 经(16775)
- 坛(16142)
- 论坛(16142)
- 问题(15556)
- 业(15435)
- 技术经济(14889)
- 理论(14555)
- 发(14371)
共检索到481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娟
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决定了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内容应包括智慧教学资源的动态发展、泛在学习的教学组织、多维交互的设计管理、数据分析的智能评价、信息化教学素养的智慧培养。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适应智慧教育的发展,就必须明确目标,更新理念,多元优化人员结构,不断创新完善培养体系,开展团队自省,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教学创新团队 信息化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玲
以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决策。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本研究以智慧教育的视野去分析参赛作品,得出职教课堂的多样化的教室布局、全方位的课堂延伸、一对一的数字化学习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的创新做法值得我国智慧教育借鉴,与此同时从改善比赛机制方面提出允许往届获奖者参加信息化大赛、适当控制信息化手段可彰显程度以及细化评比要素、增加专家评点功能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更好地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福春 米高磊
面对当前高职课堂教学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所暴露的问题,如何有效推进高职课堂改革创新成为高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智慧教育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为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基于智慧教育提出高职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样态,通过构建全场域学习环境、泛在性学习资源、生成性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服务、智慧性学习评价等路径推动高职课堂教学创新,促进学习者主体性发展。
关键词:
智慧教育 高职教育 课堂教学创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刚 邬伦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它基于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与生态,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塑造城市公共价值并为生活其间的每一位市民创造独特价值,实现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从创新范式转变的角度对创新2.0时代从传统城市、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城市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智慧城市的特征,介绍了国际上智慧城市的实践,并以北京智慧城管建设为例介绍了北京市在智慧城市方面的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冰
智慧校园建立在数字校园基础上,致力于解决教育信息化问题,是实现智慧教育的必由之路。从智慧校园的建设实践出发,对智慧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与界定,简要论述了智慧教育的特点、特征,提出教育信息化3.0即智慧教育的概念,从资源、教学和科研三个维度对智慧教育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把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尖端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教学、科研、学习和评价等教学环节中,探索泛在化、智能化、个性化智慧教育新模式,进一步深化高校对智慧教育的认识,为智慧教育在高校的发展提供研究与实践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娟
"互联网+"时代正推动着教育信息化不断进行融合、创新与发展。智慧教育,作为一种有效途径,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教育者用来对传统课堂进行变革。分析了智慧教育和智慧课程的涵义,对智慧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析,基于相关经典理论和新兴理论构建了智慧教学模型结构,结合智慧型课程高职英语的教学实证研究,分析了智慧教学对学生成绩水平、师生教学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智慧课程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智慧教育也对智慧学习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智慧课程 教学实证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晓慧
图书馆是老年人汲取文化食粮、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但受制于生理条件、教育水平和数字公共服务发展状况等因素,传统图书馆在服务老年读者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智慧图书馆的泛在互联特征、智能设备嵌入和大数据的应用为图书馆提升老年读者服务工作能力和质量提供了支撑。智慧图书馆驱动下老年读者服务应以智慧空间服务为基础、以智慧文献服务为重点、以智慧信息服务为延伸,构建起面向老年读者的智慧阅读服务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章认为需要从加强老年读者服务宣传、培育专业的智慧馆员、优化老年人智慧阅读服务体验、加大老年读者信息保护力度等多方面着力。
关键词:
老年读者 智慧图书馆 服务创新 智慧阅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康 赵贝斯特 张梦
"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技术优势,秉持以哲学思维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具有问题意识与对话意识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是信息时代哲学教育教学创新的有益尝试。信息时代哲学教育教学创新应吸收新兴科技与教育教学模式的优长,充分遵循哲学学科特征,全面把握哲学教育的功能与使命,自觉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哲学教育教学过程。
关键词:
慕课 哲学教育 教育教学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宇
开展指数型智慧教学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智慧教育的具体表现,有利于顺应信息技术迭代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受认知、技术、师资因素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开展ET智慧教学面临师生参与积极性欠佳、现有ET智慧教学设计的智慧性有待增强等困境。为此,5G时代下高职院校可贯通“教、学、评、资”四个教育环节,从教学方式、学习形式、评价体系、教学资源方面落实指数型智慧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波仪 易启明 汪炎珍 杨明鄂 李治国
国家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和发展平台。当前,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存在传统观念的钳制、体制机制的束缚、水平不高的困境等制约团队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障碍,应从塑造团队发展愿景、研制一流建设标准、培育教师发展自觉、构建卓越的共生体、完善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祥泽 徐坚 孙刚
在组织适应性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面临的组织管理不活、专兼融合不密和教学改革不深等困境,其实质是团队组织治理结构简单性与环境复杂性之间、组织知识同质性与组织创新之间、组织惯性与组织变革之间的不平衡。基于组织适应性理论,提出提高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组织适应性的策略,即优化团队治理结构,增加组织复杂性;专兼教师互补共进,促进组织知识整合;创新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深化组织教学变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组织适应性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隋秀梅 高芳 唐敏
在"双高"背景下,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新的建设视角基础上,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例,介绍其在健全"双师型"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保障机制;开展分层分类教师培养工程,打造高水平团队;建立校企校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搭建教师发展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
“双高”建设 “双师型”教师 三教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梦卿 陈佩云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开展"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有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协同创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有利于凝练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成果,示范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服务保障"双高计划"项目落地。针对"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目前存在的团队合作基础薄弱、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的现实困境,需要健全体制机制,结合现状建立资格认证标准;深化产教融合,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师资建设;优化团队结构,多措并举选培团队负责人;开展相关培训,增强团队合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
双高计划 “双师型”教师 教学创新团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伯云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定位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是对我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推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把握。十七大报告还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处于培养创新人才、开展自主创新、建设创新文化前沿的高等学校,理应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发挥好"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