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35)
2023(17327)
2022(14796)
2021(13939)
2020(11507)
2019(26033)
2018(26061)
2017(49444)
2016(26882)
2015(30022)
2014(29482)
2013(28856)
2012(26327)
2011(23638)
2010(23789)
2009(21780)
2008(20976)
2007(18447)
2006(16125)
2005(13983)
作者
(74502)
(61822)
(61375)
(58569)
(39486)
(29749)
(27922)
(24036)
(23376)
(22178)
(21085)
(20676)
(19626)
(19416)
(19058)
(18772)
(18359)
(18296)
(17704)
(17637)
(15262)
(15205)
(14868)
(14239)
(13770)
(13766)
(13684)
(13636)
(12373)
(12181)
学科
(106917)
经济(106808)
管理(78938)
(75192)
(63741)
企业(63741)
方法(44306)
数学(36846)
数学方法(36387)
(29290)
中国(28435)
业经(26537)
地方(25752)
技术(24086)
(24056)
(22832)
理论(20852)
农业(19880)
(18992)
(18251)
贸易(18238)
(17639)
(17624)
环境(16486)
(15805)
银行(15761)
产业(15512)
(15147)
(15108)
金融(15104)
机构
学院(369990)
大学(368866)
管理(147023)
(143313)
经济(140001)
理学(127197)
理学院(125771)
管理学(123608)
管理学院(122943)
研究(120804)
中国(89506)
(79045)
科学(75712)
(64233)
(59521)
(55620)
中心(55360)
(55059)
研究所(54225)
业大(53684)
(51750)
财经(51445)
师范(51307)
北京(49731)
(46566)
(45153)
(44487)
农业(43354)
经济学(42436)
技术(41545)
基金
项目(254222)
科学(200314)
研究(190499)
基金(181487)
(157244)
国家(155913)
科学基金(134504)
社会(118703)
社会科(112357)
社会科学(112327)
(101571)
基金项目(96738)
教育(87760)
自然(86017)
(84674)
自然科(83990)
自然科学(83974)
自然科学基金(82463)
编号(79541)
资助(72765)
成果(64167)
重点(57083)
(56183)
(55786)
课题(55070)
(54782)
创新(51785)
项目编号(48783)
国家社会(48083)
科研(47603)
期刊
(159561)
经济(159561)
研究(107522)
中国(74109)
管理(55124)
学报(54839)
科学(52406)
(50428)
教育(50158)
(48628)
大学(41610)
学学(38663)
技术(35727)
农业(35547)
(29246)
金融(29246)
业经(27932)
经济研究(25118)
财经(24128)
图书(21487)
(20787)
问题(20293)
科技(20108)
(19413)
技术经济(18767)
理论(17109)
商业(16928)
现代(16928)
(16560)
资源(16536)
共检索到541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娄伟  
智慧技术及无人经济范式正在解构诸多传统的区位理论规律及定律,推动地理环境决定论、产业转移、产业布局及产城融合等理论的创新:在无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领域,劳动力数量及低成本不再是吸引产业转移的关键要素;人口承载力低不再是制约产业区位选择的绝对瓶颈;产城融合带来的人口集聚等社会经济边际效应弱化。"胡焕庸线"西北部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在传统区位理论架构下难以大规模发展各类产业,而智慧技术及其物化工具的应用有利于改变这一状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燕雯  
高新区产业集群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温床,产业集群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拟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南宁高新区发展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从区域创新优势就高新区的竞争力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协奎  林冠群  陈伟清  
协同创新已成为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路径,结合协同创新的3种模式(技术联动协同创新、产业转移协同创新、功能定位协同创新),提出加快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铁  罗秋月  何明  
文章通过构建资源约束下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实证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欠发达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主体因子、创新资源约束因子和创新系统环境因子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产生正向影响;但其中,创新系统环境因子所包含的创新政策环境和微观市场环境两个因素却对该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产生负向影响。在影响程度上,资金资源因素的正影响力最大,其次依次为人才资源、企业创新力、信息(技术)资源、高校及科研院所创造力、其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劲  尹西明  梅亮  
系统回顾了目前各国的创新范式及其不足,结合企业最佳创新实践,首次提出"整合式创新"这一基于东方智慧的全新创新范式,阐述了其定义和概念框架,论述了其内涵,并总结了理论贡献和政策启示。整合式创新是战略视野驱动下的创新范式,是战略创新、协同创新、全面创新和开放创新的综合体,体现了中国情境和东方文化的智慧。整合式创新的四个核心要素即"战略""全面""开放"与"协同"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整合式创新是顺应人类文明进化、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时代背景的,满足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管理需求和支撑科技强国战略实施的原创性理论范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莉  张捷  张卉  张宏磊  张滋露  
胡焕庸线以其对空间的简化表达,描述中国人口分布东西悬殊的宏观格局。文章将胡焕庸线简化为地理坐标系中的线性解析几何模型——简称"胡焕庸线模型":Y=0.8697X-60.639,方便大数据背景下碎片化和非标准化对象空间相对胡焕庸线位置的判定。通过构建旅游空间潜力模型揭示中国大陆处于不同"胡焕庸线区位"地理单元的旅游市场潜力"胡焕庸线区位效应",分析胡焕庸线作为除距离因素外体现区域差异重要因素的有效性。这种体现在旅游市场潜力空间差异的效应,反映中国宏观经济地理区位的规律性现象,是经济地理区位的"胡焕庸线区位效应"。"胡焕庸线模型"—"胡焕庸线区位"—"胡焕庸线区位效应"构成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地域传统导向型区位理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茂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有密切联系。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文化品位、提升知识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本文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良性互动的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梅鹏  刘根节  
开放式创新突破了传统封闭式创新拘囿于只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创新和商业化的局限,是指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创新和商业化的过程。文章先对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模式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借助IBM和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两个案例对开放式创新的实践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自2008年设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以来,北部湾经济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快速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对外开放开发等多个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该专项资金在使用与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创新,确保根据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专项资金投向,更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春  
在对开放式创新范式下技术搜索研究的文献梳理基础上,提出技术搜索对开放式创新的贡献不是一种直接作用,而是体现为对创新开放度与创新导向(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关系的调节,并且分别从理论、实证和实践等角度给出了丰富的证据支持。然后,通过系统的文献分析,提出可以用技术搜索能力作为开放式创新范式下技术搜索代理变量的观点,并分别从技术搜索方法、技术搜索潜力和技术搜索组织形式三个维度构建了技术搜索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最后,收集问卷数据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与修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君焕  李金国  杨莎莎  孙凌杰  
以产业学院理念和模式为指导,建设适应地方主导产业发展的专业及专业群,是新产业形态和新职教形态下,实现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深入分析当前产业形态特征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针对产教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在产业学院视域下,以德国"双元制"本土化为目标,重点研究了产教融合、基于德国IHK标准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改革模式和课程建设等专业建设范式。通过实践探索,形成可推广的专业建设新范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荻帆  谢明  
失业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城镇失业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以中国288个地级市为样本,以2010年至2015年为观测期,以胡焕庸线为基准线,研究城镇失业率的空间分布,并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工资水平以及失业保险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以胡焕庸线为轴的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呈倒"U"型分布,且两侧影响失业率变化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旭晓  
提升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运用NCSE-EBM与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相结合的模型测度和分析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区域动态演进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演变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上表现为胡焕庸线西北和东南区域高、沿线区域低的“V”型分布态势;三大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均不存在严格收敛;效率改善指数是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内在主导性因素;产业结构是我国三大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创新与胡焕庸线西北区域和东南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度最低,而数字化与胡焕庸线沿线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关联度最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旭晓  
提升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运用NCSE-EBM与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相结合的模型测度和分析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区域动态演进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演变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上表现为胡焕庸线西北和东南区域高、沿线区域低的“V”型分布态势;三大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均不存在严格收敛;效率改善指数是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内在主导性因素;产业结构是我国三大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创新与胡焕庸线西北区域和东南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度最低,而数字化与胡焕庸线沿线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关联度最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全功  
本文阐述了"胡焕庸线"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现状。"胡焕庸线"是在农牧交错带的背景上产生的,其具有内涵多样性、形式非唯一性和数据连续性的特点。农牧交错带始兆于青铜时代西方游牧文化与东方农耕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稳定发展于夏、商、周,成型于秦、汉。农牧交错带的功能在于能流、物流、人流的交流,耦合和融合;在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统一;在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区内经济、政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牧交错带不仅是农田与草地景观各异、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草地畜牧业与种植农业并存的地区,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龙兴之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