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0)
2023(15719)
2022(13572)
2021(12934)
2020(10781)
2019(24569)
2018(24653)
2017(46404)
2016(25971)
2015(29378)
2014(29460)
2013(28210)
2012(25775)
2011(22955)
2010(23035)
2009(20830)
2008(19867)
2007(17293)
2006(14870)
2005(12607)
作者
(72986)
(60337)
(60205)
(57158)
(38284)
(28925)
(27423)
(23951)
(23065)
(21725)
(20591)
(20226)
(19238)
(19121)
(18679)
(18603)
(18308)
(18076)
(17379)
(17097)
(15119)
(15053)
(14798)
(13813)
(13592)
(13514)
(13475)
(13277)
(12335)
(12034)
学科
(96627)
经济(96517)
管理(71563)
(65222)
(55068)
企业(55068)
方法(45402)
数学(39189)
数学方法(38495)
中国(25775)
(25774)
(22708)
业经(22535)
(22470)
理论(20548)
地方(19738)
(17673)
技术(17297)
农业(16791)
(15910)
贸易(15903)
(15483)
教育(15444)
(15405)
(14506)
环境(14444)
财务(14418)
财务管理(14389)
(14033)
银行(13982)
机构
学院(355159)
大学(347803)
管理(136615)
(130185)
经济(127100)
理学(118675)
理学院(117335)
研究(114883)
管理学(114779)
管理学院(114163)
中国(82368)
科学(74510)
(74349)
(58666)
(58499)
(57801)
业大(54877)
研究所(53023)
(52349)
中心(52022)
(48279)
师范(47734)
财经(47373)
北京(46510)
农业(46100)
技术(45881)
(42972)
(42850)
(42452)
经济学(38085)
基金
项目(246435)
科学(192488)
研究(182385)
基金(173710)
(151593)
国家(150318)
科学基金(128649)
社会(110083)
社会科(104119)
社会科学(104095)
(100637)
基金项目(91721)
教育(87199)
自然(84548)
(83932)
自然科(82598)
自然科学(82580)
自然科学基金(81001)
编号(77071)
资助(72390)
成果(62086)
重点(55794)
课题(54742)
(52846)
(52834)
(51753)
创新(47982)
项目编号(47074)
科研(46993)
大学(45693)
期刊
(140689)
经济(140689)
研究(98088)
中国(70669)
学报(57941)
教育(53516)
(52776)
科学(51344)
管理(50288)
(44078)
大学(43303)
学学(40606)
农业(37093)
技术(36364)
业经(25229)
(24491)
金融(24491)
经济研究(22602)
财经(21917)
图书(19368)
(19220)
(18823)
职业(18546)
问题(17802)
科技(17781)
技术经济(16653)
(16561)
统计(16288)
(15889)
论坛(15889)
共检索到506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凤彬  
在分析智慧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并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智慧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差距,提出智慧体育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路径,具体包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应对智慧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立足国际化视野,构建政、企、校、社协同培养的开放管理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搭建多样务实的实践平台;形成多方合作共建、软硬件资源充足的资源保障格局四个方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娜  李在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社会对运动康复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地方体育院校要根据自身优势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服务行业企业需求和人的健康发展需求为办学理念,重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即以运动康复技能服务人才和运动康复科技服务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调整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开放性考核方式,并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反馈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宁  王桐青  
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优质技能型人才的必需基础课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更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使其在未来技能实践中具备强劲支撑力的重要课程。所以,各高职院校在充分认识高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前提下,应重视体育教学的实践与发展,顺应社会发展时势以创建符合现代人才培养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加快实现高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世昊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贯彻终身体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由王文成等人主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君华  蔡皿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及社会需求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据此提出了社会需要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对接培养的措施,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韶  王东  
在国家产业经济结构集群化调整进程中,在人才需求驱动下,集团企业打破传统保守角色,在校企联合培养产业群人才的联盟中担当主导,多渠道探索产业群人才培养新模式。作为国内休闲体育产业的领航者,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在订单式培养、实习生项目和专业共建等方面与职业院校进行了跨区域的积极合作,不仅有效解决了自身用工难问题,更为我国高层次产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英清  李翠霞  蒋心萍  
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高专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评价模式改革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旨在培养保健康复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利  
体育事业和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体育创新人才来开拓和推进。体育精神、体育规则、体育文化及产品与体育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具有很强的相通性,因此体育高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立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特色。具体措施包括将体育"拼搏"和"超越"精神内化为校园创新精神文化内核,将体育公平竞争和精益求精的制度设计内化于校园制度设计之中,将体育精神和文化有机地融合在校园物质文化设计的各个方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左宁宁  刘吉安  
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体育课程要发挥好服务应用技术专门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需要寻求融合要素,以课程为载体,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对接,同时注重引导体育师资转型发展,即从教学型转向教学型与科研型并重,从通才型转向通才型与专才型并重,从技术型转向技术型与反思型并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代荣  
笔者针对中国和美国高等体育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不同,比较研究中美高等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途径,提出对于我国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合理化的参考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海  
体育旅游的迅猛发展,使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得到了国内外相关院校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满足体育旅游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设置有体育旅游专业或方向的部分院校的体育旅游专业隶属、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就业方向等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和钰洲  
文章以发达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文化背景、领导机制、培养模式等为切入点,探讨了发达国家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方面的成功做法,以期为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梅  李承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高校教育已经逐渐从单一的学术知识传授向全面素质培养转变。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对校园体育文化优化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效构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剑渝  祝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 ,体育消费业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消费市场 ,体育产业伴随体育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将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进一步加快体育消费的市场化程度 ,将会让潜在的、巨大的体育市场催生出一个繁荣的体育产业。为此 ,在研究体育消费市场化、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互动化的基础上 ,既通过刺激体育需求的政策与策略 ,也采取增加体育供给的政策与策略 ,实现培育市场、激活体育产业 ,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