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3)
- 2023(8096)
- 2022(7197)
- 2021(6717)
- 2020(5830)
- 2019(13509)
- 2018(13619)
- 2017(26989)
- 2016(14710)
- 2015(17009)
- 2014(17491)
- 2013(17418)
- 2012(16737)
- 2011(15176)
- 2010(15500)
- 2009(14726)
- 2008(14959)
- 2007(13871)
- 2006(12421)
- 2005(11381)
- 学科
- 济(64367)
- 经济(64295)
- 管理(47332)
- 业(40233)
- 企(31782)
- 企业(31782)
- 方法(28664)
- 数学(24984)
- 数学方法(24679)
- 中国(18798)
- 财(18173)
- 农(18042)
- 地方(14593)
- 学(14484)
- 环境(14094)
- 业经(13023)
- 制(12492)
- 贸(11769)
- 贸易(11767)
- 农业(11756)
- 务(11587)
- 财务(11553)
- 财务管理(11521)
- 易(11366)
- 企业财务(10908)
- 和(10423)
- 划(10341)
- 银(10102)
- 银行(10082)
- 理论(10010)
- 机构
- 大学(224436)
- 学院(222451)
- 济(90036)
- 经济(87754)
- 管理(85433)
- 研究(76345)
- 理学(71792)
- 理学院(70948)
- 管理学(69727)
- 管理学院(69319)
- 中国(59447)
- 京(49113)
- 科学(47527)
- 财(43606)
- 所(39805)
- 农(38652)
- 中心(36963)
- 研究所(35568)
- 江(35227)
- 财经(33943)
- 业大(33009)
- 北京(31425)
- 经(30451)
- 农业(30331)
- 范(30144)
- 师范(29897)
- 州(28443)
- 经济学(27164)
- 院(26979)
- 财经大学(24723)
- 基金
- 项目(141033)
- 科学(109576)
- 研究(102654)
- 基金(101217)
- 家(87867)
- 国家(87152)
- 科学基金(73959)
- 社会(64268)
- 社会科(60778)
- 社会科学(60753)
- 省(54438)
- 基金项目(54188)
- 自然(47656)
- 自然科(46408)
- 自然科学(46390)
- 划(46193)
- 教育(46024)
- 自然科学基金(45521)
- 编号(43373)
- 资助(41556)
- 成果(36818)
- 重点(31469)
- 部(31090)
- 发(30291)
- 课题(28730)
- 创(27609)
- 科研(27042)
- 项目编号(26283)
- 国家社会(26279)
- 教育部(26233)
- 期刊
- 济(102354)
- 经济(102354)
- 研究(65983)
- 中国(42080)
- 财(35600)
- 学报(34408)
- 农(34381)
- 科学(30890)
- 管理(28066)
- 大学(24803)
- 学学(23018)
- 农业(22667)
- 融(21018)
- 金融(21018)
- 教育(19873)
- 技术(18107)
- 财经(16688)
- 业经(16540)
- 图书(16019)
- 问题(15824)
- 经济研究(15520)
- 经(14280)
- 理论(12659)
- 业(12182)
- 实践(11566)
- 践(11566)
- 技术经济(11124)
- 贸(11102)
- 书馆(10991)
- 图书馆(10991)
共检索到339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曹树金 王志红 古婷骅
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智慧城市的内涵、信息类型和信息环境特征以及国内外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现状,总结出从信息产生、传播到信息存储和使用四个阶段过程中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与对应的信息权利以及政府、智慧服务提供商和第三方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信息权利保护七项立法原则、政府公权力适度四项立法原则、智慧服务提供商责任明确五项原则以及第三方限制交易三项原则。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庄慧娴 于静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与普及,数据量呈指数型、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信息的收集与挖掘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个人信息安全在大数据环境下更容易被非法收集及利用,造成个人利益的损失。因此,应通过行业自律保护和法律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在立法上加强和完善对大数据运作的规制,以弥补自律保护强制力不足的缺陷。同时,在自律保护方面,应积极督促和完善相关行业自律规范,以弥补法律保护存在滞后性的不足。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娇
文章采用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各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路径及其在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的困境,认为以财产权、人格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信息自决权、形象权、被遗忘权等单一权利路径,均难以妥善解决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冲突。建议突破单一权利路径,以"信息控制"为核心保护信息主体的知情、决定、保密、访问、更正、删除、传输、封锁等权利,并建立数据管理政策、利用技术手段落实个人信息的保护。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仪
在网络因素作用下,个人信息的效用可通过再利用活动得到分级与多层发挥,但该活动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风险。文章结合我国特有的网络治理模式并借鉴美欧实践经验,立足于分处前端与后端控制地位的再利用者对个人信息双向共享的实情,以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完整性、可靠性、保密性、可控性等为起点衍生出若干规则。我国应通过立法以这些规则统一约束前后端再利用者,从而促使其采取合理技术措施降低风险;同时为满足信息安全的可用性要求,限制部分规则。在限制时,立法者宜考虑两端再利用者在相关控制系统中所处地位的不对等性,作区分式的安排。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信息利用 信息安全 立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涵
网络社会背景下个人信息具备人格精神权益和财产权益属性,可单独或相互配合而具备极强的人身识别性和商业价值,成为商企挖掘潜在客户和商机的重要指向标,人格利益的商品化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竞争资源。因而个人信息被肆意违法收集、利用、出卖的现象层出不穷,已然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个人信息急需在法制视野内进行利益平衡与规范,从立法模式来看,宜采取民法典权利确认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单行立法的模式,引入信息处理通报与预先审查制度,规范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加工、使用等行为,保护人们基于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权益。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人格权益 财产权益 利益平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仪
云时代下,个人信息的安全要素频遭破坏。为治理这一风险,我国应通过设计制度保护信息主体与利用者的权益,并约束云计算平台的行为。为加强治理效果,我国须采取提供信息管理人员素养等配套措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陆康 刘慧 杜京容 任贝贝
数据认识对智慧图书馆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智慧图书馆数据价值为切入点,尝试构建三层数据理论模型,从模型中分析发现智慧图书馆不同类型数据可能产生的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度规范的矛盾所在。同时阐述智慧图书馆对数据的认知,规范在实践中出现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认识偏差,进一步提炼智慧图书馆数据价值演变的个人信息保护方案,以期为我国智慧图书馆数据价值释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谭春辉 童林
[目的/意义]我国已经出台系列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对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工具进行分析,促进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更好地开展。[方法 /过程]从政策工具的角度,在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现有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从中明确政策工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工具优化建议。[结果 /结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存在政策工具实质效力需提升、政策工具整体结构不合理、政策工具可操作性待增强、政策工具配套措施需完善等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工具优化建议,包括提升政策工具实质效力、增强政策工具可操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骆君彦
我国已初步建立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律体系,但同金融改革发展相比,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应尽快完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主要基本法律制度,以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权利,维护金融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个人金融信息 隐私权 民事责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哲
市场经济下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个人信息泄漏和非法使用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而且危害了其他竞争者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甚至还会引发犯罪行为,社会危害后果严重。在实践中,对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占有以及使用在违法行为认定、证据取得和司法救济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国家在加强行政监管的同时,应当尽快制定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全面有效保护,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竞争秩序。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个人信息 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红熠 杨妮妮
我国互联网征信自起步以来快速发展。但由于互联网征信具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业务特征,互联网征信业务与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保护之间存在不可回避的冲突。如何平衡好行业发展与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成为互联网征信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应通过加快推进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立法、完善互联网征信监管办法、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等方式,在合理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利的前提下,推进互联网征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征信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勇
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基于信息技术对城市空间组织及其功能的形塑,揭示智慧城市建设的分层次技术体系及其多元应用维度;剖析信息安全的演化历程与多重内涵,确定城市信息安全的多维构面;讨论智慧城市对信息基础设施、社会环境的优化及其对信息安全的强化效应;从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脆弱性等4个方面,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引发的对信息安全的潜在冲击;提出保障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新策略。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信息安全 信息系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鸿雁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将个人信息权利归纳为一种新型的公法权利,不符合个人信息权益属于民事权利的本质。建议稿中大部分内容为规范行政管理的法律条文,不利于个人信息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个人信息保护法应将个人信息权益设计为独立的人格权,并着重规定权利的内容、行使和救济等问题。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权益 民事权利 立法路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谢珺
图书馆是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场所,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图书馆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有相关规定,但是法律层次不高。我国现行法律虽已将个人信息纳入民事权益加以保护,但立法上欠缺完善的配套规定。因此,我国图书馆法中应当明确该义务及法律责任对推进图书馆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职责、利用读者个人信息的基本内容和程序、违反该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图书馆法 法定义务 隐私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姬蕾蕾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是人格利益兼具财产利益。欧美都非常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如欧盟国家引入具体场景的风险管理理念;美国与传统的以"知情同意"为核心的构架脱钩;俄罗斯将个人信息本土化等。我国应借鉴欧美最新立法改革,摒弃传统以"知情同意"为核心的构架,引进具体场景的风险管理理念,以具体场景为依托,对个人信息的处理采用动态风险管理模式;对个人信息本土化,强化对个人信息的控制;设置对内和对外的双重监督机制,并设立独立于政府的信息保护监管机构;当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采取差异化的救济赔偿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