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0)
2023(13888)
2022(12047)
2021(11336)
2020(9518)
2019(22343)
2018(22235)
2017(43194)
2016(23320)
2015(26591)
2014(26543)
2013(26184)
2012(23835)
2011(21390)
2010(21536)
2009(19484)
2008(19058)
2007(16706)
2006(14573)
2005(12161)
作者
(66532)
(55125)
(54848)
(52364)
(35367)
(26443)
(24996)
(21675)
(21136)
(19827)
(19126)
(18411)
(17498)
(17255)
(17131)
(16782)
(16362)
(16276)
(15889)
(15688)
(13636)
(13518)
(13499)
(12577)
(12390)
(12248)
(12226)
(12199)
(11131)
(10817)
学科
(97345)
经济(97241)
管理(67956)
(62710)
(52724)
企业(52724)
方法(49873)
数学(44224)
数学方法(43510)
中国(26183)
(24023)
(22411)
地方(20880)
业经(20398)
(19355)
理论(17580)
农业(16123)
(15596)
贸易(15587)
技术(15191)
(15048)
(14948)
环境(14848)
(14706)
(14463)
财务(14375)
财务管理(14348)
企业财务(13624)
(13053)
教育(12281)
机构
大学(329052)
学院(328349)
管理(133967)
(126911)
经济(123960)
理学(117118)
理学院(115853)
管理学(113433)
管理学院(112859)
研究(104233)
中国(76029)
(70259)
科学(65905)
(57062)
(50850)
(49203)
业大(49034)
中心(47860)
(46947)
财经(46687)
研究所(46469)
北京(44288)
(43811)
师范(43404)
(42564)
(38716)
(38698)
农业(38415)
经济学(37896)
技术(35375)
基金
项目(231119)
科学(182307)
研究(168688)
基金(167186)
(145069)
国家(143896)
科学基金(125092)
社会(105022)
社会科(99569)
社会科学(99540)
(90685)
基金项目(88751)
自然(82983)
自然科(81122)
自然科学(81109)
自然科学基金(79608)
教育(79460)
(76270)
资助(70307)
编号(69230)
成果(55297)
重点(51399)
(50814)
(48153)
课题(48069)
(47935)
创新(44585)
科研(44140)
教育部(43968)
大学(43463)
期刊
(131746)
经济(131746)
研究(93639)
中国(60674)
学报(49714)
管理(47898)
科学(46040)
(43128)
(41555)
教育(41256)
大学(38073)
学学(35463)
技术(31271)
农业(30268)
(24428)
金融(24428)
业经(22041)
财经(21943)
经济研究(21122)
图书(18925)
(18589)
问题(18425)
统计(17045)
技术经济(16397)
科技(15863)
(15739)
(15621)
理论(15539)
资源(14530)
现代(14488)
共检索到464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中青扬  邹凯  向尚  毛太田  
在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设能力评估模型,科学地对智慧城市建设能力进行分类和评估。从智慧城市建设能力的四个主要因素出发,构建智慧城市建设能力指标体系,对智慧城市实例进行ward系统聚类,选取决策树的C4.5算法建立建设能力评估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科学性。结果发现政策法规完善率、互联网普及率、R&D活动经费占GDP比重是智慧城市建设能力差距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进行特色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邹凯  向尚  张中青扬  毛太田  
[目的/意义]面对智慧城市日益突出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一个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以快速对智慧城市进行风险分类并分析风险因素。[方法/过程]从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5个层次和风险评估的4个主要因素出发,构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指标框架,对智慧城市实例进行ward系统聚类形成分类属性,选择C4.5算法的决策树方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科学性。[结果/结论]结果发现:安全管理制度、数据泄露与损坏威胁、安全意识薄弱性和设备安全漏洞是智慧城市之间差距最显著的风险因素,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保障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琴  
文章将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环渤海智慧城市群和中西部智慧城市群作为考察对象,以AHP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模型,按照该模型的评价方法,结合专家赋分,最终计算出三大城市群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最高,环渤海智慧城市群和中西部智慧城市群次之;三大城市群在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程度最高,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均存在欠缺;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是下一步建设的重点,这与现实状况相符,因此,以AHP为基础构建的模型有助于客观评价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广斌  崔庆宏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成果作为数据来源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绩效进行探索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初始量表,通过小样本预测试对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反馈意见对量表进行了修订。通过问卷设计与调查,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进一步对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生活质量、可持续性与运行效果是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绩效构成的3个重要维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鸣   王志帆  
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媒介赋予城市发展所需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智慧城市这一城市化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崭新模式,智慧城市所构建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内需潜能和发展动能,为推动我国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国家三批次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在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中国285个城市2010—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法对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共同富裕的动态效应、作用路径、异质性展开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影响在人力资本雄厚、金融业发展水平较高和信息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城市更为明显。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对共同富裕水平的促进效应并非能一蹴而就,存在滞后性,即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以促进共同富裕需要一定的周期。缓解资源错配、提升城市创新创业活力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内容丰富了推进城市共同富裕的经验证据和实证研究,对推进城市数智化发展和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具有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鸣   王志帆  
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媒介赋予城市发展所需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智慧城市这一城市化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崭新模式,智慧城市所构建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内需潜能和发展动能,为推动我国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国家三批次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在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中国285个城市2010—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法对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共同富裕的动态效应、作用路径、异质性展开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影响在人力资本雄厚、金融业发展水平较高和信息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城市更为明显。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对共同富裕水平的促进效应并非能一蹴而就,存在滞后性,即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以促进共同富裕需要一定的周期。缓解资源错配、提升城市创新创业活力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内容丰富了推进城市共同富裕的经验证据和实证研究,对推进城市数智化发展和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具有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方方   谢健   李德洗  
选取2011—2020年中国29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通过了倾向得分匹配、排除其他干扰政策和更换政策冲击时间等多种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水平来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异质性分析显示: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在科教水平和行政级别较低的城市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方方   谢健   李德洗  
选取2011—2020年中国29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通过了倾向得分匹配、排除其他干扰政策和更换政策冲击时间等多种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水平来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异质性分析显示: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在科教水平和行政级别较低的城市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江文奇  王晨晨  祁晨晨  
[目的/意义]智慧城市具有自我学习、优化运行、预测预警和安全防护等主要功能,通过评估智慧城市功能风险,为有效且积极的应对风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按照风险管理理论,通过对智慧城市功能风险分析、指标设计、评估模型设计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风险概率特征,采用三点法确定风险概率,运用直觉模糊集理论和理想点法进行风险的综合评估,进而提出风险应对策略。[结果/结论]构建了13个智慧城市功能风险评价指标,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智慧城市的功能风险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目前,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申报工作已经启动并正在进行之中。此次申报与前两批试点要求有何不同?前两批试点城市或项目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和经验?呈现出哪些问题?今后如何应对和推进?本刊已于2014年第10期设立专题,邀请国内智慧城市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撰文,对我国智慧城市的整体发展策略及理论建设进行探讨。本期则主要从实证研究层面,聚焦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重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岩  许光建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变迁过程中,目前"互联网+"热潮的兴起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智慧城市的建设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重要的是深化治理理念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运用。通过阐述智慧城市建设中感知层、网络层、信息层以及应用层之间存在的问题和阻滞,明确目前存在的发展误区,试图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个主体发挥作用的智慧建设模式,从而促进现代城市的构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岩  许光建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变迁过程中,目前"互联网+"热潮的兴起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智慧城市的建设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重要的是深化治理理念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运用。通过阐述智慧城市建设中感知层、网络层、信息层以及应用层之间存在的问题和阻滞,明确目前存在的发展误区,试图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个主体发挥作用的智慧建设模式,从而促进现代城市的构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浩东  王高峰  
聚焦高新区这一特定空间范围,检验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建设试点模式异质性如何影响区域内企业发展的问题,为促进数字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基于2003—2019年中国88个国家高新区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政策对高新区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仅在高新区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并不一定比在更大空间范围进行试点的效果更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合肥高新区企业的总收入提升但降低企业的净利润,对长春、青岛高新区企业的总收入和净利润均为负向影响。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今后针对重干预轻市场、重硬件建设轻应用、重项目轻规划和重当下轻长远等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应分别有所侧重地加以改进,包括改善制度环境、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以及做好顶层设计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扬  夏德峰  
在理论阐述智慧城市对营商环境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8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2013年启动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地区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改善了地区营商环境,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提升地区知识溢出水平、推进城市集约型发展以及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在城市异质性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并不显著,这种改善效应仅仅发生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在非直辖市及非省会城市的中小型城市中,知识溢出水平越高的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越强烈,但是在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中,知识溢出的调节效应则不再显著。因此,在下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进程中,应当加强城市知识存量水平建设,推进城市集约型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加大对城市差异性的关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楚金华  
以CNKI收集的我国学术界关于智慧城市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MCA(多维相关分析法)从理论、战略、技术和城市管理四个导向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认为我国理论界对智慧城市定义已基本统一、研究框架逐渐成熟、建设架构基本明晰,但现有研究框架弱化了城市主体地位、忽略了智慧城市推广、运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智慧城市跨学科研究、运营和商业模式研究及需求分析研究三大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