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2)
2023(11889)
2022(9916)
2021(9380)
2020(7300)
2019(16729)
2018(16329)
2017(30949)
2016(16369)
2015(18631)
2014(18328)
2013(18469)
2012(17673)
2011(16582)
2010(16812)
2009(15451)
2008(15374)
2007(13852)
2006(12873)
2005(11929)
作者
(47257)
(40120)
(39692)
(37445)
(25207)
(19268)
(17694)
(15620)
(15315)
(14127)
(13799)
(13162)
(12901)
(12698)
(12575)
(12026)
(11659)
(11544)
(11276)
(11210)
(10248)
(9861)
(9723)
(9248)
(9041)
(9002)
(8809)
(8767)
(8172)
(8091)
学科
(82953)
经济(82882)
(52123)
(50324)
管理(38370)
农业(33562)
中国(29053)
(28446)
企业(28446)
方法(25044)
地方(22996)
业经(22358)
数学(22083)
数学方法(21945)
(16932)
贸易(16913)
(16490)
(16456)
(16288)
(14326)
银行(14317)
(14073)
(13489)
(13431)
金融(13431)
发展(13027)
(13003)
农业经济(12779)
(12672)
(12354)
机构
学院(243438)
大学(238981)
(114537)
经济(112524)
研究(93931)
管理(90961)
理学(77190)
理学院(76308)
管理学(75412)
管理学院(74931)
中国(74721)
(56391)
科学(52415)
(51742)
(47690)
(47292)
农业(42572)
研究所(42527)
中心(42162)
业大(37846)
(37480)
财经(37073)
经济学(34785)
(33856)
(33738)
师范(33489)
北京(33343)
(32574)
经济学院(31191)
(29712)
基金
项目(154776)
科学(123270)
研究(119515)
基金(112881)
(97745)
国家(96815)
科学基金(82125)
社会(79591)
社会科(75189)
社会科学(75174)
(59340)
基金项目(58504)
教育(52267)
(49412)
编号(49028)
自然(47829)
自然科(46707)
自然科学(46699)
自然科学基金(45881)
资助(45257)
(40467)
成果(40198)
(35910)
重点(34808)
课题(34204)
国家社会(33979)
发展(33874)
(33326)
(32335)
(32006)
期刊
(140948)
经济(140948)
研究(79577)
(62109)
中国(58170)
农业(42266)
科学(36170)
学报(34828)
管理(32614)
(32434)
(29857)
金融(29857)
业经(28268)
大学(28147)
学学(26550)
教育(26423)
经济研究(21177)
(20394)
技术(20375)
问题(19694)
财经(18491)
世界(17052)
(16121)
农业经济(15477)
农村(15394)
(15394)
(15147)
经济问题(13690)
国际(13653)
(12972)
共检索到393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先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下,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发展是其中的核心,信息时代下需要创新发展模式,而脱胎并发展于智慧城市的智慧农村是新时代下的重要战略选择。智慧农村对于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开放社区的建设、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的新型产业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并推动农村改革。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需要创新智慧农村的发展路径,以科学规划和多方试点为基础,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农民参与智慧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分步有序实施,将其融入到农村改革过程中,实现中国智慧农村的又好又快发展,支持和促进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先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下,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发展是其中的核心,信息时代下需要创新发展模式,而脱胎并发展于智慧城市的智慧农村是新时代下的重要战略选择。智慧农村对于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开放社区的建设、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的新型产业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并推动农村改革。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需要创新智慧农村的发展路径,以科学规划和多方试点为基础,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农民参与智慧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分步有序实施,将其融入到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忍  刘彦随  刘玉  
本文以2000、2004、2008中国31个省际农村发展指标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状态的区域差异进行综合分析。从空间格局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农村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农村发展的差异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格局依旧存在,农村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致性,自然资源禀赋与历史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基础,农村主体特征与区域发展阶段是导致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偏向性的政府政策与全球性因素是强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动力,而各地差异性的农村产业转型过程,是助推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核心机制。2000、2004和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差异度分别为0.356、0.413、0.386,这表明,自2000年以来区域农村发展差异先拉大后缩小,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这是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从2000-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重心"移动的轨迹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心落在安徽省内,农村发展水平东西差异明显,2000-2004年,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重心向北移动,北方地区的农村发展速度较快;2004-2008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有了一定缓和,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十一五"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展望"十二五"时期,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改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提高以及农业技术进步推动等因素的作用,农产品供给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供求关系将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的环境继续改善,农民收入增长的方式继续变化,农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民分化继续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有利条件增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将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体系将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政策环境有望继续改善;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将向纵深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海涛  段玉明  
农村养老已经多年的实践探索,老农保和新农保制度是农村养老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主要成果。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保证水平低、资金筹集渠道狭窄、财政隐形风险较高等历史缺陷性。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和自我养老为补充的多支柱养老模式是我国未来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森  于卫东  王庆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修颖  
进入新世纪 ,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全面进入转型期 ,在旧的农村城镇化模式下产生的大量小城镇问题是制约我国新时期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解决的途径是实施小城镇再开发战略 ,以期提高农村城镇化的质量、培育小城镇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文章在提出农村城镇再开发理念和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城镇化不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的基础上 ,对我国 5种不同类型的农村小城镇的再开发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指导意见 ,提出了通过城镇再开发促进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 5点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其规划制定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实现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新中国70年的持续发展、40多年的农村改革经验以及"十三五"规划的有序推进,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中国将进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向富裕社会迈进的"后小康"时代,国家"三农"工作的重点将逐步由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来。在"十四五"时期,立足"两个阶段"发展目标,进一步巩固提高农村全面小康质量、为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开好局将成为核心主题。围绕这一核心主题,中国农村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好五个重大问题,即建设高水平的农村全面小康、夯实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的基础、实现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型、破解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难题以及推动农村改革由试点走向全面推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宁阳  王淅勤  余戎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已经从需求主导转向供给主导,且年轻劳动力呈有限供给;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增多,并有向东部集聚趋势;主要在城镇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且成为城镇劳务市场供给的主流,新生代成为农民工的主体;非农转移的领域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稳中有升;由于缺乏社会保障机制,劳动力非农转移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彻底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建民  
本文从确立当代中国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出发,从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农村经济社会现实矛盾的分析入手,论证了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农民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与素质技能不高,并提出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建议:大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增强农民的主体性,牢固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书杰  
随着省级管理体制的初步确立和央行专项票据的顺利发行,本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信社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农信社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竞争态势及自身 SWOT分析,提出了农信社适应新时期新目标的发展战略,并就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一个“五四三二一”的路径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新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今年中央1号文件又对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从前年到今年,中央已经连续发了3个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2004年的1号文件是关于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着重解决农民问题;2005年的1号文件是关于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重解决农业问题;今年的1号文件提出了全面解决农村问题的办法。至此,中央已经提出了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芳  
农村职业教育是推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要获得农村职业教育的突破性进展,可以从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中理解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迫切性;从人力资本理论中寻找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理性支撑;从现代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中获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借鉴和启迪;从对农村职业教育现实价值的挖掘中端正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中寻找发展的着力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丽倩  董江爱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转型提供新的指引,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在农村建设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智慧农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涵盖智慧农业、智慧农村电网、智慧农村交通以及智慧农村家居四个方面的内容。智慧农村的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结构转变、优化乡村治理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成本约束、人才匮乏以及配套制度缺位等问题,这需要农村政府与企业等主体相互配合,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创建大数据信息平台等,推动农村全面转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