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6)
2023(14606)
2022(12184)
2021(11039)
2020(8813)
2019(20347)
2018(19883)
2017(38259)
2016(20425)
2015(22740)
2014(23120)
2013(22725)
2012(21534)
2011(19920)
2010(20621)
2009(19310)
2008(19254)
2007(17471)
2006(15981)
2005(14951)
作者
(59646)
(49895)
(49457)
(47021)
(31991)
(23675)
(22599)
(19186)
(18861)
(18004)
(17155)
(16530)
(16194)
(15836)
(15775)
(15362)
(14792)
(14509)
(14425)
(14328)
(12719)
(12272)
(12056)
(11406)
(11173)
(11152)
(11116)
(11097)
(10090)
(9809)
学科
(95663)
经济(95545)
管理(62362)
(57477)
(46398)
企业(46398)
方法(31342)
中国(30621)
地方(26869)
(26530)
数学(25776)
数学方法(25491)
(24256)
贸易(24237)
业经(23506)
(23378)
(23000)
(21856)
(16916)
银行(16888)
农业(16875)
(16669)
(16497)
金融(16495)
(16353)
环境(15622)
(14851)
(14561)
理论(14545)
产业(14544)
机构
学院(304440)
大学(301021)
(134917)
经济(131990)
管理(113003)
研究(108836)
理学(95034)
理学院(93938)
管理学(92571)
管理学院(91981)
中国(83168)
(65128)
(64856)
科学(61612)
(53979)
财经(49433)
(48920)
中心(48728)
研究所(47904)
(45497)
(44501)
经济学(42068)
北京(41344)
(41162)
师范(40847)
(39760)
业大(39144)
(38900)
经济学院(37663)
财经大学(36112)
基金
项目(190427)
科学(151234)
研究(145007)
基金(136892)
(116772)
国家(115769)
科学基金(100013)
社会(94708)
社会科(90042)
社会科学(90025)
(75210)
基金项目(71139)
教育(65550)
(62028)
自然(60353)
编号(58975)
自然科(58904)
自然科学(58893)
自然科学基金(57814)
资助(55800)
成果(49294)
(46740)
重点(43206)
课题(42536)
(42415)
(39994)
(39804)
国家社会(39199)
发展(38605)
(37991)
期刊
(163561)
经济(163561)
研究(101711)
中国(66501)
(49249)
管理(45291)
(44064)
学报(39601)
科学(38980)
教育(34863)
(34176)
金融(34176)
大学(31378)
农业(29670)
学学(29361)
业经(28065)
经济研究(26932)
技术(26135)
财经(24924)
问题(23628)
(21720)
(21007)
国际(18222)
商业(15808)
世界(15637)
(15031)
现代(14956)
技术经济(14819)
(13820)
(13494)
共检索到488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先民  张国微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构建现代流通体系,而城市作为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载体,无疑成为了流通产业发展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158个城市2009-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政策的实施能够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起到驱动作用;并且政府的科学技术支出及财政支出规模分别会对城市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存在中介效应和遮掩效应;从异质性分析得出,教育水平、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城市、省会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对该城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边际正向影响更高。为了促进城市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应结合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对其进行科学技术支持,并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悦  
数字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但相关研究往往聚焦典型案例的特异性分析,忽略了城市数字化特征要素对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共性影响。本研究基于2010-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CRITIC权重法分别测算商贸流通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量化数字城市建设对于商贸流通行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并梳理行业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城市建设整体上能显著促进商贸流通的发展,且数字化要素特征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快数字城市建设的视角,为不同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风涛  李俊  
全球化已经深刻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分工,国际运费降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及各成员采取更为开放的经济政策,这些因素使得一件商品的生产不再局限于一个成员的范围内,而是在多个成员中进行。国际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贸易,已经成为世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颖慧  
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城市的发展面临巨大问题。智慧城市的理念与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相契合,其背景和出发点都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覆盖的内容也具有非常大的交集,为城市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本文论述了智慧城市的理论内涵,并提出了在此理论指导下流通产业发展的思路,对于流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玲  王炎  
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考虑中国国情,合理增减解释变量,建立适合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含义的分析得出;GDP、空间距离、国土面积和APEC是影响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变量;在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和贸易发展潜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当前应该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禀赋,深化国内贸易,同时积极调整贸易政策,改善贸易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鲲  
为了考察强省会战略能否带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首位度理论对各省区强省会战略进行测量,而后对各地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构建了调节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强省会战略、物流运行效率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强省会战略能够显著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物流效率正向调节了强省会战略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强省会战略存在门槛效应,当省会城市首位度高于门槛值时,强省会战略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省会城市经济地位,出台产业政策推动商贸流通业集聚,升级区域物流体系强化省会城市对省内其他地区的经济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静  
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证的方式,研究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金融扶持机制。结果表明,金融扶持主要通过融资渠道优化与资源配置优化来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在我国,金融扶持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倒U"型关系,体现了我国金融扶持力度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玄  王剑  
文章根据1997年1月至2004年8月的样本数据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地区差异问题作实证研究,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冲击响应函数的计量分析手段,分别对全国层面、区域层面以及省级层面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进行估计和比较。结论表明,东部地区在货币政策传导速度和深度上都大大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绝大部分省市对货币政策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的反应则相对迟钝,金融发展水平、企业规模和产权性质、开放程度的地区差异是导致货币政策传导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银  
本文采用我国2011-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智慧物流发展对流通产业韧性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慧物流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产业韧性水平的提升,并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地区异质性表明,相比于中西部地区,智慧物流发展对东部地区流通产业韧性水平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推进智慧物流发展,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传导路径促进流通产业韧性水平的提升。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詹鹏  
根据Feder理论模型,构建了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力的模型框架,结合库茨涅兹理论,分析商贸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商贸流通产业整体影响力的模型,并扩充为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的动态演变特征,证实了这种时变特征符合库茨涅兹的"倒U型"假说。且这种影响力主要取决于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的贡献相对较低。而当前商贸流通业直接影响力的提升空间不断压缩,针对此提出了将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力逐步转向由间接效应驱动,形成内涵式创新发展新格局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昉,都阳  
大多数迁移研究都以托达罗绝对收入差距假设作为解释迁移动因的理论依据。但是,该假说有时并不能完全说明现实中的迁移现象。因此,国外经济学界出现了一个建立在相对贫困假说基础上解释迁移动因的理论。然而,对该理论的经验检验往往是间接的。本文利用贫困农村的调查数据,直接检验了相对贫困假说,发现绝对收入差距与相对贫困同时构成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动因。由此引出的政策含义是,缩小农村收入差距、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扭曲,有利于保证迁移健康、有序地进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骆祚炎  陈炳鑫  
金融减速器效应的研究在国内十分少见,在国外研究中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成果。本文认为,金融减速器效应的研究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也在抑制经济波动等现实问题上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并分析多种导致金融减速器效应的机制。本文TVAR模型检验表明,在包含金融减速器因素的情况下,投资、消费和信贷等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冲击效应,要小于不包含金融减速器因素下的冲击效应,这说明金融减速器效应是存在的。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取得一致。借鉴金融减速器效应理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和票据融资,一方面通过其对信贷的替代作用来抵消信贷的顺周期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其来提升金融发展水平抵御经济冲击;国有银行在继续支持国有经济的同时,应该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在信贷方面有更多的倾斜和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锋  刘小娟  邱虹  
商贸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城市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长三角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商贸流通产业也高度发展,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产业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关系,希望对我国提高整体城市化率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建忠  
部分地方政府为增加收入、解决居民就业问题,其会优先保护地方产业,这使得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边界要素的影响。边界要素包括地理边界、行政边界和制度边界,它们对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汇聚了广东省、香港和澳门三地的经济实力,形成了一个庞大且多元化的市场。商贸流通产业在这个区域内可以更广泛地获取潜在客户和消费者,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多元化,商贸流通企业能够更好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本文将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深入分析边界要素对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如何克服边界要素带来的挑战,促进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结果显示:2012-2021年10年间,粤港澳大湾区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制度边界能够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地理边界能够抑制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行政边界能够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