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80)
- 2023(21410)
- 2022(18271)
- 2021(16792)
- 2020(14117)
- 2019(32107)
- 2018(31654)
- 2017(59955)
- 2016(32633)
- 2015(36284)
- 2014(36154)
- 2013(35480)
- 2012(32938)
- 2011(29930)
- 2010(29955)
- 2009(27333)
- 2008(26625)
- 2007(23661)
- 2006(20893)
- 2005(18355)
- 学科
- 济(144786)
- 经济(144643)
- 管理(91908)
- 业(85116)
- 企(68618)
- 企业(68618)
- 方法(59848)
- 数学(52121)
- 数学方法(51508)
- 中国(40291)
- 农(36646)
- 地方(33796)
- 财(32347)
- 业经(30890)
- 学(30236)
- 农业(25049)
- 贸(24190)
- 贸易(24175)
- 制(23668)
- 易(23332)
- 环境(21569)
- 理论(21326)
- 银(20574)
- 技术(20551)
- 和(20513)
- 银行(20504)
- 融(20390)
- 金融(20388)
- 务(19940)
- 财务(19852)
- 机构
- 大学(462574)
- 学院(460518)
- 济(188403)
- 经济(184367)
- 管理(177204)
- 研究(161216)
- 理学(152771)
- 理学院(151011)
- 管理学(148120)
- 管理学院(147304)
- 中国(119790)
- 科学(100628)
- 京(99905)
- 财(84523)
- 所(81409)
- 农(80605)
- 研究所(74122)
- 中心(73290)
- 业大(71808)
- 江(68673)
- 财经(67439)
- 北京(63193)
- 农业(63127)
- 经(61375)
- 范(61118)
- 师范(60404)
- 院(58900)
- 经济学(57174)
- 州(55435)
- 经济学院(51302)
- 基金
- 项目(315360)
- 科学(246521)
- 基金(227421)
- 研究(225351)
- 家(200636)
- 国家(198978)
- 科学基金(169875)
- 社会(142524)
- 社会科(135125)
- 社会科学(135089)
- 省(123277)
- 基金项目(120170)
- 自然(111722)
- 自然科(109157)
- 自然科学(109129)
- 自然科学基金(107148)
- 划(104309)
- 教育(104081)
- 资助(94222)
- 编号(90818)
- 成果(73078)
- 重点(71245)
- 发(69590)
- 部(68683)
- 创(64870)
- 课题(63270)
- 创新(60607)
- 科研(60560)
- 国家社会(58910)
- 教育部(58622)
- 期刊
- 济(209622)
- 经济(209622)
- 研究(136659)
- 中国(92808)
- 学报(78133)
- 农(72683)
- 科学(69125)
- 管理(66037)
- 财(63619)
- 大学(58927)
- 学学(55287)
- 教育(51796)
- 农业(49783)
- 技术(41443)
- 融(40903)
- 金融(40903)
- 经济研究(34321)
- 业经(33793)
- 财经(33173)
- 经(28535)
- 问题(27867)
- 业(25882)
- 图书(25450)
- 技术经济(22847)
- 科技(22242)
- 统计(21987)
- 版(21776)
- 理论(20898)
- 商业(20594)
- 贸(20267)
共检索到690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铎 张沁 李富强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50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及倾向评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从而提高了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增加科技投入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研究还揭示了智慧城市建设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应持续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要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同时,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差异化的智慧城市发展策略,以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华平 田秀林 张所地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高级阶段,在推动经济动力转换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作用机理、异质性和动态性,并基于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渠道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且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不同区域的中介效应不同;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治栋 赵必武
基于中国2006~2017年16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且基于PSM-DID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增长动能、经济增长成果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作用不显著;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外部性,不仅促进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能够显著促进邻近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对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五线城市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郴宜 万勇
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实现高质量城镇化发展,中国提出了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为研究产城融合如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本文在构建产城融合与城市经济增长的数理模型并分析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3—2021年中国254个城市产城融合度,其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2SLS模型以及机制检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市产城融合度不断提升,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产城融合能够通过促进产业集聚水平、扩大市场潜力以及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三条路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因此,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应围绕产城融合,合理制定发展政策;结合当地情况,适时转换发展思路;推动区域合作,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建飞 韩延玲
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升技术创新、互联网普及程度和实体经济水平,进而赋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5—2018年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各城市数字经济指数,利用2SLS等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提高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存在门槛效应;从传导机制来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创新、互联网普及程度和实体经济水平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奕帆 丁慧
作为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将智能技术、信息技术融入城市发展,加快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智慧城市建设是否能作为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促进新时期城市绿色经济发展?基于长三角地区2007—2019年2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借助2012年智慧城市试点这一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和空间DID模型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对长三角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地区绿色经济发展,并通过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两大机制起作用。(2)相对于非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当地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凸显。(3)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对本地绿色经济发展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相邻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奕帆 丁慧
作为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将智能技术、信息技术融入城市发展,加快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智慧城市建设是否能作为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促进新时期城市绿色经济发展?基于长三角地区2007—2019年2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借助2012年智慧城市试点这一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和空间DID模型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对长三角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地区绿色经济发展,并通过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两大机制起作用。(2)相对于非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当地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凸显。(3)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对本地绿色经济发展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相邻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田晖 宋清
将创新驱动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主体与创新活力四个指标,利用我国47个智慧城市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各指标对各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看,创新驱动对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创新驱动指标对经济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表现在创新投入有效抑制单位GDP工业烟尘排放,创新产出有效降低单位GDP工业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创新主体有效控制单位GDP工业SO_2排放量,创新活力对单位GDP工业SO_2、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在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中有效作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武力超 李惟简 陈丽玲 李嘉欣
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兑现碳中和承诺,有待于绿色技术的进一步创新。针对这一目标,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为了检验智慧城市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基于2006—2018年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PSM-DID)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财政科技支出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在低金融发展水平、低外向型经济水平和高人力资本水平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对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和推动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震
智慧城市建设被众多地方政府定位成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文章选取2004—2021年我国237个地级市的数据样本,通过使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对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提升城市韧性水平来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溢出效应,其溢出效应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相对显著,且人口规模较大城市的溢出效应显著程度更高。因此,合理扩大智慧城市试点范围,并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制定适宜的城市智慧网络体系规划,对于增强城市韧性、预防系统性风险,进而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彩彩 石荣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新时期,探讨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省会城市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面板回归和中介效应等方法,研究了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升级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且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的影响同地理位置相挂钩,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的影响东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西部影响力度最弱。进一步通过传导机制分析发现,消费升级能够通过产业升级、收入水平和商品房价格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凯 陈珂 陈同峰
文章基于2001—2017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森林资源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数据,运用空间面板SARAR模型,系统考察了城市森林资源状况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城市森林建设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森林资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途径可以通过人力资本集聚等途径来实现;城市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是广泛存在的,不因城市规模大小而消失或减退。对以上结论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其仍然是稳健的。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经济发展 SARAR模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胡玉珠 陈祖华
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2006—2016年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国家审计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国家审计能显著提升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但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负向空间外溢效应;国家审计对本地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是对动能转换、结构升级、发展效率、节能减排、成果分享五个方面作用机制影响的综合反映,且对结构升级、节能减排、成果分享的作用效果尤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Ⅱ型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国家审计有助于促使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但对周边城市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Ⅰ型及以上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国家审计对本地和周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均未产生明显影响。结果表明,强化国家审计功能、推进跨区域协同审计,对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振 韩凤芹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产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财政分权视角,利用2013—2019年中国2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进行替换变量、改变样本容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相对于西部城市,东部和中部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享受的数字经济红利更加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是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最后,门槛模型结果表明,当财政分权强度处于较低水平,数字经济对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并不显著,而一旦越过门槛值,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的特点。因此,我国应优化数字经济的相关财税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协同作用,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地方政府 财政分权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宣烨 彭婕
文章基于2004—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创新型城市试点对服务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可显著提升以结构优化升级表征的服务业发展质量,且伴有滞后性和长期动态性。基于城市特征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试点政策对高市场化程度、高网络通达度、高法治化水平和高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的服务业发展质量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通过科技创新效应、金融支撑效应、集聚驱动效应这些主要路径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助推试点城市服务业质量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风险投资与高质量发展: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检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
新质生产力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来自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基于1990-2008年中国三大经济圈城市面板数据
智慧城市建设对“双碳”目标实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创新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长三角41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