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10)
2023(21109)
2022(17626)
2021(16119)
2020(13574)
2019(31093)
2018(30663)
2017(58257)
2016(31210)
2015(34895)
2014(34950)
2013(34567)
2012(32185)
2011(29075)
2010(29517)
2009(27430)
2008(27199)
2007(24786)
2006(22027)
2005(19901)
作者
(91294)
(76348)
(76025)
(72182)
(48692)
(36619)
(34669)
(29639)
(28942)
(27381)
(26075)
(25625)
(24305)
(24181)
(23749)
(23596)
(22653)
(22577)
(22087)
(21882)
(19060)
(18814)
(18615)
(17583)
(17228)
(17006)
(16988)
(16930)
(15494)
(15242)
学科
(148659)
经济(148516)
(104506)
管理(100408)
(90220)
企业(90220)
方法(58431)
数学(48183)
数学方法(47648)
中国(40742)
(40285)
业经(37652)
(37084)
地方(34131)
农业(27932)
(26503)
(26174)
技术(25034)
(25008)
财务(24943)
财务管理(24895)
理论(23736)
(23724)
贸易(23706)
企业财务(23612)
(23101)
(22898)
环境(21544)
(21040)
银行(20989)
机构
学院(453396)
大学(448874)
(193537)
经济(189542)
管理(176082)
研究(154294)
理学(150060)
理学院(148403)
管理学(146013)
管理学院(145152)
中国(118669)
(95691)
科学(92652)
(87819)
(77752)
(76878)
中心(71252)
(71212)
研究所(69894)
财经(69047)
业大(65700)
(62492)
北京(60335)
农业(60090)
经济学(58850)
(58328)
师范(57737)
(56470)
(55615)
经济学院(52725)
基金
项目(294241)
科学(232994)
研究(215798)
基金(212644)
(184623)
国家(182993)
科学基金(158626)
社会(138539)
社会科(131370)
社会科学(131335)
(117244)
基金项目(112360)
自然(101758)
自然科(99488)
教育(99464)
自然科学(99463)
自然科学基金(97731)
(97173)
编号(87020)
资助(86266)
成果(70053)
(67091)
重点(66299)
(64537)
(64346)
课题(60865)
创新(59575)
国家社会(57211)
科研(55759)
教育部(55531)
期刊
(225309)
经济(225309)
研究(136363)
中国(95631)
(70999)
(70738)
管理(70719)
学报(65966)
科学(63171)
大学(50819)
教育(49665)
农业(48254)
学学(47758)
技术(44205)
(42762)
金融(42762)
业经(37143)
经济研究(35358)
财经(34972)
(30285)
问题(30007)
(28224)
技术经济(25820)
统计(22550)
(22043)
现代(21669)
世界(21328)
(21264)
商业(21205)
图书(20882)
共检索到697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湛泳  李珊  
在我国经济迈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智慧城市为经济社会赋能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本文基于2003-2017年1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选用SBM-GML指数模型构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测度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利用PSM-DID模型实证检验了智慧城市建设和创业活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综合运用多种稳健性检验模型进一步论证了结论的科学性。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激发区域创业活力,并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智慧城市建设和创业活力的交互作用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作用程度高达27.52%以上,其中100万常住人口及以上规模城市、东中部地区和具备人、财、物资源禀赋优势的城市交互效应更为显著。总而言之,智慧城市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融合能够集聚经济发展新动能,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和创业活动的影响效果创造了数据支撑和分析视角,也为探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常亮  
中国农业正在从要素投入型向效率增进型转变,土地流转能否推动农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其效果机制尚未被有效证实。使用SBM-GML指数构造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然后基于2005—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交互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重点分析该影响的异质性和相关机制。结果发现:(1)土地流转显著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在控制区域遗漏变量、系统GMM估计、工具变量估计和外生冲击检验之后依然成立。(2)土地流转主要通过提高农业合意产出进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而对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作用不明确;土地流转尽管并未显著促进规模化经营,但有效提高了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3)不同土地流转形式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差异化影响,相较于互换、转让等自发流转形式,出租、入股等市场化流转形式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显著。(4)不同土地流转对象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较于流转给普通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更能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宣旸  张万里  
基于2012-2014年住建部和科技部提出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数据,使用2009-2018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根据SBM-Malmquist-Luenberger方法计算并分解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智慧城市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并研究专业化和多样化等经济集聚变量的影响机制,最终引入地区和城市规模异质性。研究发现,智慧城市显著提升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制造业专业化没有中介智慧城市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智慧城市通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最终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东部地区经济集聚的正向中介效应显著,中西部地区显著性差;城市规模越大,经济集聚的正向中介效应就越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燕翎  庄佩芬  彭建平  
论文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下探讨贸易开放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总体而言,农产品出口和进口均促进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助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和进口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分类估计结果显示,食用油籽的进口,蔬菜以及水果、坚果的出口带动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畜产品的出口抑制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各类农产品进出口影响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异质性。据此,论文提出提高农产品出口质量、实现"适度进口"、畅通农产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渠道以及实施差异化的贸易与引资战略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燕翎  庄佩芬  彭建平  
论文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下探讨贸易开放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总体而言,农产品出口和进口均促进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助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和进口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分类估计结果显示,食用油籽的进口,蔬菜以及水果、坚果的出口带动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畜产品的出口抑制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各类农产品进出口影响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异质性。据此,论文提出提高农产品出口质量、实现"适度进口"、畅通农产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渠道以及实施差异化的贸易与引资战略等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惠献波  
在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城市为实体经济赋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运用多期DID方法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降低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量”上缓解样本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在“质”上提高企业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此外,智慧城市建设对规模较大企业、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基于此,中国应从加速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相关配套政策三个方面提升智慧城市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华  董艳玲  
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理念,可有效观测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文章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包容性绿色索洛模型以及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测度体系,使用U-SE-SBM-DEA模型和全局参比ML指数测算2006-2018年中国30个省市的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从区域和结构双重视角全面考察其差异来源。研究发现:(1)中国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稳步提高态势,技术进步贡献最大;四大区域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呈上升趋势,但东北地区水平低且提高慢的现象应引起重视。(2)南方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明显高于北方,2016年赶超北方,之后差距逐渐扩大;中国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南北差异低于东西差异,但近年基本追平。(3)超变密度是四大区域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来源,四大区域和南北区域中区域内差异贡献均高于区域间差异贡献;中国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差异,但呈下降态势,同时结构来源存在区域异质性。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把脉中国经济的包容性绿色发展现状,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一个新视角。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蒋瑛  刘琳  刘寒绮  
提高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是提升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了2008—2018年包括27个智慧旅游城市在内的我国53个旅游城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分析思路,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城市的智慧旅游建设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旅游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文章通过PSM-DID模型、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作用机制分析与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市智慧旅游建设通过技术创新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资源配置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与城市等级相关,均存在显著的城市异质性特征。在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及优质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文章从智慧旅游政策出发,证明了我国旅游业加快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丰富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视域,也为中国城市抓住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及大力提高旅游发展质量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震  
智慧城市建设被众多地方政府定位成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文章选取2004—2021年我国237个地级市的数据样本,通过使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对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提升城市韧性水平来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溢出效应,其溢出效应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相对显著,且人口规模较大城市的溢出效应显著程度更高。因此,合理扩大智慧城市试点范围,并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制定适宜的城市智慧网络体系规划,对于增强城市韧性、预防系统性风险,进而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运材  罗能生  
基于中国25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GMM方法,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效率,分别从全国和地区层面检验了互联网发展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及其分解项的影响,并考察了人力资本水平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无论在全国还是地区层面,互联网发展抑制了绿色技术进步,但却促进了绿色技术效率,总体上对GTFP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与东部城市相比,互联网发展对中西部城市GTFP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人力资本水平在互联网发展对城市GTFP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为此,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力度,以推动我国绿色技术进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治栋  赵必武  
基于中国2006~2017年16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且基于PSM-DID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增长动能、经济增长成果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作用不显著;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外部性,不仅促进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能够显著促进邻近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对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五线城市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颛孙丰勤  张敏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其流通效率的提升是充分发挥消费纽带作用的前提,其绿色流通的转型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目标的保障。基于数字经济与流通业绿色发展的内在关联机制,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考量,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而,立足空间溢出视角,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特征。研究表明: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长期稳步向好的趋势,空间异质特征显著,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数字经济发展对于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但这一促增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化特征显著。据此,应强化数字经济与流通经济的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搭建和智能化流通管理,有效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秦琳贵  沈体雁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采用2001—2016年沿海省市面板数据,测算我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线性和非线性角度研究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先大幅波动后趋向平稳的状态,年均增长率为2.85%,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指数而非技术效率指数;科技创新对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助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越过门槛之后,对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会更加显著。在海洋经济同样步入新常态背景下,必须坚持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海峰   窦斌   王爱萍  
本文利用“沪深港通”交易机制开通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在“沪深港通”开通后,标的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平均提高11.2%,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且积极的影响。(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提高其治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渠道产生。(3)对于经济欠发达、市场质量较低的地区以及竞争较弱行业内的企业而言,资本市场开放推动其全要素生产率更大幅度地提升。上述结论表明,在新发展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制度设计充分体现竞争中性的原则,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且推动了地区、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义青  张旭  
以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为导向的绿色发展是化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引入势效系数改进扩展C-D生产函数进而建立GTFP模型,测算2008—2019年我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GTFP,并对我国省域绿色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GTFP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3.37%,整体绿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区域GTFP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大但呈缩小趋势,而区域内差异贡献率较小但呈扩大趋势;我国省域GTFP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快北慢"态势。"十四五"时期,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GTFP引导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实现"绿富同兴";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区域间和区域内协调绿色发展;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