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02)
- 2023(18467)
- 2022(15726)
- 2021(14449)
- 2020(12177)
- 2019(27664)
- 2018(27397)
- 2017(52421)
- 2016(28727)
- 2015(31945)
- 2014(31641)
- 2013(31579)
- 2012(28791)
- 2011(25890)
- 2010(25749)
- 2009(24195)
- 2008(24164)
- 2007(21643)
- 2006(19378)
- 2005(17076)
- 学科
- 济(117442)
- 经济(117270)
- 业(101099)
- 管理(96148)
- 企(88751)
- 企业(88751)
- 方法(50097)
- 数学(40211)
- 数学方法(39825)
- 农(36779)
- 财(36305)
- 业经(34446)
- 中国(31890)
- 制(26035)
- 农业(25487)
- 地方(25139)
- 务(24825)
- 财务(24748)
- 财务管理(24717)
- 企业财务(23452)
- 学(22614)
- 技术(21458)
- 理论(20678)
- 和(20659)
- 贸(20268)
- 贸易(20257)
- 易(19624)
- 划(19158)
- 环境(18839)
- 体(18621)
- 机构
- 学院(412423)
- 大学(410433)
- 济(163493)
- 管理(163295)
- 经济(159897)
- 理学(140579)
- 理学院(138996)
- 研究(137042)
- 管理学(136796)
- 管理学院(136047)
- 中国(103338)
- 京(88438)
- 科学(86088)
- 财(77533)
- 农(74996)
- 所(69216)
- 业大(65288)
- 研究所(62705)
- 江(62404)
- 中心(62052)
- 财经(61181)
- 农业(59000)
- 经(55577)
- 北京(55376)
- 范(51787)
- 师范(51197)
- 州(49978)
- 院(49759)
- 经济学(48472)
- 财经大学(45194)
- 基金
- 项目(279535)
- 科学(219005)
- 基金(202167)
- 研究(201704)
- 家(177479)
- 国家(175948)
- 科学基金(151000)
- 社会(127556)
- 社会科(120757)
- 社会科学(120723)
- 省(109974)
- 基金项目(108133)
- 自然(99290)
- 自然科(96928)
- 自然科学(96900)
- 自然科学基金(95173)
- 划(92200)
- 教育(91267)
- 资助(81788)
- 编号(81481)
- 成果(65226)
- 重点(62549)
- 部(60653)
- 创(59714)
- 发(59663)
- 课题(56076)
- 创新(55280)
- 科研(53240)
- 制(52499)
- 国家社会(52206)
- 期刊
- 济(185813)
- 经济(185813)
- 研究(120813)
- 中国(80218)
- 农(69729)
- 学报(68268)
- 管理(63011)
- 财(61940)
- 科学(61520)
- 大学(51453)
- 学学(48712)
- 农业(47481)
- 教育(41910)
- 技术(35339)
- 融(35264)
- 金融(35264)
- 业经(32453)
- 财经(30326)
- 经济研究(28055)
- 业(26262)
- 经(25960)
- 问题(25676)
- 技术经济(20703)
- 科技(20583)
- 版(20211)
- 现代(19970)
- 图书(19441)
- 商业(18538)
- 理论(18527)
- 资源(17767)
共检索到610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营营 高煜
在理论阐述智慧城市建设对地区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07~2016年中国2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与效应。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地区制造业升级,其中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东部发达地区。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会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对地区制造业升级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伟杰 胡润哲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培育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平台经济以及促进城市创业活动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议题。本文以2012年以来分三批推行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借助计算机编程技术(Python)爬取中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和北大法宝政策数据库,基于simhash算法和jieba分词等对相关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试点政策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提高试点城市的创业活跃度。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智慧产业政策通过促进数据要素集聚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智慧政务和智慧民生政策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了城市创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试点政策的创业效应存在于大中型城市、高市场潜能、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优势较好的城市;试点政策对低污染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创业活跃度提升发挥效应,但同时也抑制了高污染制造业的创业活跃度。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反事实检验,结果表明试点政策的创业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持续性创业效应需要进一步发挥与其他相关措施的协同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蒋承杰 杨舒 董雪慧
按照"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经济基础-经济开放度-生态环境-政府财政支出-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分析框架,结合5个已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各因素对在建智慧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为我国智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区域经济 影响因素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范德成 方璘 宋志龙
在理论阐释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9-2018年中国内地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及作用机制,并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方法开展进一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并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效应、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倒逼作用、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3个渠道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等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财政支出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能够显著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水平和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则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更突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玉燕 王春燕
制造业企业升级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试图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探讨城市层面的知识产权制度与制造业企业升级的关系。本文以沪深A股2008—2020年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PSM—多期DID方法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企业升级,这一结论在考虑更换被解释变量、更换匹配方法和反事实检验等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知识产权司法保障推动制造业企业升级。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竞争激烈程度较高行业的企业而言,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企业升级有着更加显著的激励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玉燕 王春燕
制造业企业升级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试图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探讨城市层面的知识产权制度与制造业企业升级的关系。本文以沪深A股2008—2020年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PSM—多期DID方法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企业升级,这一结论在考虑更换被解释变量、更换匹配方法和反事实检验等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知识产权司法保障推动制造业企业升级。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竞争激烈程度较高行业的企业而言,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企业升级有着更加显著的激励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协奎 乔冠宇 徐筱越 陈伟清
基于西部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相对于全国及东部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从区域视角出发,择取西部地区9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服务环境、经济发展环境、智慧产业投入、价值实现五个维度及下设的16个因子进行主成分量化研究,提炼出影响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因素,结合实证研究,分析当前西部地区部分省份取得成就的原因及仍面临的问题,进而为西部地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智慧城市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扬 夏德峰
在理论阐述智慧城市对营商环境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8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2013年启动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地区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改善了地区营商环境,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提升地区知识溢出水平、推进城市集约型发展以及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在城市异质性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并不显著,这种改善效应仅仅发生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在非直辖市及非省会城市的中小型城市中,知识溢出水平越高的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越强烈,但是在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中,知识溢出的调节效应则不再显著。因此,在下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进程中,应当加强城市知识存量水平建设,推进城市集约型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加大对城市差异性的关注。
关键词:
智慧城市 营商环境 双重差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宁宁 王勤升 冯尊
聚焦数字生态视角,使用网络分析和指数随机图模型兼顾整体与个体效应,从关联性、动态性和聚集性视角探究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从整体网络和个体网络来看,智慧城市建设明显提升碳排放效率网络的指标性能,促进城市间的合作,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发达型、资源型城市在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能力较大。(2)从网络拓扑结构来看,无标度性质和小世界性质表现不显著,同时东南沿海与华北地区的核心城市的数量逐渐增加,并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渐成熟,局部聚集性明显加强。(3)从影响因素来看,互惠性对网络呈正相关;智慧人才对网络的影响最显著;智慧环境、智慧经济和智慧科技的发展对碳排放效率有改善作用,但存在周期性变化,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果规律性不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菲 李善同
本文通过利用ArcGIS网络分析法构建地级及以上城市间公路交通网络所创造的时间距离矩阵来度量交通可达性,并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交通可达性对城市制造业专业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城市的可达性越差,制造业专业化程度越高,其经济发展在一个或多个部门实现专业化的需求也远高于可达性高的区域。加强各地区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在未来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生产力优化布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专业化 产业结构 制造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崇锋 张吉鹏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产业集聚的支撑和支持,高度的产业集聚有助于协调好城市经济、城市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参照国家环境保护部组织修订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选取数据相对比较齐全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比重"、"森林覆盖率"、"单位GDP能耗"、"城镇化水平"、"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6项指标,应用衡量产业集聚水平的CR4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综合CR4指标,以及衡量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综合指标。产业集聚对生态城市建设影响的定量分析表明: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牺牲生态环境的倾向;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生态城市建设;产业聚集程度的提...
关键词:
产业聚集 生态城市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珊 湛泳
随着我国迈入“双碳”目标下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攻坚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发展“赋能聚力”和“加档提速”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文章基于2003—2020年2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选用多期DID模型和PSM-DID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显著降低区域碳排放水平,产业转型升级是智慧城市建设抑制区域碳排放的有效路径,其中数字化发展和绿色创新能力较好、具备经济集聚优势、严格环境规制的城市碳减排效应更为显著。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双向赋能可以开创循环经济新格局,对区域经济减污降碳和绿色转型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的核心结论有助于激活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智慧城市建设对区域碳减排效应的“创新红利”和“结构红利”,也为实现“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的政策愿景提供了路径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红艳 沈坤荣 孙丽
基于2004—2019年省级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减税对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增值税减税显著提高了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地区制度环境发育越好,其增值税减税效应越突出,且“营改增”后增值税减税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有所增强;增值税减税通过技术创新、融资约束路径影响制造业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路径则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增值税减税所带来的税制结构优化推动了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鉴于此,立足财税环境现实,增值税减税应注重策略的调整,在税制优化中增强减税成效;提升增值税减税的技术创新、融资约束路径红利,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减税力度;同步优化直接税制,拓展税制结构转变所带来的减税空间,推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楚金华
以CNKI收集的我国学术界关于智慧城市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MCA(多维相关分析法)从理论、战略、技术和城市管理四个导向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认为我国理论界对智慧城市定义已基本统一、研究框架逐渐成熟、建设架构基本明晰,但现有研究框架弱化了城市主体地位、忽略了智慧城市推广、运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智慧城市跨学科研究、运营和商业模式研究及需求分析研究三大发展方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楚金华
以CNKI收集的我国学术界关于智慧城市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MCA(多维相关分析法)从理论、战略、技术和城市管理四个导向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认为我国理论界对智慧城市定义已基本统一、研究框架逐渐成熟、建设架构基本明晰,但现有研究框架弱化了城市主体地位、忽略了智慧城市推广、运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智慧城市跨学科研究、运营和商业模式研究及需求分析研究三大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