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01)
2023(20535)
2022(16765)
2021(15663)
2020(12644)
2019(28564)
2018(28171)
2017(53869)
2016(29053)
2015(32385)
2014(32146)
2013(31491)
2012(28832)
2011(25791)
2010(26364)
2009(24347)
2008(24100)
2007(21729)
2006(19603)
2005(17915)
作者
(80653)
(67351)
(67020)
(63634)
(42921)
(32075)
(30330)
(26073)
(25724)
(24230)
(22868)
(22520)
(21463)
(21351)
(20901)
(20640)
(19849)
(19661)
(19571)
(19421)
(16821)
(16611)
(16348)
(15686)
(15198)
(15050)
(15040)
(14845)
(13542)
(13436)
学科
(124602)
经济(124456)
(105127)
管理(91130)
(85412)
企业(85412)
(52492)
方法(47448)
数学(38110)
业经(38001)
中国(37544)
数学方法(37531)
农业(34983)
(34817)
地方(29425)
(26602)
(22878)
财务(22799)
财务管理(22760)
(22423)
技术(22317)
(22128)
贸易(22104)
理论(21710)
企业财务(21512)
(21477)
(20804)
银行(20783)
(20299)
(20007)
机构
学院(407902)
大学(399577)
(172008)
经济(168395)
管理(160945)
理学(136712)
理学院(135364)
研究(134970)
管理学(133236)
管理学院(132448)
中国(108066)
(83886)
(81184)
科学(77416)
(72092)
(65872)
(65674)
中心(64586)
财经(62608)
研究所(58539)
业大(57987)
(56771)
农业(54573)
(53520)
师范(53047)
北京(52714)
(52128)
经济学(50935)
(48804)
经济学院(45796)
基金
项目(263230)
科学(209570)
研究(200664)
基金(189878)
(162612)
国家(161033)
科学基金(140705)
社会(129141)
社会科(122204)
社会科学(122175)
(105141)
基金项目(99153)
教育(92291)
自然(87380)
(86207)
自然科(85396)
自然科学(85380)
自然科学基金(83861)
编号(83516)
资助(76284)
成果(67924)
(60787)
重点(58586)
(58022)
课题(57761)
(56872)
国家社会(53207)
创新(52510)
(50758)
(50646)
期刊
(204937)
经济(204937)
研究(123505)
中国(89641)
(72394)
管理(65218)
(64841)
科学(54712)
学报(54631)
教育(49192)
农业(48644)
(46091)
金融(46091)
大学(44510)
学学(41708)
技术(40584)
业经(38554)
财经(31001)
经济研究(30370)
问题(27170)
(26816)
(25881)
技术经济(21471)
世界(20245)
(20109)
(19910)
现代(19600)
图书(19048)
商业(18791)
科技(18097)
共检索到638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涵   付裕琳  
智慧农业作为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引擎而备受关注。以重庆市Q村为典型案例,运用实地访谈、田野观察等研究方法,基于“技术赋能、组织协同、环境驱动”的三维分析框架,探究当地智慧农业发展的系统要素与实践逻辑。研究发现,智慧农业的创新实践是复杂治理场域中技术、组织、环境三因素系统耦合的结果,呈现的主要机制为:一是赋能机制,即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夯实硬件基础,智能管理平台的系统集成则实现核心功能的稳态运作,为智慧农业的场景应用搭建数字底座;二是协同机制,即通过党政分工动员与多元主体合作实现利益融合与资源激活,使发展智慧农业具备组织保障;三是驱动机制,即政治制度势能的正向激励与外部竞争压力的负向激励共同构成智慧农业发展的实践动能。因此,应从加强技术风险防控、推进组织结构协同、提升环境赋能效益三个方面对智慧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调适,以实现智慧农业生态的整体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藏波  吕萍  杨庆媛  王金满  
农用地整治分区以及相应的差异化整治策略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但多目标导向和局域约束条件的提炼仍稍显薄弱。本文尝试将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这一社会选择目标与农用地整治分区这一既定目标相结合,提出多元化整治目标函数的研究范式。这一范式的形成不同于之前学者运用案例比较和收益—成本分析等方法提出的分区目标,而是运用机制设计理论讨论现代农业发展与整治分区相互关系和作用渠道的基础上得出的综合目标函数。在此理论框架下,本文以重庆市云阳县为实例,基于土地利用规模化、经营现代化和生态景观管护3个主要变量,24个操作指标,运用一般均衡和动态优化的思路,以最大化社会总剩余为目标,提炼各整治类型区(优先整治区、适度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玲玲   赵光辉  
面临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中国经济循环重心由国际导向转向国内导向的二重变奏,新发展格局要求交通运输具有新发展新思维新举措,并赋予智慧交通新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任务。在“大流通”观下,智慧交通之于新发展格局不仅具有顶层设计层面的技术禀赋效应,由技术禀赋带来的高渗透性也推动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智慧交通既能够从提振内需的“运”效应、技术赋能的“流”效应、提质降本的“链”效应以及板链拉动的“环”效应等层面高效助推国内大循环,也能够借助技术优势以及交通运输的服务能力,完成某一个产业链或价值链的闭环,助力乡村“小微循环”。对此,应运用智慧交通技术,不断拓展和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的融合创新;不忽视“小微循环”的畅通,借助国内制度优势,以智慧交通模式应用场景开发、拓展为方式,激发和形成更多“小微循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建威  何国钦  
本文比较分析了农村民间金融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优化策略和路径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文彬   段文雅  
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也已成为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由村集体自主经营、风险与收益共担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常见且成效良多,但其面临的现实挑战也十分凸显。论文借助整体治理理论构建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系统梳理自主经营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碎片化困境、盘活逻辑和实践策略。一方面,系统支持不足、竞争力缺乏、主体认同不强、利益分配混乱、产业经营乏力等构成了困境内容;另一方面,政府加强战略部署、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价值、夯实多元主体信任认同、增强利益联结、深化组织建设等都是重要的盘活逻辑。为此,整体改善自主经营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时,需采取持续完善系列政策体系、激发新时代集体经济精神、加速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和培育专业经营型人才等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艳  
数字乡村是释放乡村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面对数字乡村治理存在的数字依赖、信息失真等风险,应以数字赋权为导向,通过完善数字乡村治理规则,重构乡村治理“政社关系”,关注新的数字空间,重建乡村公共服务体系,进而实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兴奇  
数字技术的发展渗透于各个领域,带来了经济发展方式、文化传播方式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变革,同时也为我国乡村振兴带来了发展方向。数字乡村治理,有助于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提升乡村治理效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主要从数字乡村治理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分析其实践逻辑,并对当前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简单剖析,据此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旭   伍志燕  
在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已经成为企业的关键生产要素,逐渐渗透并融入企业的运营、管理和战略之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和价值。因此,探究数智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数据要素价值创造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数据要素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地位演进出发,厘清数据要素的价值创造逻辑。以此为基础,构建企业会计数据要素价值创造体系,并选取客户信用风险及应收账款管理数字化、多维经营预测和经营分析数字化两个典型场景进行应用举例,为会计数据要素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最后,为了更好地推进企业会计数据要素价值创造实践,从会计数据标准建设、业财融合和会计职能拓展、会计数据要素流通和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践应用等方面提出适应性改革建议,为企业会计数据要素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燮京  张建华  杨文元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世界性的农业用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发展节水农业和节水灌溉已成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四川丘陵区旱地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国内外抗旱节水技术,从土壤管理、农艺措施、耕作方式、化控技术和灌溉设施等方面对本区旱地节水农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江  
农业产业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已经开始引起中国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关注。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如何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农业产业集群是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武云亮教授所著《农业产业集群理论与政策:基于安徽农业实践的考察》(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以下简称《考察》),是把集群理论与农业实践较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祖佩  管珊  
在农地确权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自上而下的确权政策表达遭遇到多方面的抵制,导致确权实践的"被产权"逻辑。即一方面政策实践脱离农村社会实际和农民需要,表现出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另一方面,作为政策实施对象的农村和农民被动接受政策,不得不用某些策略性方式纠正政策内容与实际需要的背离。具体而言,基层治理原有秩序机制、村庄社会运作逻辑和农民的土地认知结构等成为形塑"被产权"实践的主要因素,诸种反制因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起消极作用,但是契合当前农村社会现实和农民实际需求,具有实质合理性。在与制度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下,依靠产权制度孤军深入,往往陷入"头疼医脚"的实践困境,损害而并非保障农民利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金建东  徐旭初  
数字农业是我国数字中国战略、数字乡村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正确选择。基于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典型案例阐释数字农业特有的实践逻辑,分析直面国情农情带来的现实挑战,探讨我国数字农业的推进策略。研究发现,数字农业的实践逻辑包括技术逻辑和应用逻辑。技术逻辑源于数字农业的技术特性,表现为由信息感知、算法赋能和精准执行三个方面各自具有且相互衔接构成的内在机制和技术体系;应用逻辑指数字技术在农业的生产、物流、营销、金融等环节和领域的各个场景的融合机制。然而,在我国的国情农情下更好更快实现数字农业发展,必须直面土地分散经营、小农排斥、效应陷阱、应用开发滞后和数据烟囱等带来的现实挑战。因此,应从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小农参与数字农业能力、注重数字农业建设成本的控制、加快数字农业软件应用的开发推广、加强数字农业建设统筹规划等方面进行着力进而加快我国数字农业建设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黄凯洁  王学基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直面乡村社会发展困境,以乡村的多维发展重塑合理的新型城乡关系。文章基于对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内在逻辑的探讨,借助傣族园村寨、双廊村、天龙村、落水村和明月村等多案例研究,具体分析旅游推动乡村在不同维度上的振兴实践,研究认为:旅游发展为乡土空间重聚发展主体,将各类经济生产要素注入乡村,实现乡村在经济层面的产业结构多元化和空间多功能化,文化层面的物质文化保存与修复和精神文化的调适与再造,治理层面的内生自组织治理优化和网络治理的构建与深化,有效缓解甚至逆转乡村多重危机;同时,旅游发展在推动乡村各层面发展的过程中释放乡村居民的自主性,构建地方和外部力量的互动场域,共同推动乡村实现"新内生性发展"和持续振兴。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多元内在关系,为我国乡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和贫困消除提供指导。
[期刊] 改革  [作者] 殷浩栋  霍鹏  肖荣美  高雨晨  
发展智慧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上已有一些探索,对推进农业生产、产业、经营体系的现代化变革发挥了一定作用,为缓解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约束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农业经营主体的应用能力不足、资源投入不足、"产学研"转化机制不健全、关键技术支撑短板突出、农业大数据应用及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制约了智慧农业的推广和应用。以智慧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农业经营特征的智慧农业推广体系,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企协作机制,提高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要完善"产学研"转化机制,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符合智慧农业需要的农业大数据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詹帅   万志蓝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正在加速。数智服务通过将数字化信息作为农业的生产要素,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信息技术对农产品对象、环境和产销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智能信息化管理,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农业多元主体的发展诉求,以数智服务赋能的农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路径为切入点,分析农业数实融合的发展趋势及掣肘因素,探讨数智服务在农业高质量数实融合中的应用,并提出促进农业高质量数实融合发展的保障对策,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供给与高品质需求相匹配,为提高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