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6)
2023(4571)
2022(3729)
2021(3509)
2020(2852)
2019(6343)
2018(6508)
2017(11534)
2016(6152)
2015(6757)
2014(6340)
2013(6003)
2012(5712)
2011(5222)
2010(5013)
2009(4259)
2008(4037)
2007(3904)
2006(3650)
2005(2992)
作者
(15197)
(12764)
(12495)
(12171)
(8037)
(5974)
(5860)
(4925)
(4802)
(4790)
(4528)
(4221)
(4037)
(4024)
(4014)
(3847)
(3770)
(3711)
(3592)
(3510)
(3275)
(2984)
(2975)
(2969)
(2944)
(2870)
(2794)
(2759)
(2567)
(2535)
学科
(19214)
经济(19207)
管理(14332)
图书(10449)
书馆(9958)
图书馆(9958)
(9363)
中国(8644)
工作(7086)
(6906)
方法(6714)
(6531)
企业(6531)
地方(6177)
业经(5840)
数学(5673)
数学方法(5608)
(5354)
农业(4635)
(4289)
(4029)
读者(3912)
产业(3436)
建设(3385)
信息(3361)
(3356)
(3341)
贸易(3339)
(3283)
环境(3269)
机构
大学(75269)
学院(71864)
管理(26991)
(24520)
经济(23779)
研究(23359)
理学(21798)
理学院(21514)
图书(21348)
管理学(21045)
管理学院(20863)
书馆(20807)
图书馆(20805)
中国(18011)
(16686)
科学(14036)
(12624)
师范(12538)
(12493)
中心(12282)
(11822)
(11027)
(10485)
北京(10331)
(10152)
师范大学(9736)
业大(9733)
研究所(9453)
大学图书馆(9436)
技术(9198)
基金
项目(49267)
研究(41271)
科学(37566)
基金(33169)
(28168)
国家(27908)
社会(24765)
科学基金(23592)
社会科(23374)
社会科学(23368)
编号(20573)
(19321)
教育(18272)
成果(18220)
基金项目(17630)
(15802)
项目编号(13692)
自然(12913)
自然科(12593)
自然科学(12592)
自然科学基金(12301)
(12267)
课题(12150)
资助(11856)
(11324)
(11020)
研究成果(10821)
重点(10784)
国家社会(10428)
(10074)
期刊
图书(29211)
(28692)
经济(28692)
书馆(23618)
图书馆(23618)
研究(19401)
中国(17818)
学报(12473)
教育(11935)
大学(9332)
(9328)
(8470)
情报(8358)
管理(8093)
科学(7693)
(7663)
论坛(7663)
农业(6708)
技术(6667)
学学(6242)
(5680)
金融(5680)
业经(5669)
图书馆学(4923)
建设(4587)
经济研究(4509)
职业(4280)
工作(4132)
理论(4113)
财经(4100)
共检索到124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杜牧真  
明确交互数据的权利定位与权能有助于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实践。在权利享有与取得层面,图书馆能够针对交互数据初始取得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基础的数据权益与汇编作品著作权,且权利的取得不以个人数据的彻底匿名化为前提条件。在权利利用层面,图书馆可获得交互数据的事实支配权能、排他利用权能、物权排他性受保护权能与法律处分权能。其中,图书馆可在法律明确禁止或限制的负面清单外,对交互数据进行合法地事实支配,同时,通过匿名化处理能够获得更大范围的合法支配自由;图书馆可依据数据权益与著作权获得有限的排他利用权能;图书管还可通过物理手段来排他利用,且物理手段可获得商业秘密条款与著作权法的一定保护。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英赫  
图书馆建筑是传承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载体,是城市的文化景观,服务于城市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其建筑发展呈现人文性、时代性、智能化、环保性、开放式等特点。文章针对新时代城市图书馆建筑发展现状,提出强化发展定位、突出文化服务功能、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紧跟智慧城市发展大趋势等建议,以不断满足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所需。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许正兴  
本文以后现代认识论为依托,通过阐释智慧服务与后现代主义的关联,对阮氏五定律进行全面反思,并在逐条解构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追问,以激发读者对后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思考,为智慧经济时代图书馆的转型提供前瞻性理论支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单轸  陈雅  
新型技术驱动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而高校图书馆是智慧图书馆转型的先驱。现有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策略存在着重点聚焦管理层而非服务层、话语权缺失、浅层次技术引入和发展失衡的问题。文章从聚焦服务、重建影响力、完善评价体系和弥合不均衡布局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的优化策略,以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与学科建设,保障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林佩玲  
区域联盟移动图书馆的建设,要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及用户需求的发展,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在梳理移动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区域联盟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需求,探讨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区域联盟移动图书馆新的功能拓展模式,包括个性化服务、社交网络服务、个人移动学习服务等方面。这是适应图书馆社会化、泛在服务需求的发展需要,也是智慧城市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世伟  
数字中国背景下,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正在成为重塑图书馆整体格局的驱动力量,成为图书馆资源结构和服务形态蝶变升级的关键要素。文章对此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围绕数字中国战略下图书馆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坐标与方位,指出数字中国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图书馆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四轮前期积淀,智慧化转型构画了图书馆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二是图书馆在智慧化转型中应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应统筹兼顾总体、群体和个体,要赋能满足人民文化新需要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三是图书馆在智慧化转型中应着力于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必须将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加以擘画和推进,精神生活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是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和方法。最后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智慧图书馆发展之路,努力成为全球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的东方增长极。参考文献15。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欧阳剑  彭松林  李臻  
[目的/意义]数据是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和核心之一,图书馆人文数据组织与重构不但能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拓展图书馆人文数据服务,可极大地促进数字人文科学的发展,也是图书馆知识型专业服务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供更高层次领域的服务。[方法/过程]分析数字人文研究中的人文数据特点及人文学者研究对人文数据的需求,认为图书馆需从人文数据的完整性、可计算性、可用性及重用性、可发现以及获得性等角度出发进行人文数据组织与重构。[结果/结论]要克服人文数据碎片化带来的零散、不系统的弊病,必须采用数据复原与重构的方式恢复或重建人文数据所蕴含的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数据化、数据融合、数据关联及发布等手段,最终实现知识单元的精细粒度化、知识组织的语义化、知识呈现的可视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友富  
图书馆学课程建设经历了核心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三个阶段。MOOC是一种极具变革性的新型开放课程,它的变革性特征和优势给图书馆学课程建设带来了教学团队、服务对象、建设目的、主要用途、开放程度、建设方式、认定方式、建设效果等八个方面的变化。应对的关键是在发挥教指委的指导作用、名校的示范作用和名师的带头作用的基础上,调动每个教师内在的动力,积极学习、应用MOOC,并参与到MOOC建设中。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生艳  段美珍  
[目的/意义]"智慧社会"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新目标之一,对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图书馆作为新一代的图书馆形态有利于促进智慧社会的建设。[方法/过程]立足智慧社会的发展背景,从内涵、服务与建设路径3个方面对智慧图书馆进行探讨。[结果/结论]首先,提出"四四一一三三"的智慧图书馆内涵结构体系、智慧图书馆服务理念模型以及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概念模型;其次,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原理和原则进行梳理;最后,从新技术应用、资源建设和服务拓展及馆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于姝   陈科   杜小军   姜晓  
智慧化转型正在重塑图书馆的整体格局,也使其服务形态和用户关系面临变革和升级。四川大学图书馆基于社会化用户关系管理理论(SCRM),将深化用户关系置于智慧图书馆建设背景下,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双向联系网络建设,加强数据驱动的多源用户信息管理,深化用户参与促进价值共创,强化基于多维度服务能力提升的用户关系维护,在构建双向互动、高度黏合、协同共赢、持续稳定的智慧图书馆用户关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期望能为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思路创新和管理策略优化提供实践经验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程越欣  张晓阳  
“交互”即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特性之一,能否充分发挥交互思维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进程中的驱动作用,关系到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成效。文章受技术领域的产品交互设计与社会学范畴的人际互动理论启发,提出“交互驱动”概念,归纳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若干“驱动”理念,提出智慧图书馆“交互驱动”系统框架,分别从“数据交互驱动”和“人文交互驱动”2个视角的6个方面探讨“交互驱动”的实现,并分析“交互驱动”面临的挑战,以期能为协同高效地全面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进程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波  
书名: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研究作者:许丽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3983247出版时间:2023年4月定价:72元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既面临发展机遇,也将迎来诸多挑战。例如,发挥大数据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势,能够深度挖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内容价值,赋予沉寂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以新的生命。
关键词: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许正兴  
【目的/意义】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是图书馆学的基本原理和经典主题。分析和探讨中国文化语境下阮氏五定律的后现代内涵有助于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深化发展,对图书馆学的本土化和时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基于西方后现代话语与东方传统文化在拒斥技术理性、彰显人文智慧等方面的当代融通,以中国特色智慧观对阮氏五定律进行后现代诠释和阐发。【结果/结论】在智慧服务的实践基础上推演建构了具有中国气质与后现代风格的图书馆学五定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玉陶  
在资源共知、共享、共建背景下,图书馆技术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技术队伍整合被认为是图书馆工作发展进步的出路。图书馆现有技术队伍整合方式可以按传统图书馆工作的内涵与推动力的来源划分。数字图书馆联盟背景下,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技术队伍整合运动模型与交流平台、推动形成技术团队、形成需求的发现提炼机制、完善共享技术成果、形成整合体系等途径实现图书馆技术队伍的整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静  贺聪  魏继勋  白雪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正在重塑高等教育生态,全球教育数字化战略加速推进,育人范式和学习方式不断变革。教育部高教司在2023年工作要点指出,探索推进未来学习中心试点,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整合学校各类学习资源,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基层学习组织。本文以知识驱动下的智慧教育赋能拔尖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从未来学习中心的使命任务、建设范式、建设内容和机制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种具象化的“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思路和实现路径,并已逐步在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落地实践,以期为一流人才培养新范式提供参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