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9)
2023(14611)
2022(11574)
2021(10528)
2020(8320)
2019(18455)
2018(18078)
2017(33453)
2016(17943)
2015(19882)
2014(19595)
2013(18860)
2012(17326)
2011(15761)
2010(15813)
2009(14391)
2008(13917)
2007(12478)
2006(11315)
2005(10417)
作者
(50272)
(41962)
(41573)
(39481)
(26671)
(19883)
(18784)
(16165)
(15957)
(14812)
(14282)
(14128)
(13554)
(13446)
(12828)
(12801)
(12438)
(12173)
(12109)
(11954)
(10616)
(10216)
(10079)
(9690)
(9372)
(9357)
(9248)
(9216)
(8398)
(8348)
学科
(76770)
经济(76705)
管理(53000)
(51586)
(40986)
企业(40986)
中国(28173)
地方(25723)
(23326)
业经(21386)
方法(20956)
技术(19687)
数学(16625)
农业(16489)
数学方法(16461)
(15146)
(14440)
(14172)
地方经济(14165)
(14144)
(14069)
银行(14049)
(13972)
金融(13971)
(13705)
环境(13613)
理论(13465)
技术管理(13351)
(12642)
产业(12125)
机构
学院(249622)
大学(244038)
(101980)
经济(99795)
管理(93742)
研究(89581)
理学(79340)
理学院(78370)
管理学(77143)
管理学院(76642)
中国(68176)
科学(54006)
(53009)
(45715)
(44378)
中心(40820)
(40318)
研究所(40102)
(39017)
(36973)
师范(36653)
财经(35401)
北京(33480)
业大(33168)
(33022)
(32854)
(32093)
经济学(30851)
农业(29865)
师范大学(29200)
基金
项目(166934)
科学(133412)
研究(128818)
基金(117510)
(101934)
国家(101002)
科学基金(87473)
社会(82512)
社会科(78232)
社会科学(78216)
(69125)
基金项目(62338)
教育(58665)
(56689)
编号(53219)
自然(52707)
自然科(51406)
自然科学(51396)
自然科学基金(50464)
资助(44246)
(43333)
成果(42765)
(40357)
重点(38580)
课题(38295)
创新(36798)
发展(35368)
(35305)
(34751)
国家社会(34583)
期刊
(123492)
经济(123492)
研究(77394)
中国(61141)
管理(38537)
教育(37700)
(37667)
科学(34836)
学报(34682)
(33430)
大学(26504)
农业(25929)
(25851)
金融(25851)
技术(24738)
学学(24254)
业经(22936)
经济研究(19406)
财经(17045)
问题(15872)
(14989)
图书(14869)
(14556)
科技(14358)
资源(13464)
(13319)
论坛(13319)
技术经济(12776)
商业(12269)
(12053)
共检索到393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沈婕  钟书华  柳婷  
传统发展动力逐渐式微,创新驱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需要新的经济理论解释、构建并指导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转型。智慧专业化是一种新兴经济理论,能够较好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智慧专业化有效支撑区域资源集聚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性研究,从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资源技术和经济属性以及资源支持程度3个方面,论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动力持续性,进而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绩效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林  钟书华  
本文通过界定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的特征,以31个省份的权威统计面板数据为基础,从4个维度15个指标出发,运用改进的信息熵权TOPSIS法,构建了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与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高,广东省的智慧专业化水平最高,西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弱,且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与发展水平一般的区域存在较大的极化现象。以智慧专业化理论为基础,基于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评价和智慧专业化指数得分,对比国外智慧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及特征,结合国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区域智慧专业化的研究内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婕  钟书华  
通过分析智慧专业化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数据挖掘和GIS,分析智慧专业化在欧洲的实践现状,为我国区域创新活动发展提供三方面建议,即:智慧专业化作为国际区域创新战略新趋势,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结构分析体系,为区域优势领域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丰富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内涵。智慧专业化不仅有利于实现区域创活动有效性的提升,也能有效避免区际发展模式雷同的问题,是区域创新战略的理性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嘉仪  
本文从知识溢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首先,分析了我国创新活动的区域分布格局,计算其空间集聚度,并通过Moran`sI指数检验证实了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确实具有空间相关性;其次,构建含知识溢出的创新知识生产函数,并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邻地区之间的知识溢出以及各省市的科技经费、人员投入的差异是引起创新活动集聚的重要原因;其中,知识溢出效应随地理距离衰减,这也从侧面解释了我国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丽莉  侯宇琦  
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双引擎——区域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从空间关联视角,就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差异化作用进行考察,分析专业化产业集聚与多样化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进而以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专业化产业集聚对本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但第二产业占比提高会减弱专业化产业集聚对本地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2)多样化产业集聚对本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比提高会加剧这种抑制作用;(3)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专业化产业集聚对相关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间接抑制效应,这种相关性不仅体现在地理上的邻近,还体现在经济联系和人力资本联系上,但多样化产业集聚对相邻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影响的参数估计结果并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乃全  吴友  赵国振  
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了我国2003-2012年30个区域的创新效率、规模效率以及纯技术效率,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考察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空间差异;(2)总体而言,专业化集聚能有效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和规模效率,而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纯技术效率;(3)分区域而言,东部西部地区多样化集聚能有效提高创新效率,而中部地区表现为专业化集聚促进创新效率;(4)区域之间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联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磊  马韶君  郑依琳  
智慧专业化是提升区域知识生产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战略,为实现创新资源跨区域合作与配置提供了依据。中国智慧专业化效率整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大多数省份呈现出了高水平—离散的特征;华北、华中、华南、华东的智慧专业化效率普遍高于其他地区;有“地方政府合作共赢模式”“创新创业环境驱动模式”和“高精准智慧嵌入型模式”三种能够促进智慧专业化效率的条件变量组合;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与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对智慧专业化效率至关重要,而区域互联网联通性已不是智慧专业化效率的关键变量。智慧专业化战略为创新效率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国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容华  
区域经济专业化作为专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它是以人的劳动专业化、企业生产的专业化为基础而集聚形成的。文章分析了其特性和机制 ,指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应实施专业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瑶  张光宇  张洪振  
文章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数字创新发展的驱动机制展开研究。结果指出,组织布局下的研发投入促进型和组织布局下的基础知识促进型是高水平数字创新能力的组态类型,而非高水平的组态结果呈现出因果非对称性。此外,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创新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是组织网络的引导力,而中、西部地区数字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在于资源要素的驱动力。故应明辨区域数字创新发展的路径差异,因地制宜实施数字创新的政策战略布局,强化地区发展新动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瑶  张光宇  张洪振  
文章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数字创新发展的驱动机制展开研究。结果指出,组织布局下的研发投入促进型和组织布局下的基础知识促进型是高水平数字创新能力的组态类型,而非高水平的组态结果呈现出因果非对称性。此外,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创新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是组织网络的引导力,而中、西部地区数字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在于资源要素的驱动力。故应明辨区域数字创新发展的路径差异,因地制宜实施数字创新的政策战略布局,强化地区发展新动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施晓丽   蒋林林  
加快创新要素流动是释放要素优化配置红利和增强供给侧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08至2019年我国30个省级单元的数据样本,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创新要素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以及创新要素集聚在此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创新要素流动显著促进区域创新发展。与创新人员要素流动相比,创新资本要素流动的影响更明显,且创新资本要素的空间集聚有助于强化创新资本要素流动的创新驱动效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青  
最近20年来,区域创新已成为区域发展领域重要的学术进展和实践经验,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学习成为最重要的过程,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区域的互动创新模式显示了比线性发展模式更强的生命力和优势,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取代了由政府发动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区域发展的观念与政策随之发生了新的转变与调整,强调了创新坏境、创新网络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蒋欣娟  孙倩倩  吴福象  
为验证技术专业化分工是否有助于我国构建创新驱动与区际协调耦合发展的新格局,基于2007—2016年我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剖析技术专业化分工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技术专业化分工对区域经济差距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效应,即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先阻碍后促进作用,该效应在中西部地区、中等规模城市表现得尤为显著,地区创新能力在深度与广度维度的动态演化构成了该效应发挥作用的中介渠道。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鼓励区际技术专业化分工、推进发展型城市群建设、完善市场化机制是有力的政策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