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5)
2023(10142)
2022(8687)
2021(8285)
2020(6850)
2019(15864)
2018(15712)
2017(29803)
2016(16766)
2015(19244)
2014(19652)
2013(19336)
2012(17951)
2011(16243)
2010(16695)
2009(15586)
2008(16144)
2007(15263)
2006(13497)
2005(12029)
作者
(48772)
(40791)
(40577)
(39015)
(25877)
(19500)
(18890)
(15958)
(15269)
(14782)
(13763)
(13723)
(13025)
(12927)
(12847)
(12659)
(12515)
(11964)
(11922)
(11914)
(10232)
(10125)
(9929)
(9510)
(9314)
(9267)
(9230)
(9087)
(8352)
(8301)
学科
(64861)
经济(64700)
管理(58120)
(50738)
(45016)
企业(45016)
方法(30963)
数学(24394)
数学方法(24133)
(21613)
(19832)
中国(17469)
业经(16982)
(15769)
(14915)
理论(14561)
(14454)
财务(14403)
财务管理(14355)
(13853)
企业财务(13556)
地方(12582)
农业(12574)
(11148)
贸易(11144)
(11135)
银行(11107)
(10969)
(10792)
(10341)
机构
学院(240992)
大学(240320)
管理(94345)
(91514)
经济(89049)
理学(78465)
理学院(77579)
研究(76623)
管理学(76347)
管理学院(75851)
中国(61233)
(51563)
科学(47447)
(47366)
(40269)
(39486)
(39429)
中心(37418)
财经(35944)
研究所(35160)
业大(34404)
北京(32524)
(32513)
师范(32217)
(32194)
(32140)
农业(30782)
(27198)
经济学(26918)
技术(26847)
基金
项目(149004)
科学(115392)
研究(113243)
基金(104181)
(89449)
国家(88585)
科学基金(75260)
社会(69829)
社会科(64956)
社会科学(64927)
(59534)
基金项目(55153)
教育(53508)
编号(49839)
(49548)
自然(47000)
自然科(45803)
自然科学(45791)
自然科学基金(44963)
成果(42430)
资助(42167)
课题(33859)
重点(33340)
(32845)
(31558)
(30955)
项目编号(30632)
(29125)
创新(28772)
大学(28411)
期刊
(110934)
经济(110934)
研究(70215)
中国(53615)
(41995)
学报(36690)
(36288)
管理(35926)
科学(33273)
教育(31928)
大学(27720)
学学(25456)
农业(23718)
技术(23348)
(22542)
金融(22542)
业经(18614)
财经(18224)
图书(16273)
经济研究(16058)
(15713)
问题(14163)
(14052)
财会(12984)
(12842)
技术经济(12639)
理论(12250)
会计(11528)
书馆(11363)
图书馆(11363)
共检索到375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琦岩  
本文主张,在社会知识管理方面智库既是主体又是载体;既是知识的产生者,也是知识的管理者。知识管理是智库的基础能力和智库竞争力的核心。智库是社会知识共享的推动者,知识网络间重要的链接者,整体性知识的构建者,风险性及评价性知识的管控者,社会治理重要的推动者、引领者。智库的知识管理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新时期加快智库以知识管理推动社会治理的能力建设,须从重新审视和定位智库的使命与功能、加强主导性知识管理工具的开发和运用,在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议程中强化知识管理的基础能力和应用行动能力、积极研究针对性的评价体系等四方面开展相应的工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皇平平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新时代社会治安治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种公共危机事件。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可能做到"一呼百万应",短时间内便可造成严重的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因虽然来源于传统社会冲突,但表现为瞬间爆发性,参与者也具有匿名性和自发性的特点,加上现实社会的弱控制力及其他种种触发因素,致使网络群体性事件恶性发展和蔓延。因此,如何妥善、公正地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新时代社会治安治理创新化和法治化研究必须认真对待的命题。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理性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并通过搭建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合理有效地疏导、规制和监管,进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社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网络社会治理法治的思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璇  
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的不断扩大和增加,城市边界日益向周边地区拓展,随之出现了“撤村建居”及“村落合并”等现象,过渡型社区也由此诞生。由于过渡型社区的内涵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社区居民的生活连续性和断裂性并存,社区治理在实践过程中充满了多种形式的空间张力,无法顺利地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直接过渡,结构转换中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因此,过渡型社区治理成为城市化的直接实践场,研究过渡型社区的结构特征和治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伟  包景岭  
良好的农田环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保障,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不良耕作行为是农田污染的重要诱因,如何让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关注农田环境,自觉主动抵制污染行为,是农田污染防治的重要命题。文章分析了不良耕作行为的思想根源和具体表现,提出对于分散的个体农民,应该以激励为主,惩罚为辅,通过经济补贴、技术扶持、人为关怀等方式,使其在农业生产中自觉主动克服不良耕作习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恒  
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严峻。近年来,虽然生态治理建设取得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治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治理体系中的主导性作用,提升生态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治理的协调合作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社会参与的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治理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勤  
通过国家审计推进腐败治理是国际上公认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何完善审计制度、改进审计方法,探索出一条利用国家审计推进腐败治理的有效路径,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家审计在推进腐败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指出了国家审计在推动腐败治理中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家审计推动腐败治理的路径体系的具体构建方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砚君  祁大伟  
在全球化、现代化大潮的席卷下,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速的变迁,对各种体制、制度持续且深化地改革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变化的速度,另一方面也为更好地适应如此快速地变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知识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般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被突显出来,它带来了新的经济活力、替换了原有的社会发展动力。随即,知识型员工这一舶来术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于是怎样才能使这些知识型员工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价值就成为了管理领域的新议题。本文从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在剖析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与趋势的基础上,探讨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以增强管理实践以及技术的效度,真正发挥我国丰富人力资本的潜能与优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鹏程  刘广君  
继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开展继续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当前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继续教育地位的现实需求。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观念,加大对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机制的路径提升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晓辉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微媒体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资源的泛在化、开放性、碎片化特征显著,冲击着成人教育的现有管理模式与教育理念。如何有效利用"微媒体"革新成人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与质量,成为当前成人教育机构工作的重心。应从转变管理理念、构建微媒介管理平台、完善资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在微时代下实施成人教育管理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天越   郝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农村生态治理具有高度契合性,农村生态治理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践行。然而目前存在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主体责任不到位、治理能力不足、生态治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针对治理现实困境,有必要从治理理念、责任主体、技术能力、法律制度四方面来探究农村生态治理路径,着力突破农村生态治理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国军  黄亚楠  
现存全球经济治理赤字存在参与赤字、信任赤字、大国责任赤字、和平发展赤字。“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中国要坚持全球化,坚持多边主义,努力参与各种双边、区域与全球性多边合作,在国际大循环中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中国可以通过支持改革和完善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借力全球经济治理平台、构建高标准的自贸区网络、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方式参与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推动改善有利于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全球经济治理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晓荣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强调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生态文明为指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难题及产生的因素,并从地方法规建设、生态环保意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路径和措施,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宇霞  
当前,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许多高校都把"双一流"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如何聚焦"双一流"战略目标,做好战略管理、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是当前许多高校应该深思的问题。文章以战略地图为基本工具,提出了构建基于战略地图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设想,并以C高职院为例,分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战略绩效管理的实现路径问题,提出高校应将预算管理过程嵌入战略管理过程,突出绩效考核,战略管理过程遵循"战略目标—绩效指标—指标值—行动计划—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的流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法成  
在当前军民融合新常态下,军品科研生产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军工企业与科研单位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采用全业务链目标成本模型、分值双评法、双率挂钩考评法等新方法,强化军品科研生产成本价格预算管控,突破传统军品科研生产成本价格管理的局限,创新军品科研生产成本价格预算管理路径,企业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沛锟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是实现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的重要实践,在政府改革、社会组织发展、公民政治社会化、应对危机、加强监督、促进公益、等方面颇有意义。当前,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虽有成就却成效受限,面临政社不分、互信不足、合作不深入、法律不完备等困境。善治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之路的最终走向。协同治理的顺利发展有赖于按照动员和同化路径发展组织能力、扩大参与范围、拓宽参与渠道、普及政策法规、培育公共精神、积累社会资本,也需要完善法规立法和制度安排、推动信息公开和问责制度、杜绝封闭合作与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