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3)
- 2023(3008)
- 2022(2336)
- 2021(2273)
- 2020(1904)
- 2019(4520)
- 2018(4555)
- 2017(7907)
- 2016(4598)
- 2015(5440)
- 2014(5584)
- 2013(5516)
- 2012(4986)
- 2011(4414)
- 2010(4620)
- 2009(4359)
- 2008(4725)
- 2007(4798)
- 2006(4468)
- 2005(3836)
- 学科
- 管理(24708)
- 业(16065)
- 企(15896)
- 企业(15896)
- 济(12618)
- 经济(12609)
- 财(7926)
- 务(5718)
- 财务(5679)
- 财务管理(5662)
- 企业财务(5346)
- 制(5069)
- 中国(5029)
- 业经(4648)
- 策(4502)
- 划(4292)
- 方法(4159)
- 地方(4065)
- 农(4055)
- 理论(3922)
- 和(3889)
- 银(3856)
- 银行(3850)
- 人事(3636)
- 人事管理(3636)
- 经营(3635)
- 行(3495)
- 度(3463)
- 制度(3462)
- 决策(3222)
- 机构
- 学院(56928)
- 大学(56663)
- 管理(24719)
- 理学(18008)
- 理学院(17782)
- 中国(17623)
- 济(17621)
- 管理学(17607)
- 管理学院(17446)
- 研究(17439)
- 经济(16769)
- 京(13917)
- 财(12582)
- 江(12008)
- 科学(10586)
- 中心(10026)
- 州(9762)
- 省(9042)
- 北京(8967)
- 所(8655)
- 技术(8140)
- 公司(8010)
- 农(7931)
- 财经(7745)
- 范(7684)
- 师范(7609)
- 职业(7447)
- 研究所(7353)
- 业大(7075)
- 经(6926)
共检索到112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宇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行了全面指导,在智库建设的基本原则中指出,智库建设应"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应"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着力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而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其前提是选对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慕海平
建设新型智库,既要遵循智库发展一般规律,准确完善智库功能定位,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中国特色",始终坚持智库发展的正确方向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适应新形势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远征
中国未来是开放性经济性智库,在宏观问题和财政问题的视角发生变化。2015年11月30日,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中国的金融市场宏观调控目标发生重大的变化。国内的金融市场发展变成全球性的问题,而不只是国内的经济发展。宏观调控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中国国际收支走向逆差,会发现国际发行机制开始遇到很大的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姗姗
在顶层设计的引领驱动下,高校智库在智库潮中渐趋鼎足之势。但高校智库同质化程度高、发展不均衡;研究成果转化难、贡献率低;影响力也不高,影响渠道又较为单一。为突破新型高校智库建设面临的困局,应构建一整套完备的高校智库评价体系。科学的智库评价能明确标准,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指挥棒";能汇聚信息,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听诊器";能改进效能,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过筛网"。在新型高校智库构建过程中,以下几点尤为关键:在评价标准上,注重结果评价和系统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注重投入评价与产出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对象上,注重机构评价与项目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纲 李阳
[目的/意义]从情报视角思考智库建设问题,对"智库热"大背景下的情报理论与实践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能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某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调研,以"服务决策"为主线,主要从机构关系、外在条件、内在机能、学科关联4个方面探讨情报与智库建设。[结果/结论]研究表明:①智库与情报机构是合作双赢的关系;②智库以优质的情报资源作为其支撑,智库的数据支持与情报保障能力尤为重要;③情报失察影响智库的内在机能;④情报学是智库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情报学与"智库学"有紧密联系。总之,情报服务是新型智库建设整体框架中的重要内容,为了保障智库产品的质量以及影响力,智库情报机能问题应引起更多的重...
关键词:
智库 情报 大数据 决策 新型智库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储节旺 李章超
军事智库在国家军事建设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军事智库在情报收集、情报分析和决策方面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情报管理问题。文章基于文献研究法,首先对军事智库情报管理进行定义,其次对情报来源、情报分析及影响决策的过程进行具体阐述,最后指出我国目前军事智库情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
关键词:
军事智库 情报管理 情报管理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蒋依依
现代智库迄今已有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4全球智库报告》,目前全球182个国家共拥有6681家智库。这些智库在推动各国与地区政府的决策科学化、公共政策的完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我国的旅游智库发展起步较晚。国外智库的成功发展经验对于我国旅游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思想的独立根据《2014全球智库报告》,美国以1830家智库排名第一,全球智库20强中,美国占据9席。美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旭峰 韩万渠
围绕中国智库建设的研究大多强调智库独立性对中国智库建设、智库影响力的意义,但并未就如何保障和实现中国智库独立性展开系统研究。文章将智库透明度视为智库独立性的重要保障机制,将智库透明度与独立性的分析置于智库运行体系的框架之中,提出了智库透明度的基本维度,构建智库透明度评价体系,并对100家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智库进行透明度评价。研究发现:社会智库总体透明度的平均水平较高,得益于其对网站运营的重视;中国智库的财务透明度水平总体较低,相比而言,事业单位智库和社会智库的财务透明度相对较高,前者受"三公"经费公开等政策的影响,后者则主要受资助基金会规范运作的外部机制的影响,表现出影响不同类型智库透明度的差...
关键词:
智库建设 透明度 独立性 智库运行体系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朱敏 房俊民
[目的/意义]智库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对智库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助于推动智库的发展,提高智库的影响力。[方法/过程]从智库评价的宏观层面入手,对比介绍了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第三方主导的评价模式;针对形形色色的第三方模式,探讨了目前典型的评价体系的优缺点,然后从微观层面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智库评价的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各个国家的评价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但都建立了基于各国特色的评价体系,各国学者对评价指标的细分探讨也颇为详尽,而我国的智库建设和智库评价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智库评价建设应与智库
关键词:
智库评价 评价模式 智库建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阳
海南地方智库面临着民间智库在数量上难与官方智库媲美,立足地域特色的专业型智库建设滞后,智库的整体实力与外部影响普遍偏弱的尴尬际遇。利用异地养老者解决海南地方智库问题须走智库市场化道路,由政府完善信息平台分享人才和智库信息,鼓励异地养老者成立民间智库,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智库选用中,以社会需求为基础扶植专业型智库,加强民间智库与官方智库的协同互助。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黄娇
本研究基于图书情报学视角,利用CNKI数据库的相关数据,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从智库研究论文、国家级科研项目等方面,分析了智库建设与智库服务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我国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智库建设与智库服务工作提出了几点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阳
海南地方智库面临着民间智库在数量上难与官方智库媲美,立足地域特色的专业型智库建设滞后,智库的整体实力与外部影响普遍偏弱的尴尬际遇。利用异地养老者解决海南地方智库问题须走智库市场化道路,由政府完善信息平台分享人才和智库信息,鼓励异地养老者成立民间智库,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智库选用中,以社会需求为基础扶植专业型智库,加强民间智库与官方智库的协同互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志华
近年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秉承"担当使命直道而行"的办院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结合自身实际,坚持突出优势、整合资源、错位发展、创新驱动的思路,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建设的发展道路,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高水平的智库人才,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大光
我国正进入一个需要智库的时代,教育也不例外。目前国内关于智库建设的讨论非常多,并赋予智库"新型"的概念。其实,智库并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一个"智囊"机构,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提供建设性、前瞻性建议。在我国的古代和当下,都有智库的影子。我国今天对智库期待的"升温",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很少感受到智库的存在,更少感受到智库存在的力量和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眭依凡 王贤娴
随着国家决策所涉因素的日益复杂,理性决策至关重要,国家智库及大学智库建设受到高度重视。由于大学拥有最集中最有利于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协同攻关的专家学者,在国家智库建设及理性决策中占有对专业知识的垄断性优势,大学智库建设既是大学的社会责任所在,也是大学积极参与为国家重大决策服务的先机所据。然而,如果大学都热衷于创建智库的竞争,大学之育人及知识创新的核心使命不仅会受到冲击,而且大学智库建设本身也会受到伤害。本文从国家智库包括省级智库并非适合所有大学的目标选择、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建设诸多大学智库并非明智之举、大学智库
关键词:
智库 大学智库热 理性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