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6)
2023(5793)
2022(4179)
2021(3803)
2020(3116)
2019(6820)
2018(7375)
2017(15120)
2016(8238)
2015(9535)
2014(9760)
2013(9581)
2012(8810)
2011(8060)
2010(8293)
2009(7946)
2008(7814)
2007(7149)
2006(6896)
2005(6425)
作者
(24398)
(20161)
(20086)
(19271)
(12604)
(9473)
(9181)
(7815)
(7673)
(7150)
(6804)
(6604)
(6529)
(6515)
(6237)
(6143)
(5848)
(5830)
(5812)
(5806)
(5242)
(4980)
(4884)
(4659)
(4579)
(4531)
(4461)
(4443)
(4103)
(3928)
学科
(36307)
经济(36269)
(20383)
管理(20131)
中国(15814)
(13977)
(13615)
企业(13615)
方法(12349)
数学(10937)
数学方法(10892)
(10095)
业经(9250)
农业(8571)
(8256)
(7722)
银行(7714)
(7464)
地方(7424)
(7227)
(7016)
贸易(7010)
(6855)
(6616)
(6375)
(6120)
金融(6119)
发展(5832)
(5819)
产业(5773)
机构
大学(122634)
学院(122597)
(52989)
经济(51785)
管理(44052)
研究(43603)
理学(36601)
理学院(36209)
管理学(35689)
管理学院(35474)
中国(34964)
(27432)
(27034)
科学(24748)
(22066)
(20910)
财经(20756)
研究所(19621)
(19565)
中心(19280)
(18682)
北京(17519)
经济学(16960)
业大(16800)
(16726)
师范(16598)
农业(16127)
(15695)
经济学院(15428)
(15320)
基金
项目(72462)
科学(56464)
研究(55899)
基金(51560)
(44554)
国家(44186)
科学基金(36605)
社会(35900)
社会科(33890)
社会科学(33882)
(27627)
基金项目(26998)
教育(24937)
编号(24119)
(23400)
自然(21274)
自然科(20674)
自然科学(20667)
成果(20441)
资助(20423)
自然科学基金(20270)
(16971)
课题(16793)
(16526)
重点(16351)
国家社会(15009)
(14562)
(14417)
(14202)
发展(14104)
期刊
(65196)
经济(65196)
研究(41457)
中国(27072)
(20759)
(18975)
学报(16887)
科学(16699)
管理(16619)
(15192)
金融(15192)
农业(13747)
教育(13581)
大学(13203)
学学(12329)
业经(11907)
经济研究(10776)
财经(10347)
问题(10075)
技术(9897)
(8944)
(7989)
理论(6883)
国际(6824)
商业(6717)
现代(6545)
(6419)
实践(6154)
(6154)
经济问题(6094)
共检索到195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越过中期,当务之急是要将原有粗放的城镇化模式转变为能承载生态文明转型的"智慧式城镇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之后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阐述,并从数字化城管升级到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有机组合、明确智慧城市创新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最后对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安排提出了指导意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颖慧  王崇举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任务。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内涵和特征的再认识,全面探寻系统协调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着力点,对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智慧物流"是一种高水平的物流形态,是将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应用于物流业,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创新形态,是事关物流领域战略发展的大事。物流业对城镇化具有很大贡献,但城镇化需要的不是粗放、落后的"大"物流,而是现代化、高水平的"智慧物流",只有如此才能支持和促进城镇化,城镇化必须重视智慧物流的发展。为更好地推动物流产业发展,必须致力于消除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物流装备、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制约,改变物流产业落后的状态,抓住信息化契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下大力气打造"智慧物流"。为更好地实践"智慧物流",应当以物流园区为抓手,以城镇间的物流系统、城镇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辉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推动力,也是促进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囿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在多年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到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时刻。具体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破解以下几个方面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倪鹏飞  
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感到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目标宏伟,鼓舞人心;尊重规律,实事求是;措施得力,力度空前。《建议》凝聚了全党的智慧,也吸收了前期学术研究的成果,让学者们倍感欣慰。新型城镇化是"十三五"的重点,《建议》专门就"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行论述,总书记重点就"关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进行说明。学后体会:党中央正在带领全国人民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中部地区农业和人口大省,安徽省较为重视城镇化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进程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由于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相对偏低,亟待总结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一、安徽城镇化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1.城镇化推进速度较高,但整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景木南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需要创新城镇化发展理念、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质量,使新型城镇化成为新时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前,要客观看待城镇化发展存在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昌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已势不可挡,然而在生态文明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转变传统粗放式的城镇化模式已迫在眉睫,建构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与生态发展相适应的格局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文章主要研究如何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寻找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可行举措,为未来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晶  关涛  郎宏文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新型城镇化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从体制、制度、政策多维度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更需要在实践中尝试,树立科学的城镇化发展思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倩  
2014年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表示,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李克强同时指出,应把进城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能让他们"悬在半空"。对于城镇化的推进,李克强指出,我国各地情况差别较大、发展不平衡,推进新型城镇化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勇  吴玉玲  张浩  刘洋  
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明确要求。本文以河北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实践为例,针对目前过于概念化和信息技术专业化的认识误区,试图从实际问题入手,在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与基础数据库、重点项目建设、管理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和方法,以期对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化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恩泽  汪沅  尹立颖  
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累积了诸多与建设生态文明相悖的"非生态"难题,主要是资源消耗过度、人居质量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加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破解这些难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生态化转型势在必行。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契合,协调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有效路径。因此,需要构建合理布局、集约、低碳、循环、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实现空间结构、经济和产业结构、制度与文化结构以及人的生态化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利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未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明显加速。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和规模扩张,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城镇规模结构失衡、产业特色不鲜明和资源环境压力过大。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求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宏伟  张艺术  
城镇化认识的分歧在于对其本质的解释不同,城镇化歧义容易将城镇化实践引入误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城乡关系"的理论是城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新型城镇化的本质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反思。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既不是土地城镇化,也不是人口城镇化,而是人的城镇化,即通过重新建立城乡分工秩序,实现人的现代性的全面自由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静  李忠瑞  
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