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1)
2023(13764)
2022(11367)
2021(10335)
2020(8549)
2019(19243)
2018(18946)
2017(36047)
2016(19320)
2015(21304)
2014(20824)
2013(20364)
2012(18375)
2011(16396)
2010(15801)
2009(14157)
2008(13509)
2007(11534)
2006(9610)
2005(7439)
作者
(53898)
(45050)
(44708)
(42403)
(28566)
(21703)
(20233)
(17696)
(17229)
(15551)
(15211)
(15151)
(14123)
(14072)
(13646)
(13587)
(13584)
(13215)
(13092)
(12767)
(10998)
(10940)
(10583)
(10290)
(10211)
(10082)
(9688)
(9616)
(8955)
(8872)
学科
(81532)
经济(81449)
管理(56181)
(51683)
方法(43522)
(42010)
企业(42010)
数学(39964)
数学方法(39515)
中国(22424)
(20865)
(20229)
地方(16351)
业经(16334)
(14509)
贸易(14505)
(14076)
农业(13838)
(13571)
(13434)
财务(13390)
财务管理(13363)
环境(12855)
企业财务(12759)
技术(12321)
(11593)
理论(11190)
(10747)
(10496)
(10399)
机构
大学(266136)
学院(264227)
(108670)
管理(107300)
经济(106617)
理学(95222)
理学院(94194)
管理学(92446)
管理学院(91970)
研究(82660)
中国(60087)
(53701)
科学(51111)
(47626)
(43934)
业大(42023)
中心(40177)
财经(39833)
(38457)
(36737)
(36730)
研究所(35494)
农业(34916)
经济学(34491)
(33608)
师范(33144)
北京(32196)
经济学院(31612)
(31007)
财经大学(30267)
基金
项目(196618)
科学(156855)
基金(146488)
研究(138127)
(129155)
国家(128140)
科学基金(111893)
社会(91279)
社会科(86790)
社会科学(86769)
基金项目(78310)
(75850)
自然(74541)
自然科(72922)
自然科学(72903)
自然科学基金(71599)
教育(65030)
(65018)
资助(58919)
编号(53160)
重点(44445)
(43848)
(41459)
(41157)
成果(40130)
国家社会(39044)
科研(38872)
创新(38815)
教育部(38177)
大学(37009)
期刊
(102434)
经济(102434)
研究(69311)
中国(45148)
学报(42862)
科学(38880)
(36933)
管理(36655)
(36145)
大学(33049)
学学(31437)
教育(25609)
农业(25089)
技术(23268)
(19829)
金融(19829)
财经(19168)
经济研究(17435)
业经(17343)
(16362)
问题(15514)
统计(14006)
(13393)
(13170)
(12607)
技术经济(12465)
科技(12312)
商业(12128)
资源(11842)
决策(11551)
共检索到358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鸣   王志帆  
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媒介赋予城市发展所需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智慧城市这一城市化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崭新模式,智慧城市所构建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内需潜能和发展动能,为推动我国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国家三批次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在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中国285个城市2010—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法对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共同富裕的动态效应、作用路径、异质性展开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影响在人力资本雄厚、金融业发展水平较高和信息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城市更为明显。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对共同富裕水平的促进效应并非能一蹴而就,存在滞后性,即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以促进共同富裕需要一定的周期。缓解资源错配、提升城市创新创业活力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内容丰富了推进城市共同富裕的经验证据和实证研究,对推进城市数智化发展和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具有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鸣   王志帆  
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媒介赋予城市发展所需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智慧城市这一城市化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崭新模式,智慧城市所构建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内需潜能和发展动能,为推动我国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国家三批次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在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中国285个城市2010—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法对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共同富裕的动态效应、作用路径、异质性展开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影响在人力资本雄厚、金融业发展水平较高和信息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城市更为明显。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对共同富裕水平的促进效应并非能一蹴而就,存在滞后性,即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以促进共同富裕需要一定的周期。缓解资源错配、提升城市创新创业活力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内容丰富了推进城市共同富裕的经验证据和实证研究,对推进城市数智化发展和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具有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   房克雷   和军  
智慧城市试点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是实现数实融合的重要手段。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数实融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数实融合,该结论在样本缩尾、增加样本维度、调整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和扩大对外贸易,进而促进数实融合。(3)智慧城市建设在非资源城市、非老工业基地、中小城市、宽松环境规制地区表现出显著的数实融合正向效应。(4)智慧城市建设在促进数实融合方面具有空间协调效应,能够在全国、省份以及地区层面缩小数实融合的相对发展差距。研究结论为中国深化数实融合、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   房克雷   和军  
智慧城市试点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是实现数实融合的重要手段。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数实融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数实融合,该结论在样本缩尾、增加样本维度、调整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和扩大对外贸易,进而促进数实融合。(3)智慧城市建设在非资源城市、非老工业基地、中小城市、宽松环境规制地区表现出显著的数实融合正向效应。(4)智慧城市建设在促进数实融合方面具有空间协调效应,能够在全国、省份以及地区层面缩小数实融合的相对发展差距。研究结论为中国深化数实融合、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李丹怡  刘越  
文章分别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和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中西部地区享受到的数字乡村建设红利比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且数字乡村建设的共富效应对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的影响大于粮食主销区;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中青扬  邹凯  向尚  毛太田  
在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设能力评估模型,科学地对智慧城市建设能力进行分类和评估。从智慧城市建设能力的四个主要因素出发,构建智慧城市建设能力指标体系,对智慧城市实例进行ward系统聚类,选取决策树的C4.5算法建立建设能力评估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科学性。结果发现政策法规完善率、互联网普及率、R&D活动经费占GDP比重是智慧城市建设能力差距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进行特色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茂川  肖胜男  李冬妍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区域性发展战略。评价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效果,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1998—2004年15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西部大开发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影响。政策实施当年,西部地区在岗职工的实际工资平均提高了约280元,西部大开发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异质性,有鉴于此,共同富裕新征程中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重点在于:精准识别区域发展需求,加快制定区域性发展政策,强化教育投资和软环境建设,不断积累人力资本;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减少财政资金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良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燕   田孟乡  
依据2011—202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模型,考量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改善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对共同富裕呈正向作用,同时具有区域异质性与结构异质性,呈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中介效应,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技术创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共同富裕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慧琳   杨望   谭小芬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随着中国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共同富裕必然以数字经济为依托。文章基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维度建立了共同富裕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建立了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并使用熵权法对二者进行测度。采用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既能促进总体富裕,又能促进共享富裕。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制度质量越高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越强。提升地区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鼓励创业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治栋  赵必武  
基于中国2006~2017年16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且基于PSM-DID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增长动能、经济增长成果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作用不显著;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外部性,不仅促进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能够显著促进邻近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对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五线城市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洪涛  王丽丽  
国家一系列政策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布局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实现共同富裕。基于演化经济地理理论,引入生态学Logistic曲线模型,建立包含集聚—扩散效应动态变化的城市间共同富裕模型,从而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内生性与外部性问题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分析在城市间交流竞争、资源禀赋约束等条件下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进一步以中国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内生性检验、反事实估计、空间计量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学习效应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共同富裕,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以城市间经济联系、学习能力为主要路径形成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于海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需要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需要强化金融要素保障,把更多资源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更好地评价和改进金融支持共同富裕工作,本文设立三级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理论,构建指标权重测算方法和结果评估模型,探索对金融支持共同富裕成效进行量化分析的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丹  李林  曹婷  
如何以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阶段的重要议题。本文在对城市绿色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绿色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影响路径。研究表明:(1)城市绿色发展能有效促进共同富裕,且在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城市绿色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在时间上存在“滚雪球”特征,空间上表现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不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3)创新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信息化转型效应是城市绿色发展影响共同富裕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结论可为探索双碳背景下的共同富裕推进模式提供启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婉婷   卢秀茹  
【目的】探究数字乡村建设与共同富裕间的机理关系,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富裕”和“共同”两维度选取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建共同富裕发展综合指标体系,从数字设施建设、数字平台建设、数字金融建设三方面选取5个指标构建数字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综合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探究数字乡村建设与共同富裕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①数字乡村建设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②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但没有证据证实对中部地区共同富裕有影响。③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④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随着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数字乡村建设,重点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璐璐  
数字政府的全面布局与纵深发展为城乡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数字政府建设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可有效驱动城乡共同富裕,且对共享子维度的驱动作用明显高于共建和共富,这一结果在经历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证实,新型城镇化、要素市场化、产业数字化在数字政府建设驱动城乡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证实,相比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及高级城市而言,数字政府建设对东部地区、一般城市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效应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