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9)
2023(12358)
2022(10717)
2021(9952)
2020(8242)
2019(19240)
2018(19018)
2017(37120)
2016(19927)
2015(22481)
2014(22397)
2013(22373)
2012(20365)
2011(18289)
2010(18032)
2009(16342)
2008(16033)
2007(14014)
2006(12258)
2005(10067)
作者
(56286)
(46618)
(46283)
(44091)
(29793)
(22267)
(21053)
(18306)
(17866)
(16567)
(16146)
(15584)
(14643)
(14477)
(14467)
(14015)
(13833)
(13777)
(13439)
(13071)
(11454)
(11257)
(11179)
(10551)
(10343)
(10285)
(10260)
(10209)
(9298)
(9106)
学科
(83577)
经济(83484)
管理(60932)
(55127)
(46401)
企业(46401)
方法(41212)
数学(36278)
数学方法(35954)
中国(23337)
(20828)
(20820)
地方(18968)
业经(17859)
(16148)
农业(14015)
环境(13688)
理论(13515)
(13375)
财务(13303)
财务管理(13276)
(13274)
贸易(13268)
技术(13220)
(13112)
(13075)
(12780)
企业财务(12652)
(12045)
教育(10834)
机构
大学(282030)
学院(279309)
管理(116879)
(110149)
经济(107579)
理学(102267)
理学院(101183)
管理学(99625)
管理学院(99122)
研究(88531)
中国(64361)
(60061)
科学(54550)
(50170)
(42135)
业大(40956)
财经(40932)
中心(40688)
(40060)
(39308)
研究所(38445)
北京(37606)
(37391)
(37128)
师范(36834)
(32987)
经济学(32787)
(32599)
农业(31188)
财经大学(30716)
基金
项目(198185)
科学(156886)
研究(146398)
基金(144481)
(124315)
国家(123303)
科学基金(107880)
社会(92766)
社会科(87948)
社会科学(87924)
基金项目(77906)
(76825)
自然(70437)
自然科(68805)
自然科学(68794)
自然科学基金(67571)
教育(67507)
(64464)
编号(59964)
资助(59083)
成果(47744)
(43955)
重点(43476)
(41282)
(41141)
课题(40825)
教育部(38280)
创新(38249)
国家社会(37673)
人文(37642)
期刊
(115092)
经济(115092)
研究(81985)
中国(49853)
管理(41125)
学报(41016)
科学(38144)
(36824)
(35135)
教育(32387)
大学(31569)
学学(29343)
农业(24742)
技术(24610)
(21278)
金融(21278)
财经(19340)
业经(18995)
经济研究(18010)
图书(16919)
问题(16561)
(16325)
理论(14102)
科技(13550)
技术经济(13494)
实践(13068)
(13068)
现代(12778)
(12367)
资源(12252)
共检索到395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广斌  崔庆宏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成果作为数据来源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绩效进行探索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初始量表,通过小样本预测试对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反馈意见对量表进行了修订。通过问卷设计与调查,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进一步对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生活质量、可持续性与运行效果是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绩效构成的3个重要维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目前,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申报工作已经启动并正在进行之中。此次申报与前两批试点要求有何不同?前两批试点城市或项目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和经验?呈现出哪些问题?今后如何应对和推进?本刊已于2014年第10期设立专题,邀请国内智慧城市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撰文,对我国智慧城市的整体发展策略及理论建设进行探讨。本期则主要从实证研究层面,聚焦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重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中青扬  邹凯  向尚  毛太田  
在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设能力评估模型,科学地对智慧城市建设能力进行分类和评估。从智慧城市建设能力的四个主要因素出发,构建智慧城市建设能力指标体系,对智慧城市实例进行ward系统聚类,选取决策树的C4.5算法建立建设能力评估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科学性。结果发现政策法规完善率、互联网普及率、R&D活动经费占GDP比重是智慧城市建设能力差距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进行特色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将伟   黄燕芬   王鹏   孙德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利用2012-2019年国内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对“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是城市绿色发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促进变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双碳”战略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提升城市绿色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地加快碳排放“双碳”战略步伐。因此,政府应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在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中融入“双碳”目标规划的理念和目标约束。同时,要建立健全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基准的投入产出评价机制,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双碳”目标有机协同推进,将数字技术应用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提高城市建设运行中的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琴  
文章将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环渤海智慧城市群和中西部智慧城市群作为考察对象,以AHP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模型,按照该模型的评价方法,结合专家赋分,最终计算出三大城市群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最高,环渤海智慧城市群和中西部智慧城市群次之;三大城市群在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程度最高,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均存在欠缺;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是下一步建设的重点,这与现实状况相符,因此,以AHP为基础构建的模型有助于客观评价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庆宏  薛凯  王广斌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公众参与智慧城市的意愿、行为与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公众参与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其参与意愿均具有正向的直接影响作用;(2)公众参与意愿直接正向影响其参与行为;(3)参与行为直接正向影响智慧城市建设绩效。研究为不同城市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和进一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管理启示与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扬  夏德峰  
在理论阐述智慧城市对营商环境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8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2013年启动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地区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改善了地区营商环境,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提升地区知识溢出水平、推进城市集约型发展以及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在城市异质性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并不显著,这种改善效应仅仅发生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在非直辖市及非省会城市的中小型城市中,知识溢出水平越高的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越强烈,但是在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中,知识溢出的调节效应则不再显著。因此,在下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进程中,应当加强城市知识存量水平建设,推进城市集约型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加大对城市差异性的关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楚金华  
以CNKI收集的我国学术界关于智慧城市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MCA(多维相关分析法)从理论、战略、技术和城市管理四个导向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认为我国理论界对智慧城市定义已基本统一、研究框架逐渐成熟、建设架构基本明晰,但现有研究框架弱化了城市主体地位、忽略了智慧城市推广、运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智慧城市跨学科研究、运营和商业模式研究及需求分析研究三大发展方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楚金华  
以CNKI收集的我国学术界关于智慧城市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MCA(多维相关分析法)从理论、战略、技术和城市管理四个导向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认为我国理论界对智慧城市定义已基本统一、研究框架逐渐成熟、建设架构基本明晰,但现有研究框架弱化了城市主体地位、忽略了智慧城市推广、运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智慧城市跨学科研究、运营和商业模式研究及需求分析研究三大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香怡   赵彦云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助力城市降碳增效。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智慧城市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机理和内在机制,并将中国智慧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9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智慧城市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智慧城市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并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提升周边城市的碳排放效率;(2)智慧城市主要通过增强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数字产业发展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三个方面提升碳排放效率;(3)智慧城市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在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完善、城市规模大、碳排放水平高的城市中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为进一步推进新型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秀林  赵华平  张所地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发展模式,为城市创新提供了更有利的空间环境。文章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产出的作用机理,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促进城市创新产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时空信息基础设施、高科技人才、政府引领和产业结构升级等途径实现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产出的边际效应呈上升趋势,是导致城市间创新产出差异显著的重要原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伟清  史丽娜  吕冬妮  涂苋苋  
从智慧城市六个建设领域发展水平角度出发,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智慧城市六个建设领域相对发展水平的关联度,在关联度的基础上对各个建设领域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三类不同发展水平的建设领域。研究结果有效的揭示我国智慧城市各领域建设存在不平衡性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武力超  李惟简  陈丽玲  李嘉欣  
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兑现碳中和承诺,有待于绿色技术的进一步创新。针对这一目标,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为了检验智慧城市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基于2006—2018年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PSM-DID)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财政科技支出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在低金融发展水平、低外向型经济水平和高人力资本水平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对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和推动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蒋承杰  杨舒  董雪慧  
按照"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经济基础-经济开放度-生态环境-政府财政支出-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分析框架,结合5个已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各因素对在建智慧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为我国智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鸣   王志帆  
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媒介赋予城市发展所需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智慧城市这一城市化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崭新模式,智慧城市所构建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内需潜能和发展动能,为推动我国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国家三批次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在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中国285个城市2010—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法对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共同富裕的动态效应、作用路径、异质性展开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影响在人力资本雄厚、金融业发展水平较高和信息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城市更为明显。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对共同富裕水平的促进效应并非能一蹴而就,存在滞后性,即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以促进共同富裕需要一定的周期。缓解资源错配、提升城市创新创业活力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内容丰富了推进城市共同富裕的经验证据和实证研究,对推进城市数智化发展和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具有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