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8)
- 2023(12213)
- 2022(10891)
- 2021(10409)
- 2020(8734)
- 2019(20549)
- 2018(20565)
- 2017(39968)
- 2016(21938)
- 2015(24669)
- 2014(24847)
- 2013(24366)
- 2012(21955)
- 2011(19918)
- 2010(19994)
- 2009(18208)
- 2008(17534)
- 2007(15102)
- 2006(13312)
- 2005(11508)
- 学科
- 济(86411)
- 经济(86284)
- 管理(61918)
- 业(56757)
- 企(47930)
- 企业(47930)
- 方法(42311)
- 数学(37155)
- 数学方法(36462)
- 中国(23550)
- 农(21380)
- 财(19500)
- 学(19142)
- 业经(18222)
- 地方(17947)
- 理论(16006)
- 制(15499)
- 农业(14069)
- 贸(13809)
- 贸易(13801)
- 和(13706)
- 易(13363)
- 环境(13300)
- 技术(13038)
- 务(12062)
- 划(12035)
- 财务(11980)
- 财务管理(11956)
- 银(11559)
- 银行(11526)
- 机构
- 大学(305876)
- 学院(304407)
- 管理(123438)
- 济(115642)
- 经济(112873)
- 理学(107760)
- 理学院(106554)
- 管理学(104301)
- 管理学院(103757)
- 研究(98697)
- 中国(71308)
- 京(65494)
- 科学(63504)
- 财(51931)
- 所(48989)
- 农(46642)
- 业大(46414)
- 研究所(44887)
- 中心(44434)
- 江(42992)
- 财经(42062)
- 北京(41317)
- 范(41046)
- 师范(40697)
- 经(38189)
- 农业(36515)
- 院(36307)
- 州(35600)
- 经济学(33939)
- 师范大学(32963)
- 基金
- 项目(214012)
- 科学(167990)
- 研究(154911)
- 基金(154564)
- 家(134681)
- 国家(133597)
- 科学基金(115328)
- 社会(95871)
- 社会科(90717)
- 社会科学(90689)
- 省(83842)
- 基金项目(82450)
- 自然(76897)
- 自然科(75134)
- 自然科学(75120)
- 自然科学基金(73709)
- 教育(72001)
- 划(70926)
- 资助(64410)
- 编号(63772)
- 成果(51167)
- 重点(47595)
- 部(46383)
- 发(44556)
- 创(44292)
- 课题(43999)
- 创新(41225)
- 科研(40743)
- 大学(39806)
- 教育部(39788)
- 期刊
- 济(123047)
- 经济(123047)
- 研究(87238)
- 中国(55499)
- 学报(47669)
- 管理(44768)
- 科学(44698)
- 农(41769)
- 财(37692)
- 大学(36131)
- 教育(36041)
- 学学(33965)
- 农业(29236)
- 技术(27601)
- 融(21868)
- 金融(21868)
- 业经(20322)
- 财经(19597)
- 经济研究(19294)
- 问题(17442)
- 经(16570)
- 图书(16328)
- 业(15248)
- 科技(15153)
- 理论(14702)
- 技术经济(14625)
- 统计(14106)
- 现代(13897)
- 资源(13679)
- 实践(13657)
共检索到430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振刚 张小娟
智慧城市是通过开发、整合、运用城市的"智慧"资源实现科学发展的城市。本文分别从系统科学理论、公共管理理论和城市规划理论角度探讨了智慧城市的理论视角,构建了智慧城市的五维度模型,包括理念层、活动层、物理层三个层次,发展战略维度、经济活动维度、社会活动维度、基础支撑维度、城市空间维度五个组成部分,并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智慧广州的五维度模型。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系统 智慧城市模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娟
开展课程层面诊断与改进,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诊改机制,是高职院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构建"目标达成度、资源保障度、服务保障度、质量生成度、质量控制度"构成的"五维度"课程诊断模型,将五个一级指标细化,采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包括11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和权重体系构成的课程诊断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应用数学课程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应用数学课程的诊断结果,为高职院校开展课程诊改积累了经验。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王玉珏 宋香蕾 润诗 陈洁
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到文件连续体理论,档案界对文件运动形式的理解从线性向多维转变。在后现代主义档案观的影响和跨界合作的时代背景下,四维的文件连续体理论模型逐渐向五维演变。本文以加拿大档案学者勒梅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的"第五维度理论"为基础,认为应该充分考虑利用者在档案工作流程中的作用,同时将对档案的"探索"性开发看成是对文件连续体理论模型的第五个维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小燕 张所地
智慧城市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促进城市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从技术创新、资源建设、网络建设、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五个方面重新梳理了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理论视角,提出智慧城市的生命有机体模型,并从思维维度、信息维度、网络维度、技术维度、物理维度和时间维度构建了智慧城市的六维空间模型,对智慧城市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生命有机体 空间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忠国 陈翔宇
城市形象对促进城市自身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城市形象的四面体模型的构建可以为城市形象建设扩展思路,为城市规划提供参考。通过分析探讨影响城市形象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来寻找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及作用方式,最终明确城市的定位以及确定多维度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
四面体模型 多维度 城市设计 城市形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中青扬 邹凯 向尚 毛太田
在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设能力评估模型,科学地对智慧城市建设能力进行分类和评估。从智慧城市建设能力的四个主要因素出发,构建智慧城市建设能力指标体系,对智慧城市实例进行ward系统聚类,选取决策树的C4.5算法建立建设能力评估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科学性。结果发现政策法规完善率、互联网普及率、R&D活动经费占GDP比重是智慧城市建设能力差距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进行特色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建设能力 决策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邹凯 向尚 张中青扬 毛太田
[目的/意义]面对智慧城市日益突出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一个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以快速对智慧城市进行风险分类并分析风险因素。[方法/过程]从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5个层次和风险评估的4个主要因素出发,构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指标框架,对智慧城市实例进行ward系统聚类形成分类属性,选择C4.5算法的决策树方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科学性。[结果/结论]结果发现:安全管理制度、数据泄露与损坏威胁、安全意识薄弱性和设备安全漏洞是智慧城市之间差距最显著的风险因素,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保障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江文奇 王晨晨 祁晨晨
[目的/意义]智慧城市具有自我学习、优化运行、预测预警和安全防护等主要功能,通过评估智慧城市功能风险,为有效且积极的应对风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按照风险管理理论,通过对智慧城市功能风险分析、指标设计、评估模型设计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风险概率特征,采用三点法确定风险概率,运用直觉模糊集理论和理想点法进行风险的综合评估,进而提出风险应对策略。[结果/结论]构建了13个智慧城市功能风险评价指标,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智慧城市的功能风险应对策略。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功能风险 评估指标 直觉模糊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志平 张景奇 杜宝贵
2021年3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擘画了"十四五"时期税收征管改革和税收现代化建设的蓝图框架,将推动税收征管从合作、合并到合成。新时代智慧税务建设应当以《意见》要求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为己任,着力突破智慧税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历史局限,以新坐标、新维度为解题思路,以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为建设标准,从执法、服务、监管和治理四个维度助力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关键词:
智慧税务 税收征管 以数治税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冰 宋漫莉 张放
信息期望是用户依据其经验和知识,在信息获取和利用之前、之中对信息系统功能、信息服务水平和信息产品价值属性等所确立的一种主观预期与主观判断。通过对213名网络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网络用户信息期望由信息表达与服务、信息获取过程、信息内容三个维度16个指标所构成。了解与把握网络用户信息期望构成,据此来优化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和网络建设,将有助于提升用户信息体验与满意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凤超 尤树洋
本文以相关研究的视角差异为线索,将既有的体验价值结构维度模型梳理为三种类型:感知型体验价值维度模型、关联型体验价值维度模型和层次型体验价值维度模型。采取比较研究方法,在分析各类模型的结构特征、拓展应用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昭明 王甫园 王开泳
旅游信息价值研究是旅游科学适应旅游业信息化快速趋势的必要课题,其构成及其感知差异研究,可以丰富旅游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对于优化旅游企业与目的地的信息设计、传播与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文章设计通用性的旅游信息价值测量指标,通过两轮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验证得出旅游信息价值的二阶双因素模型为最优模型。两个二阶因素分别是功能价值和体验价值,前者包括风险规避价值、实用价值,后者包括享乐价值、社交价值和自我实现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了旅游者信息价值构成维度的重要性程度与人群感知差异,
关键词:
旅游者 旅游信息价值 维度 模型 感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昭明 王甫园 王开泳
旅游信息价值研究是旅游科学适应旅游业信息化快速趋势的必要课题,其构成及其感知差异研究,可以丰富旅游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对于优化旅游企业与目的地的信息设计、传播与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文章设计通用性的旅游信息价值测量指标,通过两轮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验证得出旅游信息价值的二阶双因素模型为最优模型。两个二阶因素分别是功能价值和体验价值,前者包括风险规避价值、实用价值,后者包括享乐价值、社交价值和自我实现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了旅游者信息价值构成维度的重要性程度与人群感知差异,
关键词:
旅游者 旅游信息价值 维度 模型 感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昭明 王甫园 王开泳
旅游信息价值研究是旅游科学适应旅游业信息化快速趋势的必要课题,其构成及其感知差异研究,可以丰富旅游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对于优化旅游企业与目的地的信息设计、传播与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文章设计通用性的旅游信息价值测量指标,通过两轮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验证得出旅游信息价值的二阶双因素模型为最优模型。两个二阶因素分别是功能价值和体验价值,前者包括风险规避价值、实用价值,后者包括享乐价值、社交价值和自我实现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了旅游者信息价值构成维度的重要性程度与人群感知差异,发现功能价值的感知重要性略高于体验价值,而且,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月收入均会导致相应的价值维度的感知重要性存在分异。在营销实践中,不仅要统筹发展旅游信息多样化功能,提升旅游信息总体感知价值,还要注意旅游信息价值的分级、分类管理,提高营销效率。
关键词:
旅游者 旅游信息价值 维度 模型 感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亮 张海涛 魏明珠 李题印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建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评价,计算各智慧城市发展排名,对各城市智慧化发展过程中的优势经验、特征进行总结,了解总体发展现状。[方法/过程]构建智慧城市运行模型,从5个维度出发,构建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在案例研究中,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查阅权威统计资料,收集各指标下的原始数据,应用熵权TOPSIS模型计算。[结果/结论]首先计算得出城市间各个维度排名,再计算出城市间综合排名,其次根据排名划分为三个层次,最后归纳总结每一座城市的优势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